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CHAPTER 5 活躍的地球 5-1 地震與火山 5-2 板塊運動 5-3 地貌的變化
2
5 - 1 地震與火山
3
地震發生原因 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有感地震,都是 因為岩層受力後,發生斷裂(即形成斷層) 釋放出能量,而產生地震。
4
震源與震央 地震發生時,釋放的能量以波的方式傳播出去,地震波發源處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表位置,稱為震央。
5
a.實體波(可以經地球內部傳播):P波、S波。 b.表面波(只能沿地球表面傳播):L波、R波。
地震波的種類及特性 地震波的種類: a.實體波(可以經地球內部傳播):P波、S波。 b.表面波(只能沿地球表面傳播):L波、R波。 P波為縱波的型式,即物質震動方向和波運動方向平行。與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方式相同,這種震波可在固態、液態或氣態的介質中傳播。 S波為橫波的型式,即物質震動方向和波運動方向垂直。只能透過固體傳遞,無法進入液態或氣態。
6
按一下下列圖片,即可播放
7
地震波的種類及特性 地震波的特性: a.傳播速度:P波最快; S波 次之;表面波最慢。 b.振幅(即能量大小):表面波
最大;S波次之;P波最小 。
8
全球三大地震帶 地中海及橫貫亞洲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 中洋脊地震帶
9
按一下下列圖片,即可播放
10
大部分火山帶和地震帶有重疊的現象,他們的分布和板塊邊界有很密切的關係。
圖 全球火山之分布(紅色三角形)與地震帶(黃色帶)之分布 很有關聯性,它們大部分位在板塊的邊界附近。
11
以安山岩質岩漿為主,由於此類岩漿中二氧化矽含量較高,造成岩漿黏滯度大、流動緩慢,易堆積成丘,形成的火山山形渾圓,如七星山、富士山之火山活動。
中洋脊的岩漿活動以玄武岩質岩漿為主,分布於各大洋中,此類岩漿中二氧化矽含量較安山岩質岩漿低,且流動性較高,如冰島之火山活動。 以安山岩質岩漿為主,由於此類岩漿中二氧化矽含量較高,造成岩漿黏滯度大、流動緩慢,易堆積成丘,形成的火山山形渾圓,如七星山、富士山之火山活動。 陸地上最主要的火山帶為環太平洋火山帶,稱為火環。 冰島下方有中洋脊通過,經常有玄武岩質的岩漿噴發,非常壯觀。 圖 全球火山之分布(紅色三角形)與地震帶(黃色帶)之分布 很有關聯性,它們大部分位在板塊的邊界附近。
12
按一下下列圖片,即可播放
13
按一下下列圖片,即可播放
14
外形為錐狀,與地面之夾角比盾狀火山大。主要由火山碎屑岩和熔岩流互層所組成,組成成分以安山岩為主,如陽明山國家公園中的七星山。
火山的分類 錐狀火山,一般高度為數百公尺至數公里 a.錐狀火山: 外形為錐狀,與地面之夾角比盾狀火山大。主要由火山碎屑岩和熔岩流互層所組成,組成成分以安山岩為主,如陽明山國家公園中的七星山。 七星山主峰山勢雄偉
15
主要由多層熔岩流所組成,外形像盾牌平放地面上,山形平緩,與地面之夾角比錐狀火山小,組成成分以玄武岩為主,如夏威夷的火山。
火山的分類 盾狀火山,體積龐大,以夏威夷火山為例,從海底算起高達九公里 b.盾狀火山: 主要由多層熔岩流所組成,外形像盾牌平放地面上,山形平緩,與地面之夾角比錐狀火山小,組成成分以玄武岩為主,如夏威夷的火山。 夏威夷火山
16
5 - 2 板塊運動
17
