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二章 休息与活动 杨娟
2
第一节 休 息 一 休息的定义 二 休息的意义 三 睡眠的生理 四 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五 睡眠失调 六 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3
一、休息的定义 休息(rest)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它代表了一种精神放松、没有焦虑且身心平静的状态。
4
第一节 休 息 一 休息的定义 二 休息的意义 三 睡眠的生理 四 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五 睡眠失调 六 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5
二、休息的意义 (一) 对健康人的意义 (二) 对患者的意义 (三) 形式与条 件
6
二、休息的意义 (一) 对健康人的意义
7
二、休息的意义 (二) 对患者的意义 ①消除疲劳 ②减少消耗 ③提高治疗效果 ④促进康复
8
二、休息的意义 (三) 形式与条 件
9
二、休息的意义 (三) 形式与条 件 先决条件 : 生理上的舒适 心理上的安宁
10
二、休息的意义 条 件 可行性措施 生理上的舒适 去除身体刺激源 控制疼痛 控制室内温、湿度 保持恰当的体位或姿势 去除环境中的干扰因素
条 件 可行性措施 生理上的舒适 去除身体刺激源 控制疼痛 控制室内温、湿度 保持恰当的体位或姿势 去除环境中的干扰因素 适当的通风 心理上的安宁 提供所需的有关健康问题和并发症的知识 增强对个人诊断治疗的参与 鼓励进行有规律的放松活动 确保环境安全
11
第一节 休 息 一 休息的定义 二 休息的意义 三 睡眠的生理 四 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五 睡眠失调 六 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12
三、睡眠的生理 睡眠(sleep) 是与觉醒交替循环的生理过程。
13
三、睡眠的生理 (一) 睡眠的发生机制 (二) 睡眠时相与周期 (三)正常睡眠的需求和形式
14
三、睡眠的生理 (一) 睡眠的发生机制 上行抑制系统 大脑皮层 睡眠中枢 (脑干尾端) 冲动 睡眠 觉醒 脑干网状结构 上行激动系统
15
三、睡眠的生理 (一) 睡眠的发生机制 (二) 睡眠时相与周期 (三)正常睡眠的需求和形式
16
三、睡眠的生理 (二) 睡眠时相与周期 1.睡眠时相 非快速动眼期睡眠 快速动眼期睡眠 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
(non—rapid eye-rnovement sleep,NREM sleep) 快速动眼期睡眠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 sleep) 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 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FWS) 正相睡眠(ortl-lodox sleep,OS) 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PS)
17
(1)非快速动眼期睡眠 第四期 第三期 第二期 第一期
18
(1)非快速动眼期睡眠 EEG: 生理表现: 从清醒到入睡的过渡阶 第 脑电波呈低电压α节律, 全身肌肉开始松弛,呼
一 期 特点: 从清醒到入睡的过渡阶 段,是睡得最浅的一期,只 维持几分钟,很容易唤醒。 EEG: 脑电波呈低电压α节律, 8_12次/秒 生理表现: 全身肌肉开始松弛,呼 吸均匀,心跳慢。
19
(1)非快速动眼期睡眠 特点: EEG: 第 生理表现: 睡眠逐渐加深,但仍 脑电波为宽大的梭形 呼吸、心跳减慢,体温下 二
易被唤醒,大约持续 10~20分钟。 EEG: 脑电波为宽大的梭形 波,14-16次/秒 生理表现: 呼吸、心跳减慢,体温下 降,肌肉进一步放松。
20
(1)非快速动眼期睡眠 第 三 期 特点: 即将进入深睡眠的初 期,必须有巨大声响才能 唤醒,大约持续15~30分钟。 EEG:
宽大的梭形波与δ波交替 生理表现: 肌肉完全放松,呼吸均 匀、心跳缓慢,血压体温下 降,身体很少移动。
21
(1)非快速动眼期睡眠 第 四 期 特点: 无任何活动,极难被 唤醒,大约持续15~30分 钟,遗尿、梦游多发生于 此期。 EEG:
高而慢的δ波,1-2次/秒 生理表现: 身体完全松弛,基础 代谢率下降,生长激素分 泌增多,受损组织愈合加 快。
22
(2)快速动眼期睡眠: 特点: 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唤醒阈值提高。 生理表现: 常会出现充满色彩和稀奇古怪的梦,梦中容易惊醒。
肌肉几乎完全松弛,脑电波呈现去同步 化快波。 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心率加快、 呼吸加快而不规则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常会出现充满色彩和稀奇古怪的梦,梦中容易惊醒。
23
NREM 与 REM 的比较
24
三、睡眠的生理 (二) 睡眠时相与周期 1.睡眠时相 2. 睡眠周期(sleep cycle) 一个完整的周期约需80-120min
一夜中循环4-5次 平均90min/次
25
