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样品运送及环保处理 广州归类分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样品运送及环保处理 广州归类分中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样品运送及环保处理 广州归类分中心

2 化学危险品的定义 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贮运、使用中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受到毁损的物品。

3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品分为: 第1类 爆炸品(Explosives);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ompressd gases and liquefied gases); 第3类 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 ;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flammable solids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substances emitting flammable aseswhenwet)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s)

4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poisons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 第7类 放射性物品(radio active substances); 第8类 腐蚀品(corrosives); 第9类 杂类(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 各类可分为若干项(division)。

5 第一部分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

6 一、爆炸品

7

8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9

10

11 三、易燃液体

12 四、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13

14

15 五、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6

17 六、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18

19

20

21 七、放射性物品

22

23

24 八、腐蚀品

25 九、杂类

26 第二部分 样品的运送、保存及环保处理

27 一、样品的运送 1、标识明确; 2、容器选择得当; 3、安保措施得当; 4、运送及时; 5、保持沟通。

28 二、样品的存放与环保处理 1、样品存放的环境要求 (1)各种不同样品应分区、分类存放;有专人管理.
(2)存放样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存放样品的场所消防用电设备应能充分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 (4)样品贮存区域或建筑物内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都应符合安全要求且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5)存放样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如接地等。 (6)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不应超过80℃,不得使用蒸汽采暖和机械采暖。采暖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

29 2、样品保存 (1)保存期限 一般与申报相符样品保存三个月、不相符样品保存六个月,复议样品保存至复议结束,涉案样品保存至结案。
(2)复验样品 根据化验中心通知,必要时将留存样品送检。

30 3、样品的环保处理 按样品的化学危险特性,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品,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或请环保公司妥善处理。

31 第三部分 取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事故的处理

32 一、消防 (一)防火与灭火 1、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2、确保存放上述危险品的区域内有足够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药剂。并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或专职的消防人员。 3、应制定消防预案。发生事故按预案处理。 注意:某些本身一般不看作是易燃物,但如果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产生易燃性物质,例如:碱金属和碳化钙,还有一些物质接触空气会发生自燃,如:白磷等。

33 (二)防爆 1、对于爆炸物和不稳定类物质,例如:浓的过氧化氢、酮的过氧化物、有机酸的过氧化物、乙炔等。样品容器应密闭,以防止物料损失或挥发。
2、样品应防止受热或震荡。 3、任何泄漏都应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无防护的的灯及可能发生火花的设备;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穿上防护服。 4、必须知道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的位置。 5、可燃物质的尘埃,如:面粉、淀粉、煤粉存在的地方,如果飞扬起来也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注意用火或用电安全

34 二、防毒 可能中毒的途径: a) 摄入中毒; b) 呼吸中毒; c) 接触中毒。

35 a) 摄入中毒 包括固体和低蒸气压的液体。 防护措施:
1、禁止在毒物附近吸烟、吸鼻烟或饮食。 2、应有合适的冲洗设施供采样者在安置好样品容器之后和离开现场以前使用。还要提供适当的设施供采样后清洗全部采样设备之用。 3、安装液体采样阀,应做到使液体不发生泄漏,万一漏出物料可以收入容器。还应装有将采样点和系统切断的阀门,该阀门应装在采样点附近,但不要太靠近。 4、全部采样容器和工具都应清洁到不用样品冲洗就可以使用的程度。如必须冲洗或要求样品管线做初次清洗时,要准备适宜的有标记的容器,以盛装残余的液体,并提供处理这些残液的操作规程。 5、任何泄漏必须立即报告。必要时采样者应穿着合适的罩衣,以便沾污时更换。沾污的衣服不要直接送洗衣房或清洁工人,要先由了解其危险性的内行人采取适当步骤消除沾污后再行洗涤。

36 b) 呼吸中毒 防护措施: 1、操作中,都要配备并使用适当的呼吸防护器。取样工作要尽量在通风的场所进行。
包括气体、挥发性液体及在处理时可能形成飞扬的雾滴或粉尘的其他有毒液体和固体。 防护措施: 1、操作中,都要配备并使用适当的呼吸防护器。取样工作要尽量在通风的场所进行。 2、采样者应该有第二者陪伴,此人的任务是确保采样者的安全。采样操作时,陪伴者应处于能很清楚的看到采样点的地方并观察采样的全过程。他应受过专门训练,懂得在紧急情况时该采取什么行动,这些训练要求他首先报警,除极特殊的情况外,不要单独一人去进行营救。 3、安装的液体采样阀不应有泄漏,万一漏出物料应可以收入容器。还应装有将采样点和系统切断的阀门,此阀门须装在采样点附近,但不要太靠近。 4、在离开现场之前,盛样容器应密封好。 5、任何泄漏必须立即报告。必要时,采样者应穿着合适的罩衣,以备万一沾污可以更换。沾污的衣服不要直接送洗衣房或清洁工,应先由了解其危险性的内行人采取适当步骤清除沾污后,再行洗涤。

