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奥地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奥地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奥地利

2 目录 地理人文与简史 经济发展状况 政治环境 文化 民俗风情 旅游业环境
目录 地理人文与简史 经济发展状况 政治环境 文化 民俗风情 旅游业环境

3 初识奥地利 中文名称:奥地利(共和国 ) 所属洲:欧洲 首都:维也纳 货币:欧元(EUR,€) 时区:UTC+1 国家代码:AUT
国际电话区号:+43 国际域名缩写:.at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GDP总计: 亿美元 (2011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49,809美元 (2011年)国际汇率 人类发展指数:0.955(极高) 基尼系数:0.26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人类发展指数从动态上对人类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映,揭示了一个国家的优先发展项,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依据,从而有助于挖掘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通过分解人类发展指数,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 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定量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表示比较平均; 表示相对合理; 表示收入差距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超过这条"警戒线"时,贫富两极的分化较为容易引起社会阶层的对立从而导致社会动荡。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较高,为0.4。

4 奥地利自然地理 奥地利是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与多国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是中欧大陆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交通枢纽。 奥地利地势西高东低,阿尔卑斯山贯穿奥地利的西部和南部,这使得奥地利成为著名的冬季运动胜地。阿尔斯山覆盖了奥地利大部分国土,对奥地利的不同气候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阿尔卑斯山北端大多属于中欧气候,即在宜人的夏季也会有降雨。南阿尔卑斯山在克恩滕,属地中海型气候,温暖少雨。阿尔卑斯山本身则夏热冬冷且多雪。奥地利东部属大陆型气候,布尔根兰受潘诺尼亚平原影响,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奥地利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过渡区内,气候温和,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5 奥地利的森林覆盖率约为47%,面积83,858平方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2℃,7月为19℃,年平均降水量约700毫米。
奥地利的山地占国土面积的70%,山脉南北两侧是石灰岩带,中央是结晶岩带。最高峰为大格洛克纳山,海拔3798米。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东南部和北部为丘陵地型及高原。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在境内长350千米。南部有穆尔河和德拉瓦河,西部则有因河和萨尔察赫河等,有与德国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奥匈边界的新锡德尔湖。

6

7

8 奥地利简史 奥地利曾是欧洲大国,历史悠久。其疆域屡经变迁。奥地利曾先后被古罗马人、匈奴人、伦巴第人、东哥特人、巴伐利亚人和法兰克人占据。
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 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巴本贝格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 1276年被神圣罗马帝国侵占,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而在此两年前,弗兰茨一世宣布自己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统治范围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袭领地。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0─1866年向君主立宪制过渡。 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联。

9 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纳粹德国实现了德奥合并,奥地利到二战结束前都受其统治。二次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同盟国军队解放奥地利后,奥地利于1945年4月27日成立临时政府。同年7月,德国投降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军占领,全境划分为4个占领区,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国。 1955年10月占领军全部撤走,奥地利重新获得独立。同年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自1965年起,10月26日被定为奥国庆日。 1989年,东欧共产主义政权解体后,奥地利逐渐参与更多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奥地利于1995年加入欧盟,又于1999年加入欧元区。 2005年 5月11日,奥国民议会批准《欧盟宪法条约》。

10 经济发展状况 在欧盟成员国中,奥地利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中服务业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份额。奥地利最重要的工业行业有机械制造业、钢铁制造业、食品业和消费品业、化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在汽车制造业中,发动机和传动机械制造是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出口额达到90%。国民生产总额中仅有2.2%来自于第一产业(农业和林业),30.3%来自于第二产业(商品生产,能源,矿山)。而国民生产总额的67.5%来自于第三产业(服务行业,金融业,公共服务业,贸易,交通和旅游)。在奥地利总面积中,有18%是耕地,27%是绿地,47%是森林。农业使用面积占据奥地利总面积的41%。就业人数中,有的人口从事农林业。奥地利拥有2万名绿色植物种植农民,在欧洲起到了典范的作用。

11 在奥地利,工业和商业在中等规模企业的份额较大。工业行业涉及到各个领域。设备制造是一个出口份额很大的重要行业。另外一个重要行业是电子行业。在奥地利经济中,旅游业是最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奥地利是一个山脉国家,拥有中欧充份的自然储备。2004年 从外国游客收入约来访150亿欧元,旅游业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9.8%。 作为出口型国家,奥地利的外贸范围多广,产品差异很大。奥地利与世界上235多个国家有着贸易往来。其中三分之二的贸易额是与欧盟的成员国贸易往来中取得的。奥地利外贸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转口贸易,其中很多是和东西方贸易中介相关联的。 奥地利的平均失业率为4.2%。一个雇员的月平均完税前收入为2500欧元。奥地利的国际收支在贸易收支方面呈下降趋势,而服务行业收支(旅游业)大都出现顺差。

