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
课 程 目 的 《石油工程导论》是石油工程专业大一新生的科普性的必修课。
介绍石油地质、钻井和完井、开发和开采等各环节的基本知识,课程的主要 目的是使学生对以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石油工程专业的工程背景; 石油工程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并了解这些知识需通过哪些课程的学 习来获的; 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此课程涵盖普通地质学及油气藏工程、钻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油工 程石油工程专业的几大主干专业课程基础内容的简介。
3
授 课 内 容 序号 专题标题 主讲 时长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樊洪海 50分钟 第2讲 油藏流体与岩石的性质 田 冷
授 课 内 容 序号 专题标题 主讲 时长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樊洪海 50分钟 第2讲 油藏流体与岩石的性质 田 冷 第3讲 油气藏开发设计与动态分析 第4讲 油气钻井工程概述 第5讲 固井与完井工程概述 第6讲 钻完井新技术新工艺简介 第7讲 采油采气工程概述 第8讲 油气增产与提采技术概述
4
本讲主要内容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1.4 石油工业概述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5
1.1 什么是石油和天然气 1.1.1 基本概念 石油(petroleum、Oil):
1.1 什么是石油和天然气 基本概念 石油(petroleum、Oil): 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等元素。 原油的性质差别很大,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石油 不同油田出产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差别很大
6
1.1 什么是石油和天然气 1.1.1 基本概念 天然气(natural gas):
1.1 什么是石油和天然气 基本概念 天然气(natural gas): 从广义的定义来说,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 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 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主要存在于 油田、气田中,也有少量出于煤层。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种无色、无 味、无毒且无腐蚀性的可燃气体。 现在习惯上将油田和气田气称为天然气,煤层中的气还称瓦斯气或煤层气。 石油和天然气是深藏地下的、天然形成的、不可再生的流体矿物。 天然气
7
1.1 什么是石油和天然气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 常规油气资源(Conventional petroleum):在已经掌握的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出,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非常规油气资源(Unconventional petroleum):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不能采出,或采出来不具较好经济效益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一般包括致密和超致密砂岩油(气)、页岩油(气)、超重(稠)油、沥青砂岩、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甲烷水合物,可燃冰,高压低温下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笼状结晶)等。 油页岩 油砂(岩)
8
1.1 什么是石油和天然气 1.1.2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特点—石油 常规石油 资源 高丰度 易开发 产量高 储层
1.1 什么是石油和天然气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特点—石油 常规石油 资源 高丰度 易开发 产量高 高质量 油藏 低质量 储层 非常规石油资源 致密油 储层 低丰度 难开发 产量低 生油岩层(自生自储) 页岩油 油页岩
9
1.1 什么是石油和天然气 1.1.2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特点—天然气 常规天然气 高丰度 易开发 产量高 致密气
1.1 什么是石油和天然气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特点—天然气 常规天然气 高质量 气藏 低质量 高丰度 易开发 产量高 储层 致密气 储层 非常规天然气 生油岩层(自生自储) 煤层气 页岩气 低丰度 难开发 产量低 天然气水合物 储层
10
本讲主要内容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1.4 石油工业概述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11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石油的主要用途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航空燃料、工业用润滑剂、合成橡胶、建筑、医疗等。 石油全身是宝,即使提炼下来的残渣——沥青,也可以用来铺柏油马路!
