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音樂科專題研習 西洋樂器
2
弦樂器介紹
3
小提琴簡介 早期的小提琴譯名為〝梵啞鈴〞或是〝懷娥鈴〞,小提琴 的聲音可與人的聲音相提並論,甚至不侷限於〝唱〞的方 面。更可以擁有高超的技巧,在演奏中,人們不僅能聆聽 悅耳的音樂,更可看出演奏者的技巧,使曲子更為生動。 雖然小提琴輕的出奇,但上緊弦後小提琴變成受很大的壓 力及張力。面板的承受壓力約有11公斤。E弦定準了音後 ,張力可達到9公斤強;而G弦則有6公斤。4弦加起來後, 就有30多公斤了!然而這渾然一體的琴身,由許多部件組 成,部件的數目70件以上,其中顯然有力學的匠心。 說到提琴便會想到300年前有名的製琴師,史特拉瓦底、 阿瑪弟、瓜耐里、史坦納等,有這些頂級的製琴師,才能 讓提琴演奏出美好的音樂,最值得一提的演奏家,如:帕 格尼尼,將提琴的演奏技巧升級,演變至今,有許多都可 供後人學習呢! 小提琴是弦樂器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員,音高、音色 優美而易表現,使得感情的表現出色,且由於具靈活性及 音域相當寬闊,成為最理想的獨奏樂器,並獲得樂器之后 的美稱,用高音譜表譜。
4
小提琴的構造 小提琴是由大約70多塊不同的木片組合而成的。漩渦狀的琴頭是提琴獨有的特 徵,四根弦G、D、A、E的錐形調音弦軸是由積久耐用的青龍木或黃楊木製成的。 弦軸箱的後傾斜面繃緊了跨過烏木弦枕的弦。弦枕上的四個勾槽,用於確定弦的位 置,並把弦抬到指板的上方,讓左手手指能在紙板上壓弦控制音的高低。指板固定 在琴頸上,整個琴頸及漩渦狀的琴頭和弦軸箱是由一塊楓木所刻成的。指板成弧形 從弦枕端開始增加寬 使跨過琴橋的弦有漸漸增寬的間隔,以便運弓。 琴身的框架是由側板構成的,由六塊薄楓木側板於加熱後彎曲定型而製成,接合處 的內部用木塊加強。六塊側板構成小提琴主要的外廓,即上側板、向內彎的中側板 (C側板)、以及較寬的下側板。 琴身背部為小提琴的背板。背版是由一至兩塊相配的楓木製成,可分為一塊式及兩 塊式的背板,一塊式的背板可由「板狀切割」或「沿徑切割」獲得,而兩塊式的背 板則是由「沿徑切割」獲得,在二塊式背板製作過程中央接縫及水平面上的圖案對 稱是很重要的。在小提琴背板中間部分部分留下大約5公釐的精確厚度,邊上大約 減至2.5公釐。拱形的高度和形狀以及精確的厚度是決定小提琴音質的基本因素。 琴面也是用同樣的方法製造的,但用的卻是雲杉木(Picea Abies),精確的厚度為3公 釐。在前後邊緣有一狹窄的鑲條,又叫飾緣,鑲邊既能作為裝飾又能防止邊緣發生 裂變。琴面上開了兩個音孔,以形狀命名為f孔。琴橋只靠弦的壓力架在琴面上, 他的位置是影響音質的關鍵所在。 音柱是圓柱型的木頭,緊貼著琴身,對於音色很重要。一個很小的移動都可能改變 提琴的音色,而且不能太長或太短,這樣都會影響提琴的音色。音柱太長很可能會 使你的琴面產生裂縫,太短的話可能會在你弦鬆掉時音柱也一併鬆掉。如果你的提 琴音質不好,可能需要調整一下音柱,或是換一個新的音柱。
5
小提琴的代表歌 康定情歌 良宵 梁祝 旱天雷 喜洋洋
6
