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小说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小说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小说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3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李逵负荆

4 经典晨读 1 名句欣赏 5 高考导航 2 课堂互动 6 学习目标 3 随堂练习 7 课前预习 4 课后强化作业 8

5 经 典 晨 读

6 菩萨蛮 画船捶鼓催君去 宋·舒亶 画船捶鼓①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江头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却是人南北。今日此樽②空,知君何日同?

7 【简介】 《菩萨蛮》,词牌名。同前。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今浙江宁波)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神宗元丰五年知制诰。六年,试御史中丞,权直学士院。不久,被罢。徽宗朝,拜龙图阁待制。其词多写恋情,具花间风尚。赵万里辑有《信道词》一卷。 【注解】 ①捶鼓:即敲鼓,是开船的信号。 ②樽:古代的酒杯。

8 【故事】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词。描写了送别的场面,抒发了惜别的深情。开船启航的鼓声已经敲响,催促着君早早启航;高楼上我端着酒杯劝酒,恳请君留下来不要离去。想去不忍去,想留不能留,若是为了情,不知怎么行?江头潮水已渐渐涨满,船家必须趁潮开航了! 江上潮水涨落,有一定时间,今天退去,明天还会涨来,容易得到,可是我们一旦分别,南北各居一方,相见就实在很难啦!今天请您把这杯酒喝光,拼它一醉吧!谁知道我和君什么时候再相逢呢!

9 高 考 导 航

10 (2014年高考江西卷) 16.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3分)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玄德闻言大惊失色,是因为担心之前的哪件事被曹操觉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情节的了解。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中,董承接受皇帝衣带密诏后,和侍郎王子服及校尉种辑、议郎吴硕、太守马腾等同立义状后,马腾提议董承联合刘备一起反曹。第二十一回前半部分说的就是董国舅内阁受诏后,和刘备商议共同反曹这件事。在此之前刘备依附于曹操,每日种菜,借此消除曹操的戒心并掩盖自己欲争夺天下的大志。之后刘备就受到曹操的召见,所以他疑心这件事已经被曹操得知,那样会让曹操识破自己韬光养晦的用心。 【答案】 衣带诏上签名(参与密谋伐曹)。或:担心自己学圃,实是韬光养晦的用心被曹操识破。

12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情节的了解,能力层级为A级。回答此类题目关键是平时加强对名著名篇的阅读,把握重要情节与重要人物。

13 学 习 目 标

14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作者常识;把握文章的大体意思;识记重点字词。
2.了解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本文变化错综的手法和鲜活的语言特点。 3.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学习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完美自己的人格。 4.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15 课 前 预 习

16

17 2.解释词语 (1)造次:鲁莽、轻率。 (2)兀自:独自。 (3)备细:详细情况。 (4)尪羸:老眼错花。 (5)消耗:踪迹,音信。 (6)剪径:拦路抢劫。 (7)负荆请罪:认错赔礼,请求愿谅自己。 (8)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18

19

20 4.与《水浒传》有关的熟语 (1)与《水浒传》有关的成语 不打不相识——意思是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表示经过交手,互相了解,更加投合。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顿足捶胸——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扶危济困——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21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飞檐走壁——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将遇良才——将,将领;良才,高才。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路见不平——指见到不平的事。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脚住宿的地方。

22 (2)与《水浒传》有关的歇后语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23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24 5.走近作者 施耐庵,生平不详,据《兴化县续志·文苑》《施耐庵墓志铭》以及其宗族神牌和族谱记载,说他名子安,字耐庵,1296年生于祖籍江苏兴化,后迁淮安,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元代至顺年间中进士,与刘基、鲁渊、刘亮等交往甚密。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曾经是他的门人。

25 施耐庵出身船家,家境贫寒。童年时随父至苏州。13岁时在苏州附近的浒墅关读书。二十九岁时中举人,30岁赴元大都会试,结果落第。经友人推荐,到山东郓城任训导。在山东他遍搜梁山泊附近有关宋江等人的英雄事迹,熟悉了山东的风土人情。施耐庵35岁考中进士,到钱塘任县尹。但只当了两年,便因与当道权贵不合,愤然悬印回到苏州。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占据苏州以后,施耐庵投笔从戎,为张士诚的幕僚,这使他熟悉了农民起义军的军营生活和许多起义军首领。

