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课堂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课堂小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课堂小结

2 《康熙南巡图》(清宫廷画家王翚[huī]绘)
导入 《康熙南巡图》(清宫廷画家王翚[huī]绘) 《盛世滋生图》(清宫廷画家徐扬绘)   清朝从康熙到乾隆时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但是,正是在这个“盛世”之中,却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康乾盛世”是一种什么情景?它又潜伏着哪些危机?

3 盛 世 与 危 机

4 “康 乾 盛 世” 继汉、唐盛世后的第三个盛世 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 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清高宗弘历乾隆帝
康乾盛世 “康 乾 盛 世” 继汉、唐盛世后的第三个盛世 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  清圣祖玄烨康熙帝 1662~1722在位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 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1722~1735在位 康熙帝第四子 清高宗弘历乾隆帝 1735~1795在位 雍正帝第四子   17世纪60年代至18世纪90年代,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位期间,共100多年,历史上称作“康乾盛世”。

5 耘田(清康熙《耕织图》) 水田“耖”作业(《耕织图》) 水稻 棉花 农业 耘田:稻田中除草作业。
耖(chào):水田耕耙后疏通田泥、熟化土壤、平整田面的农具。 水稻 棉花

6 甘薯 玉米 马铃薯 烟草

7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的制瓷业→ 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瓷器的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制瓷的中心地位。
手工业——制瓷业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瓷器的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制瓷的中心地位。 景德镇的制瓷业→

8 青花瓷画面清晰干净,色彩翠蓝光艳,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青花缨络纹贲[bì]巴壶(康熙年间)   青花瓷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gǔ]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称“青花”。瓷质细洁纯白,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爱。 (康熙年间) 青花松鼠葡萄 纹棒槌瓶 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康熙年间) 青花瓷画面清晰干净,色彩翠蓝光艳,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9 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较之明代又有新的发展。
五彩加金凸雕博古棒槌瓶 五彩侍女婴戏图罐 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较之明代又有新的发展。

10 粉彩瓷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色调柔和,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粉彩九桃纹过枝盘 (清雍正年间)   粉彩瓷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其特点之一是在釉内含铅的玻璃质中引进砷元素,使之引起乳浊作用,呈不透明的感觉,并且大量使用进口彩料,且以油料调色,因此,又有“洋彩”之称。粉彩较五彩感觉柔软,故又有“软彩”之称。 粉彩雀梅紋天球瓶 (清乾隆年间) 粉彩瓷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色调柔和,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11 景德镇窑珐琅彩墨竹纹碗 (清雍正年间) 紫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瓶 (清康熙年间)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其制造过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由珐琅作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一改中国传统瓷器中施彩用胶水或清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它反映珐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fà láng]彩瓷器融会中西,异常精美,是皇宫的专用品。

12 手工业——纺织业 苏州的丝,杭州的绸,南京织布苏杭愁 松江质地好,无锡花色新,棉布生产成中心 棉织业中心 丝织业中心 清金线地玉堂富贵地毯

13 纺织图   上海松江区(原松江镇)历史上曾享有“苏松税赋半天下”和“衣被天下”之称。孕育了陆机、陆云、赵孟頫、陶宗仪、徐阶、董其昌、陈继儒、陈子龙、夏完淳、张祥和、张照等一批文人雅士。据史载,明至清松江进士达521人。历经数代遗留,区内文物胜迹璀璨,方塔、李塔、西林塔、护珠塔、修道者塔五塔耸立。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存。

14 商业 农业、手工业进步 推动商业繁荣 清代节日集市

15 “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 1.国家的统一; 2.社会安定; 3.统治者的个人才能; 4.人民的辛勤劳动。 乾隆南巡图(局部)

16 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的原因 1.土地兼并严重; 2.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败坏; 3.军队腐朽; 4.阶级矛盾日益加剧; 5.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腐朽与危机 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的原因 1.土地兼并严重; 2.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败坏; 3.军队腐朽; 4.阶级矛盾日益加剧; 5.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7   清仁宗嘉庆:名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禅让给他而继位,为清代入关后第五帝,在位25年。病死,终年61岁。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咸丰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昌陵。 清仁宗颙琰[yóng yǎn]嘉庆帝 1795~1820在位 和珅 1746~ 纽祜禄氏 字致斋 原名善保   嘉庆年间,全国耕地约8亿亩,而皇室庄田、八旗庄田及政府控制的屯田就占了1/10,和珅更是占有土地80万亩,他的两个管家也占有土地6万亩。道光时大臣琦善一家占有土地达256万亩,远超和珅。

18 《乾隆南巡图》(清宫廷画家徐扬绘)

19 被焚毁前的圆明园(北京市海淀区)   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圆明三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其根据是乾隆年间编纂出版的《钦定日下旧闻考》。另一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此地原为明代故园,经康熙帝四十八年修葺后,赐予皇四子胤禛(yìn zhēn 雍正)。

20 避暑山庄(河北承德)   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564万平方米。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开始建造,至1708年已初具规模,后又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费时87年,才算基本完工,并在宫外修建了“外八庙”。清朝前期许多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避暑山庄就成了北京以外第二个政治中心。

