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健康綠建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健康綠建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健康綠建材

2 前言 綠建材通則的制定是召開各領域之專家會議後彙整共同意見,將四大類(生態、健康、高性能、再生)評估項目中最基礎的要求獨立成為通則部分,其主要的管制意義與目的包括: (一)綠建材是對環境無害的建材: 應確保綠建材標章產品於生命週期各階段中不會造成環境衝擊。 (二)綠建材的規格標準: 品質應符合法規及一般功能性要求。 (三)綠建材是對人體無毒的建材: 確保對人體不會造成健康的危害。   以上三點包含了綠建材的主要精神與綠建材安全可用的基本要求,除有賴建材廠商新的綠色產業哲學與自律自主的品質管制外,也將透過綠建材標章審查委員會的現場查核與科學試驗等措施加以嚴格把關。

3 何謂綠建材 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於1988年提出綠色建材的概念,其中綠色乃指其對永續環境發展的貢獻程度。而到了1992年國際學術界才為綠建材下定義:「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材料,稱為『綠建材』」。   我國地狹人稠,大多數室內空間均有使用人口密度過高的困擾,與裝修建材的使用有過量的情形,造成許多材料的浪費與產生新的室內污染源。為有效控制室內污染源、延長建築物的生命週期與材料的再利用,進而研擬適用於國內本土化之綠建材評估要項與標準,並提出具體可行之管制措施以保護國民健康及環境資源。

4 綠建材之特性 廿一世紀為綠建材的時代,綜合各國之綠產品標章或建材標章可了解目前國際間對於綠建材的概念可歸納為表1。
有關能源、健康、環境等重要議題皆與建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唯因觀念、地域以及技術等差異而有不同的名稱與評估項目,然其最終目標皆為建立健康與舒適的環境,追求人類生計與萬物生活均衡共存,最終達成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 表1有關綠建材之概念綜整 Reuse──再使用 Recycle──再循環 Reduce──減量 Low emission materials──低污染 使 用 優 點 生態材料─ 減少化學合成材之生態負荷與能源消耗。 回收再用─ 減少材料生產耗能與資源消耗。 健康安全─ 使用天然材料與低揮發性有機物質的建材,可減免化學合成材所帶給人體的危害。 材料性能─ 材料基本性能及特殊性能評估與管制,可確保建材使用階段時之品質。 評 估 項 目 性能確保 環保確保性 健康性確保

5 綠建材之特性 京都議定書已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針對全球工業化國家之原料開發、生產製造及能源消耗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提出抑制方法,以管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期許 年間之排放量應較1990年再減少5.2%。台灣依循此重大國際規範,落實在國內產業界,擬定出三個因應方針: (一)零排放: 合理之製程計劃與構造型式,再生能源的使用,材料回收再生、再利用。 (二)低耗能: 高效能機器與器具的使用,減少建材製造時之耗能。 (三)健康確保: 污水垃圾減量,營建廢棄物減量,建材的使用。

6 綠建材之特性 而建築產業不僅取材自地球資源、影響地球環境甚鉅,並且直接影響生活於建築物中使用者,因此藉由推展永續建築,推廣綠建築推動方案,尋求建築與外在環境的共生共榮,並且以推行綠建材使用回應環境負荷及人類健康,達到「人本健康、地球永續」之綠建材標章精神,並依此精神建立綠建材標章制度的評估機制:生態、健康、高性能與再生四個範疇,期以本土化氣候條件、風俗民情,為國內之建材產業診斷,為國人之生活環境把關,提昇建材性能,未來能與國際建材標章評估體系接軌,建立相互評估機制,提升國家形象與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綜觀全球化市場經濟制度下,環亞熱帶區域國家大量接受溫帶國家之產品與技術建議,此結果往往造成環亞熱帶區域不正確之產品使用與建築營造觀念,甚至嚴重影響該區域之生態環境與居住生活環境。此種惡性循環結果,在面臨廿一世紀的挑戰前提下,實為環亞熱帶區域必須正視之課題,而此亦為台灣營建產業提昇的重要目標。   由於台灣擁有得天獨厚之地理與氣候環境優勢,若能針對此環亞熱帶區域,發展因地制宜之建築環境應用科技,實可貢獻一己之成果,促進此區域之永續建築與環境發展,達成國際分工與國際接軌,共同邁向永續發展之推展角色。

