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的节日 吕浩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的节日 吕浩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的节日 吕浩天

2 目录 1.端午节 2.春节

3 端午节的含义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和政治家、思想家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和政治家、思想家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   端午,本名为“端五”,又名“端阳”。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始也。”   端午节民间风俗有:吃粽子、插艾蒿和菖蒲,洒雄黄水,赛龙舟。

4 端午节的来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 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6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悬钟馗像、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点雄黄酒。

7 端午节的对联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8 春节的含义 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以立春为春节,以正月初一为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使用公历,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我国民间习俗过春节是从农历腊(十二)月初八日开始,至正月十五日结束。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小年)到除夕,家家户户除尘,采购年货,贴春联,“福”字年幅,窗花,除夕之夜守岁。正月初一子时爆竹四起,辞旧迎新。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古代门上贴画多是神话中传说的人物,以驱邪避害。“福”字倒贴,以示“福到”,“迎春接福”。春节凌晨,我国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表示团圆、吉利、美满。

9 春节的来历 据介绍,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 “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10 春节的习俗 扫尘 守岁 拜年 贴春联 窗花与“福” 春节年画 爆竹 办年货 春节联欢晚会(春晚)

11 春节的传说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12 谢谢 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Download ppt "中国的节日 吕浩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