12 政治环境 国民议会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 国民议会议长是仅次于总统的国家第2号人物。
奥地利是联邦制国家。国家政体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度。 联邦的立法权由国民议会(下院)和联邦议会(上院)两院行使。 国家元首为共和国总统,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行政权由政府行使,政府的最高领导是总理; 政府成员包括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政府对议会负责。 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奥地利最高权力机构,主管立法事务。 国民议会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 国民议会议长是仅次于总统的国家第2号人物。 联邦议会由州议会根据本州人口各派一定代表组成,任期根据各州议会各州议会的任期而定。奥地利的一切法令须经两议会通过后才能生效。 司法机构和监督机构:宪法法院、行政法院、最高法院、财政审计院和人民律师院等。 总统:国家元首,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6年,可连选连任一次。 联邦政府:奥地利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构。由联邦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组成。 每届联邦政府的任期与国民议会相同。总理由总统任命, 副总理和部长由总统根据总理提名进行任命。 联邦政府的职权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对内对外政策、 行政法规和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并负责具体实施; 决定和宣布国民议会和总统的选举日期;向国民议会提交议案;具体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事、 公安等行政事务等。

13 为充分保障每个公民的选举权及竞选的公正,奥地利具有独特的针对旅外侨民的计票政策。
政党 为充分保障每个公民的选举权及竞选的公正,奥地利具有独特的针对旅外侨民的计票政策。 当前奥地利议会(国民院)的议席分配如下: 68 席 社会民主党 (35.34%) 66 席 人民党(34.33%) 21 席 绿党(11.05%) 21 席 自由党 (11.04%) 7 席 奥地利未来同盟(4.11%) (1)社会民主党:执政党。1889年成立。1919-1920年执政,1934年被取缔。1945年改名为社会党,1991年改为现名。主席维尔纳·法伊曼。  (2)人民党:执政党。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基督教社会党,1945年改用现名。主席约瑟夫·普勒尔。 (3)自由党:在野党。1955年成立,前身是“独立者联盟”,曾于1983-1986年和社会党组成联合政府。主席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 (4)未来联盟。在野党。2005年4月4日因自由党内部发生分裂而成立,自由党所有内阁成员和绝大多数议员加入该党,并与人民党联合执政至2007年1月。主席约瑟夫·布赫尔。 (5)绿党:在野党。主要组织是“绿色选择”和“联合绿党”。联邦发言人(主席)亚力山大·梵·德·贝伦。

14 行政区划   全国划为9个联邦州组成,它们是:布尔根兰、克恩顿、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萨尔茨堡、施蒂利亚、蒂罗尔、福拉尔贝格、维也纳。联邦州以下设84个区,区以下设市和镇。

15 同中国的关系 1955年 10月26日,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冷战之后,奥地利对其以中立政策为核心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致力于开展积极的全方位外交。 1971年 5月28日,奥地利与中国建交。 1984年4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访奥,这是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外长首次访奥。 1985年9月,奥地利总统基希施莱格访华,其是首位访华的奥地利总统。 1993年4月,弗拉尼茨基作为中奥关系史上第一位奥地利总理访华。 1999年3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奥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奥,成为中奥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又一高潮。 2007年,奥议会奥中议员小组和全国人大中奥议员友好小组相继成立。 2011年5月6日,奥地利总理维尔纳·法伊曼访华。

16 文化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从上到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地利大公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年约瑟夫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

17 国徽:国徽为一只鹰。黑色 的雄鹰头戴金冠,两爪分别握着金色的锤子和镰刀,胸前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鹰爪上 还套有被打断的锁链。鹰是奥地利的标志,璧形金冠象征国民,镰刀和锤子象征农工,锁链被打断象征奥地利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国歌:《山之国,河之国》 国花:火绒草,白雪花,一说金合欢 国鸟:家燕 国石:贵蛋白石

18 人口据2011年估计,奥地利总人口8,414,638人(世界第92名) ,人口密度为100. 3/km2(世界第99名),其中女性公民占51
奥地利绝大多数人为奥地利裔,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阿尔卑斯类型,而其余大约10%的奥地利人口并非奥地利裔。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马扎儿人、匈奴人、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 信仰 超过四分之三的奥地利人信奉罗马天主教,6%为基督教中的加尔文派。其他主要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新教。 语言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 奥地利德语、巴伐利亚语、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局部地区是斯洛文尼亚语、阿勒曼尼语。

