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節 世界文明的交匯 學習重點 中南美洲的古文明 海外探險、貿易與殖民 世界文明的交匯 ※為什麼拓展新航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節 世界文明的交匯 學習重點 中南美洲的古文明 海外探險、貿易與殖民 世界文明的交匯 ※為什麼拓展新航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節 世界文明的交匯 學習重點 中南美洲的古文明 海外探險、貿易與殖民 世界文明的交匯 ※為什麼拓展新航線?

2 中南美洲古文明 中美洲 1. 馬雅文明 2. 阿茲提克文明 南美洲 3.印加文明

3 馬雅文明 P121 1.地區:猶加敦半島、瓜地馬拉 2.政治:獨立城邦 A.未形成統一帝國 B.全盛:四~九世紀 C.崩解:十世紀後 D.消失:十四世紀後 -原因不明 卡拉克穆爾城市是馬雅文明重要城邦之一

4 3.經濟:A.農業:a.高地-梯田、窪地-台田 b.生產玉米、薯類
P121 3.經濟:A.農業:a.高地-梯田、窪地-台田 b.生產玉米、薯類 B.貿易-維持各城邦來往 4.宗教-多神自然崇拜(穀神、羽蛇神) A.祭神:祈求豐收、健康與繁衍子孫 B.尚武好戰:繪畫裡常有以鮮血或人為祭 的畫面 C.城市中心:神廟(巨石階梯式金字塔)

5 5.文化成就高 P121 A.文字-意音文字 B.曆法-太陽曆(一年分18個月,每月20日) C.數學-使用「零」的符號與二十進位法
D.建築- a.階梯式平頂金字塔-頂上有神廟 b.繪畫、雕刻-常有以人為祭的場面

6 P121 馬雅的農業 馬雅人以玉米和豆類為主食,肉食相對較少,農作物主要有,棉花,煙草,番茄,可可等。馬雅農民採用一種極原始的「米爾帕」耕作法:先把樹木統統砍光,過一段時間乾燥以後,在雨季到來之前放火焚毀,以草木灰作肥料,覆蓋住貧瘠的雨林土壤(刀耕火種)。燒一次種一季,其後要休耕1-3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長達6年,待草木長得比較茂盛之後再燒再種。農業生產能力的緩慢,一旦出現長時間的乾旱,文明將變得非常脆弱,這也是科學家推測馬雅文明突然消失的一個原因。 在美國衛星的一次探測任務中,科學家發現馬雅一些類似灌溉用途的精密交叉渠道

7 馬雅的曆法 馬雅人的曆法是世界上獨特的曆法,他們的曆法體系由3種曆法構成,即神曆、太陽曆和長紀年曆。
P121 馬雅的曆法 馬雅人的曆法是世界上獨特的曆法,他們的曆法體系由3種曆法構成,即神曆、太陽曆和長紀年曆。 神曆亦稱「卓爾金曆」,每年260天,由20個神明圖像和1到13的數字,不斷組合循環,類似中國的天干地支,通過不斷搭配組合,得到260種組合圖標,代表260天。

8 P121 太陽曆是根據天文測算而來的金星曆法。一年分18個月,每個月20天,另加5天作為禁忌日,這樣全年就是365天。精於星象觀測的馬雅人經過長期觀察、周密計算,將一年的長度修正為365.25天,這同今天科學測定的絕對年長 天的數值,相差不足萬分之一。

9 P121 長紀年曆極適於推算悠遠漫長的歷史刻度,建立在極其發達的數學思維之上,馬雅人運用這套曆法可以準確無誤地記下幾千年中的每一個日子。考古學家根據16世紀西班牙入侵馬雅的時間,再依照碑文上記錄此事的計數單位往回推算,算出馬雅紀年的元年為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

10 P121 當神曆年輪迴了73圈後,剛好和周轉了52圈的太陽年回到同一個標記上,由此形成一個52年的大周期,馬雅人依此將52年定為一個世紀。 馬雅曆法有一定的周期。例如: 20金Kin(天)=1烏納Unial(月)或20天 18烏納Unial=1盾Tun(年)或360天 20盾Tun=1卡盾Katun或7200天 20卡盾Katun=1伯克盾Baktun或144000天 20伯克盾Baktun=1皮克盾 20皮克盾=1卡拉盾 20卡拉盾=1金奇盾 20金奇盾=1阿托盾

