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2 第三章 感 染 1、感染: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 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 变化的过程。 毒性物质 病理变化 细菌 细菌 细菌
第三章 感 染 1、感染: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 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 变化的过程。 毒性物质 病理变化 细菌 细菌 细菌 细菌 体内 体外 机体的防御机能

3 2、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organism)
又称病原体,能引起感染或宿主致病的微生物。 3、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体的致病性质。

4 4.毒力(Virulence) 微生物致病能力的大小 5.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
LD50/ID50 (Median lethal dose, LD50/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

5 第一节 细菌性感染 一、细菌的致病机制 (一)毒力物质 侵袭力/毒素 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及扩散、蔓延的能力。
第一节 细菌性感染 一、细菌的致病机制 (一)毒力物质 侵袭力/毒素 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及扩散、蔓延的能力。 1.侵袭力 (Invasiness)

6 (1)组成

7 (2)过程 1)黏附与定植 粘附形式: 单个散在的吸附 微菌落 生物膜

8 粘附性结构物质: 普通菌毛 荚膜 微荚膜 LTA OMP 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称为粘附因子 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的粘附性物质称为粘附素 

9 粘附机制: 非特异性粘附 静电吸附、疏水作用、阳离子桥联 特异性粘附  细菌的粘附物质作为配体与靶细胞的受体相互结合。

10 细菌配体与宿主细胞受体举例 细菌 配体 受体 大肠埃希菌 CFA-1 GM-神经节苷脂 脑膜炎奈瑟菌 Opa 整合素
细菌 配体 受体 大肠埃希菌 CFA GM-神经节苷脂 脑膜炎奈瑟菌 Opa 整合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LTA 纤维连结蛋白 结核分枝杆菌 吸附的C3bi CR3 痢疾志贺菌 Ipa 整合素 肺炎支原体 P 唾液酸 梅毒螺旋体 P1 P2 P3 纤维连结蛋白

11 粘附特点:组织趋向性 不同的细菌以不同的配体与不同种的宿主细胞结合。

12 组织趋向性举例 细 菌 组 织 脑膜炎奈瑟菌 鼻咽上皮、血管内皮 淋病奈瑟菌 尿道上皮 霍乱弧菌 肠上皮 百日咳鲍特菌 呼吸道上皮
细 菌 组 织 脑膜炎奈瑟菌 鼻咽上皮、血管内皮 淋病奈瑟菌 尿道上皮 霍乱弧菌 肠上皮 百日咳鲍特菌 呼吸道上皮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 A群链球菌 鼻咽上皮 空肠弯曲菌 肠上皮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上皮

13 2)侵入 3)繁殖与扩散 某些毒力强或具有侵袭能力的病原菌主动侵入非吞噬细胞的感染过程。有侵袭基因编码。
局部扩散:局部表层扩散/局部深层扩散 全身扩散:

14 2、毒素 外毒素 内毒素

15 1)外毒素(Exotoxin) 来 源:多数G+菌,少数G-菌 产生方式: 分泌到菌体外(多)—霍乱、绿脓、鼠疫等 溶菌后释放(少)—肉毒
化学性质:蛋白质 不耐热(60-80℃30’),不稳定 例外: 金葡肠毒素可耐受100℃30’,抵抗消化酶

16 结构: A-B结构 (B亚单位) (A亚单位) 1)外毒素(Exotoxin) 结合成分 毒性成分 决定毒素组织特异性 决定毒素毒性
抗原性强 不被甲醛灭活 可提纯为亚单位疫苗 毒性成分 (A亚单位) 决定毒素毒性 抗原性弱 可被甲醛灭活

17 1)外毒素(Exotoxin) 特点:毒性极强 选择性亲组织性 抗原性强:抗毒素 类毒素 神经毒素 分类: 细胞毒素 肠毒素
抗原性强:抗毒素 类毒素 神经毒素 细胞毒素 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毒素) 肠毒素 霍乱弧菌(肠毒素) 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肉毒梭菌(肉毒毒素) 分类:

18 2)内毒素(Endotoxin): 来源:G-菌 性质:LPS, 抵抗力强 结构: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

19 2)内毒素(Endotoxin): 作用特点:毒性较弱 致病作用无特异性 抗原性弱

20 2)内毒素(Endotoxin): 生物学活性: 致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 WBC↑(伤寒沙门菌例外) 内毒素血症与感染性休克
DIC (disseminated intravscular coagulation) Shwartzman 现象 免疫调节作用:小量内毒素