7 國外綠建材推動制度   自1977年德國率先提出藍天使標章後,二十五年來世界各國的建材與環保標章評估日臻完善。除藍天使標章外,目前世界上尚有許多綠建材相關標章如:芬蘭建材逸散等級、丹麥與挪威的室內氣候標章、德國環保與建材的標章評估、北歐環保標章、歐盟生態標章、美國綠建材相關評估制度、日本環保標章與住宅性能評估標準-JIS、JAS對建材甲醛濃度之逸散量規定、加拿大環保標章、中國大陸的中國環境標誌等。這些制度所列出之建材評估項目,都能作為建材標章等級或管制規範。

8 國內綠建材標章認證類別  目前國內現行評估制度由標準檢驗局「中國國家標準」、「商品檢驗法」規範產品的一般性能;另有環保評估制度部分包括政府「綠色採購制度」及環保署「環保標章制度」,以及「綠建築標章」採綠建築九大指標規範新建建築物的生態、節能、減廢與健康。在建築材料領域,「綠建材標章」於2004年7月正式公告受理申請,標章之核給須先進行材料試驗,提出檢驗報告書後由綠建材標章審查委員會審查,作為進階性評斷及整合相關資訊,通過審查後報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核發標章。如今「綠建材標章」制度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積極擘畫與專家學者研究合作,已擬定「綠建材標章」相關評估基準,作為提供民眾選用建材時之依據。

9 通則一般要求 (一)綠建材應於原料取得、生產製造、成品運輸及使用等階段不致造成重大污染,及增加溫室氣體排放、破壞臭氧層物質,及各種導致環境衝擊之行為。 (二)綠建材之產品功能應符合既定之國家標準者,若無國家標準者應另聲明其所具有之規格標準。 (三)綠建材之品質及安全性應符合相關法規規定。

10 通則限制物質 建材限制性物質評估,將公定有毒之化合物含量限制,對環境及人體有危害之化合物(指標污染物),依材料之種類,擬定相關評估指標,於建材之定性評估中加以分析、禁用,以確保建築室內空間及地球環境之健康安全。評估項目包括: (一)非金屬材料任一部份之重金屬成份,依據「事業廢棄物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CLP)」檢出值不得超過表1之規定。【需檢附試驗報告書】 (二)不得含有石綿成份。【需檢附試驗報告書】 (三)不得含有放射線【加馬等效劑量在0.2微西弗/小時以下(包括宇宙射線劑量)】。【需檢附試驗報告書】 (四)不得含有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之毒性化學物質。 (五)不得含有無機鹵化物及其他蒙特婁公約管制化學品如表2。 『認可試驗報告書:須經「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CNLA)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認證之實驗室出具之報告書。」』   綠建材通則的規定是符合綠建材精神的基本限制,並為進一步申請綠建材標章的第一道關卡;通則的規定也排除了部分近年來大量使用的化學危害物質,因此,有意取得綠建材標章的建材廠商需要明白綠建材的精神與意義,揚棄過去人類的經濟本位思維,改以環境永續、人本健康之信念,不採用危害環境的生產方式、不添加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便是產業提昇的第一步。在生產過程中嚴格的品質管制,也是通過綠建材通則的基本要求,確保公司生產的每批產品都達到綠建材標章的要求,經營企業信譽與價值,為取得綠建材認定資格的關鍵。

11 表1 非金屬材料任一部份之重金屬成份檢出值標準表
檢出值標準(mg/L) 總汞(T-Hg) 0.005 總鎘(Cd) 0.3 鉛(Pb) 砷(As) 六價鉻(Cr+6) 1.5 總銀(Ag) 0.05 總銅(Cu) 0.15

12 綠建材標章起步 突如奇來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打亂了人們的生活腳步,也逐漸改變了人們的衛生習慣,SARS雖然可怕,但換個角度想,正因為這個新世紀的超級病毒,給了人們新的省思機會,重新檢視生活習慣、乃至於居住環境是否符合健康的條件,一股新的「健」築思潮正在建築界被討論、醞釀著,而今年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動的「綠建材標章」制度正要起步,就完全迎合這項新「健」築觀念。 19世紀中葉,英國因為傳染病、地下水及水源的汙染,而在1848年制訂「公共衛生法」、1851年制訂「勞工宿舍法」,大大影響了現代都市計畫的思維,重新針對居住環境的空地、道路寬度、建築高度條件等加以規範。