11 P121 馬雅人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它的發明與使用比最早使用「零」的印度還要早一些,比歐洲人大約早了800年。 並且使用二十進位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億。例如,在計時上,馬雅人有一個稱為「阿勞東」的單位,就相當於這樣巨大的單位,只有在測量星際距離時才需要用到。

12 P121

13 馬雅人的意音文字 P121

14 P121 馬雅人有自己發明的紙和書,他們是用一種無花果的樹心嫩皮製成的,較為厚重,用毛髮製作的筆,沾取白、紅、藍、黃、咖啡等色彩書寫,以長幅紙張記事,再摺疊成書。但西班牙殖民後,1562年,天主教隨軍主教蘭達以為馬雅圖書是「魔鬼的謊言與迷信」而下令焚書,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15 馬雅 提卡爾金字塔 P121 位於今日的 瓜地馬拉, 推測約在西 元687~730年 之間所建

16

17 P121 馬雅的神明

18 馬雅的世界末日傳說 P121 在馬雅的傳說中,他們有五個紀元,每個紀元都是以地球毀滅性破壞的結束為起點的。馬雅的最後一個紀元開始於公元前3113年,這正是他們在中美定居下來的日子;馬雅的上一個紀元開始於公元前11000年,那時正好地球上冰河期結束 根據這個馬雅的神話傳說,地球現在是第四個紀元,而依照推算這個紀元將結束於2012年12月21日。在第四紀元結束後,地球進行大淨化重生,存活下來的人類會變成意識更為醒悟的新人類,新文明由此開始,第五紀元開始。而第五紀亦是最終焉的一個,在此文明結束後地球將真正徹底毀滅,消失於宇宙。2012末日說的支持者認為,由於地球磁場顛倒而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人類可能因此滅亡。

19 阿茲提克文明 P122 1.地區:墨西哥高原 2.帝國:14~16世紀 A.部落聯盟:軍事聯盟 B.對外征戰:目的為增加課稅、納貢 C.滅亡:16世紀為西班牙所滅

20 P122 「阿茲提克」一詞來自納瓦特爾語,即「來自阿茲提蘭的人」的意思;然而,阿茲提克人稱他們自己為墨西加或特諾奇卡人。根據傳說,阿茲特克人的祖先是從北方一個叫阿茲提蘭的地方來的,他們根據太陽神威齊洛波契特里的指示往南來到阿納瓦克谷的特斯科科湖;當他們來到湖中央的島嶼時,他們看到一隻叼著蛇的老鷹停歇在仙人掌上,這個意像告訴他們應該在這裡建造城市。1325年阿茲提克人在這個地方建立了特諾奇提特蘭,一座巨大的人工島,現在墨西哥城的中心。

21 P122 墨西哥國徽 墨西哥國徽,圖案為一隻嘴裡叼著蛇的雄鷹佇立在一棵從湖中岩石上長出的仙人掌上。據傳,阿茲提克人在神的啟示下在在特斯科科湖的島上找到這個地方,並建立了特諾奇蒂特蘭城,日後發展為現今的墨西哥城。下方為象徵力量、忠誠及和平的橡樹和月桂樹枝。

22

23 阿茲提克人 阿茲提克帝國首都特諾奇蒂特蘭 (今墨西哥市)人民生活的情景。

24 阿茲提克戰士 阿茲提克的軍隊組成中,有兩種特種部隊,一為鷹勇士(左),二為豹勇士(右)。豹勇士在正規作戰中使用,而鷹勇士多為斥候、間諜、或傳令。

25 P122 3.社會: A.父系氏族 B.部落酋長—a.貴族會議選出 b.神權統治(政教合一) (統治者兼祭司) C.階級: a.貴族:祭司、官員 b.平民:農民、商人、下層官員

26 4.經濟 A.農業:a.湖田 5.宗教:A.多神自然崇拜 P122 b.原始技術-以木翻土 c.生產玉米
玉米神

27 阿茲特克社會有非常嚴格的階級制度,最頂端的領導人是半神化的統治者,稱為特拉托阿尼(字面上的意義是「發言人」)。他是由一群受過教育且擁有特權的貴族菁英,從統治王朝的家庭中選出來的,這群菁英也擔任他的顧問和行政首長,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副手,有一個奇怪的名銜:奇瓦寇托(蛇女之意),但這個位置通常由男人來擔任。奇瓦寇托負責管理政府、法庭,和民間事務的運作。

