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師道的現代省思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 (南大學華生死學系教授) 慧開法師編講
2
壹、「師道」題解 貳、東西方師道傳統的源流 參、東西方師生的角色與倫理關係、教育觀念與校園文化的比較 肆、教與學的層次與互動關係 伍、菩薩道的啟示 — 師道的資糧 陸、結語
3
壹、「師道」題解 一、師者之道 — 約「道體」而論 二、以道為師 — 約「從學」而論 三、為師以道 — 約「教化」而論
4
貳、東西方師道傳統的源流 一、中華文化的三個支柱 1. 儒家的倫常與淑世之道 2. 道家的自然與無為之道 3. 佛家的解脫與菩提之道 二、西方文化的三個源流 三、英語teacher的同義語
5
參、東西方師生的角色與倫理關係、教育觀念與校園文化的比較
一、師生的角色與倫理關係 二、教育觀念與校園文化 肆、教與學的層次與互動關係 一、知識的傳遞 二、經驗的傳授 三、心法的傳承
6
伍、菩薩道的啟示 — 師道的資糧 一、聲聞道 二、菩薩道 (1)四弘誓願 (2)四無量心 (3)四攝法 (4)四悉檀 (5)四無礙辯 (6)習五明 (7)教學情境(莊嚴佛土,成熟眾生) 陸、結語
7
(1) 四弘誓願的啟悟 雖然就義理上而言,佛與眾生的心性無有差別,然而就事相上分辨,眾生所展現的面貌卻是千差萬別,其所經歷的苦難與煩惱也是無量無邊的。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因此菩薩行者,僅是心懷「生佛一體」的信念,仍嫌不足,必須輔以廣大悲心與無邊誓願,信願具足,才能產生無怨無悔的慈悲力量。是故菩薩須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8
就世間法而論,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以此為喻,則教育是細水長流,默默耕耘的紮根工作。
為人師者任重而道遠,是故不可不弘毅,而弘毅之道無他,誓願為首要,誓堅願弘乃能行遠。 教育乃國家百年大計,是社稷之大樑支柱與幕後功臣,而非舞台上的英雄事蹟與豐功偉業,是故為人師者,須有「教育工作是志業,而非僅是職業」這樣的認知與發心,其信願才會綿綿不斷而源遠流長,才能長久地保持「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心境。
9
「四無量心」與「四弘誓願」互為表裡,皆是菩薩行者面對無量無邊頑固剛強眾生施教的深心資糧。教師與學生互動,必須具備良好之溝通能力與技巧,四無礙辯即為化度眾生之法。菩薩度眾或教師教學,必須廣學多聞,廣設方便,運用各種學問或各門學科的知識,以攝受眾生,是故應習五明,以充實教學資能,以下依次分別論述。
10
(2)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亦即慈、悲、喜、捨,乃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令離苦得樂,所應具有之四種精神,同時此四無量心能令無量無邊之眾生發菩提心。然而,對多數眾生而言,慈悲易生愛戀與執著,為求預防與對治此等情執,是故《華嚴經》云: 雖行於慈,而於諸眾生無所愛戀; 雖行於悲,而於諸眾生無所取著; 雖行於喜,而觀苦眾生心常哀憫; 雖行於捨,而不廢捨利益他事。
11
就教育與輔導之專業倫理而論,諮商輔導者最大的危機與障礙,在於陷入被輔導者的情境之中而無法自拔,《華嚴經》所開示之義理,正為對治此等障礙及化解此等危機。
12
(3) 四攝法的啟示 要接引與輔導眾生,就要有能力攝受眾生,同時也要能夠讓眾生接受,發心作為一個菩薩,就需要有菩薩四攝法——攝受眾生之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13
1. 布施 布施一方面是福德的泉源,另一方面也是與眾生結緣的媒介。布施分成三個層次:財施、法施,無畏施。 財施是在錢財物質上面幫助他人;法施就是為他人說法教化,以法為施,把法布施給他人,也就是講正法的道理給他人聽,讓人明瞭,解決他的迷執與疑惑,如同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所說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14
為人師者,為了作育英才,必須花費時間在教學工作上,消耗精力在輔導學生的身心問題上,而不計較有何報酬,這也是一種佈施的精神。
無畏施就是將「無畏」施於眾生,令人無有畏懼。這也是菩薩對於眾生的方便救濟,除去其恐怖,使其安心。《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有云:「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15
星雲大師所提倡的「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也可說是一種無畏施。
此外,像我們這個社會上的社工團體,例如「張老師」、「生命線」等,他們所作的服務或輔導工作就是一種無畏施。 譬如說有人想不開了,實在是活得太痛苦了,是不是有什麼辦法能讓他一了百了呢?這個時候他需要的是什麼?他不需要你的錢財,你跟他講道理也沒有用了,因為他聽不進去了,連活都不想活了,還要道理幹什麼?
