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从97年开始振东就一直以名以清修、利以义制、绩以勤勉、汇通天下来奋斗。我们要让我们的产品汇通天下。 李安平 1
2
中成药市场 发展报告 信息部:韩炎森
3
内容提要 中成药终端市场发展状况 •终端市场销售 •过亿品种市场特征 •中药注射剂 中成药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工业销售收入及成长
•工业中市场地位 •审批状况 •资格:独家、基药、医保、中药保护 中成药审批状况及相关“资格” •中药在世界的发展概述 •中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中成药市场界定 中药发展概述及市场界定
4
世界中药发展概述 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据不完全调研统计,目前世界上欧、亚、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64个国家共有2122个中医药机构(中国除外)。 中药的需求不断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目前中国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签定了90多项合作协议,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10年内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兴起。 市场地位发生变化,得到官方的认可:在东南亚国家,中医药已有悠久的使用史,政府已在法律上承认中医药地位,开展中医药教育;欧美逐渐认识到中医药有一套全面而独立的体系,立法承认了传统药物,如欧盟国家的《欧盟传统草药法》和美国的《天然植物药申报指南》。
5
中国中药发展概述 我国中医药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多年,历代使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着的中药品种不计其数。这些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长期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追求和经验积累而发现并认识到的。 中药的发展的历史渊源: 秦汉之际:人们的药物学知识逐渐丰富,已有药物专著在民间流传,但可惜这些著作都已亡佚,无可查考。 东汉:《神农本草经》里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可说是东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北朝: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6
中国中药发展概述 唐朝: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李勣[jì]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称为《新修本草》或《唐新本草》,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于永徽三年(约652年)完成综合性临床医著《千金要方》编著。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明朝: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李时珍在这部书中全面整理和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并作了很大发展。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中极其辉煌的成就。
7
中国中药发展概述 清朝: 温病学的继续发展——叶桂与《温热论》、薜雪与《湿热条辨》、吴瑭与《温病条辨》 人体解剖学——王清任1830年之《医林改错》,纠正人体脏腑记载的某些错误。 痘接种术,天花预防——1727年俞茂鲲于《痘科金镜赋集解》-有效的天花预防方法 最闻名的中药堂是同仁堂建立,位于首都北京,专门为皇宫供应药物。 西方医学的传入,最早去西方学医者为黄宽,1850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专攻医科。最早驱者为朱沛文,1892年编撰了《中西脏腑图像合纂》
8
中国中药发展概述 中华民国:中西药并存。与此相应,有了 “中医”、“中药” 和 “西医”、西药”之称。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了以团结中西医和继承中医药学为核心的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1982年国家《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之后,1991年我国又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一。党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综观中药发展轨迹基本上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发生发展,并与社会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密切相关,是系统的、科学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9
中成药定义与范畴 广义: 狭义: 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犹如民族工业、民族企业、民族经济的用词一样。包括中成药中的汉方药及少数民族药。
特指以传统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不包括少数民族药
10
中药审批状况:数量 截止至2012年8月底,我国共有药品生产批文18.9万个,其中中药为6.37万个(含中药材及原料),占33.7%的比例。
中药品种的绝大部分批文均为2002年之前获得的,近几年药中药的审批数量呈明显下滑的趋势,中药审批数量不断减少。 中药审批情况 近几年中药的审批数量
11
中药审批状况:类别分布情况 截止至2012年8月底,我国共有中成药的生产批文6.35万个,共有1.016万个品种,由3616个企业获得生产批文 从生产批文的各类别分布情况看,常见病、慢性病用药是企业热衷于开发的产品。 中成药品种审批情况 类别分布 生产批文数量 品种个数 平均每个品种的批文数量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16664 1817 9.17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11115 1781 6.24 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6127 954 6.42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5671 986 5.75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 4519 963 4.69 妇科用药 4448 829 5.37 补气补血类用药 3897 584 6.67 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3612 535 6.75
12
中药资格:独家品种 在10157个中成药的生产批文中,6098(自己统计5803)个品种为独家或独家剂型的品种。
消化系统用药的独家品种或者独家剂型的品种最多;肿瘤疾病用药的独家品种所占的比例最大。 专科用药独家品种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 类别分布 所占比例% 肿瘤疾病用药 73.08% 皮肤科用药 69.50% 五官科用药 64.59% 补气补血类用药 64.21% 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63.63%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63.29%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 61.37% 妇科用药 60.68% 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60.00%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59.63% 其它用药 58.90%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52.06% 儿科用药 51.84% 总计 60.04% 中成药独家品种占比 中成药独家品种占比
13
中药资格:中药保护品种 1992年国务院颁布《中药保护品种条例》后开始实施中成药的中药保护管理。为提高中药品种的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鼓励研发临床有效的一项具体行政管理制度。 申请中药保护的益处: 1、药品处方组成及工艺制法在保护期限内保密,不得公开; 2、该品在保护期限内仅限于由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企业生产。 截止10月31日,我国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有946个品牌,606个品种,其中绝大部分品种为二级保护品种,一级保护品种仅为3个
14
中药资格:中药保护品种 中药保护企业情况 企业数量 品种个数 独家 70.63% 2个企业 16.67% 3个企业 6.11% 4个企业