28 P122 阿茲特克人的農業 他們在農業生產方面採用灌溉系統,在居住的湖畔水中打木樁和在木筏上鋪湖泥,擴大耕種面積,稱為「浮動園地」

29 P122 阿茲提克人的其他 銅、青銅和金銀製品也較普及。鑄造和壓印金器和用寶石鑲嵌的裝飾品,都達到很高水平。陶器和紡織品做得相當美觀。在醫學方面,發明用藥物(如奎寧、毛地黃等)進行治療,並掌握了原始的麻醉術。

30 阿茲提克人 祭祀用的石雕 奇琴伊察武士神廟 恰克墓
石雕上方的平臺,是活人獻祭時擺放心臟的地方。 阿茲提克人相信把活人的心臟獻給太陽神,能讓已 經衰老的太陽神回復生命力。

31 活人獻祭 活人獻祭是將活人開膛,取出仍在跳動的心臟獻給神明的獻祭方式。其中,以阿茲提克人最為聞名;有時更挑起與鄰邦的紛爭,藉以取得獻祭的犧牲者;此舉造成鄰邦極大的反感,以致後來西班牙征服者得以迅速的和墨西哥地區的各城邦結盟,共同對抗阿茲特克人,造成阿茲特克帝國的崩解。

32 主要的獻祭方式如下: 獻祭者步上大神殿頂,躺在祭壇上,四肢被其他祭司壓住,他的胸膛被另一名祭司剖開,掏出跳動的心。心臟被獻給太陽神,屍身則被拋下金字塔,由提供祭品的團體帶回肢解、分食。 祭品被綁緊,放到火堆中烤,最後再拉出祭品,剖心獻祭。通常用來獻祭給火神。由於祭品會遭受極大的痛苦,因此會在臉上噴灑妖特里以減輕苦楚。 祭品扮演神明,進行一連串的慶祝活動。 獻給水神或雨神的祭品是小孩。他們盛裝打扮,坐在轎子上遊街,最後喉頭被刀子一抹,當作濺血的玉米之花獻給雨神。

33 迷幻藥 為減低痛苦、或讓祭品在慶典上瘋狂表演,祭司們也會使用一些迷幻藥或鎮定劑。目前已知的只有下列兩種:
黑曜岩刀水:可能是加入其他草藥的龍舌蘭酒。 妖特里(yauhtli):可能是粉末狀的萬壽菊,有輕微的鎮定作用。 《佛羅倫斯手抄本》中的迷幻藥成分得主要來源有牽牛花、鳥羽玉、曼陀羅、裸蓋菇等。

34

35 阿茲提克的滅亡 P122 庫伊德拉瓦克在登基四個月後便因為西班牙人帶來的天花而死去。帝國最後的皇帝庫奧赫特莫克(Cuautémoc,蒙特蘇馬的姪子,時年18歲)登基。1521年4月28日,西班牙人及其盟軍開始作最後的圍攻;在經過長時間的圍城和大部份人口都死於饑餓與天花的情況下,1521年8月13日,皇帝庫奧赫特莫克終於向征服者克爾特茲(Hernán Cortés)的500人西班牙軍隊和15-20萬底拉斯卡拉盟軍投降。1525年2月26日,他被西班牙人絞死。帝國的人口也因為各式傳染病從1500萬迅速下降到300萬,首都特諾奇提特蘭也被燒成平地。現在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是在特諾奇提特蘭的廢墟上重新建立的。

36

37 1.背景:先後曾出現三個文化 (西元前一千年)
P123 (二)南美洲的印加文明 1.背景:先後曾出現三個文化 (西元前一千年) A.查文文化(Chavin) B.奇姆文化(Chimu) C.提華納科文化(Tiahuanco) 2.建國:西元1400年之後- A.印加部落統一印地安部落 B.首都:庫斯科(Cuzco) 3.鼎盛:16世紀印加帝國疆域遼闊 (哥倫比亞至智利中部) 印加國王維拉科