16
這個時候他需要的是另一個層次的力量,一種精神上的支柱,就是「無畏」。
坦白說,有不少人在面臨沉重的生命負擔與巨大的生活壓力之時,常有幾乎喘不過氣的感覺,人生的路要繼續走下去,是需要有勇氣與毅力的。給他勇氣,給他精神的力量,就是無畏施,現在的年輕人或是學生之中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從近年來層出不窮的自殺案件,可見一斑。
17
他們需要的是什麼?他們不一定需要錢財,現在的社會物質那麼豐富,他們不一定欠缺。你跟他講道理,他也不是完全不懂,甚至於道理恐怕講得比師長更多。
他所缺乏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力量,一種生命的智慧力量,他的困境不是師長或輔導者光用口說就能解決,這個時候施教者需要展現出一種無畏的生命力量,加上慈悲與耐心,才有可能為受教者解套。
18
2. 愛語 愛語就是使用柔軟慈愛的語言,也就是能令眾生歡喜信受的語言,又分為: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三種。 慰喻語:是用來安慰或撫平負面情緒的語言。 慶悅語:是用來鼓勵或讚嘆正面情緒的語言。 勝益語:是講述對眾生有實質助益內容的語言。
19
語言不只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媒介,更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工具,至於溝通的效果以及能否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不但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無論是溝通或是傳道、授業、解惑,其內容除了有知識的層面外,還有經驗的層面,而且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20
然而弔詭的是,經驗是很難溝通的,譬如牙疼,還僅是生理層次的經驗,就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更遑論心理與精神層次的經驗,乃至學習與悟道層次的經驗。
無怪乎佛經裡常用「不可說」或「不可思議」,來表達這種語言溝通的困難,然而為了教化啟迪眾生的目的,卻是不得不說,因此溝通的藝術就顯得更重要了。
21
以我個人教學的經驗為例,從1977年起,筆者在位於佛光山由星雲大師所創辦的普門中學擔任數學老師,從國中一年級的數學開始教起。
剛開始教書的頭一兩年,挫折感頗深,因為費了好大的勁兒教了老半天,還是有不少學生會作出:1/2 + 1/3 = 2/5 或是 (a+b)2=a2+b2 這樣離譜的答案,實在令人氣結。而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奇怪了,我講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符合邏輯,為什麼學生會聽不懂?」於是開始涉獵一些有關兒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以及教學法方面的書籍。
22
後來讀了黃武雄教授所著的《如何教高中數學》,裡面引用了一句楊唯哲教授的話,他說學生心中所疑惑的「為什麼(why
後來讀了黃武雄教授所著的《如何教高中數學》,裡面引用了一句楊唯哲教授的話,他說學生心中所疑惑的「為什麼(why?)」,往往不是「邏輯上的為什麼(logically why?)」而是「心理學上的為什麼(psychologically why?)」。 這句話對我來說,直是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中人,突然解開我幾年來教學上的疑惑。 我終於了解到為什麼在學生的認知中:1/2 + 1/3 = 2/5 而不是 5/6,還有 (a+b)2=a2+b2 而不是 a2+2ab+b2,因為那樣子的答案看起來多麼順眼啊!