13 SARS風暴 建築業重新省思 全球面對SARS疫情風暴的威脅,建築界也從建築設計角度亟思根本的防疫之道;今年2月發病至今,它雖可能以飛沫或體液等密集性的接觸而傳染,但也可能和建築或運輸工具的通風和空調設備有關,因此,發展多年的密閉式、高層化的中央空調建築開始被質疑、被挑戰,回歸良好自然通風、採光,以及有綠地作為緩衝空間的「綠建築」、「綠社區」與「綠都市」等永續發展的環境,可以預見將更是未來的環境規劃方向,與過去強調「便利」、「安全」、「土地高度利用」的潮流可能產生若干衝突。 事實上,綠建築(亦稱環境共生建築)具有安全、健康、舒適、環保、永續、節能等特性,近幾年來,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積極建立九大評估指標,順利推動「綠建築標章」制度,從鼓勵公私有建築申請標章,到行政院即將予以法制化,成為普遍性的建築常規,已經確立台灣與國際建築環保趨勢接軌的方向,如果建材也能跟著「綠化」,更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14 裝潢建材 別放毒氣 內政部建研所環境控制組組長陳瑞鈴說,為改善建材逸散甲醛等「毒氣」的問題,建研所今年內將建立「綠建材標章」,限制常用於室內裝潢的建材,其有機揮發物質的逸散量不得超出一定的標準,以確保民眾的健康。此外,取得綠建材標章的建材除了訴求健康之外,是否以再生材料製成、是否具有透水與隔熱等高性能的環保功能,也是評估的重點。 成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江哲銘指出,室內空氣品質不良的汙染源,除了來自室外的廢氣,室內裝潢建材在製造過程中,為了性能考量,經常添加各種化學物質以達到硬化、膠合及防腐等作用,以致房屋裝修完成後,這些化學物質會隨著時間和溫度變化,大量地逸散在空氣中。 江哲銘曾針對台灣北、中、南等地區數十棟辦公空間的空氣品質調查顯示,室內甲醛濃度值大都超出先進國家所要求的健康基準,而且甲醛是一種已經被證實的化學致癌物質,如果不注意居家或辦公場所的建材安全性,在台灣生活的致癌風險將比健康基準值要高出上百倍,這可能是導致癌症在台灣長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的原因之一。

15 裝潢建材 別放毒氣 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蘇慧貞執行高雄市環保局委託的「高雄市辦公大樓室內空氣品質調查與健康危害之評估」結果中,指被調查的辦公大樓二氧化碳濃度在上午11時與下午3時之間,常因換氣量不足而有累積現象,濃度都高於各國室內空氣品質的建議濃度;甲醛濃度也超過世界公認的標準值0.1PPM好幾倍,應列為優先管制對象。 蘇慧貞說,大多數人在室內活動時間超過90%,但空調系統、裝潢建材及各種室內活動型態,卻會造成室內空氣汙染源,危害健康;美國由病態建築症候群所引起的生產力降低情形,據估計,損失高達150至380億元。

16 相對濕度 須低於70% 江哲銘說,台灣地處亞熱帶,全年溼度高,藉由空調系統控制溼度須低於70%的相對濕度,才能抑制微生物孳長,並有於利揮發性有機物質溢散;但研究發現,多數大樓的相對溼度均高於70%,且換氣效率不良,屬於病態建築,如果室內採用的是低逸散或零逸散揮發性有機物質的建材,健康就多一層保障。 除了健康之外,綠建材標章的評估指標也特別重視資源再生利用,未來國內建立標章制度後,將藉此鼓勵回收營建廢棄物再製成建材,減輕垃圾處理的負擔,例如許多合板可用淘汰的學校課桌椅再生製造,就不會有資源浪費的問題。

17 「生態與再生」綠建材 居家綠生活地球零負擔 生態的綠建材以往人類毫無節制地消耗資源,已使地球的二氧化碳濃度年年劇增,除了造成地球氣候暖化,使冰山冰河大量溶解,過去百年來海平面因此上升20公分;如果二氧化碳的產量再不有效抑制,科學家預估未來百年,地球的平均氣溫將再上升攝氏2到3度,海平面可能上升65公分,甚至預測在2050年時將上升150公分;屆時所有沿海的居民將面臨嚴重水患,有些島嶼或國家甚至可能沈入海底長眠。 這等可怕的預言,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極可能發生在不久的將來。或許你會問:防止這種現象發生,我能做些什麼?很簡單,只要從居家生活環境做起,就能積少成多,減輕地球的負擔。

