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雄市前鎮區佛公國小 高雄市教育部健康教育種子教師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雄市前鎮區佛公國小 高雄市教育部健康教育種子教師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雄市前鎮區佛公國小 高雄市教育部健康教育種子教師群
高雄市100學年度提升國小教師 健康教育教學能力專業成長研習 譚智玲 高雄市前鎮區佛公國小 高雄市教育部健康教育種子教師群

2 教育部三年計畫 ㄧ、98學年度:性教育、個人衛生。 二、99學年度:人與食物、健康心理 消費者健康、藥物教育。 三、100學年度:
安全與急救、生長發育與老化死亡 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健康環境。

3

4

5 簡單易懂 什麼是機器

6

7 現代健康教育教學之趨勢 課程設計:對學生生活影響最大的行為上。 教學時間:安排足夠的時間與活動,引發行為改變。 教學策略:多元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融入學校、社區整體活動與設施中。 教學模式:學生參與體驗。 教學評量:以健康生活技能實做為基礎。【Bender,1997】 7

8 「參與式」的健康教育學習歷程 去看 To see 去聽 To hear 去思考 去感覺 去接觸 To feel To touch
To wander 去感覺 To feel 去接觸 To touch 【Bender ,1997】

9 健康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life skills) ※一種使人們能正向解決、適應每天面對的生活需求及挑戰的能力及機制。
※一種幫助人們做明智決定、解決問題、批判性及創造性思考、有效溝通、建立健康人際關係、同理心、健康的及積極有生產力的自我管理的社會、心理層面的能力及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技能。 ※有助於增進個人行為能力或增進人與他人或周圍環境之共同行動能力,來改變周遭環境氛圍,使之有利於健康的產出。

10 教導生活技能是責任 ※在實證性研究的結果下,健康教育的重點在教導生活技能的過程中,將生活技能應用並連結於特定健康情境與行為,使生活技能更有效地影響人們的健康行為,會比只是針對某種技能作說明講授內容更彰顯其效果。 ※生活技能對於青少年在其他生活方面皆是隨處可見的一種應用工具,比如與教師、學生和家庭成員保持積極的人際關係。

11 健康生活技能 人與人-社會健康 【溝通與 人際互動能力】 人與環境-工作成就健康 【決策與 批判性思維能力】 人自己-情緒健康
【適應力和 自我管理能力】 人際溝通能力 做決定 增加自信與自我控制、 負責任與產生改變相關 能力 自我覺察 目標設定 自我監控 情緒調適 抗壓能力 協商技巧 解決問題 拒絕技能 批判思考 同理心 合作與團隊作業 倡導能力

12 現代大學生10大惡習報你知 「上網不睡覺」居首!
現代大學生10大惡習報你知  「上網不睡覺」居首! 現今大學生的10大惡習是什麼?南台科技大學告訴您, 這10大惡習分別是上網不睡覺、遲到又睡覺、吞雲又吐霧、 垃圾到處丟、髒話不離口、上課吃東西、三餐不正常、超速 又蛇行、考試愛作弊、摟摟又抱抱。 南台科技大學在校方人員的創意構想下設計了「剔除 惡習、迎向希望」的活動。 由全校同學票選校園急需改善的「十大惡習」,讓學 生運用自拍影片及社團話劇的演出現代年青人共有的不良習 性,校長扮演迷途的耆老教誨引領正確的方向,再由師生一 起將象徵惡習黑色巨球刺破,讓全體師生一起檢視及宣誓。 自我管理與監控的生活技能 (包含健康與時間管理)

13 國小生上吊 因妹妹不服管教媽不理                                     屏東東港一名國小今年要升國一的男生,上吊自殺,他昨天晚間被家人發現在家裡上吊自殺身亡,檢察官和法醫今天下午進行相驗。 警方指出,自殺的男學生姓黃,家就住在東港東隆宮附近的東隆街上,警方初步瞭解,他自殺的原因是因為,媽媽生意忙,他幫著照顧妹妹,妹妹不乖,他向媽告狀,媽媽不理不睬,等媽回到家,就發現他上吊自殺。 生活技能: 解決問題 情緒調適 為什麼國小生會選擇如此激烈且不智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14