中药保护类别情况 企业数量 品种个数 独家 70.63% 2个企业 16.67% 3个企业 6.11% 4个企业 2.31% 5个企业 6个企业 0.99% 7个企业 0.83% 8个企业 0.17% 合计 100.00% 类别 保护品种企业数量占比 品种个数占比 独家企业占比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18.08% 16.50% 38.60%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16.91% 16.01% 45.00%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16.17% 43.79% 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8.35% 9.57% 58.23% 五官科用药 7.72% 6.93% 31.51%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 6.66% 8.58% 66.67% 妇科用药 6.24% 7.76% 67.80% 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6.13% 5.61% 39.66%
15
中药资格——基药 基药于2009年开始实施,已过去3年,基药目录的出台和实施对整个医药行业虽然不能说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但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是显而易见的。基药制度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促进了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足量供应;改革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机制;促进了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优化组合;患者用药负担大为减轻;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管理人才队伍。因此,基本药物制度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继续。 新目录将结合地方增补及各级医院的药品使用情况,注重现有报销目录和临床路径衔接,突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治的需要,适当增加多发病、慢性病的用药品种,同时向老年、儿童用药倾斜。 2009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品种。
16
中药资格:医保目录内品种 2009版《医保目录》中西药和中成药品种共2151个,比2004年版的范围有所扩大。中成药部分共有药品987 个,其中甲类154 个,乙类833 个。 2009年公布的《医保目录》中,除了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全部纳入甲类部分外,还适当增加了新药品种,2009版目录里中成药品种增加了20%,这对于中成药企业而言是利好的, 由2004版医保目录的乙类升到2009版医保目录的甲类,中药有25个产品。板蓝根颗粒,仙灵骨葆胶囊,六味地黄丸,三九胃泰颗粒等知名药物都获得晋升。 对于中成药而言:独家的中成药品种具有议价权,因此其销量随着进入医保目录而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进入基药目录的品种比未进入基药目录的品种具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类别 2004版品种 2007 年补充品种 2009 版品种 取消品种 新加入品种 西药 1022 13 1164 96 226 中药 789 23 987 59 234
17
中药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2008~2011年,中国中成药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呈现平稳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 亿元增至2011年的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20%。 中成药工业的销售收入近几年增长快速,说明以中药为主的生产企业近几年的成长性均较好。
18
中药工业在医药工业中的地位 中成药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市场地位每年均呈上升的趋势。 中成药在药品制剂工业中占有三成以上的比例。
19
终端市场市场规模及成长 中成药相对于化学药、生物制品,更擅长治疗慢性疾病,适宜未病保健和病后调理,因此中成药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需长期坚持服药以及养生保健的细分领域具备一定的疗效优势 从2008年至2011年我国中成药市场保持16%以上的速度增长,4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8.11%
20
中药终端市场:类别分布 慢性、专科性疾病用药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市场所占的份额最大,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从2009年至2011年销售额排名前六类别的市场分布看: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妇科用药均曾逐年下滑趋势;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用药、抗肿瘤用药的市场份额则曾逐年上升的趋势
21
中药终端市场:类别分布 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转变仍然将是行业未来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是健康护理投入的大幅增加,抗肿瘤用药、心脑血管用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用药等恶性、慢性病防治用药仍将是增长最快的专科药领域。
22
中药终端市场:市场集中度 从类别上看,中成药的销售额主要集中在前四品类。
从品牌来看,前十、前二十、前五十以及前一百品种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至2011年均相对较稳定。 2011年无论是品类集中度还是品牌集中度都略有下滑。
23
中药终端:过亿品牌 从中成药过亿品种的数量分布看,2008年至2011年每年增加的过亿品牌均超过18个
过亿品牌的销售额占整个中成药销售额的比例从2008年至2011年均超过45%,2011过亿品牌的销售额占整个中成药的市场销售额比例略有下滑。
24
中药过亿品种的类别分布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妇科用药、肌肉骨骼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抗肿瘤疾病用药是诞生中药大品牌的沃土。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不仅产生大品牌多,且单品平均销售额也较大。
25
过亿品牌市场特征 从中成药过亿的特征分布看,国家医保目录内品种和独家品种容易成为过亿品牌
中药保护品种和国家基药目录内品种总体上品种数量有限,因此在过亿品牌中的占比也相对不高,但总体看,基药目录内的品种和中药保护品种的平均销售额要明显大于非基药目录内和非中药保护品种的平均销售额
26
中药终端市场:用药途径分布 从中成药的用药途径分布看,口服制剂在市场份额达70%以上,2011年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注射剂在的品种较少,但也是中成药中一个重要的剂型,在市场中所占比例超过20%,是产生过亿品种的一个重要的类别。
27
中药注射剂品种市场概述 获得中药注射剂生产批文的品种有145个,898个品牌,1268个生产批文,307家企业有中药注射剂的生产批文。
从品种的类别分布看,心脑血管疾病类和呼吸系统疾病类的品种相对较多,其次是肿瘤疾病类和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类。 145个品种中有78个品种只有一个企业有生产批文,占53.29%的比例
28
中药注射剂品种市场概述 经过2006年鱼腥草事件引发的行业整顿后,我国中药注射剂市场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近几年,我国中药注射剂的市场销售额逐年扩展,从2008年至2011年每年均保持16%以上的增长率,四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8.75%。
29
中药注射剂品种市场概述 在中药注射剂市场中,拥有生产批文、品种以及生产厂家最多的心脑血管疾病类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最大,占近7成以上的份额,但其市场份额有逐年略有下降的趋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类的市场份额居第二位,抗肿瘤的中药注射剂排名第三位。 中注射剂尽管种不多,但也是成长过亿品牌的沃土。2011年有79个中药注射剂成为过亿品牌。 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的过亿品牌最大。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肿瘤疾病用药。 对于中药注射剂而言,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内品种容易成为过亿品牌。
30
谢 谢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