19 教育 教育1774年,奥地利当时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女大公爵玛莉亚·德蕾莎开先河为当时的奥地利订定教育制度的基础。奥地利的教育体制由联邦政府控制,对6-15岁的儿童实行9年义务教育学费、书本费、上学的交通费全由国家负担,其教育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部分,亦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设置完善。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可免试上大学。奥地利目前的高校生约为23万人,其中外国留学生约占12%,奥地利的大学免收学费,实行学分制,修完学分便获得学位证书。 奥地利大学的教育质量和文凭得到世界的公认,公立大学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其教育投资约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4.5%,仅次于德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在许多学科领域中,奥地利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音乐和绘画艺术方面是有口皆碑。奥地利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6人,其中医生6名、化学4名、物理3名,按人口平均计算,奥地利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之一。

20 音乐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语言,是人类情感传递的最佳媒借,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漫长的音乐史中有个耀眼的国度,它的音乐在世界上的影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比拟的,可以说,它是音乐发展的前驱和领路人,特别是交响乐,它就是素有音乐之都之称的奥地利。 谈起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 布鲁克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马勒、荀贝克、维博恩、博格等,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21 历史名人 (1)沃尔夫∙冈莫扎特: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神童”。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 (2)弗朗兹·舒伯特: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代表作:《哈加尔的悲哀》、《魔王》、《小夜曲》等。 (3)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4)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 《梦的解释》、《性学三论》、《心理分析导论》、《文明及其缺陷》。

22 体育 由于奥地利为多山的地形,所以高山滑雪是一项突出的运动。 足球是奥地利的第一运动,国内的足球联赛亦是奥地利最受欢迎的体育联盟,维也纳快速队和奥地利维也纳足球俱乐部是国内最为成功的两只球会,亦多次参与欧洲冠军联赛。 奥地利的职业运动,除了足球还有奥地利冰球联赛和奥地利篮球联赛。

23 民俗风情 ※元旦:1月1日 ※主神节:1月6日 ※狂欢节:奥地利民间最重要的节日,开始于复活节前40天。期间人们吃斋饭、化装、庆祝节日的到来。狂欢节最后两天,无论男女老少都带着各种动物面具,穿着民族服装跳舞,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复活节: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的夜晚,星期一放假,一般为4月1日。 ※劳动节:5月1日 ※耶酥升天日:复活节40天后的第一个星期四 ; 圣灵降临节:复活节后第50天 ※基督圣体节:五一节后的星期日或星期四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 ※国庆节:10月26日 ※万圣节:11月1日 ※圣母玛丽受孕节:12月8日 ※圣诞节:12月25日-26日

24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艺术节 时间:1月1日 地点:维也纳金色大厅 介绍:在每年元旦的中午12点,维也纳爱乐乐团要在世界著名指挥家的指挥下,为世界各地人民献上一台令人心醉的音乐会,音乐会的作品来自施特劳斯家族。 ※“林茨文化之夏”艺术节 时间:5月至9月 地点:林茨老城 介绍:艺术节期间举行各种音乐会、话剧和露天活动。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许多演出都在露天如林茨老城的中央广场、多瑙公园、玫瑰园等进行,免费入场。 ※巴登轻歌剧节 时间:6月底至9月初 地点:巴登 介绍:每年在位于维也纳森林的温泉疗养之城-巴登举办的轻歌剧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翰·施特劳斯时代。 ※萨尔茨堡艺术节 时间:1月底2月初 地点:萨尔茨堡 介绍:萨尔茨堡艺术节也称莫扎特周,每年这个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和乐团登台演出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作品。

25 奥地利节日 ※水仙花节 巴特奥塞水仙节是奥地利规模最大的以鲜花为主题的民间节日,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水仙公主”,并举行花车、花船游行。2009年的巴特奥塞水仙节已是第50届。 ※维也纳铜管乐节 2009年6月6日,奥地利在维也纳市中心举行的第30届维也纳铜管乐节上表演。来自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列支敦士登等国的40支铜管乐队,共约2000名乐手参加了当天的演奏及列队行进表演 。 ※中世纪节 在奥地利南部克恩顿州一座名叫弗里萨赫的阿尔卑斯山区小镇,弗里萨赫始建于中世纪,是克恩顿州的第一座小镇,也是奥地利当年南北商业通道上的必经之地。从1996年开始,镇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一个传统:在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为期3天的“中世纪节”,以纪念这座古镇的建立。节日期间,镇上一切现代化的痕迹都用麦草、麻袋等物遮挡,全镇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中世纪的服装,全方位模拟那个时代的生活。