23
於是我開始對學生有了同理心的理解,也不再生他們的氣,或是責備他們頭腦不清。
在上數學課時,也逐步修正原先純邏輯的推理方式,開始運用心理學的思維方式,運用各種教學輔助工具,舉證各式各樣的例子,同時盡量避免使用太強勢的語言,因為那樣會加劇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導致學習心理上的抗拒,反倒是要理直而氣和,要講得很柔軟,讓他心裡面沒有壓力,可以從容地學習,這就是「愛語」的啟發與教學運用。 當然這不是定律,也無法像公式般地套用,如何捏拿其輕重緩急,巧妙地運用,則是需要教學經驗的累積。
24
3. 利行 利行就是殷勤勸導有情,指點迷津,以利益其行持,換言之,對他的立身處事有所助益。譬如現代的青年(包括青少年,甚至於兒童)常會走到所謂人生的十字路口,例如:課業的壓力、交友的問題、感情的困擾、家庭的問題、人際的關係、生涯的規劃……等等,凡此種種不但都需要有勇氣面對,而且要有能力處理或者作出智慧的抉擇。然而年輕人的生命歷練有限,人生經驗不足,或者衝勁有餘,智慧不足,不一定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抉擇,此時就需要有長者或智者提供另外一個不同層次的觀念或思考方式,從旁提醒、指點或引導,以助其脫出生命的困局,這就叫做「利行」。
25
利行也等於是一種生命的導航,然而常常當領航者對迷航者苦口婆心地指點迷津時,彼等眾生還不一定領情,甚至於不耐煩而反目;這也反應了吾人生命之中一種弔詭的情境——身處困境中的人,卻不知困境之所在,或是不知道導致困境的真正原因。 因此領航者不但需要有慈悲與智慧,還需要有耐心與方便,更需要有「生佛一如,眾生平等」的信念,為人師者,也須如是,才能教學不厭,誨人不倦。
26
4. 同事 同事就是與眾生一同行事,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同事就是一種身教。 具體地說,就是教育者本身不能光說不練,只是做個教育過程的局外人。 換言之,為人師者必須同學生一起參與到教學活動裡面,將整個身心融入到教學情境裡面,作學生的模範與表率,才能夠對學生產生攝受力,這就叫做「同事」。
27
同樣的道理也可應用在家庭教育之中,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子女才能真正受教。譬如說有些父母親自己不讀書(沒有閱讀書籍的習慣),卻嚴厲要求子女用功讀書,則攝受力不足;或者父母親本身有賭博、吸煙、吃檳榔等不良嗜好,卻要求子女戒絕此等惡習,也恐怕很難有效果。 法施與無畏施需用愛語的方式來達成,以同事的精神才能達到利行的目的,因此四攝法不是四個彼此獨立的法門,而是互為表裡的,必須交互運用,才能發揮整體的教化力量與功效。
28
(4) 四悉檀的啟示 諺云:「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除了理念之外,方法是很重要。以下討論佛教對教學方法所作的啟示,首先說明「四悉檀」。「四悉檀」語出《大智度論》卷一,悉檀之梵語作:siddhānta,乃是成就的意思,四悉檀即意指佛、菩薩所運用之四種成就眾生的法門,也就是教化眾生以成就道業的法門,其分項內容解析如下:
29
1.「世界悉檀」 「世界悉檀」之原意為隨順眾生的認知能力而說世界之法,換言之,即是以世間一般所共許之思想、語言、觀念等事物,或是就眾生不同層次的觀點來說明世界的相狀。 這裡所說的「世界」是指我們所要了解個別「眾生的世界」,我們常常以為所有眾生都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之中 — (譬如說牛頓式的物理世界),其實不然。
30
我們除了分享(share)一個看似共通的物理世界之外,其實是生活在不同的心理世界、不同的感情世界與不同的精神世界中。
換言之,整體而論,吾人生命之所依、生活之所處的時空,實際上是一個多重的宇宙與人生。 佛教經典裡所說的六道、三界、二十八天,以及成、住、壞、空四劫……等,都是從「世界悉檀」的層次來說明的。