38 P123 印加帝國主要信仰太陽神因蒂,並自認為太陽神的後裔。傳說中太陽神派了他的一對兒女曼科卡帕克和馬奧克約向印加人民教導曆法、律制等。每年的6月24日是印加帝國最重要的節日-太陽節,印加人民會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農作物和家畜獻祭予太陽神,感謝太陽神每年賜陽光到大地,令動物可以成長和農作物可以豐盛。

39 4.生活與建設 A.農業:a.開闢梯田,興修水利 b.懂得施肥 B.冶煉金屬: a.有金、銀、銅、錫 b.未使用鐵器
P123 4.生活與建設 A.農業:a.開闢梯田,興修水利 b.懂得施肥 B.冶煉金屬: a.有金、銀、銅、錫 b.未使用鐵器 C.交通:修築南北公路網

40 P123 印加人的主食主要是平地玉米和8000英呎高地的馬鈴薯(馬鈴薯的原產地是的的喀喀湖),相對於舊世界來說,印加人的肉食並不豐富,食用烤天竺鼠。馬鈴薯片和奇紮啤酒則是印加人的特色食品,這兩種食品的製作方法在今天的眼光來看,是很不衛生。但當時的印加人卻認為這是珍饈佳餚。

41 5.文化 P123 A.建築:太陽神廟-鑲黃金、寶石 B.曆法:一年分12月,每月30日, 分3旬,每旬10天
C.文字:以結繩和顏色作符號 a.傳遞公文 b.記述日曆、史事 c.統計材料 太陽神廟

42 印加帝國的結繩記事,採用不同的結、繩子、顏色來代表不同的事件。
P123 印加人結繩記事 想像圖 印加帝國的結繩記事,採用不同的結、繩子、顏色來代表不同的事件。 只是隨著貴族滅亡,這種結繩記事文化也隨之消失。

43 P123 印加帝國精緻 的黃金雕刻 這些駱馬和人形雕刻, 是西元1500年的作品。 美國 自然史博物館 藏

44 馬丘比丘遺跡 P123 馬丘比丘城建於海拔 公尺的山脊上,是印加帝國現今最為人所熟知的一處遺跡

45

46 印加帝國的滅亡 西班牙比札羅(Pizarro)(畢沙羅)率領的烏合之眾擊垮了印加的武裝部隊 1.人數:西班牙僅一百五十人左右
2.雙方武力相差懸殊,印加人用的是原始武器 3.印加人沒看過馬,一見到馬就驚慌失措 最後:西班人俘虜國王,要求一屋子的黃金來兌換國王。

47 海外探險、貿易與殖民 P124 (一)大航海時代的開展 1.時間:十五世紀開始 2.從事航海探險地區 A.東亞-中國 鄭和下西洋 B.西歐-葡萄牙、西班牙

48 鄭和下西洋 時間:1405~1433 地區:南洋、印度洋 目的:政治性-宣揚國威 (野史:尋找明惠帝)
P124 時間:1405~1433 地區:南洋、印度洋 目的:政治性-宣揚國威 (野史:尋找明惠帝) 未持續之因: A.缺乏商業動機 B.明朝關注北方邊患, 不注意海權發展

49 鄭和 鄭和(1371年-1433年),原姓馬,小名三寶,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鎮)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P124 鄭和 鄭和(1371年-1433年),原姓馬,小名三寶,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鎮)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鄭和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

50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 P124 哥倫布的聖瑪麗亞號 鄭和的寶船推測約有 122公尺長,52公尺寬 ,與哥倫布的23公尺長, 5公尺寬的聖瑪麗亞號相比,大了六倍之多。

51 P124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相互了解。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世。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馬六甲、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52 P124