26 后发现张士诚等首领日益骄逸,料日后必败,随后离开张士诚部,隐居在常熟河阳山和江阴祝塘一带以教书为生,并潜心创作《水浒传》。张士诚失败后,朱元璋在苏州搜捕有关人员,施耐庵离开江南,到了兴化,定居白驹镇。在此期间的三年中,刘基曾登门拜访,请他入朝为官,均被他婉言谢绝。1370年,卒于淮安。

27 6.丰富视野 (1)《水浒传》内容评介 北宋末年,天下瘟疫盛行,钦差大臣太尉洪信去江西龙虎山,奉旨邀请张天师赴东京汴梁祈攘瘟疫。完成使命后,他借观赏龙虎山景致,走到“伏魔之殿”门口,不顾道人们再三苦阻,定要进殿看个究竟,结果把镇锁在殿内洞中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误放出来。这才有了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的故事。

28 东京城内一破落户子弟高俅,踢得一脚好球,因机缘凑巧,赢得端王喜爱。后端王即位,是为徽宗,提拔高俅为殿帅府太尉。高俅公报私仇,报复时任80万禁军教头的王进,王进逃出东京,途中在华阴县史家村教九纹龙史进习武,半年后离开。

29 史进后来闯下大祸,于是逃往延安府寻找师父,在渭州遇到经略府提辖鲁达与启蒙师父打虎将李忠。三人义气相投,便上了座酒楼饮酒。饮酒时,鲁达听说了卖唱女金翠莲遭受镇关西郑屠侮辱迫害的悲惨遭遇,当下愤愤不平,资助金老父女回乡,又到郑屠肉店里故意找岔,不料只三拳就把郑屠打死了。于是他逃上五台山削发为僧,法号智深。但是由于他酒肉照吃,又经常在寺中闹事,长老只好举荐他去东京大相国寺谋职。在东京,鲁智深得遇豹子头林冲,二人相见恨晚,结为兄弟。

30 林冲之妻貌美,被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中,高衙内处心积虑想除掉林冲,霸占其妻。高衙内手下富安与林冲好友陆谦设下毒计,诓骗林冲误入白虎堂,定罪发配到沧州,途中又让解差下手杀死林冲,幸得鲁智深出手,林冲方免遭毒手。林冲到沧州后,富安与陆谦也到沧州伺机刺杀林冲,他们火烧草料场,林冲因风雪吹塌草房而外出,幸免于难。在山神庙外,林冲听到真相,怒不可遏,杀死富安等三人。然后在柴进的推荐下投奔梁山泊。

31 梁中书欲送生辰纲给当朝太师蔡京,派杨志押送,不料在黄泥岗被晁盖、吴用、阮氏三雄等人用计劫走。杨志走投无路,潜逃至二龙山与鲁智深相遇,二人上二龙山占山为王。晁盖等人事发,得宋江及时报信,他们才得以逃脱,并投奔梁山泊入伙。王伦忌贤妒能,不肯收留,林冲一怒之下,火拼王伦,推晁盖为山寨之主。

32 宋江这时却麻烦上身,他新娶的妻子阎婆惜风流成性,暗地与人勾搭成奸。宋江发现后便与她断绝了关系。那阎婆惜无意间得知宋江勾结梁山好汉,便以此要挟,敲诈钱财。宋江醉中将她失手打死,惹上了官司,于是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沧州投奔柴进。在柴进处与武松相识,两人一见如故。

33 武松思乡心切,赶赴家乡。途中在景阳冈打死一只猛虎,声名大噪,做了阳谷县都头。武松之嫂潘金莲貌美如花,却嫁给了又矮又丑的武大郎,心有不甘,欲勾引武松,遭武松训斥。不久,潘金莲趁武松出门在外,与西门庆勾搭成奸,二人合谋将武大郎毒死。武松回来后,查出实情,将二人杀死,自己也被发配孟州。武松到孟州,与施恩结识,并醉打蒋门神,替施恩报仇。蒋门神与孟州都监和团练设计陷害武松,武松被逼无奈,怒杀仇人,并辗转投二龙山入伙。