21 2)内毒素(Endotoxin): 内毒素 凝固酶 凝固酶原 凝固蛋白 凝固蛋白原 (凝胶状) 简单、快速、敏感,无特异性
测定:鲎试验(limulus test) 内毒素 凝固酶原 凝固酶 凝固蛋白原 凝固蛋白 (凝胶状) 简单、快速、敏感,无特异性

22

23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存在部位 由活的细菌释放至 细胞壁结构成份, 细菌体外 菌裂解后释出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存在部位 由活的细菌释放至 细胞壁结构成份, 细菌体外 菌裂解后释出 来 源 G+与部分G— G— 化学组成 蛋白质 LPS 稳 定 性 不稳定,60℃以上 耐热,60℃耐受数小时 能迅速破坏 毒性作用 强,有选择毒害 稍弱,不同细菌毒性 效应,引起特殊 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 临床表现。 休克DIC等 免疫原性 强,经甲醛处理, 弱,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 可脱毒成为类毒素, 类毒素 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24 二、细菌感染的传播 (一)感染的来源 1、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
来自宿主体外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 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 患病及带菌动物 2、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条件致病菌

25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 2.消化道 3.皮肤 4. 血液 5.人兽共患疾病的传播 6.性传播 如肺TB、百日咳 痰、唾沫、喷嚏 → 空气
人呼吸道 2.消化道 如伤寒、霍乱、食物中毒 粪便污染的食物 人胃肠道 3.皮肤 如产气荚膜梭菌 伤口 病原菌 4. 血液 5.人兽共患疾病的传播 6.性传播

26 (三)感染的类型 1.不感染 2.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亚临床感染
可获得免疫力 3.带菌状态: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原体并未立 即消失,在机体内持续一定的时 间。

27 4.显性感染 急性感染 病情缓急 慢性感染 局部感染 感染部位 全身感染 毒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 败血症、菌血症
(Apparent infection) 毒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 败血症、菌血症 病情缓急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感染部位 局部感染 (Local infection) 全身感染 (Systemic infection)

28 毒血症 (Toxemia) 菌血症 (Bacteremia) 败血症 (Septicemia)
局部病灶 毒素 毒素 毒素 防御功能↓↓ 血液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 病原菌不能在血流中大量生长繁殖 机体严重损害, 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如不规则高热,有时有皮肤、粘膜出血点,肝、脾肿大等。 毒血症 (Toxemia) 菌血症 (Bacteremia) 败血症 (Septicemia) 如 白喉 破伤风等 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布氏杆菌菌血症

29 毒素 毒素 毒素 血液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新的化脓病灶 脓毒血症 (Pyosepticemia)
局部病灶 毒素 毒素 毒素 血液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如肝、肺、肾等)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时引起的脓毒血症。 新的化脓病灶 脓毒血症 (Pyosepticemia)

30 (四)细菌感染宿主后果 宿主 宿主 不形成感染 宿主 病原菌 病原菌 渐消退 康复 宿主 感染 死亡 扩 散

31 第二节 病毒性感染 一、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对 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㈠ 杀细胞效应
第二节 病毒性感染 一、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对 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㈠ 杀细胞效应 主要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V;如:脊髓灰质炎病毒。 机理:阻断细胞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

32 ㈡ 稳定状态感染: 多见于包膜V,如:流感V。 1、细胞融合: 2、病毒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合胞体 麻疹病毒合胞体

33 ㈢包涵体的形成 定义: 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在细胞浆或细胞 核内 出现光镜下可见的斑状结构 本质: 病毒颗粒的聚集体 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
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 意义: 导致细胞病变或死亡 诊断和鉴别作用

34 ㈣ 细胞凋亡 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

35 ㈣ 细胞凋亡 诱导细胞调亡的病毒: 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小RNA病毒等。 病毒感染诱导细胞调亡的机制: 直接 编码病毒蛋白

36 ㈤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表达T蛋白,细胞转化 V-DNA(全部/部分) V-RNA dsDNA 整合至细胞染色体DNA中
㈤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V-DNA(全部/部分) V-RNA dsDNA 表达T蛋白,细胞转化 肿瘤(抑癌基因失活或癌基因活化) V与人类肿瘤的关系(见下表) 整合至细胞染色体DNA中 逆转录