53 鄭和的南洋之行,除了宣揚國威以外,也帶回許多 珍奇異獸。
P124 鄭和的南洋之行,除了宣揚國威以外,也帶回許多 珍奇異獸。

54 P125 (二)基督教與香料 1.歐洲人航海探險先驅:葡萄牙-亨利親王 2.歐洲人尋找東方航路的動機: A.商業:尋找珍貴商品-黃金、香料 B.宗教:傳播基督教福音-對抗伊斯蘭勢力 3.探險航海成就因素: A.航海技術的進步 B.航海家的勇氣與堅毅精神 C.歐洲王室的支持

55 葡萄牙航海王子 -- 亨利親王 大力支持航海探險 設立航海學校 P125
亨利(Henrique 1394~1460年)葡萄牙親王,亨利是葡萄牙國王若奧一世的三王子,據說他誕生時的星象預示他“必將進行偉大而高貴的征伐,更爲重要的是,他必將發現他人無法看到的神秘的東西”。 大力支持航海探險 設立航海學校

56 亨利親王 創辦了一所航海學院,培養本國水手,提高他們的航海技藝;設立觀象臺,網羅各國的地學家、地圖繪製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共同研究,制訂計劃、方案;廣泛收集地理、氣象、信風、海流、造船、航海等種種文獻資料。建立了旅行圖書館。在航海中,船隻是最爲重要的,亨利的最大精力放在了造船上,爲此他採取了許多優惠措施鼓勵造船:建造100噸以上船隻的人都可以從皇家森林免費得到木材,任何其他必要的材料都可以免稅進口。經過努力,到1440年,終於造出了適宜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船舶。

57 大航海時代的海外探險航路圖

58 亞美利哥 狄亞士-1487 達伽瑪-1497 哥倫布 麥哲倫

59 亞美利哥 從1499年到1501年,亞美利哥曾參加了由阿倫索·德·奧維達領導的探險,到達現在的圭亞那沿海後,兩人似乎分手了,亞美利哥向南航行,發現了亞馬遜河河口,直到南緯6度,然後轉回,發現了特立尼達島和奧里諾科河,經由現在的多米尼加回到西班牙。

60 狄亞士 一四八七年,有一位葡萄牙的海員叫狄亞士。他想踏足非洲的最南端,並且要去到非洲東岸。在一四八七年,狄亞士帶領著三艘船離開葡萄牙出海探險。接著,他和他的船員發現了他們在廣大的海上迷失了方向。他們遇到了強風及強勁的水流。水手們應為魔鬼來臨,要返回葡萄牙,但狄亞士相信這些事的發生一定有理由。他堅持要找出它們的真相,於是繼續航行。之後,他們發現海岸線是向東,不是向南。他們跟著海岸線航行,之後,他們發現他們向北航行。那是非洲的另外一面。他們過了非洲的最南端!葡萄牙皇就叫那尖端做好望角。

61 達伽瑪 達伽馬出生在葡萄牙的港口城市錫尼什(Sines),他在快要10歲的時候就擬定了長期航海的計劃,當時著名航海家迪亞士已經從非洲的好望角海線返回 達伽馬,在1497年7月8日駕駛了4艘船啟程,最後終於抵達印度。

62 哥倫布1451-1506 熱那亞共和國人,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並成為到達美洲新大陸並發表其事業的首位西歐人。
小時候就注意到船桅會漸漸消失,因此認為地球是圓的, 並立下志向,尋求各國的協助,最後是西班牙女王於1492年贊助他完成夢想。

63 麥哲倫 葡萄牙人,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首次環航地球,死於與菲律賓當地部族的衝突中。雖然他沒有親自環球,但他船上餘下的水手卻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

64 P126 (三)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海外帝國 1. 葡萄牙 A.航海探險過程與成就 a -繞過非洲南端好望角 b -抵達印度 c -正式與印度直接貿易 d -取得麻六甲(Malacca) e -到達廣東 f -與日本通商

65 P125 達伽馬想像圖 葡萄牙人到日本 長崎貿易一景 取自南蠻屏風系列繪畫

66 a.設「東印度總督」:強化對亞洲海域之控制
P126 B.獨占東方海上貿易: a.設「東印度總督」:強化對亞洲海域之控制 b.建立「貿易帝國」:占領少數戰略據點 C.殖民地零散:分布非洲、亞洲、南美的巴西 最古老的倖存葡萄牙海圖,顯示達伽馬到印度