15 倒著看人生

16

17

18

19

20 教導生活技能的模式 定義內涵與強調重要性 增進技能獲得與行為表現 促進技能維持與類化 指出技能與行為之相關 指出適切與不適切的技能 指出迷思
將技能內涵口語化 定義內涵與強調重要性 提供觀察示範技能的機會 提供情境練習技巧 提供回饋與修正 增進技能獲得與行為表現 提供個人練習機會 促進自我評價與自我增強 促進技能維持與類化

21 重複練習 成為習慣 21

22 健康教育議題: 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 國小階段能力指標解析

23 協助學生建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Walker, Sechrist & Pender(1987)主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個人為了維持或提升健康水準、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多層面自發性行為和認知。」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包括自我實現、健康責任、營養、運動、人際支持和壓力處理等六層面。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針對維持或提升健康水準的行為,與預防疾病有關的行為是有差別的。 23

24 疾病預防議題之重要概念 疾病的種類很多,大分為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兩類。 疾病的發展有一定歷程。
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需有病原、傳播途徑和免疫力弱的個體,故阻斷傳播途徑或增強免疫力都是預防傳染性疾病的良好策略。 慢性病是最重要的非傳染性疾病,養成良好生活型態可避免慢性病的發生和其危害。 做好疾病預防能減低健康狀態變差的風險。

25 疾病有一定的病程

26 疾病傳染三要素

27 「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之能力指標 第一階段 7-1-1了解健康的定義,並指出人們為促進健康所採取的活動。
補充說明 第一階段 7-1-1了解健康的定義,並指出人們為促進健康所採取的活動。 1.描述自己對健康的想法,並分辨是否合乎健康理念。 2.簡單歸納健康人在身體、情緒、人際關係等方面所展現的特質,並知道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各層面平衡安適的狀態。 3.列出兒童期常見的疾病,分享生病的感受和被照顧的經驗及處理情形。 4.能以尊重他人、保護自己的原則,對待周遭的病人。 5.瞭解有些疾病會藉由咳嗽、打噴嚏等方式傳播,進而明暸在患病時,如何避免傳染給他人。 6.瞭解規律運動是健康促進的重要策略。

28 「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之能力指標 階段 能力指標 補充說明 第二階段 7-2-1表現預防疾病的正向行為與活動,以增進身體的安適。
1.描述嬰幼兒、青少年、懷孕、老人等人生不同階段的健康需求,進而關心周遭人們的健康問題。 2.在傳染病流行期間能加強衛生習慣與環境衛生、減少進出公共場所等,以降低被傳染的機會。 3.認識愛滋病是現代一種嚴重的傳染病,瞭解其傳染途徑及避免不必要的排斥行為。 4.說出曾經接種的疫苗,進而認識預防接種能增強人體抵抗力的方法。 5.參與健康活動、展現健康行為,以預防眼、耳、口、呼吸系統等疾病。 6.比較、分析不同生活型態對健康的影響,並能選擇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拒絕使用菸、酒等成癮物質的生活型態。 7.肯定定期健康檢查的意義與重要性,並在發現異常狀況時,能表現及早診治等正確就醫行為。

29 「健康是多面向」教學重點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1.描述自己對健康的想法,並分辨是否合乎健康多面向理念。
2.簡單歸納健康人在身體、情緒、人際關係等方面所展現的特質。 3.知道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各層面平衡安適的狀態。 第一階段 1.找出身體、情緒、人際關係健康的楷模。 2.認識不同生命階段健康問題,並關心健康。 第二階段

30 「生活型態與健康促進」教學重點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知道行為會影響個人健康 瞭解規律運動是健康促進重要策略 瞭解均衡飲食是健康促進重要策略
瞭解充足睡眠是健康促進重要策略 第一階段 比較、分析不同生活型態對健康的影響 描述健康促進的重要策略 能選擇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的生活型態 能拒絕菸、酒等成癮物質 第二階段 30

