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视域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视域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视域论

2 重点知识的复习与回顾 一、“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有什么不同?
“文学比较”是就一些具有相似性的文学现象加以排列类比,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只是表面地比附同异。 “比较文学”是一种汇通性研究,就是对比较两者的文学和文化作体系化的、整体的把握,即使研究课题是某两个或几个具体的现象,但必须把这些现象摆在各自所属文化的体系中加以汇通的研究和比较,由具体的现象出发(切入点)而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规律性的结论,深化对文学现象的认识。 例:安娜与繁漪的比较。 例:邓晓芒:《品格与性格——关云长与阿喀琉斯比较》。

3 二、比较文学研究的关键——可比性 比较文学研究是人文学科的一项学术研究,又是具有世界文学参照视野和比较研究自觉意识的学术研究。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文化的文学比较研究中研究对象间的同一关系。 可比性一般应符合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对象之间应具有同一关系;2.对象之间具有与文学相关的客观联系;3.是相对内在的联系而不是浮表的联系;4.在一次比较中,这种联系应该是始终明确、一致的。 例:鲁迅、高尔基、普列姆昌德三位作家的比较。

4 普列姆昌德(Premchand)(1880年~1936年),印度印地语作家。普列姆昌德在印度有“小说之王”的美誉。中国1953年开始译介其小说,已经出版其小说和论文中译本10余种。主要作品有《戈丹》、《舞台》《服务院》等。

5 第一节 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 一、比较视域的流动性及联系性 地理大发现也是世界文化的大发现,文化的大发现使欧洲人有可能在自身文化之外找到一种参照,从而使更多的文学事实通过种种方式而获得了某种联系。

6 地理大发现 又名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7 二、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 第一,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超出了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限域。 例: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第一四五则“悖论可成好词”中,通过比较文学研究,对《闲情赋》的创作手法做出了创造性的科学论述。

8 《闲情赋》(节选)陶渊明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屦,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掇音。 钱钟书:《闲情赋》能“十‘愿’适成十‘悲’;更透一层,禅家所谓‘下转语’也”。

9 “下转语” “转语”是指禅宗随机应对的话。禅师有时向对方提出某一则含有机锋的语句(无论是古人的或当时的),要求应答的人根据自己的体会作一简短的转释,叫做“下转语”。 例如有僧问赵州:如何是西来大意?赵州答:庭前柏树子。看起来牛头不对马嘴,令人费解。但妙就妙在这“费解”之中。语句要简洁,一般只许一句,所以与下注脚不同。如照问句对答,那就被牵着鼻子走了。

10 第二,比较视域不仅要求在不同民族及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对文学现象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且运用特定时期的一切可能的知识来对文学进行研究,这体现了特定时代及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兴趣。
例如:对《关睢》、《圣经·雅歌》的研究认识。

11 第三,比较视域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它走出了欧洲中心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解释的时代。

12 三、比较视域的自觉性(教材P ) 四、比较视域对于当今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教材P )

13 第二节 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对话 一、对话平台:文学对话得以进行的某种空间或方式。在日常对话中,对话的平台就是指人们对话的共同话题。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对话”:指用“非我的”和“他者的”眼光来看待研究对象,把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当作各自独立、各具特色、相互平等,能够进行沟通的双方或多方;主张抛弃一切形式的“中心主义”,实现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学的友好交流。它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视角和态度,指向平等、开放、无中心、非定型的特征。

14 “对话“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概念,在哲学、美学史上,产生于柏拉图的《对话录》。
在20世纪,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分别从哲学的层面阐述了对话的哲理内涵。 “对话”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始于原苏联文论家巴赫金,他将“对话”这一人类语言活动,发展为一种文学批评思维模式和研究模式。他的“对话”理论,已经包含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对话”涵义。

15 二、对话模式研究:互识、互证与互补 1. “互识”是对不同文化间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
2.“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 “互补”其一是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其二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其三是“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从而获得对该文本的全新的阐释和理解。其四“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新的生长和发展。

