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糖尿病与肥胖病及代谢综合征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2 1型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因素 遗传易感性 免疫功能紊乱:针对胰岛β细胞抗原的自身免疫 病毒感染 牛乳喂养 药物及化学物

3 2型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因素 遗传易感性 体力活动减少及/或能量摄入增多 肥胖病(总体脂增多或腹内体脂相对或者绝对增多) 低体重出生儿 中老年
吸烟、药物及应激(可能)

4 肥胖病 肥胖病是指体内的脂肪总含量及/或局部脂肪含量过多,其程度已达到危害健康或寿限的情况
肥胖病的发病过程是由于能量摄入量增加及/或能量消耗量减少导致能量正平衡 肥胖病的发病因素可分为遗传及环境因素两类。大多数肥胖病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且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病

5 简易体脂含量的评估方法 体质指数(BMI):直立、免冠、脱鞋并仅穿内衣情况下测体重及身长 腰、臀围及腰臀围比值(WHR)
BMI=体重(kg)/身长 (m)2 腰、臀围及腰臀围比值(WHR) 腰围(W) 测定时需两足分开(25-30cm)并直立 ,测量部位在骨性胸廓最下缘与髂脊最上缘的中点水平面。臀围(H)测定时则并足直立,测量部位在臀部最宽处。使用软皮尺测量,让皮尺贴着皮肤表面但不压迫软组织 腰臀围比(WHR)=W(cm)/H(cm)

6 身高和体重 查表法

7 生物电阻抗法(BIA) 原理:脂肪组织导电量不如含电解质的组织,可通过身体导电性或电阻程度计算人体脂肪含量%
仪器测量 原理:脂肪组织导电量不如含电解质的组织,可通过身体导电性或电阻程度计算人体脂肪含量% 低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流行病学调查

8 SA VA MRI-脂肪测定 FA 计算截面的脂肪面积

9 中国人超重/肥胖(BMI ≥ 25)患病率在增长
20-70岁成人

10 肥胖病伴发的健康问题(WHO 1998) 明显增加(RR>3) 中度增加(RR=2-3) 轻度增加(RR=1-2)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癌(绝经后妇女中乳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 胆囊病 高血压 性激素异常 血脂紊乱 骨关节炎(膝及髋)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生育障碍 呼吸困难 背痛 睡眠呼吸暂停 麻醉风险增加 胎儿缺陷 RR:相对危险率

11 中国肥胖工作组建议的超重 和肥胖诊断分割点
BMI(kg/m2) 体重过低 <18.5 正常 18.5~ 超重 24.0~ 肥胖 ≥28.0

12 世界上成人中用BMI 估测超重/肥胖 分 类 BMI(kg/m2) 合并疾病 发病危险性 WHO(1998) WHO-WPR(2000)
低体重 <18.5 低、但有其他临床情况时则增加 正常 18.5~ 一般 超重(肥胖前期) 25~ 23~ 增加 肥胖I期 30~ 中度 肥胖II期 35~ 重度 肥胖III期 40~ 非常重

13 中国人BMI及腰围与肥胖相关疾病相对危险度*的关系
BMI(kg/m2) 腰围(cm) 男≤85cm >85cm 女≤80cm >80cm <18.5 18.5~ 增加 24.0~ >28.0 极高 * 相对危险度是指与BMI及腰围正常者相比,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度

14 中国上海市区40岁以上 人群BMI分布频率 BMI 频率(%) 男性 女性 总人群 <18.5 3.68 3.05 3.30
18.5 ~ 37.17 33.24 34.77 23.0 ~ 27.04 20.45 23.02 25.0 ~ 29.80 37.36 34.41 30.0 ~ 2.30 5.12 4.02 35.0 ~ 0.00 0.79 0.48 40.0 ~ 61.93

15 代谢综合征

16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Framingham研究结果 Framingham研究之后尚见的因素 吸烟 总胆固醇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胰岛素血症
凝血机制异常 微量白蛋白尿 多种脂质参数异常 中心性肥胖

17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全身性肥胖 血脂紊乱(高TG及/或低HDL) 腹型肥胖 高尿酸血症 糖调节受损 PAI-1升高 2型糖尿病 异常LDL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全身性肥胖 腹型肥胖 高尿酸血症 PAI-1升高 异常LDL 微量白蛋白尿等

18 代谢异常集结存在情况 的命名及含义 DM/IGR HTN DYS OB IR 其他 多危险因素综合征 + CHD(EKG)UA↑ 代谢综合征
MAU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X综合征Reaven综合征 多发代谢综合征 CVD GHO综合征 “死亡四重奏” 中心性 CHAOS CHD、卒中 DM/IGR:糖尿病/糖调节受损; CHD:冠心病; HTN:高血压; UA:尿酸; DYS:血脂紊乱; MAU:微量白蛋白尿;OB:肥胖; 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IR: 胰岛素抵抗

19 WHO(1999)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 基本要求: 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 及/或
胰岛素抵抗(背景人群钳夹试验中葡萄糖摄取率下四分位数以下)尚有下列2个或更多成分 动脉压增高≥140/90mmHg

20 低HDL-C,男性<0.9mmol/L(35mg/dl),女性<1.0mmol/L(39mg/dl)
及/或 低HDL-C,男性<0.9mmol/L(35mg/dl),女性<1.0mmol/L(39mg/dl) 中心性肥胖,即WHR男性>0.90,女性>0.85,及/或BMI ≥ 30* 微量白蛋白尿≥20ug/min或白蛋白/肌酐≥30mg/g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暂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中国人诊断分割点: 超重:BMI ≥ 24、肥胖: BMI≥28、中心性肥胖:腰围 男≥85cm,女≥80cm

21 中国上海市区中国人中 常见成人代谢病的目前状况
≥15yrs (n=2978) ≥40yrs (n=1668) 超重/肥胖 32.98% 38.90% 糖尿病/糖调节受损 19.51% 25.23% 血脂紊乱 58.26% 72.24% 高血压 35.36% 42.27% 无任何代谢异常 29.08% 14.33%

22 中国上海市区40岁以上中代谢综合征患病与BMI的关系
Frequency (%) BMI≥25 BMI 18.5-<25 糖尿病 高血压 血脂紊乱

23 普通人群中代谢紊乱组合成分 (糖尿病/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
% 无代谢紊乱 一种代谢紊乱 二种代谢紊乱 三种代谢紊乱

24 上海市区中国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10%(不包括肥胖病)至20%(包括肥胖病) 60-69岁者是20-29岁者的10倍

25 成人代谢综合征发病示意图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肥胖 全身性 中心性 组织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血脂紊乱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全身性 中心性 组织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血脂紊乱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血管 脑血管 周围血管

26 代谢综合征的冰山 心、脑血管疾病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IGT 胰岛素抵抗 中心型肥胖 高VLDL甘油三脂 低HDL-胆固醇 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等


Download ppt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