26 ※丰收节 丰收节原是当地农民略带宗教感恩色彩的庆祝丰收活动,如今成为一个农民展示自己产品、促进本国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的舞台。 ※土豆节 格拉斯的土豆节始于1997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秋季商品交易和美食节日。近年来,每年10月第一个周末的土豆节都能为这座仅有1400位居民的小镇吸引至少1.3万游客。

27 风俗和禁忌 1、在奥地利,绿色最令人喜爱,一般不喜欢黑色。 2、奥地利人热情、和蔼可亲。和主人交谈时,不要主动议论钱、宗教或政治之类的话题(除非主人先谈起)。到奥地利旅游及参加相关的节日活动请尊重当地的宗教习惯和风俗。奥地利人喜欢别国人知道自己民族的特性和谈论自己的成就。与奥地利人交谈,可谈历史,但不要谈战争;可谈文化,但不要谈荒唐淫秽的东西。 3、在奥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应邀赴宴,可着深色装,也可着浅色装;较正式的重要场合(例如有较重要的人物参加)应着深色装,以示庄重,参加婚礼或生日庆祝活动可着浅色装;听音乐会、看歌剧须着深色装。 4、宴请可分为工作宴请和私人宴请两种。如系工作宴请礼物可免;私人宴请则需带礼品。如应邀午餐,不宜抢着付帐,但最好能找机会回请一餐午饭。若应邀晚餐及餐后听歌剧、看戏则无须要回请。

28 5、奥地利的商务礼俗,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奥地利商人相当正规、严肃,尤其是首都维也纳,令人觉到一种莫扎特、贝多芬、斯特劳斯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在此活动过的、王朝风格的气氛。
6、奥地利人的姓名一般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是名,第二个是姓。姓名另有三个词组成,一般为双名或双姓。平辈之间称呼时,一般相互称姓,只有在家庭内部和好朋友之间才称呼名字。 7、奥地利妇女结婚后改姓夫姓,即使是离婚或改嫁后也保持着原来丈夫的姓氏,因而切莫以姓氏来推断妇女的夫姓,枉加称呼。 8、奥地利人,不喜欢在新年期间食用虾类。因为虾会倒着行走,象征不吉利,若吃了虾,新的一年生意就难以进取。 9、拜会公私单位均必须先订约会,参加商业会谈,必须准时,见面及分手时,切记与每个人亲切握手。 10、大多数人忌讳13和星期五,所有言行都竭力回避它们。

29 美食 维也纳炸牛排外皮酥黄、内肉嫩滑,分量十足,再伴随有醇香四溢的德国白兰地,十分美味。
起源于1832年某王子的家厨所做的一种甜美无比的巧克力馅。这种巧克力馅当时深受皇室喜爱。后来,一家贵族经常出入的饭店便推出了以这种巧克力涂抹的内裹杏仁及果酱的巧克力奶油蛋糕。现在,沙河蛋糕已经成为了奥地利的国宝级点心。 以奥地利首都命名的蛋糕,名字起源于奥地利最好的宾馆之名。由于维也纳巧克力杏仁蛋糕有着使用可口的牛奶巧克力和甜美杏仁制成的外层,以及铺满碎杏仁和可可亚的内层,因此整个蛋糕吃起来口感既甜美又细腻。 用苹果、面包屑和葡萄干用薄面皮 包成卷后在烤箱里烤制成。 选用有机饲养的自然猪原味碳烤,品尝其肉质之香甜原味,再佐上世界公认顶级有机南瓜籽油,尝见香气混合的另类风味,为一道养生美食。 “千层酥”是更适宜家庭制作的维也纳甜点,原材料和馅料都可以直接买到,只要稍许加工就可以完成。除了味道,甜点也可以是视觉上的享受,所以如何把它做得富有美感,则需要花费一番想象力和创造力。

30 美酒 另外奥地利的冰酒也非常出色,但是年份的好坏还是在最终决定酒的质量。
奥地利的浪漫气质虽不如法国那般奢华,但其文化品位是不容低估的。音乐,歌剧,音乐家,这些精致典雅的心灵生活,为文人雅士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其实,奥地利的美食与艺术是并驾齐驱的。 奥地利的布根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贵腐酒产区。这种甜味葡萄酒,以前特别受到法国妇女们的喜爱,有人因此称之为“妇女葡萄酒”。其实不只是法国妇女喜欢,它也很合一般中国人的口味,尤其在夏天冰透以后再喝,冰凉凉地顺流入口,甜美滋味直触心底,真是开胃又助消化。 另外奥地利的冰酒也非常出色,但是年份的好坏还是在最终决定酒的质量。