34 宋江至清风寨寨主花荣处盘桓,因故被人陷害,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执意要回家探父,又迭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诸多曲折也上了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也参加梁山聚义。最后,总共拥有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35 朝廷见梁山势力越来越大,便命童贯率十万大军征剿梁山,却被梁山好汉杀得大败,只好逃回东京。于是高俅奉圣旨出征,再次率大军水陆齐发,围攻梁山,结果梁山好汉十面埋伏,不仅大败官军,而且生擒高俅。但是,宋江早有招安之心,不久便率军投降了朝廷。从此,接受招安的梁山兵马成为北宋朝廷手中的一把利剑。他们东征西讨,先是征服大辽,随后又被派去攻打另一支起义军方腊,虽然屡战屡胜,但是损兵折将,很多英雄魂断沙场。也有许多英雄不满朝廷黑暗纷纷离去。剩下的英雄也没有逃过奸臣的魔爪,卢俊义、宋江等人纷纷被陷害致死。就这样,曾经声势浩大,纵横中原的梁山义军全军覆没了。

36 《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小说思想方面最深刻之处在于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写出了起义英雄们强烈的抗争精神和光辉的思想品德,写出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如何从零散的复仇火星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同时也写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37 艺术表现手法上,《水浒传》表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主要表现于选取经过精心提炼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紧紧围绕“官逼民反”这条总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本身极为生动曲折,腾挪跌宕;结构完整而富于变化,每个人物故事自成系统,但又环环相扣直至群雄聚会梁山泊;语言极富口语化和表现力等。

38 《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了《水浒传》,我国才有了第一部成功的长篇白话小说。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将《水浒传》《西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前苏联大百科全书》对《水浒传》作了如下的评价:“《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这部小说首次通过现实主义形式反映了反对地主和专政压迫的中世纪农民起义(1119~1125),小说中具有形象的画廊。”

39 作为第一部成功的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以后的章回小说基本沿用的都是《水浒传》的套路,甚至有《水浒传》专门研究家说,《金瓶梅》一书就是从《水浒传》衍生出来的。可见,《金瓶梅》与《水浒传》有着极浓的血缘关系。伟大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也表现出它与《水浒传》的渊源。

40 (2)相关情节 这一课节选自第七十三回,上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写的是宋江到东京观灯,李逵、燕青等随行。李师师是东京乐妓,暗与皇上有往来。宋江到东京后,先后两次到李师师家,想通过李师师直接面见宋徽宗,请求招安。李逵不知内情,以为宋江等无非是贪恋女色,寻花问柳,于是怒火中烧。正当皇上与李师师私下相会,宋江等暗下商量趁此机会促使皇上招安时,李逵在门外闹将起来。他怒打杨太尉,火烧李师师家,大闹东京,使得宋江一干人等无功而返,慌忙杀出东京城。

41 宋江等杀出东京城,却不见了李逵,宋江让燕青稍候,自己便带了大队人马回到梁山。没想到,燕青和李逵这一路又搅生了枝节:先是在四柳村乔装成“真人”,替庄主狄太公捉“鬼”;然后路过荆门镇,又发生了课文中所叙的故事。

42 (3)体裁常识 章回体小说:长篇小说的一种,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如《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43 经过宋元两朝的两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这些小说都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讲史艺人补充内容,最后由作家加上改编而成。它们比起讲史有很大发展,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然是历史的,但更多的内容是后人所创造的,篇幅比讲史更长了,主要是供读者阅览的,而且明确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为若干节,每节前面有一单句目录,如“刘玄德斩寇立功”。到了明中叶,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这些章回小说故事情节更加复杂,描写更为细腻,内容和“讲史”已没有一定的联系,只是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

44 这时章回小说已不分节,而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回目也由单向发展成参差不齐的双句,最后成了工整的对句。如明嘉靖后出现的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它们把嘉靖本《三国演义》两节合并成一回,两节的节目作为回目的两句。起初两句不是对偶的,到了毛宗岗修改《三国演义》时,为了“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就把“参差不对,错乱无章”的回目改为对偶整齐的两句。

