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案例剖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案例剖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案例剖析

2 一、一般情况:求助者:柳某,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 二、求助者自述情况: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

3 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

4 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

5 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她急切地就诊:“医生,请你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6 三、咨询师了解情况:柳某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她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其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柳某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她重做生题,她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她脸上,笔尖刺伤了她的脸,鲜血直流。

7 柳某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其禁忌很多,不准其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因此柳某除了学校和家,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感到很反感。

8 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她,一次提问没答好,被老师当众批评、挖苦,难过得直流眼泪。上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求助者经常主动帮助、资助她,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同学不但不把自己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自己、指责自己、刁难自己,

9 故意当自己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以冷落自己、孤立自己。这使得柳某委曲、难过极了。柳某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柳某与同学事件发生了冲突,开始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并认为对方也讨厌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怕和人接触,愈来愈害羞了。

10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 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资料整理。

11 正确答案: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
①心理功能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控能力差,易激惹。 ②生理功能改变:无躯体异常感觉(无症状)。 ③社会功能状况:学习成绩下降;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12 2.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13 正确答案: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诊断的依据是: ①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

14 ②变形冲突,无法协调感到痛苦;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已经受损;内容充分泛化;
③主导症状恐怖或恐惧;害怕对象社交场合,害怕人际接触、目光对视、被人审视。无其他恐惧障碍。

15 3. 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6 正确答案: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 ①生物原因:该求助者在青春期生理上处于发育阶段,由于认识水平低,形成的心理问题容易泛化而转变成心理障碍。 ②心理原因: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生活事件的影响和错误认知,错误的道德观念、负性情绪以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

17 ③社会原因:家庭教养严厉;帮助同学反受冷落;人际冲突、现实问题误解或错误评价,认为自己不受欢迎而自卑。
评分标准:青春期,家庭教养,生活事件,道德观念,错误观念,对现实问题误解或错误评价,负性情绪记忆。

18 4. 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19 正确答案: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
①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 ②变形冲突,感到痛苦;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受损;内容已充分泛化——神经症。 评分标准:三原则,求治求医,自知力。

20 如何选择心理测量工具 案例一 一33岁小学女教师,上课时突发胸闷,心跳加快,特别恐怖,快要死去的感觉。自诉近来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医院各项检查均阴性。转到心理咨询室。 诊断:惊恐发作。

21 评述:从症状和发作形式看,诊断没问题。大概是焦虑症还有惊恐发作。为了能够确定诊断,找一些根据,这个病例一般首先要做一个生活事件量表。这种焦虑症,这种惊恐发作,很少有近期原因,往往有远期原因。很可能在半年前或一年前,有一系列的生活事件发生。一定的叠加效应会慢慢地累积进来会造成这种症状。所以做一个生活事件量表是恰当的。另外再看一看她的性格特点。因为焦虑症是一种神经症,确定神经症的人格特征一般用EPQ。

22 用这个量表来确定神经症的人格特征是比较恰当的。这两个量表应该够了,是不是要做焦虑自评量表,做也可能,但已经诊断是焦虑症了,所以不做也行。因为焦虑症状比较明显,其焦虑有没有远期原因,有没有人格基础,如有人格基础,在咨询过程中慢慢培养她一种好的人格特点。用两个量表就是针对以上两方面情况,也是为了验证我们诊断的正确性。同时也是为了帮助我们确定治疗方案,以求得近期或远期疗效。

23 案例二 男性,26,住单位单人宿舍,因为吵难入睡,后来发展到很安静也睡不及。很紧张。有人要其数数,结果数到天亮也睡不及,有时偶尔一会入睡,也会很快醒来,每天很早就醒来了。严重影响工作学习,每天很困,就睡不及。

24 分析:睡眠障碍原因很多,有各种因素,比如外在的生活方面压力等,但从心理学角度看所有的失眠都是情绪问题。躺在床上,如果情绪平稳下来,没有睡不及觉的时候。先因情绪问题,而后临床上出现睡眠障碍。一般碰到这情况,先要测评与情绪有关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通过谈话法了解,但如果是神经症,有病因掩饰,真正引发他不安情绪的原因他往往不愿意讲,有时是无意地不讲。解决失眠,就得先解决情绪问题,要解决情绪问题,就和先找到引发他这种焦虑情绪的原因。要做与生活事件相关的类似的一些量表,比如现在通用的生活事件量表。