37 c) 接触中毒 引起接触中毒的毒物有别于腐蚀性物质,它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的。一般说来,腐蚀性物质会使与它直接接触的组织立即受到损伤,它的危害只限于这种。而接触性毒物通常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皮下组织,不一定会立刻引起皮肤表面的损伤和感觉。有些物质,如:氢氟酸,既是腐蚀性物质,也是接触性毒物。一般说来,接触性毒物比腐蚀性物质更危险。因为它进入人体后,受害者不能立即发现这种伤害。      属于这类物质的蒸气能象他们的液体或固体那样迅速地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同时也可以认为是呼吸中毒的毒物。这些物质也会摄入中毒。

38 防护措施: 1、必须配备和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这些防护用品按照危害的严重性,可以分以下几种:     a) 附有手套、靴子、套鞋和防毒面具的不渗透的防护外衣;     b) 不渗透的围裙、手套、靴子以及防毒面具或面罩;     c) 面罩和手套。  要注意不合适的靴子会成为喷溅物质的收集器;而不合适的手套会吸收或存留化学药品。 2、要提供适当的清洗设施,最好是热水淋浴器或冷水淋浴器。在采样之前,采样者应检查淋浴器是否正常并确保可以使用。 3、沾污的衣服要立刻脱去。 4、采样者应该有第二者陪伴,此人的任务是确保采样者的安全。采样操作时,陪伴者应处于能很清楚的看到采样点的地方并观察采样的全过程。他受过专门训练,懂得在紧急情况时该采取什么行动,这些训练要求他首先报警,除极特殊的情况外,不要单独一人去进行营救。 5、安装的液体采样阀不应有泄漏,万一漏出物料应可以收入容器。还应装有将采样点和系统切断的阀门,此阀门须装在采样点附近,但不要太靠近。 6、全部采样容器和工具都应清洁到不用样品冲洗就可以使用的程度。如必须冲洗或要求样品管线做初次清洗时,要准备适宜的有标记的容器,盛残余的液体,并提供处理这些残液的操作规程。

39 三、防腐蚀 本条涉及的危险品包括众所周知的强酸和强碱的快速作用。
注意:除有必要,一般勿使皮肤暴露于任何化学品中。就是相对无害的物质,如:碳酸钠也可能引起皮炎;有些物质可能引起过敏。 预防措施与接触中毒类似,特别强调要用防护眼镜保护眼睛。强酸和强碱的腐蚀作用很快,因此,溅到身上后应立即冲洗。在采样点附近必须有喷淋器或浴池。这些设施应加防冻保护,并在采样前确知可以使用。

40 四、防因物理状态而造成的伤害 包括的极高、极低温度下和高压下的物质。
一般极冷与极热的物质会产生类似于腐蚀性质的损害,只是这种损害实际上是瞬时发生的,而且淋洗无效。 (一)由于物质温度而造成的危险应增加的预防措施: 1、防止溅伤眼睛; 2、对于很热的物质,必须遮挡对面部和颈部的热辐射,也要避免对眼睛的热辐射。 3、应戴上不易吸收被处理物质手套以防止溅到手上。 4、要有围裙。靴子必须结实,并有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溅出的物质进入靴内。

41 (二)由于物质的压力而造成的危险应增加的预防措施:
1、 流体的采样可在大气压下或在系统压力下完成。 2、采样设备应包括适当的装置,使高压系统出口有安全的流速,而出口的孔径应保证流体流出的速度不至造成伤害。 3、当在系统压力下采样时,所用的样品容器应由胜任的工作人员经常定期检查,验证容器的使用压力是否和标记的容器上的压力相符合,容器必须专用。容器与采样点的接头应适合于该系统,采样者应使用合适的工具把容器连接在采样点上,并且在采样之前应检查连接的可靠性。 4、样品容器装入液体时,必须留下适当的空间,在任何情况下,这空间必须不小于在可能遇到的最高温度时的总体积的5%。