45 名 句 欣 赏

46 1.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点评:李逵听说宋江抢夺民女,顿时火冒三丈,回到梁山后,二话没说,先砍倒了杏黄旗,并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个粉碎,接着要杀宋江。这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地展示了李逵既正直又鲁莽的一面。

47 2.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点评:犯了错误的李逵急于表白自己,一个“跳”字看出他的内心活动激烈。所说的话也表明其英雄豪气与胆量。知错就改,直来直去的性格特点可见一斑。

48 课 堂 互 动

49 (一)自主思悟 1.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匠心独运,构思巧妙,结构完整,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本文围绕“李逵负荆”这一喜剧片段精心安排了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如下图所示: 文章就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地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又开合有度。

50 2.为什么“大闹忠义堂”一节事情的来龙去脉由燕青道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事情的来龙去脉由燕青道来,原因有二:其一,事情的原委,燕青能够娓娓道来,换作李逵是说不出也道不明的,否则就不是粗鲁、性急的李逵了;其二,燕青的细稳更巧妙地衬托了李逵的粗鲁。

51 3.简要谈谈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特点 例析 以语言和动作 描写来刻画人 物的性格   李逵的语言是极具特色的,它是李逵的形象标志,更在李逵性格的塑造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借宿刘家庄遭拒绝,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从他的这种不顾礼节的求宿方式中,我们对他的粗鲁可见一斑;又如面斥宋江,李逵道:“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从中我们又看到了他嫉恶如仇的一面

52 特点 例析 景物描 写推动 情节发展   选文中共有三次写景。(1)“此时草枯地阔,木落山空”,将离开四柳村到荆门镇这一路上的情况一笔带过,既不留空白,又使文章重点突出。(2)“是夜,月色朦胧,燕青递杆棒……”“趁着月色微明”,为人物的活动作好了铺垫。(3)“回到寨中,红日衔山之际”,既交代了回寨时间,又烘托了李、燕除害凯旋的心情,也预示着李、宋前嫌尽释

53 4.《水浒》写景文字不多,但精练、生动、传神。正如金圣叹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雪的句子,“那雪正下得紧”,著一“紧”字,境界全出。请鉴赏下列写景句子的妙处。
(1)此时草枯地阔,木落山空,于路无话。 (2)是夜,月色朦胧,燕青递杆棒与了李逵,远远望见那汉…… (3)回到寨中,红日衔山之际,都到三关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答:(1)语言简练,句式对仗,“草枯”方显“地阔”,“木落”更见“山空”,既点明了时节,又渲染了此时此景的氛围,暗合了人物的心情。
(2)既写出了“是夜”的特点“月色朦胧”,又为后文人物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因其“朦胧”,才有“望见”这一动作的发生。 (3)一个“衔”字用得好,将群山拟人化,仿佛将落日衔于口中,从而使这幅日落的图景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美感。

55 (二)深入探究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本文通过李逵误听宋江强抢民女、大闹忠义堂、破旗骂宋江、刘家庄对质、负荆请罪、戴罪立功等一系列情节,生动地塑造了李逵正直、刚毅又带鲁莽的性格。同时也讴歌了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纪律严明,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

56 2.阅读“李逵大闹忠义堂”一节,分析这部分叙述的精彩之处。
①从李逵的角度讲,来到忠义堂,连向宋江问明缘由的环节都省去了,认定就是宋江所为,于是他砍倒旗杆,撕碎旗子,手提双斧直取宋江性命,待众人拦下之后,李逵仍是破口大骂,不听宋江辩解,甚至为此立下砍脑袋的毒誓,这种荒谬惊险的行为是只有李逵才能做得出的,在他身上有嫉恶如仇的因子,更多的则是他的粗蛮鲁莽。

57 ②从燕青的角度讲,事情的来龙去脉由燕青道来,是一个侧面的解说,目的有二:其一,事情的原委,燕青能够娓娓道来,换作李逵是说不出也道不明的,否则就不是粗鲁、性急的李逵了;其二,燕青的细稳更巧妙地衬托了李逵的粗鲁。