31 除葡萄酒外,奥地利的啤酒也不可忽视,这是奥地利人的传统饮料,奥地利每年的啤酒消费量不次于啤酒大国德国。奥地利的矿泉水和烧酒质量相当不错。奥地利的烧酒是用水果酿制,从果桨中蒸馏出来的白酒, 水果味相当浓,酒精含量不超过40%。有梨(Birnen)、苹果(Apfeln)、李子(Zwetschgen)、杏子烧酒(Marillen)。杏子烧酒被称为奥地利的“茅台”。

32 维也纳咖啡 在维也纳,文化艺术气氛浓郁的咖啡馆是绝对有“气质”的。那里有音乐,很古典,灯饰温馨浪漫,绝没有啤酒屋的喧嚣浮躁。大俗之之坐进维也纳的咖啡馆内也觉得自己是文人雅士,欧洲上流社会的缛礼也会无师自通。当然,如果再到超级市场买些经典的奥地利咖啡粉带回家中,再完美不过了。 (左)牛奶咖啡:咖啡和热牛奶各一半,上面加牛奶泡沫,维也纳特色咖啡(右)奶油咖啡:摩卡咖啡加奶油泡沫,装在玻璃杯中 (左)浓咖啡(Espresso): 从咖啡机打出的浓咖啡(右)大、小咖啡(Grosser/kleiner Brauner): 咖啡加奶油泡沫

33 莫扎特巧克力

34 旅游业环境 在世界旅游市场上,奥地利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旅游业是奥地利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每年的旅游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旅游业就业的劳动者人数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0%左右。在旅游业最为发达的蒂罗尔州,旅游收入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萨尔茨堡的旅游收入也占1/3。1986年,全奥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50亿先令,约合760亿美元,相当于他出口收入的2/3,人均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00美元。 奥地利有7万多家旅游企业,其中:餐馆3.7万家,饭店与旅馆2.2万家(他们拥有126万张注册床位),室内和室外游泳池、桑拿浴室1456个,电影院689家,剧院、音乐厅624家,温泉疗养院517家,旅行社有1455家,还有4500家其他旅游企业(如露天营地、体育场等等)。他们的原则是尽可能地满足旅游者各方面的需要,以取得更好的旅游外汇收入。 奥地利的外国游客主要来自德国、荷兰、瑞士、丹麦、英国和意大利等国。

35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其前身是17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包厢剧院,1869年迁到市区的环行街旁。1918年宫廷剧院变为国有,称国家歌剧院。二战时被炸得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战后重建,整修10年,恢复旧观。外貌古色古香,整个舞台区完全现代化,配有最先进的音响设备。1955年11月以演出贝多芬的费德利奥庆祝再生。歌剧院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彻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和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照片。观众席共有6层,可容有座观众1600多人。

36 维也纳音乐厅:奥地利维也纳最古老也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 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室,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 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柜,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协会拥有会员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

37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西北部萨尔茨堡州首府,濒临多瑙河支流萨尔察赫河,是奥地利北部交通、工业及旅游中心。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乐艺术中心”之称。萨尔茨堡的建筑艺术堪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相媲美,有“北方罗马”之称。城市分布在萨尔察赫河两岸,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城市被苍郁的陡山围绕,充满魅力。河右岸南山坡的霍尔亨萨尔茨堡(11世纪),历经900年风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欧地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纪城堡。 圣方济会教堂模仿罗马圣教堂的大教堂建于17世纪初,是奥地利第一座意大利式的建筑。大主教宅邸是16—18世纪的一座文艺复兴式宫殿。米拉贝尔宫原是17世纪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宫,18世纪又经扩建,现在是包括宫殿、教堂、花园、博物馆等的游览中心。城市南部是17世纪建造的皇家花园,以“水的游戏”著称。花园内建筑物的门旁檐下,道路两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时喷射,水花飞溅,雨帘雾障。走进花园内一座人工堆砌的山洞,潺潺的流水发出了26种鸟鸣的声音,组成一曲悦耳动听的空山鸟语。在一处由机械装置控制的舞台上,通过水流的作用,156个活动小人再现了这里300多年前小镇生活的情景。