31
我們對於世界的了解,除了從比較客觀的物理學角度之外,還有主觀的認知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等面向,包括客觀的認識與主觀的投射,有無相生,真假參半,虛實相隨,實際上是很複雜。
有一個現代的電腦術語——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很可以說明這樣的情境。
32
「世界悉檀」對於教育者的啟示,在於要了解學生的世界觀與教育者之間的異同,兩者之間不可能沒有交集,也不可能全然一致,然而為了教化的目的與施教的方便,教育者應主動進入到學生的世界裡面,了解他們的現狀、問題與需要,才能夠幫助他們成長,這就是世界悉檀的啟示。
33
2.「各各為人悉檀」 「各各為人悉檀」,略作「為人悉檀」,即是因應眾生各別之根機與能力,而說各種實踐法門,令其生起善根,故又稱為「生善悉檀」。換言之,就是針對學生的性向,針對他的根基來施教與輔導。在此先舉一個《論語》裡的例子,《論語‧先進篇》裡面有一段孔子與弟子間的對話,用來說明「各各為人悉檀」,是非常貼切的。
34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35
佛陀有個弟子,他的名字叫二十億耳,他在出家以前愛好音律,出家以後因為修行過度認真,廢寢忘食,不但煩惱未斷,反而把身體搞壞病倒了,因此退失道心。所以佛陀就召喚他來個別輔導,先問他出家以前有何專長嗜好,答以愛好彈琴。佛陀就以音律的道理為他開示:琴絃若是太緊,則無法彈出悅耳之音韻,若是琴絃太鬆,亦無美妙音樂。惟有在不鬆不緊恰到好處時,始能得其中和而彈出美妙悠揚的音樂。
36
同樣的道理,過度精進會擾亂此心之調和,不夠精進也容易令心懈怠,惟取中道之行,修持才能成就。二十億耳聆在聽佛陀訓示之後,遂恢復其道心,心無放逸,修行精勤,並證得阿羅漢果,後來成為精進第一的大弟子。
37
佛陀另一個弟子周利槃陀伽的事蹟也很有啟發性,他與兄長摩訶槃特一同出家為佛陀弟子,但是因為稟性魯鈍愚笨,凡是所學習之教法,誦過即忘,所以被人稱之為「愚路」,用現代的語言來說,他是個智障學生。之後,佛陀知道了他的煩惱與障礙,就不再要他記誦經文,反而教他誦念簡短之「拂塵除垢」一語,令他在拂拭諸比丘之鞋履時反覆念誦。 周利槃陀伽依教奉行,因此而業障遂漸消除,後來水到渠成,終於開悟而證得阿羅漢果,具足神通,變化自在。他也是名列《阿彌陀經》中的十六大阿羅漢之一。
38
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由於著重客觀的事實與邏輯的推演,而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或是要求在誤差容許範圍內的精準度。但是面對學生的個案,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實存主體(an existential individual),其間的差別是屬於心理學的(psychological)與人格特質上的(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所以在實際的施教與輔導上,幾乎沒有客觀一致的標準答案,而是要觀眾生的根基,要看學生的性向。 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性向與掌握機緣,才能應機施法,學生才能真正得益。然而,這一點對教師及輔導者來說,其實是最困難與最關鍵的挑戰。
39
3.「對治悉檀」 「對治悉檀」即是針對眾生之貪、瞋、癡等煩惱,應病而施予法藥,這是為了滅除眾生煩惱與惡業而設施之教法,以其能斷除眾生諸惡,故又稱為「斷惡悉檀」。「對治」是個醫療的譬喻,就是根據眾生的病症,或是根據他的習氣或缺點,能夠對症下藥,所以稱為「對治悉檀」。對治悉檀最典型的法門就是「五停心觀」,說明如下:
40