12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 原油对外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原油净进口 量占本国石油消费量的比例,体现了一国 石油消费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一般通 行观点认为,一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 50%就说明该国已进入能源预警期。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能源消耗维持高 速增长,原油进口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右图为近年来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变化趋 势。
13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能源的消耗结构——以美国为例 石油 交通 37% 28% 天然气 25% 工业 20% 煤 21% 电力供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能源的消耗结构——以美国为例 石油 37% 交通 28% 72% 94% 22% 3% 1% 5% 3% 天然气 25% 工业 20% 3% 41% 32% 30% 35% 40% 7% 11% 煤 21% 17% 7% 76% 商业及 居住相关11% <1% 1% 93% 7% 12% 26% 可再生能源 8% 18% 1% 电力供应 41% 9% 48% 53% 11% 22% 核能、电能等 9% 100% 数据来源: AIE(Australian Institute of Energy,澳洲能源所)
14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2.3 世界能源的消耗结构及趋势 数据来源:Smil, Energy Transition 百分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世界能源的消耗结构及趋势 百分比(%) 其它 核能 水力能 天然气 石油 煤 生物能 数据来源:Smil, Energy Transition 时间(年)
15
本讲主要内容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1.4 石油工业概述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16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 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 (core)、地幔(mantle)、地壳 (crust)。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 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 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地球外圈分为四圈层,即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17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莫霍面 大陆区的地壳称为陆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 大洋区的地壳称为洋壳,洋壳仅由硅镁层组成,基本无硅铝层。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莫霍面 1909年克罗地亚科学家莫霍诺维奇发现地下几十公里处存在一地震波 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就是地壳与上地幔的分界面 地壳即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岩石圈层。 在大陆区地壳较厚,平均为33公里,最厚处达70—80公里,在大洋区 较薄,平均为6公里。 大陆区的地壳称为陆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 1)上地壳:厚度变化较大,平均厚约15公里,成分以硅、铝为主,相当 于花岗岩,因而称之为硅铝质壳(硅铝层)或花岗岩质壳。 2)下地壳:厚度稳定,约为5—8公里,成分以硅、铁、镁、铝为主,相 当于玄武岩,因而称之为硅镁质壳(硅镁层)或玄武岩质壳。 大洋区的地壳称为洋壳,洋壳仅由硅镁层组成,基本无硅铝层。 添加地壳图
18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1.3.2 岩石类型 岩石按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岩 裸露岩石 沉积岩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岩石类型 岩石按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冷却 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岩 凝固 风化、侵蚀、搬运 裸露岩石 沉积岩 沉积、固结成岩 受高温、高压作用 已成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19
侵入型 变质岩 沉积岩 岩浆 各类演示形成的过程: 岩浆岩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高温高压变质 花岗岩等 砂岩、页岩等 重融、再生 玄武岩等
岩石 风化碎屑 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运到低处沉积 侵入型 花岗岩等 高温高压变质 高温高压变质 变质岩 大理岩等 沉积岩 砂岩、页岩等 重融、再生 岩浆
20
岩浆岩 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冷却凝固 重融再生 变质作用 岩浆 重融再生 重融再生 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沉积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21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石油 1.3.3 石油的形成理论 有机生油理论 无机生油理论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石油的形成理论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 有机生油理论 (大多数地质学家支持) 石油 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形成石油。 无机生油理论 (少数地质学家支持)
22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有机生油理论 水中大量海藻、浮游生物等死亡后沉积到海底 经过上百万年复杂变化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有机生油理论 水中大量海藻、浮游生物等死亡后沉积到海底 经过上百万年复杂变化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向上运移 形成 油气储层 如:断层圈闭
23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1.3.4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要素(油气藏: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生油层,富含有机质且大量转化为油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要素(油气藏: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生油层,富含有机质且大量转化为油气 生 储层,为油气提供储存空间 储 盖层,覆于生油层、储集层上部,阻止油气的向上散逸 油气藏 圈闭,油气保存的构造、地层、岩性条件 盖 圈 保存,适合油气保存的综合条件 运 保 运移,石油由生成到储存的有效流动
24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要素 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则是形成大型油气藏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生储盖组合:是指烃源岩、储集层、盖层三者的组合形式。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储集层聚集;盖层的质量和厚度能确保油气不至于散失。
25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世界主要含油气区
26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1.3.6 我国石油与天然气的主要分布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我国石油与天然气的主要分布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珠江口和东海陆架八个盆地 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