42 五、防辐射 在正常情况下,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只许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在特殊场所处理。该场所应有必要的防护设施,并有合格的保健物理学家作指导。在任何其他的情况下,未得到专门和确切的指导之前,不许接近或处理放射性物质。

43 措施: 1、在任何可能预料的事故发生时,应遵守的预防措施和采取的行动。 2、穿适当的防护服。 3、携带放射性监测仪器。
4、在处理未加密封的放射性物质场所,禁止吃东西、喝水和吸烟。 5、为了消除污染,应准备好用于手、鞋、衣服的监测仪器,以及用于消除放射性污染的舆洗盆和淋浴设备。 6、在适当的地方装置通风橱、手套箱和其他密闭和(或)屏蔽的设施以减少放射性污染,并使放射性影响减少至允许的水平。 7、根据所需的呼吸防护和(或)安全工作时间来考虑对放射性物质屏蔽的程度和(或)距离放射性物质的远近。 8、任何泄漏必须立刻报告当地的管理人员,并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污染。

44 六、事故的处理 (一)吸入气体中毒 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输氧; 眼部受酸性气体刺激,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2%苏打水冲洗。
眼部受氨气等碱性气体刺激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3%硼酸溶液冲洗。 若误吸入氟化物,应服用2%CaCl2催吐。 若状况严重,应马上送医就诊。

45 (二)可溶性钡盐: 症 状:食道、胃有烧灼感,腹痛、呕吐、 急救措施:立即用2%Na2SO4洗胃。并马上 血压下降,以致心肌麻痹而死亡。
症 状:食道、胃有烧灼感,腹痛、呕吐、 血压下降,以致心肌麻痹而死亡。 急救措施:立即用2%Na2SO4洗胃。并马上 送医就诊。

46 途径:大量吸入汞蒸汽、误食汞盐或伤口触及汞盐均 症状:急性中毒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衰 慢性中毒,损害消化、呼吸系统,初期口内有
(三)汞及汞盐中毒: 途径:大量吸入汞蒸汽、误食汞盐或伤口触及汞盐均 可中毒。 症状:急性中毒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衰 弱、尿少、闭尿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损害消化、呼吸系统,初期口内有 金属味,流涎、咀嚼时牙痛、齿龈出血、嗜 睡、头痛手指、舌头震颤。 急救措施:1、存在汞蒸汽时,应尽量处在高处。 2、误服者迅速灌服鸡蛋清、牛奶、豆浆等。 并马上送医就诊。 注意:绝不可用生理盐水洗胃。 3、皮肤接触用大量水冲洗,湿敷4%Na2S2O3。 4、、不溶性汞化物用肥皂水清洗。

47 (四)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途径:皮肤接触、误服、吸入粉尘或气体均可导致中毒。 症状:急性中毒,误服后咽干、口渴、呕吐(有血)、腹
泻、头剧痛。 慢性中毒表现为皮肤特别是手掌、足底皮肤过度角化,躯干和 四肢皮肤出现明显的弥散分布的色素沉着或疣状增生;砷化物 刺激鼻粘膜,可发生鼻中隔穿孔;多发性神经炎是砷中毒又的 又一特征,开始四肢麻木刺痛感,继之双腿无力行走困难。     无机砷有致癌作用已被肯定,其中皮肤癌最为多见。 急救处理:1、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冲洗。 2、误服者立即洗胃、催吐。洗胃前先服由 12%FeSO4与20%MgO悬浮液等量相混溶液催 吐,或服蛋清水、牛奶。 3、立即送医就诊。

48 途径:触及皮肤、吸入HCN气或误服氰化物均会中毒。 症状:急性中毒,致使组织细胞窒息、胸闷、头痛、呕
(五)氰化物中毒 途径:触及皮肤、吸入HCN气或误服氰化物均会中毒。 症状:急性中毒,致使组织细胞窒息、胸闷、头痛、呕 吐、呼吸困难、昏迷直至死亡。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用大量水冲洗,再依次使用 0.01%KMnO4和(NH4)2S溶液或用 0.5%Na2S2O3冲洗。 2、误服者立即送医院用亚硝酸异戊酯、 NaNO2、Na2S2O3解毒。

49 广州海关化验中心 张润有 电话:020-81102453 专网:85100 2453 传真:020-81102460
广州海关化验中心 张润有 电话: 专网: 传真:

50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样品运送及环保处理 广州归类分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