16 三、对话过程:模仿—过滤—文化阐释 —新文化样式的创造
“模仿”在比较文学中是指作家以外国的某作家或某作品为依据来从事创作活动,使自己的个性服从于所依据的某外国作家或作品,但又不象翻译那样处处忠实于原作,也不象改编那样完全“本国化”,而是居于二者之间,即在自己新作中有不少原作的痕迹,一般能让人看到原作中人物的性格、命运和故事情节等。 通常情况下,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模仿或文化间的相互模仿表明了是对异己文化价值的认同。 例如:罗马文学对希腊文学的继承和模仿。

17 “仿效” 指作家出于某种艺术目的,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他国作家或作品的风格特征。也就是说,是出于自己的艺术目的的一种风格的因袭。
如:古罗马戏剧对古希腊戏剧的效仿。

18 《忘掉她》 《让它被忘掉》 闻一多 狄丝黛尔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让它被忘掉,象一朵花被忘掉,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缕香——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让它被忘掉》 狄丝黛尔 让它被忘掉,象一朵花被忘掉, 被忘掉,象熊熊燃烧过的火苗。 让它被忘掉,永久、永久, 时间是位仁慈的朋友,他会使我们老。

19 文化过滤表明的是一种文化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对另一种文化进行的选择性解释。
文化过滤除受自身文化价值标准的影响外,还受当下时间因素的影响。 如中国当代文学对俄苏文学的接受,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当时特定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20 文化阐释与创新:文化传播过程中,阐释并不是对原著的对应复述,也不是照阐释者的观点对原著进行随心所欲的论述,而是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阐释的结果是一个既不同于原著又不同于阐释者的观点的新的作品。
如中国的外国文学教材,通常把雪莱放在比拜伦更重要的位置上。

21 第三节 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一 、混生─交叉互渗与分类─多维意义链
第三节 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一 、混生─交叉互渗与分类─多维意义链 原始思维的互渗律是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 概括地说,比较文学的学科交叉表现为交叉互渗、边缘整合及整体观照三种形态,并借此形成了以文学为中心的与其他相关学科连接的多维意义链。

22 二、文学与哲学的互渗举例 拉斐尔:《雅典学院》

23

24 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文学以观念文学而著称,提供了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表达深刻哲理思想的典型范例。 法国哲学家萨特(1905—1980)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萨特发表的《存在与虚无》(1943)以及后来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和《辩证理性批判》(1960 )等哲学著作,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25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 (2)“自由选择”。 (3)“世界是荒诞的”。

26 存在主义文学虽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但仍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1、  鲜明的哲理性和寓意思辨性 如《禁闭》(1944)是萨特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中“与他人的具体关系”问题的形象表述。剧中有三个平庸委琐的角色:逃兵、同性恋者和杀婴犯。他们互相折磨。在萨特看来,每个人的存在都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并威胁着自己的存在,他人便是地狱。

27 基于此,存在主义文学创造出一种用主观感受的真实性来反映现实的新型作品。
2.主观感受真实性原则 萨特反复强调不是客观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而是人的主观意识创造着客观存在。如果说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是存在的,那么只有待意识指向它们和唤醒它们时,它们才从可能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基于此,存在主义文学创造出一种用主观感受的真实性来反映现实的新型作品。

28 3.极限境遇与自由选择 萨特的全部戏剧创作,都在说明他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在一定境遇中通过自由选择解释自己,创造自己的哲理。所谓存在,在萨特的戏剧中就是“境遇”或“环境”,遇到生存的危机,人物或苦闷、消沉,或进取、抗争,他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最后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危机。

29 三、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举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分析人的潜意识及其活动,将人分为三部分——“本我”(本能冲动)、“超我”(受社会习俗和道德制约)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自我”(以趋利避害为原则)。 此理论不仅解释了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因,而且影响了作家的创作。

3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中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倾向。儿子爱母亲,拒斥父亲;女儿则爱父亲,排斥母亲。 俄狄浦斯情结: 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被弗洛伊德心理学解释为弑父恋母的“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并认为此情结在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品如《哈姆雷特》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反复出现。

