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工程環境倫理-工程師對大自然環境之責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工程環境倫理-工程師對大自然環境之責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工程環境倫理-工程師對大自然環境之責任
我期待有一天統計學家在估算國家財富時, 能將「環境耗損」這個項目加進去。 當我們這麼做時,我們將會發現國民生產毛額 (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的數字一直在騙人…… 亞瑟。柏恩斯(Arthur Burns) 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 1

2 實用主義與功利主義的倫理觀: 行為的正當性是建立在功利原則(Principle of Utility)之上。亦即:「所有 人類的行為,若產生對最大多數人之最大的「好」,便是善的或好的行為,因而 也就是正當的行為。」 =>「好」即是以最低成本而達致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 只重短期利益,而忽視長遠效應。如綠色革命所使用的大量農藥 =>個人利益、公義及環境生態評估均應納入功利考量範圍 個人好處要歸屬於人類全體的好處之下

3 環境倫理學:20 世紀50 年代李奧波特(Aldo Leopold)提出
 倫理學不應只限於處理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群之間的關係,而應該擴大到 包括個人與自然世界之間的關係。=>『鄉土倫理』(land ethics)  土壤、水流、植物及所有動物的物種,共同形成「生命社群」(biotic community)  「當一件事物是廎向於保護生命社群的完整性、均衡性及美時,便是正確,否則便是錯誤」(A thing is right,when it tends to preserve the integrity、stability and beauty of the biotic community。It is wrong when it tends otherwise。)

4 史特朗及勞生菲特建議將此理想的實踐基礎建立於人類的「自利」
(self-interest)之上,其慨念可從二方面加以延伸: (一)任何人均對健康的生活有欲求。破壞現有環境將與此需求相違背。 (二)大多數人都有將子孫視為自我族群生命延續的渴求。若生態環境破壞將危及人類的後代,也將與此欲求相抵觸。

5 基本觀點: 一、人與自然之間沒有主從或優先性的問題,因為二者是結合成一體的。 二、富人與窮人,彼此沒有優先關懷的待遇,而是把全球人民視為同在一條船上,彼此要同舟共濟。

6 現存的環保議題 一、地球溫室效應 二、臭氧層破壞 三、雨水酸化 四、生物多樣性破壞 ………

7 一、地球溫室效應 *禍首=> 二氧化碳<= 燃燒煤炭、石油、開墾森林 *溫室效應對全球的影響:
 全球氣象變異:北半球冬季將短、冷、濕;夏季長、乾、熱。  氣溫上升:水汽蒸發快,全球雨量逐年減少,降雨形態改變。 改變農作物生長步調:速度變快,土壤貧脊,生態平衡被破壞。  海洋變暖:海平面將於2100 年上升15~95cm,全世界1/3 居住於海邊人口將受威脅(荷蘭`及夢加拉將陸沉)  改變區域資源分布:引起國際間經濟及社會問題。

8 國際因應對策 聯合國於1992 年5 月9 日通過「氣候變化綱要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FCCC)-京都議定書(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法案), 現有170 個締約國。=> 管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於2000 年時抑制在1990 年 的標準,2005 年時抑制在1990 年的80﹪為目標。

9 地球暖化北冰洋現餓死北極熊 新華網NEWS

10 二、臭氧層破壞 地球週圍大氣從地面而上,分成對流層(極區7~8km、赤道16~19km)、平流層(15~50km)、中氣層(50~100km)、增溫層(100~400km),大氣中90﹪的臭氧分布於離地面上空15~50km,而在20~30km 處是臭氧濃度最高的區域 臭氧層(Ozone Layer)  臭氧層可吸收99﹪以上太陽光中的紫外線  臭氧具刺激性氣味,是一具有強烈氧化能力之氣體,常被用於淨化空氣及飲用水殺菌之用。

11 *禍首 1974 年:美國科學家馬林納及勞倫證實, 噴霧罐及冰箱用冷媒中的氟氯碳化合物 (Chlorofluocarbons, CFCs),
因化學結構穩定, 於大氣中溢出後會上升至平流層, 而將氯原子釋出,而與臭氧起反應, 破壞臭氧。 據估計每一個氯原子約可破壞10000 個臭氧分子。  1985 年:南極上空發現臭氧層破洞

12 臭氧層破壞的影響:  人類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罹患率增加  動物免疫系統受抑制  植物生長遲滯、農作物減產 破壞自然生態平衡  改變氣候、造成溫室效應