中提琴 Viola 中提琴的結構和小提琴相仿,但是尺寸比例比小提琴來得大,共 鳴音箱也比較大且深,由於共鳴箱加大,音色方面也會相對低沉 些,略帶有鼻音。整體的音域音色可說是雅靜而帶悶的感覺! 因為小提琴容易表現情感,所以學習的人比較多。而中提琴 的演奏家也就相對的少了,通常拉奏小提琴的演奏家也會拉奏中 提琴,所以中提琴家的介紹資料也是非常少的,在提琴的合奏、 重奏方面,如:弦樂四重奏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 琴、大提琴各一隻組合而成,背景音樂可加入一架鋼琴! 現今的音樂壇上,有許多中提琴手為中提琴的歷史帶來新的 改革及演奏方式,不但有獨奏的方式表現,在技巧上也有相當大 的進步,不再讓小提琴專美於前。一些中提琴演奏家,在演奏上 非常注重旋律上的變化,加上對中提琴的技巧也非常鑽研,讓大 眾對中提琴有了新的觀念及認知,也使中提琴在弦樂家族上留下 重要的地位,常用中音譜表或高音譜表的譜。
7
中提琴的構造 中提琴是提琴類的中高音份子,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小提琴身 高約六十公分),除此之外,它的外表與小提琴是一模一樣的。 中提琴的弓比小提琴的略長也略重。中提琴從比中央C低八度音 程的C開始,每根弦間隔五度音程(依次為C、G、D及A音)。它 的空弦音域與大提琴完全相同,只不過比大提琴高一個八度。由 於體積較大,音色柔和而豐美。 中提琴名稱,源自古大提琴。古大提琴是一種夾於兩條腿之 間拉奏的樂器。但其實古中提琴才是中提琴與小提琴的前身,因 為古中提琴是架在肩上拉奏的。
8
中提琴的代表歌 奏嗚曲
9
大提琴 Cello 大提琴的體積是小提琴的2倍。
大提琴源起於16世紀初,演奏方式是直立式的,它和小提琴及中 提琴不同。而是夾在演奏者的兩隻小腿之間,底部有頂針,演奏 者可利用頂針來調節姿勢,演奏方面都獲得較大的自由度! 音色方面,大提琴的音色是低沉而舒緩的。整體來說是雄厚且圓 潤、富感情,善於獨奏及樂團中任低音部分。所有的重奏都是需 要大提琴! 大提琴的演奏家藉由大提琴特有的音色,在曲孔也做了相當大的 變化,如一些大提琴演奏家,他們利用大提琴奏出它的熱情,有 時會把著名的曲子改編,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僅能讓人有 沉著冷靜之外,有時也很活潑呢! 主要用低音譜表或第四弦中音譜表的譜,偶而用高音譜表,四弦 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
10
大提琴介紹 大提琴的原名為Violoncello, 是指大型的提琴, 今天則稱為Cello, 屬 於弦樂器中的低音樂器。
11
大提琴外形和結構 大提琴的祖先,是一種被稱為 "Viola dagamba" (即古大提琴)的樂 器,這,種古老的樂器共有六條弦,又稱為「腿上提琴」。「大 提琴」的原為"Violoncello" ,是指大型的提琴之意,今天 "Cello",它的體積大概有小提琴兩倍,琴弓短而重,琴弦則 成比中提琴低八度音。
12
大提琴歷史 大提琴在十七世紀初, 年左右被採用的, 樂器共有六根弦 。演奏時,由大腿夾住大提琴(繼承了低音古提琴)。又稱為「腿上 提琴」。 大提琴雖然最早在十六世紀就出現,卻一直保持在低音伴奏的角色 。無論在合奏或協奏的樂曲裡, 都只是擔任基礎低音的伴奏。直到 二百五十年前,義大利大提琴家兼作曲家鮑凱里尼, 才開始打破這 個僵局,這個被視為低音伴奏樂器的大提琴才有出頭的機會。 大提琴是直接由古代的低音維奧爾演變而成, 最早製造大提琴是義 大利的安德烈阿瑪娣(Andrea Amati 1530~1611)。
13
木管樂
14