31 俄狄浦斯情结的争议 有学者认为,仅用性心理来评价俄狄浦斯杀父娶母不能说明它的本质。实际上它表现的是父权社会父与子的权力冲突和权力之争,争夺的是王位。它形成父子冲突原型,构成了西方文学史的父亲主题,反映父权文化权威与反权威之间的矛盾冲突。

32 厄勒克特拉情结 希腊神话中克吕泰涅斯特拉因怨恨丈夫阿伽门农杀死了大女儿伊菲革涅亚,遂背叛他和情人同居,并在阿伽门农返回家园时杀死了他。阿伽门农的二女儿厄勒克特拉仇恨母亲杀死了父亲,鼓动弟弟俄瑞斯忒斯杀死了母亲,为父报仇。这个故事被弗洛伊德心理学解释为恋父妒母的“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它和“俄狄浦斯情结”一样,有很大的影响。

33 母子冲突原型 这个故事形成母子冲突原型。但把母子冲突归结为父女、母子的性吸引和性矛盾,也有些牵强,它的本质反映的是男性社会的母子冲突。母子冲突交织着爱与恨,由于父亲对家庭没有责任,母亲关怀儿子的成长,把情感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长大后,精神独立,仿效父亲排斥母亲,引发母子冲突。 母子冲突最终表露出了男女冲突的矛盾。

34 四、文学与艺术的互渗举例: 1、文学与绘画:如《神曲》及其插图
《神曲》采用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以自叙体形式描写但丁35岁(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恶),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贪欲),一只狮子(象征野心),一只豹(象征逸乐),他在呼救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维吉尔带领但丁穿过地狱、炼狱(净界), 然后把他交给当年但丁单相思暗恋的贝阿特丽采的灵魂,后者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35 [意]米凯利诺:但丁与《神曲》 (佛罗伦萨大教堂壁画)

36 “我是贝阿特丽采,是我将你差遣。 我亟愿回到我所离开的地方。 爱把我带来,爱使我发言。” 19世纪法国画家多雷: 《贝阿特丽采委托维吉尔》

37 保罗·古斯塔夫·多雷(又译杜雷)不仅是19世纪最成功的插图画家,也被公认为数百年来最优秀的插画家。他曾为《圣经》、《神曲》、《失乐园》等许多世界闻名的巨著画过插画,生动再现了原著的完整风貌,被世人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文图绝配”。多雷作品如“漂浮在梦幻中”的辉煌风格非常适合这些经典名著,它们作为精品,一直流传到今。

38 地狱篇 地狱形似一个大漏斗,底在地球的中心,口在北半球,共有9圈,住着犯了七情六欲罪行而受惩罚的灵魂。地狱是恶人的归宿处。
意·波提切利·地狱图

39 “我心生怜悯,悲痛欲绝。” 比萨手抄本·地狱之门 15世纪意大利画家维奇他手抄本绘画《保罗与弗兰西斯卡》 (地狱第二圈·贪色者)
15世纪意大利画家维奇他手抄本绘画《保罗与弗兰西斯卡》 (地狱第二圈·贪色者) “我心生怜悯,悲痛欲绝。” 19世纪法国画家多雷: 《保罗与弗兰西斯卡》 比萨手抄本·地狱之门

40 炼狱篇 炼狱是浮在南半球海面上的一座孤山,它是灵魂赎罪的地方,形似宝塔。净界有7层,表示人类有7宗罪:骄、妒、怒、惰、贪财、贪食、贪色。涤净罪恶,才能升天堂。 多雷:《炼狱之火》(第七层) 塞耶斯·炼狱图

41 19世纪英国画家布莱克 《但丁接受火的洗礼》(第七层)

42 天堂篇 天堂形如一个轮盘,共有九重天,每重天都是透明的气体。天堂是上帝的居所,也住着圣人、贤人、行善者等。 佛罗伦萨手抄本·天堂图

43 我的记忆胜过了我的才华, 我无法找到称心的办法去描绘 十字架上基督放射出的耀眼光华。 多雷:《火星十字架》

44 最后但丁得以见上帝之面,并窥见三位一体的神秘。如同电光一闪,诗篇到此结束。
天堂篇最后一行,即《神曲》的最后一行:“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灵魂沐浴在光和爱之中。 威尼斯手抄本 · 神的幻象 (最高天)