21 “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 北京西城区恭王府   其前身为乾隆时大学士和珅宅第。嘉庆四年(1799)和珅获罪,宅第入官。咸丰帝时该府第赐给其弟奕,是为恭王府。占地46.5亩,院宇宏大,楼堂富丽堂皇,廊庑周接。楼后有花园,占地38.6亩,园内有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水池花木等。该府第反映了和珅当年生活的豪华。

22 清朝水师船只 清朝水师旧式帅船

23 闭 关 锁 国

24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 四川广安人 原名邓先圣 学名邓希贤

25 闭关锁国的变化 放宽海禁 多口开放 严厉海禁 限制开放 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 “片板不准下海” 松江 泉州 广州 宁波
广州十三行(清前期) 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 “片板不准下海” 闭关锁国的变化 放宽海禁 多口开放 严厉海禁 限制开放 松江 泉州 广州 宁波 只限广州一口开放

26 乔治·马戛尔尼 第一代马戛尔尼伯爵,(George Macartney 1737.5.14~1806.5.31),英国政治家、外交家。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1793年8月5日(乾隆五十八年六月廿三),英国使团乘坐一艘六十门炮舰“狮子”号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白河口,之后换小船入大沽,受到直隶总督的欢迎。   8月9日,使团离大沽赴北京,途中在通州停留,与中国礼部官员发生礼仪争执。9月2日,又离北京赴承德避暑山庄晋见乾隆帝,途中参观了长城。9月13日,使团抵达热河,向中国政府代表和珅递交了国书,并同其就礼仪问题再度发生争执。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英国作为独立国家,其使节行单膝下跪礼,不必叩头。   9月14日(八月初十),乾隆帝正式接见使团,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政府向其提出了七个请求,要求签订正式条约:开放宁波、舟山、天津、广州之中一地或数地为贸易口岸;允许英国商人比照俄国之例在北京设一仓库以收贮发卖货物,在北京设立常设使馆;允许英国在舟山附近一岛屿修建设施,作存货及商人居住;允许选择广州城附近一处地方作英商居留地,并允许澳门英商自由出入广东;允许英国商船出入广州与澳门水道并能减免货物课税;允许广东及其他贸易港公表税率,不得随意乱收杂费;允许英国圣公会教士到中国传教。   同时,英国使团向中国政府赠送了一批国礼,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乾隆帝以无先例为由拒绝了英国的要求,他认为中国作为天朝上国,不需要外国的商品即可自给自足,双方不存在平等贸易的基本条件。   9月21日,使团回到北京。10月7日,和珅向使团交呈了乾隆帝的回信和回礼。使团离开北京,经京杭大运河往杭州等地参观。在游历了东部中国之后,11月9日,使团抵达杭州,12月9日抵达广州,两广总督在广州送行。   之后,使团在澳门停留了一段时间,并于1794年3月17日离开中国,9月6日回到英国朴次茅斯军港。马戛尔尼的随员安德逊说:“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乔治·马戛尔尼   第一代马戛尔尼伯爵,(George Macartney ~ ),英国政治家、外交家。

27 < 利 弊 清闭关锁国政策的利弊 利: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的侵略。 弊: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
利  弊 利: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的侵略。 弊: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 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 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 要原因之一。

28 1.“康乾盛世”的含义 2.农业的发展 3.手工业的进步 4.商业更加发达 5.盛世中隐藏的危机 盛世与危机 1.清朝初期的海禁政策
课堂小结 1.“康乾盛世”的含义 2.农业的发展 3.手工业的进步 4.商业更加发达 5.盛世中隐藏的危机 盛世与危机 1.清朝初期的海禁政策 2.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形成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

29 学 习 与 探 究

30 讨论:比较唐朝的开放和清朝的封闭 唐时长安西市图(局部)
学习活动 讨论:比较唐朝的开放和清朝的封闭 唐时长安西市图(局部)   唐代都城长安有东西二市,西市外国商人云集,波斯、大食商人均在此行商,使这里成为唐朝对外贸易中心。

31 学习测评 C 1.康乾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都市是(  )。  A.无锡   B.广州   C.南京   D.松江 2.阅读下列材料: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xù),在澳门开设洋行,俾(bì 使)得日有用资……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一朝? (2)据上述材料指出乾隆帝对与外国通商的认识,并作简要评价。   乾隆皇帝认为清朝物产丰富,不需要与外国人进行贸易往来。他认为与外国进行商业贸易往来是对外国人的恩赐。反映了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冒昧无知,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思想。 答:“天朝”指清朝。

32 史海拾贝 广东洋行行商 广州商馆一角(1807年)   广州十三行又称广东十三行、十三洋行、是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对外贸易特区内的十三家牙行商人。伍秉鉴的怡和行,商名浩官;卢继光的广利行,商名茂官;潘绍光的同孚行,商名正官;谢有仁的东兴行,商名鳌官;梁亟禧的天宝行,商名经官;严启昌的兴泰行,商名孙青;潘文涛的中和行,商名明官;马佐良的顺泰行,商名秀官;潘文海的仁和行,商名海官;吴天垣的同顺行,商名爽官;易元昌的学泰行,商名昆官;罗福泰的东昌行,商名林官;容有光的安昌行,商名达官。

33 结   束


Download ppt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课堂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