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实践观点与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两个尺度”思想与实践、认识活动的两个维度(真理、价值)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实践观点与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两个尺度”思想与实践、认识活动的两个维度(真理、价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实践观点与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两个尺度”思想与实践、认识活动的两个维度(真理、价值)

2 本章讨论 网络拓展了人的自由还是导致 自我迷失?

3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古代本体论到近代认识论:经验论与唯理论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Descartes( ) 主要著作 《方法谈》 《第一哲学的沉思》 《哲学原理》 如何获得清晰明白的真理 (确定性)

4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分歧 唯理论 经验论 认识来源 主要是理智,天赋观念 知识源于经验 (白板说) 真理标准 清楚明白;真理的自明性
(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经验论 (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 认识来源 主要是理智,天赋观念 知识源于经验 (白板说) 真理标准 清楚明白;真理的自明性 经验验证、证实 认识方法 主要是演绎法 主要是归纳法 认识的可靠性 理性知识 感觉经验

5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 体 主 体 实 践 客 体 客 体 旧唯物主义二极反映结构 实践唯物主义三维反映结构

6 认识活动的两个特点:摹写性、创造性 模写 选择 主体 客体 认识 建构 创造 用实践观和 辩证法分析认识问题

7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工具和语言) 中介系统 主体 客体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8 主客体关系 含义 双重 关系 作用 环节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个人、群体、人类)
客体:实践、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双重 关系 价值引导下的认识关系、实践关系 (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 作用 环节 (1)实践目的和方案(2)付诸实践活动(3)反馈调节

9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ndliche]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理论,是一具纯粹经验的哲学问题。

10 马克思讲过的故事 有一个哲学家要坐船夫驾驶的小船过河到对岸。在乘船的间隙,无事的哲学家用轻漫的口吻问船夫:
“船夫,你懂得历史吗?”     船夫:“不懂。”     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人生一半的生命!”     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     船夫:“没有。”     哲学家:“那你就又失去了人生一半以上的生命!” 哲学家刚刚说完这句话,天空无端地刮来一阵大风,大风把小船吹翻了,船夫和哲学家都落入了水中。这时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被水呛着上不来气。     船夫:“那你现在就要失去整个生命了!”

11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65)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 北伐和土地革命前期—土地革命后期、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
毛泽东:从书生到军事家 游击战十六字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 运动战的指导思想:“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十大军事原则…… 北伐和土地革命前期—土地革命后期、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

1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战争观与军事问题方法论 人民军队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国防建设思想

14 四、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的辩证过程(P68) 两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P70)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15 实践 社会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实践 两次飞跃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 抽象概括性 形象性
现象 理性认识 抽象概括性 本质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

16 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

17 实现飞跃的条件 第一次飞跃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第二次飞跃 形成实践理念 具体制定实践方案 展开中间实验
中间实验基础上组织发动群众

18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毛泽东

19 牛顿:光是“粒子”。 惠更斯:光是波。 爱因斯坦: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 光的本性之争

20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外在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内在尺度)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马克思“两个尺度”的思想

21 实践、认识的目的、原动力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22 美国重返亚太

23 本节要点 真理相对性、绝对性的辩证关系p73-7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7 实践标准的辩证法p78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P54-85

24 传统价值观还有没有现代意义?

25 一、真理 客体 主体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 谬误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
歪曲反映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26 a c a2+b2=c2 b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内容,同谬误有原则区别 第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接近 a c a2+b2=c2 b

27 是指每一代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 是指每一代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28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经典时空观 相对论时空观

29 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两重属性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有正确一面,也有发展空间)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30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发展的辩证法)
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无数个相对性真理构成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31 相对性真理和绝对性真理是辩证同一的关系(割裂即陷入谬误)
“静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32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848年《共产党宣言》
“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 ——1888年恩格斯加注

33 真理 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 从广度和深度上看 近似性、 有条件性 确定性、 无条件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相对性 绝对性