45 《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 《拉奥孔》的作者是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代表莱辛。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了诗和造形艺术的区别和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性。  

46 2、文学与影视的互渗举例: 许多世界文学名著被改拍为影视作品。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交叉互渗使这两门学科之间在表现形式的差异性中呈现出审美价值的共同性,并且影视从文学作品的改编也为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奠定了材料事实关系的基础。 欣赏影片。

47 国外汉学”有时被称作“国际汉学”、“世界汉学”,或者简称作“汉学”。 狭义的“汉学”是国外关于汉语文献以及相关文物遗存、文化活动的研究;
第四节 比较文学与国外汉学的学科同异性 一、 国外汉学 国外汉学”有时被称作“国际汉学”、“世界汉学”,或者简称作“汉学”。 狭义的“汉学”是国外关于汉语文献以及相关文物遗存、文化活动的研究; 广义是国外对整个中华民族文献典籍、文物遗存和文化活动的研究。

48 当今,日韩、俄苏和欧美的学术实体,是堪与国内学术相媲美的三大板块。
二 、国外汉学的历史蕴涵和学术蕴涵: 历史蕴涵:明清之际西欧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出于传教目的大量翻译儒经和其他经典,在客观上却为中国文化的西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是基于他们的辛勤劳动,西方诞生了汉学研究这一新兴学科。 当今,日韩、俄苏和欧美的学术实体,是堪与国内学术相媲美的三大板块。 学术蕴涵:译介学、鉴赏与评价、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方法论的创新等范畴都值得关注。

49 明清之际西欧天主教传教士翻译儒经和其他经典:
“自利玛窦1595年进入北京,至1775年在北京的耶稣会解散,是耶稣会在中国近两百年的辉煌历程。这期间,在华耶稣会士们写下了许许多多有关中国的作品,对中国的描述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全景式概述到专题性研究。在此过程中,耶稣会士中涌现了一批堪称汉学先驱的人物,同时他们的许多作品也在欧洲出版刊行。受此影响,欧洲公众对中国的态度从淡漠到热心、从诧异到深思、从单纯猎奇到理性的褒贬。这一时期是耶稣会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欧洲人在耶稣会士的引领下认识中国的时期。” (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50 根据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对17-18世纪在华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作品情况得出一个大致印象:

51 17-18世纪在华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作品 序号 类 别 17世纪 18世纪 合 计 1 文学(文学、戏曲) 3 4 2
类 别 17世纪 18世纪 合 计 1 文学(文学、戏曲) 3 4 2 宗教(除天主教外的其他中国宗教及其历史) 12 15 医药 20 24 艺术(建筑、音乐、绘画) 26 5 哲学(儒家经典、诸子哲学) 27 32 6 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中国概况) 9 35 7 礼仪(与礼仪之争有关的祭祀礼及其他大小礼节、仪式) 38 50 8 语言(语法、字典、源流考辨) 13 39 52 译文 47 55 10 时事(当写作之时的政治、社会状况、重大事件) 63 72 11 科学(动物、植物、技术、手工艺等) 68 75 历史 17 65 82 地理(游记、地图、路线描述) 14 73 87 天文历算(天文史、历法、数算) 25 89 114 合计 127 596 723

52 其中,传教士们向欧洲介绍的一个重点是中国的儒家学说,通过下表可见一斑:
西译经籍刊印部分 序号 译者 国籍 译作 出版时间 出版地点 1 利玛窦 《四书》拉丁文译本,微加注释 1615 《基督教远征中国史》 2 殷铎泽 《中庸》译本,后附《孔子传》 1617 1676 1672 果阿 南京 巴黎 3 《论语》译本 不祥 4 柏应理 《中国哲学家孔子》,包括《大学》、《中庸》、《论语》译文 1686 1687 5 白乃心 《中华帝国杂记》,后附《孔子传》及《中庸》选译文 1697 佛罗伦萨