長笛 長笛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吹管樂器,最早是用植物的莖做成。 於數 千年來,長笛經過很多變化及改進,並於十九世紀時向前跨進一 大步。當時的一位德國人貝恩 (Theobald Böhm ),是一位 長笛演奏家、長笛音樂作曲家和卓越的樂器製造家,他改進了長 笛的機械裝置,並發明了用金屬做的長笛。長笛低音域的音色富 麗甘美,高音域則光輝而艷麗。
15
短笛 短笛是在笛族中音域最高﹑體積最小的樂器。長約一英尺,只有 長笛的一半長度。音高則較長笛高出一個八度,在管絃樂中擔任 最高音的部份。短笛的音域很廣,包含三個八度,指法和長笛一 樣。所以短笛手通常由長笛手兼任。短笛的音色尖銳﹑透明,作 曲家常用它描寫風嘯﹑鬼叫﹑閃電等效果。 短笛的長度是長笛的一半,音域比長笛高八度。它的音色尖銳響 亮,是管弦樂團中最高音的樂器,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這是音律比長笛高一勻的樂器,管子全長34公分,是木管中的最 高音樂器,奏法全部與長笛一樣,由於比長笛的吹氣技術靈活, 所以能夠吹奏更為複雜的音形。 短笛的音質尖銳、透明而獨特,除了鍵盤樂器之外,沒有一樣樂 器在最高音部,像短笛那樣極其靈活,因此沒有一樣樂器取代短 笛在此音域裡演奏快速的音形。它那璀燦的音質,能超越其他樂 器的音量與音質而鳴響。
16
雙簧管 公元前480-470年的古希臘繪畫「雙管的吹奏者」圖 中的雙管「歐羅斯」 可以說是雙簧管的祖先,而現代 的雙簧管實際是從十六世紀的「蕭姆管」 演變出來。 很多十五及十六世紀的音樂,已經使用雙簧管來吹奏 。 雙簧管是一種直吹的木管樂器。樂器的頂部有兩片用 蘆葦片製成的簧片,牢固地夾在金屬製的管上。雙簧 管的音質有獨特的鼻音,音色不像長笛那麼輕快,卻 蘊藏極豐富的情感。 英國管也是雙簧片木管樂器,但比雙簧管稍長,音高 也比雙簧管低5度。其管口略為彎曲,而稍長的簧片則 裝在彎曲的金屬管上。英國管的音域甚廣,音色豐富 ,但稍具凄涼的感覺。
17
銅管樂
18
法國號(圓號) 、小號、長號
19
法號(圓號) 法国号(圓號)最初是以動物 (如大象、牛和野豬等)的角製造而成, 它不但是打獵時用作發放訊號的樂器,也是權力和力量的象徵。 於18世紀末,圓號仍需用變音管來增加其吹奏的音域。但於19世 紀初,由於活塞的發明,解決了在演奏時需要經常轉換變音管的 問題。圓號的音域廣闊,能奏出既富感情而又滄勁有力的音色。
20
小號 金屬製的小號在希臘和羅馬時代已經開始使用。因為小號象徵勝 利、凱旋、威武與莊嚴,當時,這種樂器頗為受貴族社會的喜愛 ,甚至於每一個貴族中,都有代表其身份之不同的喇叭訊號曲。 小號是一種裝有杯型吹嘴的高音銅管樂器。早期的小號跟現代的 軍用小號,形狀極為相似。起初因為沒有活塞,所以只能發出兩 三種不同高低的聲音,吹出極為簡單的曲調。由於活塞的發明與 使用,使現代的小號可以任意吹出多種曲調。小號不僅可以奏出 柔美豐富的聲音,同時也可掣造出輝煌的效果。有時加上了弱音 器,它又會發出一種近似諧謔的特殊效果。
21
長號 長號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源於中世紀的「薩克布」("sackbut")。 由於長號堂皇而莊嚴的音質,最適宜於公眾聚會或宗教儀式中吹 奏,故於18世紀前,長號是劇場與教堂專用的樂器。於十八世紀 後,長號才正式用於管弦樂隊中。長號跟其他銅管樂器的一大分 別是,長號並沒有活塞,它是利用伸縮其U字型的雙套管來改變 音高。亦因為有這種雙套管,長號可以吹奏滑音。