18 根據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統計,台灣的建築產業耗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24
根據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統計,台灣的建築產業耗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24.3%,接近四分之一;而建造鋼筋混凝土(RC)建築過程的耗能量,是鋼骨(SC)建築的1.2倍,因為耗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鋼骨建築的1.4倍,可見RC建築對地球環保有很大的殺傷力。不僅如此,RC建築所需的大量河砂,多半破壞了河川的生態,將來把建物拆除解體時,廢棄的土石、磚塊又不被回收利用,更成為環境之痛。

19 無奈,台灣是世界上使用水泥最多的地方,連20幾層的高樓仍大量設計成RC構造,這不但不利於防震,前後所產生的環境負荷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把營建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成了國內當前最迫切的課題之一。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蕭江碧指出,減少建築產業耗能與二氧化碳汙染最有效的對策,就是促進建材的循環再利用,如此就不必一再向大自然攫取資源,殘害下一代的生活環境;目前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對建築物都有「建材回收率」的規定,也就是指定新建物起造時,必須使用3到4成的再生混凝土磚、再生木材等回收再利用的「再生建材」。

20 蕭江碧指出,根據近幾年的調查發現,國內拆除建物所產生的營建廢棄物中,除了高價的鋁、鋼筋、鋼骨等材料的回收率高達8成之外,對於混凝土、磁磚、玻璃、木材和塑膠等廢棄物幾乎不回收使用,造成台灣山河滿山滿谷盡遭這些營建廢棄物的汙染,而合法的棄土場和衛生掩埋場也因為大量的營建廢棄物,加速了它們壽終正寢的腳步,形同資源的雙重浪費。 有鑑於此,建築研究所今年底將建立「綠建材標章」,除了先前提倡的「健康」綠建材之外,也將優先鎖定九類營建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透過公共工程採購管道,使「再生」綠建材大量被使用,帶動國內建材循環利用的環保風潮。

21 這九大類再生綠建材都是最常用在建築工程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市場性,分別是(1)高壓混凝土地磚(2)植草磚(3)圍牆磚(4)道路級配料(5)消波塊(6)公園遊憩區與風景區碎石步道舖面等六種混凝土再生產品,以及公共建築可使用的木質廢料再生粒片板、中小學淘汰課桌椅回收再製的粒片板、木片水泥版等三項木質再生產品。 蕭江碧說,初步推動這九大類再生綠建材,每年約要用掉400萬噸的營建廢棄物,如果以目前推估每年約1200萬噸的營建廢棄物產量換算,至少可減少三分之一的環境負擔。

22 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教授黃榮堯分析,這些再生綠建材要被市場接受,品質和價格十分重要,一般民眾對於再生產品常存有品質低落的錯誤印象,這使得接受程度降低,回收再利用市場無法擴展。事實上,國內近年來營建土木科技發達,一些再生磚的抗壓強度、透水性能都相當好,只要公家機關能帶頭採用,自然能快速降低生產成本,使價格大眾化。 同樣是地狹人稠的日本,對於都會區建築廢棄物的減量與回收利用非常重視,日本政府訂出營建廢棄物回收利用率目標,從1995年的58%再利用率,大幅提升至2000年的80%。200年3月建設省提出新法案,要求樓地板面積超過100平方公尺的拆除或新建工程,業主及包商應回收木材、水泥與瀝青等廢棄物,並於施工前7天向主管單位提報工程內容、預估廢棄物數量和回收計畫,未遵守回收義務的業主,最高將處20萬日圓,而包商最高也可罰50萬日圓,作法比國內先進,規定也頗為嚴格。

23 目前政府已針對道路刨除的瀝青混凝土,要求回收再利用;依照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頒布的作業要點規定,各機關的瀝青混凝土再利用率,新闢路段的路面工程從民國91年起須達10%以上,且每年增加10%。因此,建研所也希望未來再生綠建材的使用量,將比照瀝青混凝土的規定,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如此一來,營建廢棄物減量的效果將十分可觀。 其實,善用再生建材也能兼顧生態的保護。位於南投縣的內政部役政署前有一排行道樹,綠意盎然不僅賞心悅目,也有調節當地微氣候的功能;不過,為了增加停車位,這排有兩個人高的行道樹差點必須「搬家」,經由成大建築研究所教授林憲德出面獻策後,既能增加主管機關所需的停車空間,也做了最好的建材再生與生態保護的示範。