┌ 多貪眾生不淨觀 ├ 多瞋眾生慈悲觀 五停心觀─ ┼ 愚癡眾生因緣觀 ├ 多散眾生數息觀 └ 多障眾生念佛觀
41
五停心觀的立意,就是針對眾生的根本煩惱:貪、嗔、癡、散亂與業障,而開出的對治藥方。
貪欲重的眾生,就需要修習不淨觀; 嗔心重脾氣很大的,就需要修習慈悲觀; 心念容易散亂的,就需要修習數息觀,用數息法讓心能夠逐漸安定下來; 身心障礙重的眾生,需要修習念佛觀。
42
無明煩惱對眾生所造成的障礙,是通於世間與出世間的,如果有人惡習太深,煩惱太重,不要說是修習出世間的解脫法門,既使是世間的讀書進學,習藝謀生,乃至於立身處世,成家立業…等等,都會遭遇到很大的障礙。
所以五停心觀不僅是修道的法門,就是用在升學考試或是謀職創業等世間法上,也是一項必要的利器。
43
4.「第一義悉檀」 第一義悉檀,即是破除一切語言論議,直接以第一義詮明諸法實相之理,令眾生真正契入教法,又稱為「入理悉檀」。換言之,第一義悉檀就是說眾生的根基成熟了,為他直接開示諸法實相之理,如《華嚴經》所云︰「若人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或者如禪宗所說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然這要在眾生的機緣成熟之時,才能夠領會到深奧的諸法實相。
44
(5) 四無礙辯 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是故諸佛皆以音聲而作佛事。四無礙辯,乃指四種對於語言文字能自由自在地運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又稱為四無礙智,亦即是以音聲化度眾生之法。就理解能力(即智解)言之,稱為四無礙解;就表達能力(即辯才)言之,則稱為四無礙辯。
45
據《俱舍論》卷二十七之所載,四無礙辯為:
(1)法無礙,謂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並能決斷無礙; (2)義無礙,謂能精通於法所詮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 (3)辭無礙,謂能精通各種地方方言,而能無礙自在地表達; (4)辯無礙,謂能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能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亦稱樂說無礙。
46
在此試舉國文科之教學為例,以說明四無礙辯對於教師的啟示,亦即如何將其運用於一般課堂教學之中:
(1)法無礙:即是指教師對於一篇文章中,生字之字義(形、音、義的辨正)、文體、題解大意、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知識,通達無礙。
47
(2)義無礙:即是指教師對於一篇文章之內容,作者之思想及感情,其所欲表達之意境與精神,能心領神會,閱讀其文有如面對其人。換言之,透過文字的解析與文義的理解、欣賞與領會,而能融入作者的心靈世界,神交古人,而與古人為友。左宗棠之言:「開口能言天下事,讀書先得古人心」,此之謂也。 (3)辭無礙:即是指教師說理清晰,譬喻善巧,語言的表達與文辭的修養,通達無礙,而能令學生歡喜信受,引導其深入文字寶藏而法喜充滿。
48
(4)樂說無礙:即是指教師本人有教學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譬如說同樣一篇文章,可能同時要教好幾個班級,或者連續教了幾年,如何能夠在每一堂課上,都能熱情洋溢,而不致淪為炒冷飯,就需要有樂說無礙的精神與修養。 其實,四無礙辯不惟應用在國文之教學上,任何領域、學門或科目之教學,均可運用。要之,教師須有教學之熱忱,對於自己所任教之學科或專業,必須先要有熱情與感動,如孔子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否則連自我都感動不了,如何能夠感動得了學生?