67 P126 2. 西班牙 A.海外探險:向西 a.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相信「地圓論」 b.麥哲倫環球一周 B.向美洲高壓殖民統治 a.1520~1530年代 b.消滅美洲古文明- (a)科特茲(Cortes)-阿茲提克帝國 (b)比札羅(Pizarro)(畢沙羅)-印加帝國 哥倫布

68 西班牙人眼中 的印地安人 哥倫布塑像 畫中印地安人神態幼稚憨厚

69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70 P127 (四)新興的海洋勢力 1.背景:16世紀後期起,葡萄牙與西班牙 國勢漸衰 2.新興的海洋勢力 A.荷蘭-取代葡萄牙→成亞洲貿易帝國 B.英國-擊敗荷蘭→成一新殖民強權 ※西班牙在英國戰爭中就已失去優勢

71 西班牙的衰退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從此西班牙讓出海上霸權
英國是伊利莎白女王一世,西班牙是菲力(菲利浦)二世,雙方因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處死了信奉天主教的瑪麗,羅馬教宗頒布詔書,號召對英國進行聖戰。西班牙對英宣戰,擴編了海上艦隊,命名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向英國進發。

72 荷 蘭 十七世紀號稱:「海上馬車夫」 商船:遍及美洲與亞洲海域 商人:往來於美洲與歐洲之間
P127 十七世紀號稱:「海上馬車夫」 商船:遍及美洲與亞洲海域 商人:往來於美洲與歐洲之間 取代葡萄牙成亞洲貿易帝國 A.奪取好望角、錫蘭、麻六甲、爪哇 →獨占東方香料貿易 B.占領臺灣-與日本、中國從事三角貿易

73 尼德蘭(低地國Nederland) 透過複雜的聯姻關係與封建繼承制度,尼德蘭最後成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領地。
1566年,因反抗西班牙國王的中央集權和對新教加爾文派的迫害,爆發了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戰爭。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現在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區域)成立了烏得勒支同盟,共同反對西班牙統治。 1581連盟正式宣布獨立。 直到164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才簽訂《明斯特條約》,承認七低地(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獨立

74 荷蘭東印度公司(VOC) 成立於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其原名意為「聯合東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標幟以V串連O和C。由15家商號聯合而成,平均每個海外據點有二萬五千名員工,一萬兩千名船員。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今日的印尼雅加達)設立總部,並在世界各地有35個據點。

75 遠行的荷蘭商隊 P127 遠洋航行,困難重重, 唯有組織大規模船隊, 才能確保航行的安全。

76 P128 此圖以荷蘭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 荷蘭貿易示意圖

77 英 國 成立「東印度公司」:1600年 A.欲參與南洋香料貿易,為荷蘭所阻 B.轉往印度發展
P128 成立「東印度公司」:1600年 A.欲參與南洋香料貿易,為荷蘭所阻 B.轉往印度發展 17世紀中葉 英、荷海戰-克倫威爾 A.1651年起,英數頒「航海法」-禁止 荷船至英國殖民地運貨→威脅荷蘭經濟命脈 B.英國擊敗荷蘭→成新殖民強權

78 克倫威爾( ) 英國政治家、軍事家 率領清教徒革命,執政期間鼓勵重商主義,使經濟得到發展。

79 英國航海法的主要內容 只有英國或其殖民地所擁有、製造的船隻可以運裝英國殖民地的貨物。
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產品只准許販運到英國本土或其他英國殖民地,包括如煙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 其他國家的製造產品,必須經由英國本土,而不能直接運銷殖民地, 限制殖民地生產與英國本土競爭的產品,如紡織品等。

80 英荷戰爭(17世紀) 共有三次,起因為航海法,雙方互有輸贏,只是在三次戰爭中,荷蘭經濟大受打擊,讓英國從此奠定海上霸主的地位。

81 英國東印度公司 東印度公司創立於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倫敦商人在東印度貿易的公司。
主要是負責英國對印度的貿易事宜,後來擴展到全球貿易。 結束於1874年,《泰晤士報》對他的評論:在人類歷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個公司從未肩負過,和在今後的歷史中可能也不會肩負的任務。

