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三讲 授课老师:邓 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三讲 授课老师:邓 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三讲 授课老师:邓 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

3 概 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普遍敏感的、新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

4 临床上以起病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干咳少痰和乏力、腹泻为特征,严重者出现气促或呼吸窘迫,可造成肝脏、心脏等脏器的损伤,严重者可致死亡。白细胞正常或减少;胸片呈不规则渗出阴影;本病是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治疗上主要对症支持治疗。

5 2002 年11月,我国广东省发现并报告首例非典型肺炎,并迅速传播。
2003 年3 月12 日,WHO发布全球警告,认为同样的疾病在香港和越南出现,并将这种具有极强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

6 SARS是一种新的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等特点。
我国医务工作者将其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全球实验室的合作努力下,很快明确了引起该疾病的病原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SARS2CoV) 。 SARS是一种新的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等特点。

7 一、病原学

8 冠状病毒(coronavirus) 是一类单股正链RNA病毒。电镜下,病毒的包膜有突起呈日冕或皇冠状,故于1968年得以命名。1975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确定设立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下设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

9 冠状病毒基因组是已知的RNA病毒中最大的,约27~31kb,有3或4种结构性蛋白,即刺突蛋白S,膜蛋白M,小分子膜蛋白E,核衣壳蛋白N,及血凝素酯酶HE。
SARS冠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

10 冠状病毒属包括人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猫肠道冠状病毒,狗、牛、兔冠状病毒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它们只感染脊椎动物。能感染人类的主要是人呼吸道冠状病毒和人肠道冠状病毒,分别引起人类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11 2003年4月16日,WHO宣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因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称为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
A、B为负染电镜, C、D为超薄切片电镜下的病毒

12 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含29206-29727个核苷酸不等,差异很小,氨基酸同源性则更高。
SARS病毒的S蛋白和M蛋白具有很强的变异性,而这两种蛋白质有助于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其中S蛋白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与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密切相关,并且是决定病毒抗原性的主要部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介导细胞免疫反应。

13 系统发生关系进化树分析表明,SARS病毒蛋白与已知的人类和动物冠状病毒差异较大。

14 SARS病毒特异性IgM和IgG 抗体在起病后约10~14d出现。IgM抗体在急性期或恢复早期达高峰,约3个月后消失。IgG抗体在病程第3周即可达高滴度,3个月后持续高效价。实验证明该抗体可能是保护性抗体,可以中和体外分离到的病毒颗粒。

15 SARS病毒能在Vero细胞和猴肾细胞中培养繁殖。将SARS病毒接种于猴子,可出现与人类相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

16 SARS病毒抵抗力较强,突出表现为耐低温,但不耐干燥和紫外线,对热及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塑料表面最长可活4d,尿液中至少1d,腹泻病人粪便中至少4d以上。在4℃温度下培养存活21d,-80℃下的保存稳定性佳。但当暴露于常用的消毒剂或固定剂后即失去感染性。日常用的消毒剂(如75%的酒精) 5min就能使病毒失去感染活力, 含氯的消毒剂5min可以灭活该病毒。56℃加热90min,75℃加热30min能灭活病毒。

17 冠状病毒主要在冬季和早春流行。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5天,平均为3天。

18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体内病毒含量高,且症状明显,如打喷嚏、咳嗽等,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可感染易感者。少数患者有腹泻,排泄物中也有多量病毒,可造成易感者感染。

19 重症患者频频咳嗽、医务人员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时,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可传给他人,成为主要的传染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个别患者可造成数十甚至成百接触者染病,被称之为“超级传播者”。
“超级传播者” 的年龄构成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或肾病的老年患者,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 体内 “病毒负荷”大于其他患者有关。

20 我国科学家发现SARS病毒基因与野生动物果子狸体内的冠状病毒基因核苷酸序列有99
我国科学家发现SARS病毒基因与野生动物果子狸体内的冠状病毒基因核苷酸序列有99.8%的同源性,提示这些动物有可能是SARS病毒的寄生宿主和本病的传染源,但尚无确切证据。 如钟南山就支持这个观点

21 (二)、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短距离的飞沫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22 2. 接触传播: 易感者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或其它体液,或者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均可导致感染。

23 (三)、易感性和免疫力 人群普遍易感。发病者以青壮年居大多数,儿童较少见。患者家庭成员和收治本病的医务人员属高危人群。本病康复后尚无再次发病的报告,提示患病后可能获得一定程度免疫。

24 (四)、流行特征 本病本次流行发生于冬末春初。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社区发病以散发为主,偶见点状暴发流行。主要流行于人口密度集中的大都市,农村地区甚少发病。 2003年后曾有研究人员在收有SARS病毒标本的实验室染病的报告。

25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目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SARS发病可能经过病毒侵入、复制阶段,过度免疫应答阶段和急性肺损伤几个阶段。

26 在SARS的发病中有两种因素起重要作用:
1、病毒本身的作用; 2、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所导致的超敏损伤。

27 起病早期可出现病毒血症,从体外病毒培养分离过程中可观察到对细胞的致病性,推测在人体内的SARS病毒可能对肺组织细胞有直接的损害作用,炎症细胞及其释放的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均可导致细胞损害。

28 SARS患者发病期间CD4+和CD8+T 淋巴细胞均明显下降,表明细胞免疫可能受损,而临床上应用皮质类固醇可以改善肺部炎症反应,减轻临床症状。

29 肺部呈典型的ARDS改变。 双肺明显膨胀,镜下以弥漫性肺泡损伤病变为主,有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这一疾病的早期即可出现伴有透明膜形成的肺水肿,提示早期即有ARDS的征兆。病程3周后有肺泡内机化及肺间质纤维化,造成肺泡纤维闭塞。

30 肺出血、散在的小叶性肺炎、肺泡上皮脱落、增生等病变。肺门淋巴结多充血、出血及淋巴组织减少。在大多数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可见到病毒颗粒。
电镜下肺组织改变以及病毒颗粒

31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d,常见为3~5d。

32 83例SARS病例临床分析发现:所有患者都有发热,59%的患者有畏寒、寒战,38. 6%的患者有肌痛,74. 4%的患者有呼吸困难,81

33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常无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起病3~7d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少许湿啰音。病情于10~14d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34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它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的吸收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并恢复正常。

35 各种类型人群临床表现 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病程短。 重症患者病情重,进展快,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主要以咳嗽为主,病程短,胸片表现也轻, 而且阴影吸收快。 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Download ppt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三讲 授课老师:邓 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