49
(6) 習五明 「明」,即「學」或「學問」之意。「五明」指五種學藝或學問,為古代印度之學術分類法與學習傳統,亦即不論是佛門弟子,或是婆羅門教徒及印度外道等,為自利利他,皆須學習五明: (1)內明 (4)工巧明 (2)因明 (5)醫方明 (3)聲明
50
(1)內明:相對於聲明、工巧明等學藝,而專心思索佛所說五乘因果妙理之學,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學,或即指哲理思辯之學問。然而,印度外道及婆羅門教徒等,亦各以其所宗稱為內明。就當代文明而言,應包括諸子百家、哲學、宗教、歷史等學問。 (2)因明:意指舉出理由而行論證之論理學,亦即邏輯、論理之學問。 (3)聲明:指通達文字、語言、音韻、語法、及文典之學問。
51
五明的教學,用現代的教育術語稱之,即是通識博雅教育。在中國古代,孔子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教學,是非常重視通識博雅教育的。
(4)工巧明:指通達有關工藝、美術、音樂、書術、算曆、占卜、天文、地理等一切藝能之學問。於今二十一世紀,應再加上電腦科技、資訊、網路及其相關領域等知識。 (5)醫方明:指醫學、病理與藥理之學問,在現代而言,就是有關醫藥、衛生、保健、養生等知識。 五明的教學,用現代的教育術語稱之,即是通識博雅教育。在中國古代,孔子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教學,是非常重視通識博雅教育的。
52
以《古文觀止》一書中,司馬遷的一篇文章<報任少卿書>,來說明古人為學之通識精神。司馬遷在這篇書信中,有畫龍點睛的三句話,說明他寫史記心願與理念:「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際」者,乃窮究天人之分際,不但是屬哲學之領域,甚至可說是直逼宗教的體驗,孔子講「五十而知天命」,這是相當宗教性的體驗;然後要「通古今之變」者,是談歷史的洞見,明治亂興衰之理;最後要「成一家之言」,是講文學的素養與造詣。
53
換言之,於文學裡不能脫離歷史和哲學,否則文學就空洞了;同理,歷史不能沒有哲學思考與文學創作;哲學亦然,不能脫離人文的精神與歷史的深度,所以說:古人為學,「文、史、哲」不分家。
做為一個教育或輔導工作者,面對宇宙人生,須要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眼光、胸襟與懷抱,才能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54
(7) 教學情境 — 莊嚴佛土,成熟眾生 在論及教育品質或教學成效時,我們常說:「言教不如身教。」其實身教仍嫌不足,因為環境的薰習與牽引,會嚴重影響身教的效果,譬如現今的社會,五光十色,聲色犬馬,光怪陸離,青少年身處其中,能不被污染者幾希矣。所以說:「身教不如境教」,「境教」即是環境的教化;換言之,環境的教化力,可能遠超過言教與身教。 因此,最理想的教育情境,就是除了有師長的言教與身教之外,還要有一個很好的教學環境。
55
在境教方面,阿彌陀佛淨土世界的法門與教化,對當代的教育情境而言,有極為深刻的啟發,就是:「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簡稱「嚴土熟生」。《阿彌陀經》之中,有很深的境教義理與呈現,在此,我先分別引用《阿彌陀經》中的三段經文,再加以說明: 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56
許多人看到這一段經文「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就有疑問:阿彌陀佛為什麼要用「黃金為地」來引誘我們去西方淨土呢?其實不是如此,因為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清淨心相應,因此自然感應到那個世界殊勝莊嚴,黃金為地並不稀奇,甚至於還有七寶的亭臺樓閣也不稀奇,這就是「心淨則佛土淨」的道理。 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上,由於眾生的心地不淨,因而感應到山河大地也是污染混濁的,以至於在我們的心目中,黃金為地就顯得十分稀奇而不可思議。
57
在極樂淨土,「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整日都有曼陀羅華從天而降,彼處的眾生每天清晨就用衣服盛了這些妙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然後到了中午要用餐的時候,再回到自己的國土,就是回到極樂淨土飯食經行,就如同叢林理的生活,午齋過堂後還要跑香,叫做經行。
58
(經文)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在極樂淨土,阿彌陀佛不但以法、報、化佛三身說法,而且還運用施教之方便,變化出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令彼等說法,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等佛法中必修課的內容。
59