31 「傳染性疾病預防」之教學重點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認識兒童期常見的傳染性疾病。 分享生病的感受和及處理情形。
患病時,知道如何避免傳染給他人。 能以尊重他人,保護自己的原則,對待周遭的病人。 第一階段 瞭解傳染性疾病發生的三要件。 認識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方法(如接受預防接種、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等)。 描述在傳染性疾病流行期間,降低被感染機會的做法(如加強環境衛生、減少進入公共場所等)。 指出健康檢查的重要性,以及尋求健康照護的適當時機。 第二階段 31

32 教學策略 角色扮演- 偶劇演出 故事與經驗分享- 生病的經驗 討論與報告- 平時要如何做好防疫措施 示範- 如配戴口罩和洗手的方法
猜謎與遊戲-分組搶答、配對遊戲 調查與分析- 調查和計算患過敏症學生的比率 自我檢核與檢討- 生活型態現況 行為改變契約- 飲食、運動或睡眠行為改變監控 媒體素養教育 32

33

34

35

36 教育部健康醫學學習網

37

38 身體活動金字塔網站

39 身體活動金字塔對對碰

40 疾病預防

41

42

43

44 戰勝腸病毒之歌

45

46

47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taiwancdc 的頻道
健康超人之大戰百變魔王

48 登革熱大作戰(Game) 預防登革熱滅蚊篇 預防登革熱出國篇 登革熱大作戰

49 教學模組 教學模組實例介紹 防疫小天使 49 49

50 健康教育議題: 健康環境 國小階段能力指標解析

51 健康環境 健康的城市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環境和健康的社會有機結合的一個整體,應該能不斷地改善環境、擴大社區資源,使城市居民互相支援,以發揮最大的潛能(WH0, 1994)。 WHO健康環境認證指標共計14項,分別為空氣品質、水質、污水處理率、家庭廢棄物收集品質、家庭廢棄物處理品質、綠覆率、綠地之可及性、閒置之工業用地、運動休閒設施、人行空間(徒步區)、腳踏車道分佈、大眾運輸、大眾運輸服務範圍、生存空間。

52 健康環境能力指標 ◎7-1-1瞭解健康的定義,並指出人們為促進健康所採取的活動。 ◎7-1-4察覺不同親疏感的社區生活環境與健康互動的情形。
觀察並描述住家周遭的環境(如:公園、校園、社區、海濱、森林、火車站、市場、工業區等)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描述進入新的、陌生的、特殊的場所時,所產生的感受,如:恐懼、好奇、興奮、小心翼翼等,對人體安適的影響。 歸納說出令人感到舒適的生活環境之共同特徵。

53 健康環境能力指標 ◎7-1-5體認人類是自然環境中的一部分,並主動關心環境,以維護、促進人類的健康。
體認人與其他生物皆為自然環境的一份子,有互相依存的密切關係。 進行戶外自然環境探索活動,並分享親近、欣賞、體驗自然環境的心得。 保護生態環境與維護社區環境衛生是個人與社會共同的責任。

54 健康環境能力指標 ◎7-2-5調查、分析生活周遭環境問題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蒐集相關資料,以瞭解居住社區中水污染、空氣污染、噪音、垃圾污染、農藥污染、地層下陷等環境問題。 分析社區中各種污染對居民健康與安適的影響。 舉例說明環境污染將危害人體健康,如:鎘污染導致痛痛病、戴奧辛引起胎兒畸形、汞中毒造成水俁病等。

55 健康環境能力指標 ○7-2-6參與社區中環保活動或環保計畫,並分享其獲致的成果。
落實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廢物利用、使用再生紙等行為,以改善垃圾問題。 節約用水、重複使用生活廢水、支持興建污水下水道等政策,以珍惜與愛護水資源。 檢視大眾運輸系統、檢舉非法排放廢氣的工廠等,以減低空氣污染情形。 降低電視、收音機的音響、減少燃放鞭炮、社區禁設工廠等措施,以增進社區的安寧與降低噪音危害。

56 健康環境教學重點

57 健康環境教學重點

58

59

60

61

62

63

64 兒童環保教育網

65 教學模組 教學模組實例介紹 真愛地球你我他 65 65

66 教育部防災數位平台

67 高雄市提升國小教師健康教育教學專業能力 創意教案設計比賽 獎勵方式:

68 Thank you


Download ppt "高雄市前鎮區佛公國小 高雄市教育部健康教育種子教師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