2. 睡眠周期 清醒 NREM 第一期 NREM 第二期 NREM 第三期 NREM 第四期 REM期 NREM 第二期 NREM 第三期
26
三、睡眠的生理 (二) 睡眠时相与周期 1.睡眠时相 2. 睡眠周期(sleep cycle) 3.睡眠与昼夜性节律
27
三、睡眠的生理 (二) 睡眠时相与周期 3.睡眠与昼夜性节律 (1) 昼夜性节律(circadian rhythm)
人体的生理活动通常都是以一昼夜作为一个周期循环进行的。
28
三、睡眠的生理 (二) 睡眠时相与周期 3.睡眠与昼夜性节律 (1) 昼夜性节律 (2) 睡眠与昼夜性节律的关系
29
三、睡眠的生理 (一) 睡眠的发生机制 (二) 睡眠时相与周期 (三)正常睡眠的需求和形式
30
(三)正常睡眠的需求和形式 正常成年人7~8h 新生儿24h中大多数处于睡眠状态。 一周岁以后为16~20h, 学龄前为10~12h,
随着年龄的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减少REM睡眠减少,醒来的次数增加,第
31
第一节 休 息 一 休息的定义 二 休息的意义 三 睡眠的生理 四 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五 睡眠失调 六 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32
四、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环 境 心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 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Text Text Text 药 物
33
四、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生理性因素 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 ①总的睡眠时间减少,其中首先 是NREM第四期时相睡眠减少;
③夜间觉醒次数增多; ④ NREM睡眠的第三、四期时相 进行性减少,第一、二期时 相增多。 生理性因素
34
四、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1.年龄 2.内分泌变化 生理性因素
35
四、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1.年龄 2.内分泌变化 3.疲劳 生理性因素
36
四、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1.年龄 2.内分泌变化 3.疲劳 4.节律移位 生理性因素
37
四、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1.年龄 2.内分泌变化 3.疲劳 4.节律移位 5.食物和热量摄人 生理性因素
38
四、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1.年龄 2.内分泌变化 3.疲劳 4.节律移位 5.食物和热量摄人 6.寝前习惯 生理性因素
39
四、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1.年龄 2.内分泌变化 3.疲劳 4.节律移位 5.食物和热量摄人 6.寝前习惯 7.身体疾患 生理性因素
40
第一节 休 息 一 休息的定义 二 休息的意义 三 睡眠的生理 四 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五 睡眠失调 六 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41
五、睡眠失调 睡眠失调(sleep disorders) 是指如不治疗可导致夜间 睡眠受到干扰的状况,并造成 失眠、睡眠中或夜间被唤醒后
运动或感觉异常及白天过度睡 眠的结果。
42
五、睡眠失调 (一)睡眠失调的类型 1.睡眠障碍 ①内源性睡眠障碍 ②外源性睡眠障碍 ③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指发动和维持睡眠障碍,包括各种类型的失眠和过度睡眠,如发作性睡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原因来自机体外部,如果去除相应因素则可解决睡眠紊乱问题,如药物依赖性睡眠等 指睡眠的时间 安排与个体需要或社会常模不一致,如轮班性睡眠紊乱。 (一)睡眠失调的类型 1.睡眠障碍 ①内源性睡眠障碍 ②外源性睡眠障碍 ③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43
五、睡眠失调 (一)睡眠失调的类型 1.睡眠障碍 2.类睡状态
指主要发生于睡眠期间的意外行为,包括觉醒混乱、部分觉醒或睡眠周期各时相间及睡眠到觉醒间转变的混乱,可表现为梦游、梦魇、遗尿等。
44
五、睡眠失调 (一)睡眠失调的类型 1.睡眠障碍 2.类睡状态 3.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睡眠失调
包括与精神障碍有关的、与神经障碍有关的睡眠失调,如焦虑、精神错乱、帕金森症等。
45
五、睡眠失调 (二) 临床常见睡眠失调 1 2 3 4 5 失 眠 睡眠性 呼吸暂 停 睡眠 过多 睡眠 剥夺 类睡 状态
46
五、睡眠失调 (二) 临床常见睡眠失调 分类: 表现: 是一种个体长期存在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多醒、多梦、睡不深、早醒)或低质量睡眠的症状。