而且播放的時間,沒有限制,(「晝夜六時」乃印度的計時方式,即晝三時夜三時),像我們現在說二十四小時一樣。
因為阿彌陀佛運用了整個時間與空間的環境,而讓法音自然宣流,彼國的眾生沐浴在如此殊勝的教育情境中,心中自然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經文)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60
這一段經文更為殊勝,「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較之現代最新之高科技或多媒體,也不惶多讓,其先進之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百千種樂同時俱作」,就是所謂的「交響樂(symphony)」。聽到這些微妙法音,眾生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是很高明的教學設計。
61
在三、四十年前,許多學生都在幻想:「如果教室像電影院」,現在已經有多媒體的電化教室,比舊式的電影院還要多功能,但是與阿彌陀佛的整體教學設計比起來,就有如天壤之別,實在不可以道里計。
由此觀之,阿彌陀佛不但非常了解教育心理學,還十分懂得教材與教法之教學設計。極樂淨土整個世界都是淨化身心的教學環境設計,這真是教學設計的最高境界。
62
在《中阿含經(卷八)》及《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中,有個故事可借用來說明第一義悉檀的意涵。離婆多為舍利弗之弟,他曾因夜行荒郊野外遭雨而止宿神祠,至深夜見有二鬼爭奪死屍,因為被發現而捲入二鬼之爭,又為了主持公道而得罪其中一鬼,乃遭該鬼節節支解而吞食入腹,另一鬼則在此過程中隨即以死屍之手足、頭顱、軀幹等部位,替換離婆多之身軀。結果離婆多發現,他原本受之父母的身體髮膚,全部進了鬼腹,而現有的軀體卻是死屍拼湊而成,因而大惑不解,乃思人身之虛幻。翌日,離婆多往詣佛所,聽聞人身由四大五陰假和合之理,豁然大悟,遂出家入道。
63
《六祖壇經》宗寶本(亦即流通本)中的惠明悟道公案,亦即惠明法師在力取衣缽不得之後,與慧能行者之間的一段對話,可引用作為第一義悉檀之教學實例:
64
……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慧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慧能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慧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65
第一義悉檀雖然是屬於出世間之解脫法門,離文字言說,乍看似與世間毫不相干,但在細心參究之下,仍然對於世俗的教育有很深的啟發。吾人處世半生,必然會經歷許多人生的轉折與起伏,諸如:窮通禍福、悲歡離合、恩怨情仇、是非傾軋、宦海沈浮……等情節與際遇。
66
已故武俠小說作家古龍有句名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吾人午夜夢迴之既,必然有以思之:人生的終極目的何在?人生的終極意義又何在?世間所有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等等,似乎都不足以提供圓滿的解答。
這種對於人生目的與意義的終極追尋與探索,不但是每一個人的終極關懷,也可作為世俗教育的第一義悉檀。
67
陸、結語 教育與輔導工作就如同菩薩度眾一般,是任重道遠,而不易見到成效的,因此菩薩的發心不但是無量無邊,而且要久遠久遠。菩薩者,菩提薩埵(Bodhisattva)之略稱,意譯為「覺有情」,即教化眾生之意也。眾生界無盡,故其教化也無盡,其慈心悲願也無量無邊。
68
大乘佛教之精神就在於菩薩的積極行願,與普渡無盡眾生之無上菩提道;非但不是悲觀,而是實觀,以如實智慧,觀照諸法實相(觀自在);非但不是消極,而是勇猛精進,以正勤修持,解脫無盡的煩惱(行深般);非但不是厭世,而是入世,以慈悲大願,攝受無邊的眾生(度苦厄),如觀世音菩薩之尋聲救苦,普賢菩薩之無盡行願,與地藏王菩薩之入地獄精神。
69
菩薩道的另一偉大精神是在於,不求一己的自在解脫,而是普願法界所有眾生同證菩提的圓滿無礙境界。
若是只有少數的個人解脫,而多數眾生仍舊沉淪苦海,則個人解脫的意義則有缺憾而無法彰顯。因此,大乘菩薩道圓滿的涅槃境界,不是自求了生脫死,而是法界有情同圓種智。 《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菩賢行願品》也說生死流轉的眾生界是無盡的。
70
唯其世間的苦難無盡,才彰顯出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大慈大悲,以及普賢菩薩忍辱負重的無邊大願之可貴。
唯其世間的不圓滿,所以才更需要圓滿的菩薩行願。 現代教育身負改造社會與淨化心靈之重責大任,極需藉佛法之教育理念以為導航,並以佛法教育之方法、精神與精髓充實其內涵,以期安和樂利之人間淨土能實現於世,願以此與天下從事教育與輔導工作者共勉。
71
敬祝大家 福慧圓滿‧教學愉快 謝謝聽講
敬祝大家 福慧圓滿‧教學愉快 謝謝聽講 71 71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