53 (参考《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第106-107页)
卫方济 《中国典籍六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小学》 1711 1783-1786 布拉格 巴黎 7 马若瑟 《书经》选译 1736 杜哈德《全志》卷2 8 《诗经》八章译文 9 宋君荣 《书经》译注 1770 1852 10 蒋友仁 《书经》拉丁文译本 1776 《书简集》卷4; 《中国丛刊》卷1 11 韩国英 《大学》、《中庸》译文 12 孙璋 《礼记》法译本 13 《诗经》法译本 1830 斯图加特 14 雷孝思 《易经》拉丁文译本 1834(卷1) 1839(卷2) 15 冯秉正 《易经》译文 经雷孝思采录 16 郭纳爵 《大学》译本 1662 江西建昌 殷铎泽 《论语》译本 不祥 果阿 (参考《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第106-107页)

54 从表中可以看出,18世纪耶稣会士的作品除以单行本行世之外,许多是收录于其他刊物中。
在这些刊物中,最有名的是《耶稣会士书简集》( 年间共发行34集,历任主编为郭弼恩、杜哈德、帕杜耶)、《中华帝国全志》(杜哈德编纂,共4卷,1735年在巴黎出版)和《中国丛刊》( 年间共出版17集)。据统计,18世纪以非单行本面世的耶稣会士作品中有58.9%刊于这三部著作。这些刊物对18世纪欧洲汉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第109页)

55 西方传教士大量译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也始于18世纪的法国耶稣会士。
如《中华帝国全志》书中载有耶稣会士殷弘绪(1662-1741)法译明话本《三言二拍》中的《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怀私怨恨仆告主》、《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以及马若瑟(1666-1735)法译元代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中国悲剧》。 (参考卓新平:《基督宗教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21页)

56 近代来华传教士的汉学研究: 近代来华的传教士中,精通中国古典文化并致力于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去的,最负盛名的要算英国新教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 1861年,理雅各的《中国经典》英译本第1卷出版。至1886年,理雅各已基本上译完“四书”、“五经”,共达28卷之多。而且,因其采用英汉对照和祥加注释的方法,使其译本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至今仍被视为标准英译本。

57 1876年,理雅各受聘为牛津大学第一任“中国学”讲座教授,其间又出版了大量有关中国思想文化的著译作品。理雅各对中国经典的译介和研习,大大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对西方现代哲学、伦理与文学思想的感染和影响。
(参考卓新平:《基督宗教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27-329页)

58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以及对新时期以来内地学界的影响
新时期以来 ,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为海外汉学 )的一个分支 , 传入内地并引起了内地学界的热烈反响。特别是一些华裔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 , 如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刘禾、张旭东、黄子平、许子东、刘康、孟悦、张错、张英进、陈建华、唐小兵等 ,对新时期以来内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转型起到了很大的刺激、推动与催化作用。

59 夏志清: 边缘作家的发掘与审美现代性标准的确立
美国华裔学者夏志清的 《中国现代小说史 》自新时期传入以来 , 内地学界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围绕着这本书引发的争论 , 最核心的就是如何确立文学价值的评判准则: 是继续强调政治至上 , 还是 “全以作品的文学价值为准则 ” 。夏著所高扬的文学审美性的批评立场使他对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等一批原本处于边缘的作家作品的重新发掘和观照极具慧眼 , 被内地学者所认同。

60 国外汉学的特点: 第一,这一研究在将中国文学与本国文学互相比照而证同辨异之时,便自然而然具备了比较文学的性质。
第二,这一研究是新方法的试验田。 第三,既然国外汉学家的批评方法、分析角度灵活多变,其文艺观、价值观以及趣味好尚又与我们不尽相同,那么他们所做出的论断和结论,也包含一些新颖而深刻的见解。 第四,这一研究经常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第五,这一研究具有很强的国际性。

61 三、比较文学如何借鉴和利用国外汉学 第二,向国外译介中国文学。 第三,不断更新文学研究方法。 第四,积极开展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第一,梳理中外文学交流史。 第二,向国外译介中国文学。 第三,不断更新文学研究方法。 第四,积极开展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62 思考题 1、简述比较文学研究中文化对话的基本过程及意义 2、举例说明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3、国外汉学的历史蕴涵与学术蕴涵


Download ppt "第三章 视域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