27
1.3 油气的形成于分布
28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1.3.7 我国石油分布特点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 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我国石油分布特点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 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 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 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 天然气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29
本讲主要内容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1.4 石油工业概述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30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1、原始直接找油阶段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1、原始直接找油阶段 油气苗: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的衍生物在地表的露头(显示)。 19世纪50年代,勘探的依据是油气苗,油气苗是地下油气藏的直接显示。因此,井位主要选择在接近油苗和先期钻探成功井的附近。
31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2、背斜找油阶段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2、背斜找油阶段 美国地质学家怀特于1861年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背斜聚集学说。该学说认为:石油和天然气聚集于背斜构造中,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按其比重分异,油气的密度低,占据背斜的顶部,而水占据底部。因此,背斜褶皱的顶部被公认为是勘探油气的最佳对象。
32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3、地球物理勘探找油阶段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3、地球物理勘探找油阶段 1926年首次利用重力勘探发现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些盐丘油田,随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圈定构造油气田方面开始显示成效。 石英弹簧重力仪 重力勘探是测量与围岩有密度差异的地质体在其周围引起的重力异常﹐以确定这些地质体存在的空间位置﹑大小和形状﹐从而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作出判断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野外重力勘探
33
向地下传播,遇到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分界面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1929年开始采用地震反射波法,目前该方法发展成为油气勘探中应用最广泛和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是大陆架油气勘探的首要手段。 在地表人工 激发地震波 向地下传播,遇到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分界面 检波器接收 地震波记录处理和解释 推断地下 岩层的性质与形态 地震波发生反射和折射
34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4、协同勘探找油阶段 第二次石油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60-70年代。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4、协同勘探找油阶段 第二次石油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60-70年代。 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被称为地学上的一次革命。 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可对沉积盆地的成油条件、油源、及生油量进行定量评价,指出有利油气勘探地区。 沉积学研究从现代沉积类比入手建立了地层学,可以充分利用地震信息,进行地层、岩性和岩相的研究。
35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5、深化勘探找油气阶段
1.4 石油工业概述—世界油气勘探简史 5、深化勘探找油气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第三次石油科技革命正在向纵深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石油科技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高分辨率地震、三维地震、四维地震、处理解释一体化、三维可视化、核磁测井等。 油气勘探的显著特点是向深层、深水、超深水、低渗透和非常规等新领域进军,大大地加强了油气地质的综合研究和强化高新技术的应用,注重深化勘探和精细勘探。
36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一、解放前的石油工业 我国第一口油井: 台湾苗栗(1878年井深120m,日产油0.75t)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一、解放前的石油工业 我国第一口油井: 台湾苗栗(1878年井深120m,日产油0.75t) 大陆第一口油井: 延长1号井(1907年9月10日),井深80m,日产原油1.5t 1937年发现新疆独山子油田; 1939年8月11日,发现玉门老君庙油田 延长1号井 1939年1号井发现了老君庙油田
37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一、解放前的石油工业 解放前发现的油田: 四个小油田:台湾出磺坑、陕西延长、新疆独山子和甘肃老君庙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一、解放前的石油工业 解放前发现的油田: 四个小油田:台湾出磺坑、陕西延长、新疆独山子和甘肃老君庙 解放前发现的气田: 七个小气田:四川自流井、石油沟、圣灯山、台湾锦水、竹东、牛山和六重溪 解放前石油储量: 从1904年-1948年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900万吨,累计产油278.5万吨。1949年生产原油12万吨。 延长1号井 1939年1号井发现了老君庙油田
38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二、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60年) 克拉玛依大油田的发现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二、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60年) 克拉玛依大油田的发现 1955年10月29日,克1号井发现,并开始全国第一个石油会战,到1955年探明地质储量2亿吨; 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 1958年石油部组织川中会战,发现南充、桂花等7个油田,结束了西南地区不产石油的历史; 到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基地。1959年,全国石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
39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三、高速发展时期(1960~1985年)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发现大庆油田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三、高速发展时期(1960~1985年)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发现大庆油田 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接连取得突破: 济阳坳陷:1961年4月 华8井 黄骅坳陷:1963年12月 黄3井 辽河坳陷:1965年7月 辽2井 冀中坳陷:1975年7月 任4井 陕甘宁盆地中生界岩性油气藏勘探取得突破 东部中小盆地:南阳、泌阳、苏北等 松基3井
40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四、稳定发展时期(1986至今) 塔里木盆地