13 南極臭氧空洞 case.ntu.edu.tw www.iciba.com 國科會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The ozone hole

14 國際因應對策 1987/9/16:於加拿大蒙特婁市,由26 國簽署「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
管制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管制氟氯碳化物使用之國際公約,目前有91 國正式執行。  1990/6:擴大管制物種類,並加速管制時程,提前於2000 年全面禁用氟氯碳化合物  1992/11:因臭氧層日趨惡化,再將管制時程提前於1996 年1 月全面禁用氟氯碳化合物

15 三、雨水酸化 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溶於水中會形成弱酸性的碳酸,在一大氣壓及25℃標準狀態下,二氧化碳在水中平衡濃度之Ph 值約為5.6,故Ph值低於5.6 就稱為『酸雨』。

16 *禍首 酸雨: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排放隨雨水降落----->燃燒煤炭及石油等石化 燃料:固定源----->火力發電廠或工廠
移動源----->汽機車 綠洲網

17  降低湖水Ph 值,並將湖底之有害金屬溶出,導致水生生態破壞。
對生態環境之影響:  對湖泊影響:  降低湖水Ph 值,並將湖底之有害金屬溶出,導致水生生態破壞。 美國加州西北部及洛磯山脈地帶一萬零四百多個湖泊,約2/3 以上處於酸化危機。 宜蘭太平山之翠峰湖、陽明山公園夢幻湖、墾丁南仁湖均已達酸化邊緣。 xueke.maboshi.net 

18  降落森林之酸雨,流入土壤中會造成土壤酸化,並讓土壤中重金屬 溶出,並經根部吸入組織,妨害生長甚至死亡。
對森林之影響:  降落森林之酸雨,流入土壤中會造成土壤酸化,並讓土壤中重金屬 溶出,並經根部吸入組織,妨害生長甚至死亡。 阿爾卑斯山及西德黑森林中林木大片壞死(重工業發展國家)、瑞 士、英國、加拿大、美國、中國大陸均嚴重。 sites.google.com 

19  造成物質腐蝕的主要空氣污染物為硫氧化物,其溶於水後形成之硫酸對金屬、石材等建築物、橋樑及碉像均具破壞性。
對財物損失的影響:  造成物質腐蝕的主要空氣污染物為硫氧化物,其溶於水後形成之硫酸對金屬、石材等建築物、橋樑及碉像均具破壞性。  中國的樂山大佛、希臘的帕德嫩神殿、羅馬城遺跡及德國科隆大教堂等歷史建築之維護受酸雨威脅甚大。 kejiao.quanxi.cc 

20 verywed.com  verywed.com  希臘的帕德嫩神殿

21 羅馬城遺跡

22 德國科隆大教堂

23 tieba.baidu.com  古羅馬競技場

24 巴黎聖母院

25 國際因應對策 1972/4:西歐十一國提出「大氣污染物質長距離移動測量技術合作計劃」
1979/11: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簽定「長距離越境大氣汙染條約」,1983 開始生效 1985/7:赫爾辛基協定,21 國簽署,1993 年硫氧化物排放量必須要比1980 年減少30﹪ 1988:索非亞協定,25 國協議將氮氧化物排放量維持在1987 年水準

26 四、生物多樣性破壞  亞馬遜河流域雨林破壞,百年來造成704 種鳥中有12﹪滅絕,92000種植物中有15﹪滅絕。
 全球熱帶雨林物種滅絕50000 種(每天140 種)  全球物種約有七百萬種。被命名者約一百四十萬種。現存二十七萬種植物中,約三萬四千種是因生存空間遭人為開發破壞而瀕臨滅種。  地質學上有五次生物滅種紀錄,推測多半來自隕石撞擊或氣候驟變,但現今似乎我們正進行第六次的物種大滅絕,但此次的始作俑者卻是人類自己。

27 人為威脅:  島嶼生物地理學:島嶼上的物種數與該島面績成正比例。-> 道路切割地景形成孤島棲境現象,不利生物多樣性發展  全球氣候暖化-> 物種遷移速度被迫加劇,因而造成棲地不足,物種滅絕  雨林變牧地而破壞棲境、髮菜使蒙古草原沙漠化

28 雷文呼籲:全球合力搶救生物 延伸閱讀:環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部落格

29 FIN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工程環境倫理-工程師對大自然環境之責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