失 眠 是一种个体长期存在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多醒、多梦、睡不深、早醒)或低质量睡眠的症状。 分类: 原发性: 一种慢性综合症。 继发性: 因精神紧张、环境不适 、身体障碍引起。 表现: 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状态。 清醒时或白天感到疲乏、昏昏欲睡、 有黑眼圈,打呵欠、轻微手颤。 (insomnia)
47
五、睡眠失调 (二) 临床常见睡眠失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三种类型: 睡眠性 是一种以睡眠期间发生的 中枢性 呼吸暂
自我限制、10s以上没有呼吸的 睡眠失调。 三种类型: 中枢性 阻塞性 混合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 常由某些局部解剖结构的异常 ,如鼻中隔异常、鼻息肉、下颌结 构异常或扁桃体肥大诱发。 常出现在严重的、频繁的、 用力的打鼾或喘息之后 主诉是白天过度睡眠(EDS) (sleep apnea)
48
五、睡眠失调 (二) 临床常见睡眠失调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机制: 睡眠性 ①呼吸中枢受抑制; 呼吸暂 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 停
(central sleep apnea,CSA) 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 表现为呼吸冲动短暂消失,鼻腔气 流和胸廓运动停止,血氧饱和度下降。 机制: ①呼吸中枢受抑制; ②中枢神经系统对低氧血症和其他病 理状态下引起的呼吸反馈控制不稳定; ③呼气与吸气转换机制异常等。 主诉失眠和日间嗜睡。 (sleep apnea)
49
五、睡眠失调 (二) 临床常见睡眠失调 睡眠 过多 是指睡眠时间过多或长期处 于想睡的状态。 与进食失调和病态的肥胖有关
,多发生于40~50岁男性,可能与下 丘脑控制饥饿与饱足感的中枢—— 下视丘的功能改变有关。 表现为贪食、肥胖、白天无力、嗜 睡并伴有头痛,同时夜间睡眠不稳。 表现为日间突发的不可控制的嗜睡 和入睡,且在睡眠后15min内就发 生REM睡眠。 患者可因维持姿势的肌肉突然失去 张力而引起突然摔倒,称为猝倒 患者还会出现生动逼真的梦,很难 与现实相区别,称作催眠样幻觉。 睡眠麻痹即醒前或睡着前意识仍 存在而感觉全身瘫痪的现象。 (hypersomnia)
50
五、睡眠失调 (二) 临床常见睡眠失调 是指当睡眠受到干扰或被打 睡眠 断时,睡眠数量和质量的下降, 对睡眠剥夺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剥夺
以及睡眠时间安排的昼夜颠倒。 对睡眠剥夺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去除或纠正干扰睡眠模式的因素。 (sleep deprivation)
51
五、睡眠失调 (二) 临床常见睡眠失调 类睡 是儿童多见的睡眠问题。 状态 包括梦游症、夜惊、梦魇、 夜间遗尿和夜间磨牙(睡眠凶样)。
(parasomnia)
52
第一节 休 息 一 休息的定义 二 休息的意义 三 睡眠的生理 四 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五 睡眠失调 六 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53
六、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一) 评估患者休息睡眠情况, 制定合理护理计划 (二) 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 (三) 增进舒适
(四) 控制生理失调 (五) 建立休息和睡眠周期
54
六、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六) 减轻或解除心理压力 (七) 使用特殊技术 (八) 药物治疗的护理 (九) 其他睡眠失调患者的护理
(十) 健康教育
55
(十) 健康教育 1.协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了解睡眠的基本生理知识。 2.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①卧室及床只做睡眠用
②真的有睡意了再上床睡觉 ③养成规律的睡眠型态 ④找出自己最适当的睡眠时数
56
(十) 健康教育 1.协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了解睡眠的基本生理知识。 2.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⑤寻找适合自己的某些帮助入睡的活动
⑥每天适度运动,但不要在睡前做激烈运动 ⑦避免就寝前饱餐或饮用咖啡、茶等含咖啡因的食品,避免过量饮酒。
57
(十) 健康教育 1.协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了解睡眠的基 本生理知识。 2.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3.保持卧室的舒适
4.教给患者自我评估睡眠的方法。 5.教给患者放松的方法来改善失眠,避免使 用安眠药物。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