38 莫扎特故居奥地利18世纪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出生的地方。它坐落在萨尔茨堡市粮食大街9号。这是一座金黄色的6层楼建筑。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为了纪念他,1917年把这里辟为莫扎特故居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莫扎特生前使用过的小提琴、木琴和钢琴、亲笔写的乐谱、书信以及亲自设计的舞台剧蓝图等。莫扎特故居是到萨尔茨堡的游客们必到之处。在博物馆内陈列有莫扎特的一缕金发和少年时使用的小提琴、乐谱。馆前的莫扎特广场上竖有莫扎特全身铜像。广场附近还有莫扎特音乐专科学校等;连商店出售的巧克力糖果等也都以莫扎特命名。萨尔茨堡历史上就以音乐之城闻名,该城每年都举行国际音乐节活动。包括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为期5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为期2周),萨尔茨堡国际艺术节(为期5周)。其中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的前身即1877至1910年举行多次的莫扎特音乐节。它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世界十大剧院)和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世界三大爱乐管弦乐团之一)为主,广泛接纳世界各国的著名交响乐团、指挥家、独奏家和独唱家。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已成为世界音乐盛会。

39 维也纳多瑙塔位于市区北面的多瑙河公园内,于1964年建成。塔高252米,塔底直径31米。 多瑙塔高耸入云,为维也纳市容划出一条新的空中轮廓线。塔内设有两部高速电梯,游人可乘电梯从塔底直升到165米高的电梯终点。在电梯终点上下各5米处,分别是露天咖啡馆和室内咖啡馆。登上170米高的露天咖啡馆,顿感冷风扑面,寒气逼人,但俯首下看却有人上九天之感。进入160米高的室内咖啡馆,顿觉温暖如春。凭窗极目远眺,远方巍峨的阿尔卑斯山和穿城而过的蓝色多瑙河尽收眼底。由于两个咖啡馆环塔而建,其地板构架同塔轴相连,故能以3种速度围绕高塔转动,形成别致的旋转咖啡厅,咖啡厅每隔39分钟自转一周。随着咖啡厅的转动,窗外的景色也随之慢慢移动。游人可边品尝饮品,边领略维也纳繁华的都市风貌和城郊的田园风光。

40 舍恩布龙宫:位于维也纳西南部,亦称“美泉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离宫。整座宫殿占地2.6万平方米,稍逊于法国的凡尔赛宫。宫内共有1400个房间,其中44间是以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修装的,纤巧华美、优雅别致;此外,还有以东方古典样式装修的厅堂,如镶嵌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和饰以泥金和涂漆的日本式。房间内部的饰品和陈设也与建筑风格相一致,在琳琅满目的陶瓷摆设中,尤以明朝万历年间的彩瓷大盘和描花古瓶最为珍贵。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设宴的餐厅和华丽的舞厅,在宫内,供人参观的几辆玛利亚·特利萨女王加冕大典时使用的鎏金马车,豪华无比,引人驻足。在长廊上,挂满了哈布斯堡王朝历代皇帝的肖像和记录他们生活场景的图画以及玛利亚·特利萨女王16个女儿的肖像画,其中最惹人喜爱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东涅特少女时代的画像,其优雅细腻的笔调将当时王朝豪华的盛景和奢丽的生活尽现于画上。后来,在这座宫殿里长大的玛丽皇后同其夫君路易十六一起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在房间和回廊的拐角处是各种式样的火炉,其中俄式的大火炉造型最为奇特,堪称一景。在宫殿后面是一座巴罗特式的大花园,每当百花盛开之际,园中奇花异卉芬芳怡人,令人留连忘返,更增添了离宫之美。 拿破仑曾两次占领过维也纳,两次都居住在这里。拿破仑战败后,这里曾举行过有名的瓜分欧洲的维也纳会议。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以其纵横捭阖的手腕,在欧洲诸列强之间玩弄均势平衡外交,显赫一时。

41 海顿展览馆:坐落在约瑟夫•海顿的故居里。1766至1778年,海顿曾经居住在这里。如今,海顿展览馆内陈列着海顿亲笔谱写的乐谱原稿, 他使用过的乐器和其它纪念物,再现了这位音乐大师的生活和创作。 开放时间:复活节至10月底,每天9:00-12:00, 13:00-17:00, 门票:欧元 2.2。 海顿,1732年4月1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象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性。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42 奥地利维也纳音乐艺术学院是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音乐艺术教育机构。19世纪初,处于社会文化阶层前列的资产阶级对音乐赋予崭新的意义。他们认为:音乐不仅是自娱自乐的,而且它应该渗入社会各个领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人们也可以把音乐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在这一认识基础上人们产生了建立音乐教育机构的要求。1812年奥地利宫廷戏剧秘书约瑟夫·V·松莱特纳尔在维也纳建立了维也纳音乐艺术学院的前身-奥地利王国音乐之友协会。英格纳兹.V·莫西尔于1815年为该协会设计了一幅蓝图,即把协会扩建成一所音乐学院,专门培养音乐人才并建立一个学校图书馆。学校第一任校长是作曲家安东尼奥·纱里芮。