82 英國東印度公司重要的影響事件 1. 1773波士頓的茶葉事件(導致後來1774美國獨立)
1773年,英國公布一項法令,規定只有英國東印度公司可以在北美殖民地壟斷經營進口茶葉。波士頓從事走私茶葉的商人們於當年12月16日,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貨船上的茶葉傾倒在海水中,用來抗擊壟斷。 2. 導致1840中英鴉片戰爭 3.印度與孟加拉人民的反動

83 其他的東印度公司 丹麥東印度公司 主要經營印度的貿易 瑞典東印度公司 主要經營對中國的貿易

84 世界文明的交匯 歐洲人的海外探險→促世界文明的交匯 政治、經濟與文化密切互動 A.歐洲與亞洲之間 B.新大陸(美洲)與舊大陸(歐洲)之間
P128 歐洲人的海外探險→促世界文明的交匯 政治、經濟與文化密切互動 A.歐洲與亞洲之間 B.新大陸(美洲)與舊大陸(歐洲)之間

85 P128 貿易型態改變示意圖

86 P128 (一) 歐洲文化疆界的擴張 1.方式:通商、殖民、傳教 2.成果: A.政治上-征服美洲,瓜分非洲,震撼亞洲 B.經濟上-將全球納入資本主義的世界 貿易系統中 C.文化上-帶來基督教文明 a.弱勢文明滅絕-美洲 印第安文化 b.強烈衝擊-印度文明、中國文明

87 B.認為美洲 印第安人純潔無邪- 稱為 「高貴的野蠻人」
P129 (二) 全球文化的互動 雙向互動的文化衝擊 A.歐洲人海外探險→衝擊美洲與亞洲古文明 B.亞洲與美洲文化→對歐洲產生多面影響 亞洲與美洲挑戰歐洲人的傳統看法 A.發現中國人倫理、道德水準高 B.認為美洲 印第安人純潔無邪- 稱為 「高貴的野蠻人」

88 物質文化的交流→影響日常生活 A.美洲白銀 a.流入歐洲—帶來16世紀「物價革命」
P129 物質文化的交流→影響日常生活 A.美洲白銀 a.流入歐洲—帶來16世紀「物價革命」 b.流入亞洲—中國造成「貨幣革命」,銀銅雙本位制 B.美洲馬鈴薯與玉米,亞洲香料→ 改變歐洲的飲食文化 C.美洲番薯、馬鈴薯、玉米、花生傳入→ 協助中國、歐洲養活更多的人口 D.亞洲茶葉,美洲咖啡、可可、蔗糖 →豐富歐洲的社交生活 E.中國絲綢、印度棉布→改變歐洲人的穿著

89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 野生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帶,被當地印第安人培育。
馬鈴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同時含有蛋白質、礦物質(磷、鈣等)、維生素等。可以做主食,也可以作為蔬菜食用,或做輔助食品如薯條、薯片等,也用來製作澱粉、粉絲等,也可以釀造酒或作為牲畜的飼料。

90 P130 全球文化的互動

91 傳染病的交流 A.西班牙人將天花、傷寒、麻疹等帶進 美洲→對印第安人造成致命的殺傷力 B.歐洲人又把美洲的梅毒帶回歐洲
P130 傳染病的交流 A.西班牙人將天花、傷寒、麻疹等帶進 美洲→對印第安人造成致命的殺傷力 B.歐洲人又把美洲的梅毒帶回歐洲

92 天花 一種很古老的疾病,史前時代就已經存在,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死於天花。
天花也隨著新世界的發現被帶入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中南美洲死亡大約兩千萬人近三千萬) 最後在18世紀入侵澳洲,殺死50%的原住民。 總計18世紀死於天花的人口大約有1.5億人。 最後是1798金納發明牛痘,遏止天花的蔓延。

93 梅毒的擴散圖 美洲大陸 歐洲 印度 中國廣州 日本 ※造成歐洲一千萬人的死亡,稱為美洲大陸的復仇。 由於由廣州傳入在中國被叫做廣州瘡。


Download ppt "第二節 世界文明的交匯 學習重點 中南美洲的古文明 海外探險、貿易與殖民 世界文明的交匯 ※為什麼拓展新航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