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冬節食頭祭祖 金門縣正義國小 簡宗堯編製
2
冬至的由來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又分為12節和12氣,合稱為24節氣。而冬至就是24個節氣中的一個。
3
二十四節氣的形成 十二個陰曆月不過約354日左右,而一個回歸年卻有365日,兩者相差11日左右。為了補救陰曆無法配合的季節變化,古人亦創製了二十四節氣用來指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週期。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大多反映該地區氣候寒暑變化及耕耘播種之農時等。
4
二十四節氣是哪二十四個?
5
冬至節的傳說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6
冬至節的意義: 在冬至這一天,位於北半球的我們,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 古人對冬至的重視是可以理解的,每年的嚴冬都是對地面上一切生命的一次考驗;所以,人們便在冬季慶幸一年的團圓,也預祝來年及往後的團圓。
7
祖先祭祀緣起 漢人祖先崇拜包括牌位祭祀與墓祭。墓祭是最早的祭祀儀式。 宋元時期家族祭祖場所是以墓地和墳庵為主。
明代時期國家正式將祭祖禮制化。明代中葉祠堂如雨後春筍出現,跨地域的大宗族興起。祠堂提供宗族的祭祀活動制度化場所;族田提供祭祀的經濟條件。
8
祭祖的意義 祭祀祖先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民間祖先崇拜信仰,同時也是一種權力,它是身分等級的一種標誌。 祭祀祖先儀式凝聚族人,整合個人與宗族團體
9
家族祭祖類型 近代家族祭祀有祖先牌位祭祀與墓祭。
10
祖先牌位型式 個人牌位:即祖先單獨的牌位。這是家宅廳堂典型供奉型式。 集體牌位:以一塊牌位代表歷代祖先。
在金門家庭廳堂較常見的是祖先個人牌位與歷代祖先集體牌位。
11
祖先牌位奉祀空間 正廳:指個別家庭由本家分出,而將牌位填回自己家中廳堂之場所。 公廳:是衍自共同祖先後裔子孫祭拜共祖牌位之所。
祠堂:是派下族人每年一度共同祭祖之所。
12
祖先祭祀類型
13
正廳祭祀 正廳祭祀即是家祭,家祭是以家庭為單位在室內舉行的祭祖活動。 正廳祭祀可分為不定期祭祀與定期祭祀。
不定期祭祀是指家中有婚娶、得功名、添丁、喜慶大事、建屋落成等大事舉行祭祖活動,感謝祖先庇佑。 定期祭祀是在清明、中元、冬節、除夕等節慶設祭拜祖。 祭祀牲禮都是家中婦女準備。
14
神聖空間 金門家戶祭祀空間是正廳。 正廳中央擺設長案桌供奉神 明與祖先,構成神聖空間。 祖先神主在左,神明在右。 左祖右神的神聖空間階序透
露金門人對祖先的崇敬高於 神明。
15
祖廳祭祀 祖廳是衍自共同祖先後裔子孫祭拜共祖牌位之所。公廳或稱祖廳、祖厝。金門地區多稱祖厝或祖廳。祖廳係指由單一共同血緣的族人構成的祭祀單位,祭祀的對象多為該房派下之開基祖,屬各房派下的支派,算是為宗祠中支派分祠。
16
祠堂祭祀 祠堂是派下族人每年共同祭祖之所。祠堂祭祀出現時間要數代以後才有能力興建。無祠堂的宗族在公廳或家宅廳堂祭祀。
17
金門歲時「冬節」儀節 就金門的歲時活動而言,「冬節」算是很重要的一環,這一天有許多儀節:
拜圓:冬節的早晨,須煮三碗湯圓敬拜佛祖,湯圓須全為紅色或紅色和白色相摻。 祭祖:冬節祭祖,是金門地區多數居民傳承已久的民間習俗,在宗祠或家廟祭始遷祖之後所進行的「食祖」活動,更是金門年度盛事,為顯金門地區此種特殊的民俗慶典,近年金門縣政府還特別允准放假一日或半日,稱其為「冬至民俗節日」。
18
金門地區冬節祭祖型式 一般祭祖:家庭小規模的祖先祭拜,祭拜活動大部分由婦女們擔負,祭拜時間多選在中午之前。
宗祠或家廟祭祖:大規模祭祖禮儀,儀式莊嚴肅穆神聖隆重,儀節由男士參與,祭拜時間各姓氏並不雷同,但仍以中午之前居大多數。