43 基茨比尔一个处于时尚和传统、运动和休闲之间的城市。基茨比尔是上百个完美装饰的千米坡道、很多高级高尔夫俱乐部、徒步小径和浪漫的溜冰场所在地。环绕着城市的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城市中顶级酒店的特别舒适的装饰为游客提供休闲和奢华的享受。也有无数的顶级运动项目在这里举办,包括哈嫩卡姆滑雪比赛、雪域马球世界锦标赛、铁人三项冠军系列赛等等。 基茨比尔,哈嫩卡姆山脚的运动区和度假村这个精致的城市代表着有着世界级口碑的冬季度假胜地。这个美食家聚集地有着蒂罗尔密度最高的获奖餐馆:10家餐馆跻身法国《戈米氏》。 美丽的阿尔卑斯鲜花花园里种植着不少于300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一个真正独特的植物王国!据一些专家说,位于海拔1880米处的鲜花花园属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最美地方之一。花园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植物,还有美得让人窒息的全景视角。

44 罗尔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心脏地带,是欧洲最受欢迎且冬夏皆宜的旅游胜地。高达3000多米的阿尔卑斯山峰与和山谷、湖泊连成一片,构成了数百年来皇家文化和民俗传统的摇篮。州府因斯布鲁克曾两次举办冬奥会,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首府”。

45 在传奇的萨尔茨卡默古特湖区的中心,壮丽的达赫斯坦的山脚下有一颗特别的明珠——哈尔施塔特 。
这片环绕在哈尔施塔特湖区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位于萨尔茨卡默古特的中心。除了众多湖泊、珍稀动植物、出土遗址和让人印象深刻的山川世界及其观光岩洞——迷人的大冰洞、壮观的猛犸洞和山谷中溪流穿过的考本布吕乐洞这片地区延续着它3500多年的文化传统。 盐是哈尔施塔特的“白金”,其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奠定了当地人民富裕生活的基础。在哈尔施塔特盐矿世界,您可以参观这里的采矿业。“哈尔施塔特文化”时期的墓穴的开采发现至今还在向人们讲述当时人们的富足生活。珍贵文物被收藏在哈尔施塔特文化遗产博物馆,供游客全年参观。在巴德·皋森的萨尔茨卡默古特手工房屋里,您可以发现典型的精致木屋、体验活的传统和手工艺的力量。

46 奥地利是一个滑雪大国。阿尔卑斯山在奥地利境内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给滑雪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奥地利是阿尔卑斯山区滑雪的发源地,其滑雪技巧和方法传遍了世界各地。它的滑雪器械、索道和缆车技术以及滑雪道的安装设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奥地利还涌现出许多世界级滑雪冠军。 奥地利每年的滑雪量为 6100多万天,相当于世界滑雪总量的 1/5。现有 3157条缆车道,雪道总长2万2千公里,面积共 2.33万平方公里(占奥地利总面积的 0.28%)。仅缆车一项,每年的营业额为 7.3至 8亿欧元。 奥地利滑雪地区: 1) 谢莫林 2) 普林普里尔 3) 达赫施坦陶恩 4) 阿马德滑雪世界 5) 欧洲运动中心 6) 加施坦山谷 7) 萨尔巴赫辛特克雷姆 8) 巴德克莱因基希海姆

47 高尔夫 从维也纳近郊宽阔起伏的丘陵地带到南部阿尔卑斯山的东南脊,再到西部皇家阿尔卑斯高山草场,高尔夫球场几乎遍布奥地利全国。环抱维也纳的下奥地利州共有 37 个球场,是拥有高尔夫球场最多的一个联邦州。目前奥地利共有 140 个高尔夫球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