25 另外他日常的情绪状况也要有个量化的概念,所以要做与情绪有关的一个最简单的,就是焦虑自评量表,这个会让我们找到病因并能掌握他焦虑情绪的程度会有帮助。像这种情况,如果在躯体方面和神经系统没有其他疾病的话,作为心因性睡眠障碍,一般不用药,纯心理的治疗效果反而更好。正因这样,我们必须把握好产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如果一定要做一个人格方面的测量,EPQ比较好。

26 过去睡眠障碍最多的是出现在神经症里面。当然有些精神分裂症也会有睡眠障碍,但他的临床表现不是这样,还有许多的其他症状。基本诊断是神经症性睡眠障碍。如果睡着了又早醒,是否还带有一点抑郁。再做一人抑郁自评量表。如果是焦虑和抑郁混合,能征得求助者同意不用药,心理咨询能解决问题。如果他觉得很痛苦,要求尽快改善睡眠,那么和临床医生会诊,特别是精神科医生用一些抗药力药物也是可取的。这种病例,不会怀疑有精神病,不用大型的像MMPI测量。因为那里能告诉你的并不是你所需要的

27 案例三 一初中女生,15岁,偶然地因在家看了一段有黄色录像,以后时而在头脑中出现性生活画面,她认为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引起学生成绩下降。上课时也会再现这种情况,有时考试时一紧张,也会在头脑中出现这种画面,结果没有心思去答题了。她想控制但控制不住。从她表达的痛苦上来看,可能会有其他原因,没有表达出来。在诊断上,我感觉是可疑性强迫思维倾向。具体地来说是神经症性强迫症状,还是精神分裂症早期强迫症状。如何使用心理测验?

28 评述:比较麻烦,因为正处于青春期,性心理色彩比较多一点,如果是强迫性思维,那么会用最大努力去压制它,而压不住的时候,她又为此感到焦虑、不安、痛苦,甚至外部的焦虑症状开始表现得很厉害,并且会有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如出汗、心慌,所以很痛苦。

29 如果焦虑症状非常充分,那么诊断为强迫性思维也有可能的。可是这方面表现又不十分明显,她这种焦虑又不是因为不应该有这个想法而出现这种观念,而是因为影响了学习,而且这种力量并不强。加上她的年龄阶段正处在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高发年龄段,一定要警惕。那么要做MMPI,甚至还可以做一些精神病专用量表。

30 目的是先要排除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另外还要搜寻她相关的其他症状。但从测量上,这种情况就是先做MMPI,因为MMPI的设置就是为诊断精神分裂症做鉴定的,从MMPI量表的提的问题可以看出,好多是精神分裂症状,问有还是没有。所以稳妥起见,要首选MMPI。另外如果是神经症性的带有强迫症状这种特点,还要做SCL—90,本身会有两个峰值。一个是强迫症状,一个是焦虑症状。

31 如果从SCL—90中得出,强迫分高而焦虑分不太高,这就非常令人担心,可怀疑是精神分裂症前期。再加上MMPI量表时的数据,有类似意向方面的障碍,或有其他高分,那么应该请精神科医生会诊,甚至做精神病学诊断。如果精神科比较权威的医生认为不是精神分裂症,那么咨询师再按照神经症进行咨询和治疗。如果随后精神分裂症状明显了,还是要请精神科来解决,心理咨询就不做了。但从选用量表上,这两种量表给出的数据对我们的诊断是有意义的。

32 案例四 一大学理工科学生,在校时爱好文学,有些在刊物上发表过。快毕业时,不想从事理工科方面职业,想找一个文学方面的工作。来求助。

33 评述:我们把他列入择业发展咨询。人都有自知之明,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透彻地把握自己。所以择业发展咨询的人不少,甚至在一些中年人当中。这方面心理学家都会有一些方法,其中有个测评方法,有专门的择业方面的心理量表。建议用16PF,看他的人格特质,往哪边发展更切合他的个性特点。另外做一般人才选拔方面的,如管理方面的一些测试。焦虑或者精神病的临床量表就不用了 。


Download ppt "案例剖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