19
家廟祭祖儀程 祭祀時,族親聚集在家廟祠堂內,按長幼尊卑次序,排列祭祀祖先 (1)祭儀開始,主祭者、陪祭者首先洗手。
(2)左右禮生唱號引領上香。 (3)先祭文昌帝君及福德正神,祭後隨即舉行三獻禮儀式。 (4)取盃棄酒於圓桌下的茅盆。 (5)禮生恭讀祭文。 (6)主祭者讀嘏詞,祈求祖先賜福。 (7)焚燒嘏詞、金銀紙和馬蹄銀。 (8)祭畢後,讓晚輩拜見長輩,開宗親大會,然後舉行餐會, 也就是「食頭」。
20
三獻禮儀式 三獻禮是分初獻、亞獻、終獻三次程序進行,每次程序都是先祭天公、再拜祖先神位。 三獻禮又分大三獻禮、三獻禮。
21
大三獻禮 金門地方如果在祭祖祭拜過程中,有請神動作及供祭全豬、全羊者,曰「大三獻禮」。
如果只打開祖先神龕門,且供品沒有全豬、全羊者,曰「三獻禮」,儀式就略有簡化。
22
冬節祭祖是祭那些位祖? 冬節祭祖是祭始遷祖考,妣。金門地區各姓氏家廟、祖祠冬節祭祖也是祭始遷浯洲之祖,從各姓氏宗族祭祖祝文中即可得到明證。
23
金門的一句俗語 「冬節不回家無祖」,到了冬節祭祖日還不趕回金門參與祭祖活動的人,這表示他是一位根本不再有尊宗敬祖的倫理觀念了。金門冬節祭祖活動是保存中華傳統文化倫理孝道的至高表現。
24
食頭 「食頭」這個習俗在金門民間已經流傳了很久。食頭就是吃「頭家」辦的酒席,而頭家正是由族人輪流去擔任「做頭」的人。
25
做頭 提供祭品祭祖及負責供給「食頭」所需筵席的當事人即稱為「做頭」。各姓氏家廟所定的輪值辦法不同,所辦酒席桌數量也與家族成員多寡有關,少者數席,多則數十席。
26
「做頭」分四種 口灶頭:族人按家戶以抽鬮輪值負責從事祭祖。 新婚頭:族中成丁結婚後,第二次進祠祭祖活動之儀式。
老大頭:年滿六十歲而有男孫晉升為長老之祭祖。 新丁頭:年滿十六歲之成年男子第一次進祠堂祭祖。
27
新婚頭 「吃新婚頭」是金門「吃頭」的主要形式。
「結婚與否」是「做新婚頭」的門檻依據。也是作為能不能「吃頭」的依據,換言之,已婚男士才有資格「吃頭」。 排到輪值「做新婚頭」的人家,冬至當天,必須負責整個宗祠祭祖供品及行儀事宜,必須在族規的當晚或是中午準備豐盛的筵席招待族人餐敘,量既要多,質更要精美。餐畢,再把事先訂製的過頭龜移交給明年「做新婚頭」的人。
28
老大頭 若族中「做新婚頭」的人選已排罄,則一般姓氏宗族會另選已有內孫(即已做內公)的族中長老,穿著長老服裝(即長袍馬掛)來「做老大頭」。由於此種「做老大頭」情形不易碰見,且能參加「做老大頭」的人皆長壽多福命,因而能被選為「做老大頭」的男士普遍被視為是種榮耀,無不樂得參與。
29
成丁頭 男子十六歲成丁,也就是成年第一次進祠堂祭祖。
頭的輪法:「新婚頭」輪完了才輪「老大頭」,「老大頭」輪完了才輪「新丁頭」,丁旺之族,有結婚十幾二十年了,還輪不到作頭的。
30
冬節「食頭」祭祖 以「冬節」祭祖的豐厚供品為基礎,請廚師烹調製作出佳餚,讓參與祭祀的族人相聚吃筵席的聯誼活動,即稱為冬至「食頭」。
金門地區姓氏族親,以「冬節食頭」占多數,也有部分姓氏祭祖時的不在冬節,相對應的「食頭」時間也不在冬節當天。
31
同姓同宗者于冬節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族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節祭拜祖先,在金門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35
吃冬節圓大一歲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36
冬節詞語 冬節(至) 補冬 吃圓仔 加一歲 紅圓仔 白圓仔 鹹圓仔 祖廟祭祖
37
冬節語句 1.冬節圓一吃又各多一歲。 2.冬節陰,遍地像黃金。 3.古早人很重視冬節,現代人攏不注 重。 4.冬節時日時最短,暗時最長。
38
讓我們有個很棒的一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