48 温泉 在奥地利的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共有100 多处温泉中心,这些温泉或处于平缓的丘陵地带,或处于壮丽的阿尔卑斯山中,大都带有露天的温泉水域。特别是在冬季里,大自然中的皑皑白雪和温泉冒出的蒸气形成强烈反差、浪漫无比。温泉含有的矿物质有不同的疗效,如能治疗关节炎、风湿病或脊椎病等慢性疾病等。温泉也具有消除旅途疲劳、美容健身的功能。如果在旅途中安排一个至两个晚上住在温泉酒店,泡泡温泉、解解乏,可以为下面的旅程补充新的能量。如:巴登、布鲁毛温泉酒店、施特格斯巴赫温泉中心、巴德沙勒巴赫的天堂酒店、巴德伊舍、巴德加斯坦、伦恩费尔德。

49 茜茜公主博物馆 茜茜公主弗是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皇后,在维也纳皇宫新近开放的茜茜公主博物馆,使众多的茜茜公主迷能够近距离的走近这位美丽皇后的生活,特别是她对宫廷礼仪的反抗、对美丽和瘦身的疯狂追求,以及对运动的极度狂热和对古典诗歌的疾迷。 当年,茜茜公主入皇宫时建造的体操房也让人惊叹不已,作为皇帝的妻子,她努力使自己成为当时最美丽的皇后。她从一位公主成长为深受世人瞩目和爱戴的奥地利皇后,直至1898年在日内瓦不幸遇难,这传奇的一生在这座博物馆中精彩再现。 为庆祝国王弗朗茨·约瑟夫和王后伊丽莎白结婚150周年,维也纳建造了茜茜公主博物馆,坐落于霍夫堡宫内。该博物馆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展示伊丽莎白王后的诸多生前私人物品之外,还将展示这位美丽的皇后的最著名的一些肖像画。

50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其中收藏了许多欧洲著名的艺术珍品,其中有古埃及文物、希腊和罗马雕像、装饰艺术作品、早期基督教艺术作品、钟表器械等,另外还有文艺复兴时期和其他时期种种稀奇古怪的作品。 上宫藏有现今最完整的克里姆特和柯克施卡作品,还有西勒和法国印象主义的伟大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克里姆特的“金” 、“画” 、“吻” 和“朱迪斯”。 下宫的馆藏主要集中在中世纪的巴洛克风格的花厅内,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浪漫派和圣坛画像下后哥特风格大师米歇尔·帕赫尔、卢兰德·弗鲁夫和康莱德·莱布的作品。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又名美景宫,由两个建筑群组成,一是1714年建造而成的下美景宫,当时作为欧根亲王的夏宫,另一部分是1721年建成的上美景宫,是王室用来举办各种盛大节日庆典活动的场所。这座宫殿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巴洛克宫殿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奥地利国家美术馆。

51 圣斯特凡大教堂 圣斯特凡大教堂是维也纳市中心的哥特式教堂,也是欧洲最高的几座哥特式古建筑之一,带有东欧教堂的浓厚地方色彩。圣斯特凡大教堂是维也纳的标志。 在教堂顶盖外面,绘有大面积的色彩缤纷的图案纹,有“维也纳的精魂”之称。公元1304年始建,两个世纪后竣工,被认为是其几百年建筑艺术大成之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战后重建,历时10年,于1958年基本恢复旧观。大教堂由1座主体楼和3座楼塔组成,以南塔最为壮观,高138米,成锥体形直插云天。镶嵌在屋顶上的青黄两色的瓦片光彩夺目,鲜艳瑰丽。塔内有费加罗厅,著名作曲家莫扎特曾在厅内为《费加罗的婚礼》谱写了闻名于世的乐章。大音乐家海顿8岁时参加过这里的少年唱诗班。每逢节日,前来教堂祈祷膜拜的人络绎不绝。

52 几千年来,水晶一直吸引着人类。1995年,为了庆祝企业成立100周年,施华洛世奇决定建造一个纪念性建筑来展示水晶的多样性。由世界著名的多媒体艺术家安德烈•海勒主持设计,水晶世界诞生在奥地利蒂罗尔州小镇瓦滕斯。在起源于蒂罗尔州神话世界中巨人的深处,隐藏着一个由14间奇妙展室所组成的闪亮迷宫,展现了国际知名艺术家们的水晶创作。贯穿全年的特别展览、音乐会、文化活动和儿童节目,把这个神奇之地变成一个真正的互动平台。迄今为止,已经有八百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过这个神奇之地,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已成为奥地利最受青睐的旅游参观景点之一。 施华洛世奇坚持不断更新的原则,正是因此,为了不断为参观者、收藏家、设计师和艺术家带来快乐, 最高品质的水晶在因斯布鲁克的老城的施华洛世奇店。 水晶的功效:风水 白水晶 紫水晶 黄水晶 碧玺

53 谢谢观赏!


Download ppt "奥地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