24 林憲德利用行道樹之間的空隙舖設植草磚,讓車輛可以平穩地停在樹蔭下,並利用廢棄的輪胎作為車擋,看到這些立在地面的輪胎,可以馬上聯想到停車位。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不破壞行道樹的成長環境,林憲德利用921大地震所產生的廢棄磚石磨成小碎石,舖在行道樹下,讓車輪來回輾壓不致硬化了土壤,保有原來可以呼吸、滲水的功能。 此外,所謂「綠建材」就是人體與地球環保較為友善的建材,除了先前談過的健康健材外,可循環使用、以及無匱乏危機的天然建材,都屬於推廣使用的對象,例如竹子、取自人工森林的木材、黏土等。

25 成大建築研究所所長江哲銘舉例,目前常用的油漆都是化學合成物,其成分中含有不少揮發性有機物質和重金屬,對人體健康危害甚大,而先進國家如德國已逐漸改用桐油、亞麻油等天然材質製造「生態油漆」,一些隔熱材使用保麗龍作原料,發泡劑則破壞地球上空的臭氧層,這些建材都有很高的「毒性」,國外已逐漸改採麻、羊毛、棉等天然纖維類的材料替代,功能相同,卻無毒無害;而一些填縫劑也改用蜂臘替代,這都是「生態」綠建材的發展趨勢,未來國內的綠建材標章制度也將加以認證。

26 『高性能的綠建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追求永續發展的生活環境,建材的性能研發也因勢利導,滿足人類呵護環境、也兼顧生活品質的需求;為了推廣這些具有建築環保性能的綠色建材,同時帶動21世紀建材產業升級革命,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鎖定四類綠建材,作為核發「高性能」綠建材標章的對象,將來不論土地開發者、規畫設計者或一般消費者,都能因此參與地球環保工作,為改善生活環境品質做出貢獻。 建築技術日新月益,建造高入雲天的摩天大樓已非難事;生活在不同氣候的人們,利用高性能的建材來營造舒適、環保的生活空間,使再惡劣的天氣都不影響人們正常的作息。因此,拜科技之賜,追求高性能的建材,已成了建築業打造永續環境不可或缺的一環。

27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環境控制組組長陳瑞鈴表示,根據國家建築實驗室檢測設備的建置進度,初期將鎖定四大類的高性能綠建材,分別是(一)隔熱綠建材(二)透水性綠建材(三)隔音綠建材(四)防火綠建材。
陳瑞鈴說,妥善利用隔熱綠建材,可以讓屋頂、房屋外牆阻擋不必要的陽光直射,在炎熱的夏季減少無謂的空調耗電,省電、省能源也省荷包;透水性綠建材主要用在人工舖面,協助雨水滲透到地表以下,改善「都市熱島效應」,增進生物多樣化,去除都市「水泥叢林」的憂鬱;隔音綠建材則能擋住惱人的震動和噪音,還給你我應有的寧靜;而防火綠建材更是確保公共安全的守護者。 要認定上述建材的各項性能是否符合綠建材標準,不但要有檢測設備,作為執行檢測依據的檢測基準也是成敗關鍵。負責規畫綠建材標章制度的成大建築研究所所長江哲銘說,建研所早已建立設備齊全的防火實驗室,配合多年的檢測經驗,對防火綠建材的認證已蓄勢待發,隔音綠建材的檢測認證工作也已準備就緒;至於隔熱綠建材部分,則由成大機械系教授陳寒濤負責制訂檢測基準,透水性舖面部分由海洋大學教授廖朝軒負責,四類高性能綠建材標章認證申請都能在今年底順利上路。

28 隔熱綠建材 省能也省荷包 許多人對建材性能的重要性可能還是一知半解。以隔熱建材為例,國內就有不少負面案例;台灣氣候溼熱,特別是夏季高溫往往在攝氏30度以上,人們躲避酷熱的艷陽都唯恐不及,竟有不少大樓採用全面的玻璃帷幕外牆歡迎陽光,這種玻璃帷幕大樓原本用在十分寒冷的歐美國度裡,為的是保存冬天日照輻射熱,讓室內產生「溫室效應」,不過,有人不明究裡,只因為看上它炫麗的外表就全盤抄襲,引進國內,造成嚴重浪費室內空調電力,許多大樓的中央空調系統還不夠用,必須另裝窗型冷氣機才能消暑,玻璃帷幕大樓也因此被貼上「能源殺手」的負面標籤。 不過,隨著建材科技的進步,玻璃帷幕大樓已有「改邪歸正」的趨勢,不全然都是節約能源的壞榜樣,有些隔熱和遮陽設計良好的金屬玻璃帷幕大樓反而有特優的節能功效。