1.4 石油工业概述—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四、稳定发展时期(1986至今) 塔里木盆地 1989年-1995年,相继发现轮南三叠系油气田、东河塘油田、塔北北部第三系-白垩系凝析油气富集带、和田河大气田、克拉2大气田、塔河大油田等; 吐哈盆地 1989年台参1井日产油35m3,气4145m3,发现鄯善油田,实现侏罗系煤系地层的石油勘探重大突破; 准噶尔盆地 发现盆地东部、腹部含油气区; 白垩系勘探获得突破;
41
1.4 石油工业概述 石油工业 地质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 (地球科学学院) 石油勘探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游
1.4 石油工业概述 石油工业 上游 石油勘探 下游 石油炼制 石油化工 石油开采 (石油工程) 油气储存与运输: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钻井工程 (油气井工程系) 采油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系)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其他辅助行业:其他相关专业 (石油工程学院)
42
HSE 1.4 石油工业概述 油藏工程 地面工程 经济评价 钻完井工程 采油工程 确定钻井方法和钻进工艺技术, 建立起一条开采油气的通道,
1.4 石油工业概述 油藏工程 地面工程 确定钻井方法和钻进工艺技术, 建立起一条开采油气的通道, 保护油气层。 HSE 经济评价 油田整体健康、安全、环境方案 经济效益计算等 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 通过产油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 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 钻完井工程 研究油气田地质资料, 掌握地下油气的分布状况, 掌握储层及其流体的性质与特点, 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采油工程 油气的分离、储存、输送等
43
本讲主要内容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第1讲 油气基本知识与石油工业概况 1.1 什么是石油与天然气 1.2 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 1.3 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1.4 石油工业概述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44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什么是石油工程? 石油工程是根据油气和储层特性建立适宜的流动通道并优选举升方法,经济有效地将深埋于地下油气从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技术的总称。包括油藏(Reservoir)、钻井(Drilling)、采油(Oil Production)和石油地面工程(Petroleum Surface Engineering)以及延续的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及经济评价等。
45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石油工程核心课程 包括油气藏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储层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储层中多相流体的渗流机理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油层物理 包括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液体的稳定渗流、液体的不稳态渗透、天然气渗流、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渗流力学 包括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钻进工具、钻井液、钻进参数优选、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钻井工程 包括完井工程基础、套管柱设计与固井、油气井完井方法、完井液与储层保护、射孔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完井工程 包括油藏工程设计基础、油藏动态检测原理与方法、油藏动态分析方法、油藏管理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油藏工程 包括自喷与气举采油、有杆泵采油、无杆泵采油、注水、水力压裂技术、酸处理技术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采油工程 包括钻井液化学、完井液化学、水泥浆化学、化学驱与混相驱、注水井调剖与油井堵水、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油田化学
46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1.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具有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事业的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具有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事业的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熟练掌握石油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钻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 掌握石油工程现场工艺技术和方案设计所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原理; 初步了解与石油工程行业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技术标准; 具有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及进行现场钻井、完井、油藏、采油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47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48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1.5.4 国内主要石油院校介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昌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国内主要石油院校介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昌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 东北石油大学 (大庆) 长江大学 (武汉、荆州) 西安石油大学(西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燕山大学 (秦皇岛)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 辽宁石油化工 (抚顺 )
49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1.5.5 国外主要知名石油院校 斯坦福大学(美国) Stanford University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国外主要知名石油院校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美国)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 University of Tulsa 塔尔萨大学(美国) Texas A&M University 德克萨斯AM大学(美国)
50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1.5.5 国外主要知名石油院校 University of Alberta 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
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概述 国外主要知名石油院校 University of Alberta 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 University of Calgary 卡尔加里大学(加拿大) Heriot-Watt University 赫瑞瓦特大学(苏格兰) Gubkin Russian State University of Oil and Gas 古勃金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俄罗斯)
51
本讲结束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