34 (三)真理与谬误辩证关系 1.含义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地心说——日心说 上帝造人——进化论 “两个凡是”——实事求是 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35 2.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6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及其辩证性 “权威”标准 众人标准 “实用”标准 实践标准 美国实用主义思想家詹姆士宣称: “有用即真理”

37 香港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决策的正确性

3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贯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用实践过程和结果证实或证伪理论认识的正误。
作为一种理论认识,真理无法自我证明;即使可以,也不具有客观性。 唯一性强调:实践标准是根本的、重要的标准

39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任何实践受条件制约)。

40 放 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i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放 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i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身真伪复谁知? 返回

41 价值诉求是实践的动力源、定向仪,实践是实现价值的手段和路径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价值诉求是实践的动力源、定向仪,实践是实现价值的手段和路径

42 本章讨论 网络拓展了人的自由还是导致 自我迷失?

43 (一)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概括外部世界对于人的意义关系 人是一种意义存在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分为两类:正价值、负价值

44 价值的特性 第一、客观性。①价值产生的基础是客观的;②人的需要、需要满足的程度为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所制约。
第二、主体性。①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②主体的创造性鲜明地体现了价值的主体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价值主体的社会性、历史性,决定了各种价值的历史形态。 第四、多维性。主体的结构、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全面的,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45 月亮代表我的心 都是月亮惹的祸

46 中华传统价值观还有没有现代意义?

47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忠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义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智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勤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仁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信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礼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俭

48 养肺 养脾 养肾 养心 养肝 道德经:“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论语:“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 媒体报道

49 探月热背后的利益驱动 政治价值。探月工程集成了大量高精尖技术成果,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集中展示,可极大地鼓舞和振奋民族精神。
月球研究的科学价值。有助于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的研究,特别是有助于对月球的形成过程、月球的早期演化、月球矿产的形成与分布特征、地月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等月球科学中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50 资源矿藏价值。月球上有丰富的资源,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俄罗斯和德国的探测目标都显示,他们对月球资源的开发具有浓厚的兴趣。
技术溢出效应。“阿波罗”计划历时10年,有2万家企业以及2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其中,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科学家,其成果带动了美国20世纪60-70年代计算机、通信、测控、火箭、激光、材料和医疗等高新技术全面发展。

51 资源矿藏价值。月球上有丰富的资源,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俄罗斯和德国的探测目标都显示,他们对月球资源的开发具有浓厚的兴趣。
技术溢出效应。“阿波罗”计划历时10年,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科学家,带动了美国20世纪60-70年代计算机、通信、测控、火箭、激光、材料和医疗等高新技术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因素。通过对航天探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会有力带动整个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繁荣。比如,婴儿用的尿不湿、笔记本电脑、医疗用CT机等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有人估算,“阿波罗”计划每投入一美元,就会产生4至5美元的回报。

52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 含义: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判,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 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大学生勇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值得还是不值得?

53 价值评价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价值意识活动。
价值关系 主体 客体 客体2 评价关系 主体2

54 2 价值评价的特点 评价对象: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评价结果: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主体性) 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依赖相关的知识
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大学生勇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值得还是不值得?

55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的作用 激励: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制约:规范实践主体活动的内在尺度 导向:引导实践主体为实现价值目标努力

56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 集体主义 金钱就是一切,一切为了金钱 —— 拜金主义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个人主义
价值多元时代如何确定价值观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 集体主义 金钱就是一切,一切为了金钱 —— 拜金主义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个人主义 人生若朝露,行乐须及时 —— 享乐主义

57 标杆:四境界说 需求层次论

58 榜样:丛飞感动中国 “奉献是我最大的快乐,那些说我傻的人永远不会明白这些。” “我不能成就一个世界,但我要尽我所能成就我资助的这些孩子。”

59 主流立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灵魂:马克思主义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改革创新) 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60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61 第三节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62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 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

63 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64 王国维“三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Download ppt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实践观点与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两个尺度”思想与实践、认识活动的两个维度(真理、价值)"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