29 透水綠建材 改善熱島效應 在防震、經濟效益和景觀等因素的考量下,金屬玻璃帷幕牆具有輕量化、耐震、施工迅速、景觀開闊等優點,已成為高樓建築設計的主流,為了克服節能的困境,除了以外牆遮陽、降低日照直射玻璃的「開口率」等設計應對之外,只允許日照光通過、卻能把輻射熱阻擋在外的新型玻璃已經問世,這種建材性能就符合綠建材的要求。 在透水性舖面也有類似的情形。舉例來說,為了堅固耐用的需求,台北市政府翻新全市人行道時,一律在路基上方舖上鋼絲網,利用層層混凝土和高壓地磚,把人行道「糊」得耐壓又耐磨,如此「耐操」的人行道卻讓地表沒有呼吸的機會,好比人皮膚上的毛細孔全被堵住一樣,雨水下不去也上不來,只能順著排水溝流到更大的排水系統往外抽,這也就是都市水患發生機率逐年提高的主因之一。 人行道無法呼吸,私人社區(尤其是山坡地社區)和公共建築的基地開發也是如此;放棄透水性舖面的設計,改用堅硬的混凝土或柏油舖面,讓土壤內的微生物沒有存活的機會,土地也失去蒸發水分為環境散熱的功能,所以我們必須開冷氣才能避開悶熱,日漸高溫化的「都市熱島效應」自然揮之不去。 所幸,在全世界永續發展意識高漲下,強調生態水循環的透水舖面設計逐漸形成共識,為了克服公務員擔心的人行道抗壓強度不足的問題,日本、美國、歐洲乃至於國內的營建專家,都已陸續研發出兼顧強度與透水能力的舖面材料,這些透水性佳的綠建材若能普遍用在生活環境上,對提升都市環境的舒適度、營造生物多樣性將有不小的貢獻。

30 隔音綠建材 擋住震動噪音 在隔音綠建材方面,應用的層面也相當廣,許多被生活噪音所苦的民眾將因此獲得「解脫」。 例如居住在高架道路或機場旁的住家,對交通噪音想必恨之入骨,有人還因此染上躁鬱症等病症,如果無法改變居住地點,具良好隔音性能的綠建材就能幫上大忙。 目前市面上的隔音門、窗、牆、樓板等設計和產品讓人眼花撩亂,各自吹噓其隔音性能,讓民眾難以選擇。長期研究建築噪音控制的成大建研所所長江哲銘表示,將來民眾只要選擇取得綠建材標章的隔音建材產品,隔音效果都得通過國家建築實驗的嚴格把關,這種「掛保證」的產品用起來才安心。 有些公寓大廈的「內部噪音」也常令人束手無策,例如樓上住戶半夜起來上廁所,沖馬桶的水聲足以吵醒人,樓下住戶只能乾瞪眼;江哲銘說,像這種情況,選擇低震動、低噪音的馬桶建材,問題就可解決一大半了。

31 結語 這是個品牌的時代,不論是穿戴上身的服飾、鐘錶,還是吃進肚子裡的生鮮食品,都講究受人信賴的品牌,建材也有相同的趨勢,以往強調營造建築外型美觀的建材採用觀念,在新世紀的永續發展思潮中,已明顯轉向講求健康、生態環保、資源再利用與高性能等訴求,而這幾項建築發展新主流,正是國內綠建材標章制度的精髓;可喜的是,從今年底開始,這項被先進國家所認同、採用的綠建材標章制度,也將在國內落地生根。 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動、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負責執行的綠建材標章制度,就是建材中的精品品牌,這枚標章象徵新世紀的建材革命,主辦單位自今年7月1日起將廣發「英雄帖」,號召設計界各路英雄好漢,為這枚重要的標章催生,有意參與設計者,屆時請密切注意聯合新聞網及民生報相關報導。 建築研究所環境控制組組長陳瑞鈴指出,觀察美國、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的綠建材標章,都能一眼就看出綠建材的特性,例如美國的健康地毯,還標示廠商名稱、貨物批號、廠商網址和查詢電話,這類地毯強調有機揮發物質(如甲醛)的低逸散效果,讓居家環境可以在事前的裝潢材料採購就能避開有毒物質,對協助消費者的辨識相當有幫助。