58 3.结合课文谈谈作者是如何塑造李逵这一人物形象的?
本文所选一节是一个喜剧片段,刻画李逵粗莽正直、嫉恶如仇、崇尚正义的性格,即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就是对这样一个自己崇拜的人,一旦发现他做了不仁义的事,李逵也决不客气。如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顿时火冒三丈,回到梁山后,二话不说,“圆睁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接着,“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59 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李逵的性格,既正直,又鲁莽。李逵眼里揉不进沙子,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字,他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作判断,就采取了行动。他和宋江立下军令状,并以人头作赌注,后来发现抢夺民女之事不是宋江所为,只好认输,在燕青的劝说下,到宋江面前负荆请罪。但是,李逵的嘴巴还是硬的。“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给我们诠释着英雄本色。

60 4.怎样去认识李逵这一性格化人物? 本文的难点除了一些早期白话词难懂外,还有对李逵多重性格的理解。对李逵这一人物,历来评价很高,但他身上除了具有勇猛、嫉恶、爽直等闪光点外,还有一些劣迹,如爱冲动,鲁莽,敌我不分,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应多方面理解这一人物。在理解这一人物时除了解故事情节,还应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再就是与其他人物对比着分析,与燕青相比,与宋江相比,更突出了人物性格特点。同时还应把李逵与其他同类人物比,即和鲁达、程咬金、张飞、牛皋相比,会更进一步理解李逵,走近李逵。

61 随 堂 练 习

62 【答案】 C(A泊:pō,B正:zhēnɡ,D绿:lù)

63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铩羽而归 坐阵指挥 画地为牢 鞭辟入里 B.严惩不怠 相辅相成 栉风沐雨 势在必行 C.改弦更张 岿然不动 休戚与共 长年累月 D.精兵简政 出类拔萃 一如既往 披沙捡金 【答案】 C(A阵—镇,B怠—贷,D捡—拣)

64

65

66 【答案】 C(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得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A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指一句话也不说。B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D莫衷一是:形容很多人之间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67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慢慢自由路》作为曼德拉的唯一自传,由曼德拉亲自执笔,记录了他永不屈服的自由之路和波澜壮阔的翔实人生。 B.某市应急处置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根据空气质量情况适时启动雾霾天气应急三级预警,并紧急部署应对雾霾天气。 C.央视《面对面》栏目以“迟来的荣誉”为题,以20分钟的时长,讲述了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和女儿方丽玲28年来的生活。

68 D.月球是适合我国探索的目标:它距离较近,便于开发出着陆和返航的相关技术,未来可用于探索火星等更遥远的天体。
【答案】C(A.词序不当,“翔实”应放在“记录”前;B.缺宾语,句末加“的各项措施”;D.中途易辙,在“未来”前加主语“这些技术”)

69 5.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逵听刘太公说是宋江抢了他女儿时,不做思考分析,便认定宋江口是心非,不是好人,表现了他性格的直率鲁莽。 B.李逵回到梁山泊,不发一言,就砍倒旗杆扯碎旗,又要砍人,连质问对质的环节都没有,粗鲁至极,鲁莽至极,同时也表现了李逵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性格。

70 C.当刘太公说宋江不是抢他女儿的强盗时,李逵说:“你两个先着眼瞅他,这老儿惧怕你,便不敢说。”这话表现出李逵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
D.李逵赌输了后,虽然嘴上说割头给宋江,但并不动手,而是听燕青的话回山寨负荆请罪,由此可见,李逵也有贪生怕死的时候。 【答案】 D

71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8题。 再说宋江自盟誓之后,一向不曾下山。不觉炎威已过,又早秋凉,重阳节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菊花之会。但有下山的兄弟们,不论远近,都要招回寨来赴筵。至日肉山酒海,先行给散马、步、水三军,一应小头目人等,各令自去打团儿吃酒。且说忠义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头把盏。堂前两边筛锣击鼓,大吹大擂,笑语喧哗,觥筹交错,众头领开怀痛饮。马麟品箫,乐和唱曲,燕青弹筝,各取其乐,不觉日暮。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

72 写毕,令乐和单唱这首词曲,道是: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________”,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第七十一回)

73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宋公明慷慨话宿愿。 7.选文第三段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愿天王降诏早招安。

74 8.从宋江所作的《满江红》一词可以看出他一贯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忠君爱国,希望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Download ppt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小说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