22
敲擊樂
23
定音鼓歷史 管弦樂團的敲擊樂器中最威的是定音鼓。它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 罐鼓(naqara),17世紀傳入歐洲。定音鼓以強烈節奏有力的襯托 著稱,通常使用兩個有槌頭的鼓棒敲擊,還不時與銅管樂器合奏 ,創造如雷嗚的效果,增加音樂的狂烈氣勢。 到了19世紀管弦樂團擴大了,敲擊樂器更加吃重,使音樂大為生 色。增加敲擊樂器有助表達更有明顯的節奏,使管弦樂音響效果 大有改進。從前敲擊樂器只用來表示高潮來臨,以及加強其他樂 器所定出的節奏。
24
定音鼓構造 敲擊的樂器以管弦樂團的炮組見稱,藉搖動或敲擊而發聲,分為 定音與不定音兩類。有些提供節奏效果,有些則可奏出旋律。定 音鼓看起來容易敲打,要打得好卻需要極大的信心,還要準確地 掌握時間。定音鼓手常要靜坐一旁等候多時,細心數節拍,才使 勁敲一下。如果出了差錯,無人不知。 早期各種鼓烈轉動鼓緣的螺旋來調音,現代的定音鼓則有腳踏瓣 調整鼓皮鬆緊,使鼓手在管弦樂團演奏時改變音高。
25
定音鼓的發聲原理 定音鼓鼓身是銅製碗狀物,上面覆以一塊薄膜。藉三種方法可以 發出限定音域的聲音: 1. 從鼓緣以不同距離敲擊鼓膜;
2. 鼓棒頭上覆布以「消」音; 3. 用不同槌頭的鼓棒敲擊。
26
木琴介紹 木琴(Xylophone)由一排長度漸進的木條組成,排列的方式很像鋼 琴鍵盤,置於金屬架之上。木條下方有配置共嗚器,從前是用開 口葫蘆,現今則用木料或金屬製成,以加強音響。 木琴的尺寸各有不同,從具有四個八度音程的音域到只有一個 八度程的音域到只有一個八度音程的都有。敲擊用的槌子有木料 、橡樛或毛氈製成的,用來產生不同音響效果。木琴的音質乾澀 而呆滯,回聲無法持久。 木琴的悠久歷史可遠溯到東南亞,在當地的傳統音樂?至今仍佔有 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印尼的「甘美朗」樂隊裏,木琴、鑼和鼓都 是主奏樂器。
27
木琴歷史 木琴在16紀傳到歐洲,不久就成為北歐民族民樂?非常 受歡迎的樂器。雖然專為木琴在當時木琴譜寫的作品 不多,但是木琴在當音樂會的舞台上確實出現過。 1874年,法國作曲家聖桑在交響詩”骷髏之舞”裏, 用木琴來表示骷髏晃動的聲音。蘇俄作曲家蕭士塔高 維契在其《第5號交響曲》裏,也採用了木琴。 近年來,木琴已是交響樂團編制的一分子。此外,木 琴不但是用於演奏輕音樂的樂隊裏,也經常在笑鬧劇 、喜劇出現,尤以專為孩子們製作的電影和卡通最受 歡迎。 後來木琴從亞洲流傳到非洲大陸,並且成了王 室的
28
木琴的發聲原理 每一個木條的音調高低取於其長度與厚度,短而厚的 木條會發出較高的聲音。同樣的,長而薄的木條會發 出較低的聲音。每一個木條的兩端各有兩個節,亦即 振動的靜止點。 為了控制木琴的尺寸不至於太大,調音方法不可光靠 木條的長度寧可依靠木條的厚度。 為達到此目的,木琴製造商會把一些木條的背面削去 一部分成拱形,以便製成大小適度的木琴。 演奏的歌曲:朱宗慶打擊樂團木琴協奏曲
29
鋼片琴 (celesta) 擊奏體鳴樂器。用於管弦樂隊的打擊樂器。