32 陳瑞鈴說,建研所與相關承辦單位將邀集專家組成專案審查委員會,在九月間完成綠建材標章的評選,屆時消費者只要認明這枚標章,就能順利買到綠建材,不再像以前如瞎子摸象般嘗試錯誤,花了冤枉錢又賠上身體健康。她並表示,相關的綠建材檢測基準已陸續到位,有意申請綠建材標章的建材廠商,明年初就可以向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提出申請。 統籌執行這項標章制度的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江哲銘指出,綠建材的認定要項可歸納為「高性能」綠建材、「生態性」綠建材、「再生性」綠建材及「健康性」綠建材等四大項,每一種特性的綠建材對人體健康或環境永續發展,都有重要的貢獻。 簡單地說,「健康性」綠建材就是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危害的建材,也是低有機揮發物逸散、低汙染、低臭氣、低生理危害等特性的建築材料。 江哲銘說,過去我國對建材的健康性比較缺乏管制,連基本的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都找不到,加上民眾對建材的健康性缺乏概念,以致長期、直接且暴露在高風險值的室內環境中而不自知,加上空調換氣不穩定,對國人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有些過敏病患和癌症病患均可能起因於建材的不健康。

33 所謂「高性能」的綠建材,是在整體性能上有高度表現的建材,這些物理及化學性能包含耐火性、防音性、隔熱性、透水性等。江哲銘表示,使用高性能建材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提升建築的品質,進而提高生活環境的水準,例如使用耐火建材可以保障生命財產的安全:使用高隔熱性能的建材,可使建築內部的熱負荷減低,節省能源;利用高隔音性能的建材,既能擁有寧靜的居家環境,更有敦親睦鄰的效果;而使用高透水性舖面,則可提高基地保水能力,減少水患發生機率,並紓緩都市熱島效應,這些都是高性能建材的新價值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建材產業景氣低迷,一旦這些綠建材成了建築界的「精品」,必能帶動綠色科技與建築的結合,使產業、學界進行研發的跨領域整合,對於帶動整體建築產業革新獲益匪淺。 過去人們只知道取己所需,無止盡地向大自然索討資源,這種重視經濟發展、卻忽略自然生態環境平衡的作法,經過多次天然災害的洗禮和教訓,終讓人們懂得反省人類生存環境與天然資源的保存息息相關。在這項永續意識抬頭的潮流下,檢視建築材料的使用是最重要的起步。

34 生態綠建材的訴求目標就在建材從生產至消滅的生命週期中,除了能滿足開發的基本性能要求外,也能減少對建材的加工,使用來自大自然源源不絕、用之不竭的材料是較佳的選擇,例如竹子、黏土等等;因此,對於地球環境而言,消耗最少的能源、資源,以及排放最少廢棄物的建材,對生態環境就有加分效果。 再生性綠建材是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產物,國內的營建廢棄物多半都淪為沒人要的垃圾,事實上,一些拆除或新建時廢棄的磚、瓦、石塊,都是製成再生建材的絕佳材料,善用一些廢棄木料製成木製建材,就能減少砍伐森林,也減少垃圾處理的成本,也因為如此,各先進國家早在多年前就有廢棄建材資源化比率的規定,藉此達到垃圾減量與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目的。 特別在建材再生性能部分,建研所已優先針對九類營建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並透過公共工程採購管道,使再生綠建材能被大量使用,進而降低成本及售價,增加國人對再生建材的接受度。 未來有關建築材料檢測及認證,國家建築實驗室已設置防火實驗群、性能實驗群及材料實驗群等三大類實驗設施,作為提供建材相關認定的整合平台,對綠建材性能給予科學的判定,對消費者辨識大有幫助。 不過,為了確保綠建材標章的公信力,未來建研所將要求申請的綠建材廠商生產作業,必須符合ISO9000及9001的品質管制流程,作為基本的認證門檻;對於取得標章的建材廠商,也會以不定期抽樣檢查的方式檢測建材的性能,若與原先送檢的樣本不符,內政部將得撤銷該標章許可,換句話說,如果綠建材的品管不佳,或廠商試圖以假亂真、偷天換日,將會踩到「大地雷」! 【 /民生報/A12版/綠建材專題報導◎ 記者鄭朝陽】


Download ppt "健康綠建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