37 转化细胞的特征: 无限增殖(永生化) 接触抑制现象丧失 细胞间粘着性减低 细胞骨架结构紊乱 产生新的抗原

38 病毒与人类肿瘤的关系 病毒 所致肿瘤 致癌复合因素 HTLV-1 EB 病毒 HSV-2 HPV HBV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Burkitts淋巴瘤、鼻咽癌; 子宫颈癌(?) 皮肤癌; 子宫颈癌; 肝癌 疟疾; 饮食中亚硝胺,遗传因素; 日光; 其他V感染,如HSV 曲霉毒素、酒精

39 (二)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Ⅱ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Ⅳ型超敏反应
(二)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Ⅱ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Ⅳ型超敏反应 3、免疫抑制作用

40 二、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㈠ 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 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人与动 物之间的传播。 2、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由母
㈠ 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 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人与动 物之间的传播。 2、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由母 亲传给胎儿的方式。 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BV、 HIV等

41 ㈡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接触感染 创伤感染 血液传播 性传播 节肢动物媒介

42 感染途径 传播方法及媒介 所见病毒种类 呼吸道感染 空气、飞沫、痰、唾液、皮屑 流感、副流感、腺病毒、鼻病毒、麻疹、水痘及腮腺炎等病毒
消化道感染 饮水食物(粪便污染) 脊髓灰质炎病毒、甲肝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轮状病毒 经皮肤感染 昆虫叮咬、动物咬伤、注射输血、刺破皮肤 脑炎等虫媒病毒、狂犬病病毒、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 眼及泌尿生殖道感染 面盆、澡盆、毛巾、分娩、尿 单纯疱疹病毒(1与2型)、腺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感染 经胎盘或出生时经产道感染 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2型)等病毒

43 三、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 不引起临床症状 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显性感染 出现临床症状

44 (二)急性病毒感染(Acute virual infection)
特点: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数天~数周),病愈后体内病毒被清除---又名病原消灭型感染 如:流感V、HAV、麻疹V、乙型脑炎V、脊髓灰质炎V等都可引起急性感染。

45 (三)持续性病毒感染(Persistent virual infection)
特点: 病毒在体内持续 长期带病毒 慢性进行性疾病

46 分类: 慢性感染 潜伏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法并发症

47 ⑴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特点: 病毒处于持续的增殖状态; 机体长期排病毒; 病程长,症状可有可无.

48 ⑵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
原发 潜伏 再发 特点: 病毒的核酸存在于宿主细胞,造成潜伏状态 原发与再发感染间歇期长 可以多次潜伏,多次发作 潜伏时不排毒,发作期排毒 甚至诱发恶性肿瘤

49 病毒 潜伏位置 所致疾病 HSV-1 HSV-2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EB病毒 HBV HPV HIV 三叉神经节 B淋巴细胞
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细胞 淋巴细胞(可能) 肝细胞 上皮细胞 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唇疱疹, 生殖器疱疹 带状疱疹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疣,皮肤癌,子宫颈癌 爱滋病

50 特点: ⑶ 慢发病毒感染 慢性发展的进行性加重的病毒感染 潜伏期很长,通常潜伏期达数月、数年或 数十年,出现进行性加重,直至病死
如:HIV感染、朊粒

51 ⑷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特点: 急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出现致死性病毒病 如:麻疹病毒→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52 第三节 真菌性感染 真菌的感染类型 1、浅部感染真菌:主要有致病性真菌引起 包括:表面感染真菌、皮肤癣真菌和皮下 2、深部感染真菌
第三节 真菌性感染 真菌的感染类型 1、浅部感染真菌:主要有致病性真菌引起 包括:表面感染真菌、皮肤癣真菌和皮下 2、深部感染真菌 3、真菌机会性感染

53 4、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 真菌中毒:有毒真菌、真菌毒素 真菌性肿瘤 5、超敏反应 黄曲霉素—原发性肝癌 黄褐毒素—肝脏肿瘤
T-2 毒素—胃癌、胰腺癌 灰黄霉素—肝脏肿瘤、甲状腺瘤 展青霉素—肉瘤 接触或吸入或食入真菌孢子或菌丝引起 感染真菌引起(传染性超敏反应)


Download ppt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