鋼片琴為法國米斯泰爾發明。最初的發音體用一係列音叉,亦稱 鋼叉琴。1886年正式命名為鋼片琴,實際現在的鋼片琴音條和共 鳴管均以鋁制作。鋼片琴外形如小形簧風琴,聲源體為金屬板條 ,以類似鋼琴的擊弦機擊奏、有踏板制音器控制音響的長短,和 鍵盤鋼條琴柏飢但每一鋼音條下方附有共鳴管,放大音量,並使 音色清晰純淨。鋼片琴音域一般為CC',4個八度。 柴可夫斯基在《胡桃夾子》中用此樂器的纏綿音響來暗示第二幕 中《糖果口舞曲》的粘性與甜美。巴爾托克《為弦樂器、打擊樂 器和鋼片琴所寫的音樂》為鋼片琴的典型曲例。
30
大鼓(Bass drum) 介紹: 演奏時一般使用兩根硬木槌,偶然會使 用軟木槌作為敲擊工具,兩者皆可奏出 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大鼓鼓面的面積較 大,敲擊鼓面不同的部位可以發出不同 的音色和音高,鼓面的中心發音最低, 越靠外圍的聲音越高,而且鼓中心的共 鳴最好,餘音最長。它的基本演奏技巧 有單擊、雙擊和滾擊等。 外型: 大鼓的鼓身比小鼓大很多,而其鼓槌的 槌頭則用絨布包紮。大鼓的鼓身有木製 和銅製兩種,鼓身兩面均蒙獸皮。 音色: 低沉,屬皮革類的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 ,通常用以奏出樂曲的基本節奏。大鼓 能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或是大砲般的隆隆 聲。
31
小鼓(Snare drum) 結構組成:類似大鼓,但體積小得多。
使用材質:基本與大鼓相同,只是鼓皮為羊皮,且 不敲的一面繃有多條響弦;鼓棰使用兩條硬木棰, 棰頭較小,且不包任何外物。 樂器特色:屬雙面膜鳴樂器,無固定音高,但發音 頻率高於大鼓。 音色清晰、明快,並伴有沙沙的聲 音,別具特色。 演奏方式分為單奏、雙奏和滾奏三 種,其中滾奏法 最具小鼓特色,雙棰極迅速地交替 敲擊,發出顆粒清晰的 音響,各種處理效果,可以 表 達出不同的音樂情緒。 小鼓又稱「小軍鼓」,在各類樂隊中與大鼓的重要 性相同,常與大鼓同時使用。但小鼓不象大鼓 那樣 用來加强强拍,而是在弱拍上敲擊細小的節奏,以 調和音色,增强樂曲的節奏感。小鼓的 音響穿透力 强, 力度變化大,還可以通過在鼓面上蓋绒布,或使用 不同硬度的鼓槌來改變音色, 能奏出各種氣氛,表 現力非常豐富。
32
銅鈸 (Cymbals) 銅鈸起源很早,最早期以土耳其製作的拔為經典。 銅鈸沒有一定的音律,且演奏技巧無法快速,因此 不能演奏複雜的節奏。但因金屬響亮的音質,使曲 調具有戲劇性的高潮,能讓樂句的線條上下起伏, 並且讓音樂的色彩豐富。 銅鈸的演奏除了強奏時的戶擊外,還可以輕擊或摩 擦演奏。為了產生特殊的效果,可使用棉槌或小鼓 棒敲擊,可以產生震耳欲聾的爆裂聲,營造出高亢 的效果。亦可用鼓棒輕快的滾奏,使聲音更具“大珠 小珠落玉盤”般的珠雨效果,因此,大部分的音樂都 需要銅鈸來襯托音樂的氣質。 銅鈸依用途還分了很多種類,且各種類的銅鈸都有 不同的敲擊法,使其發出不同的聲響。高級與普通 的銅鈸,其聲音表現真的可說是截然不同,價格也 像麥克風一樣,比一套鼓還貴。 以頂級手工的銅鈸來說,它的特徵是表面並不如機 器研磨的光滑,而感覺有空空洞洞的,且表面也不 會那麼亮,通常比較接近暗沉有點帶紅的黃色。但 並不是每種手工拔都好聽的,愈不是機器做的,其 聲音品質也就愈不整齊,也就是說每種手工拔都會 有自己的特性,所以更需要經過挑選。通常手工拔 因為都經過專家的調整,普遍來說會比較貴,聲音 表現也相對的好。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