大陸漂移說 西元1915年,德國氣象學者韋格納以「大陸漂移說」為主題出版『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
韋格納認為二億多年前,各大陸連在一起,稱為盤古大陸,經長時間的漂移,逐漸演變至今日型態。
18
按一下下列圖片,即可播放
19
海底擴張說 西元1962年,美國海洋學者海斯認為岩漿自中洋脊湧出,凝固形成新的海洋地殼,老的海洋地殼往兩側擴張,帶動其上方的大陸地殼移動,而在海溝處沒入地函。後人稱此為「海底擴張說」。 中洋脊 海溝
20
按一下下列圖片,即可播放
21
板塊構造學說 西元1967~1968年,由麥金齊、派克和摩根等人藉由研究地震波所得的資料,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a.「岩石圈」可區分成七大板塊和十幾個小板塊。 b.板塊底下為「軟流圈」,其為一層會進行熱對流且可塑性較高的物質。 c.浮在軟流圈上的板塊,因為地函的熱對流作用,而發生分離(張裂作用)、碰撞(聚合作用)或擦撞(錯動作用)等相對運動。
22
張裂型板塊邊界 a.屬性:板塊物質生成處,熱對流上升將板塊往兩側拉開,岩漿沿裂隙湧出,形成新海洋地殼。 b.地點:
形成中洋脊或張裂性裂谷(如冰島、東非大裂谷)。 c.地質特徵: 1.斷層:受張力作用,形成正斷層為主。 2.地震:活動非常頻繁,皆為淺源地震。 3.岩漿:二氧化矽含量較低的玄武岩質岩漿。
23
聚合型板塊邊界 板塊間的聚合有三種型態: 屬性:板塊物質消滅處,熱對流下沉將板塊拉回地函(壓應力)。
a.板塊聚合的兩側,都含海洋地殼時。其中一個板塊向下隱沒,形成隱沒帶,在剛隱沒的地方常生成海溝。隱沒的板塊愈往深處,溫度愈高,終於熔融產生岩漿,經火山爆發,在海上生成一系列火山島嶼,稱為島弧,如太平洋板塊向西隠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下,形成了馬里亞納群島。 馬里亞納群島附近之板塊構造示意圖 馬里亞納群島地理圖
24
b.當含海洋地殼的板塊和含大陸地殼板塊聚合時。也會發生火山爆發,形成高山,如南美洲之安地斯山山脈 。
聚合型板塊邊界 屬性:板塊物質消滅處,熱對流下沉將板塊拉回地函(壓應力)。 板塊間的聚合有三種型態: b.當含海洋地殼的板塊和含大陸地殼板塊聚合時。也會發生火山爆發,形成高山,如南美洲之安地斯山山脈 。 Ⅰ、海面上:沉積物抬升形成島嶼:臺灣島 形成島弧(弧狀排列的火山島) Ⅱ、海面下:形成海溝,如日本海溝、琉球海溝 納日卡板塊隱沒到南美洲板塊下方,形成安底斯山脈
25
印澳板塊向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下方,造成世界第一高峰—埃佛勒斯峰
聚合型板塊邊界 屬性:板塊物質消滅處,熱對流下沉將板塊拉回地函(壓應力)。 板塊間的聚合有三種型態: c.當板塊聚合的兩側,都含大陸地殼時。地層受到強烈擠壓,產生褶皺和斷層,形成高山,如印澳板塊和歐亞板塊互相擠壓,形成了喜瑪拉雅山脈。 印澳板塊向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下方,造成世界第一高峰—埃佛勒斯峰
26
3.海溝:環太平洋地震帶四周,是海洋地殼的最深位置,熱流量最低。 4.隱沒帶(班尼奧夫帶) :板塊重回地函處。
聚合型板塊邊界 屬性:板塊物質消滅處,熱對流下沉將板塊拉回地函(壓應力)。 地質特徵: 1.斷層:受壓應力作用,形成逆斷層為主。 2.地震:活動頻繁,淺中深源地震都有。 3.海溝:環太平洋地震帶四周,是海洋地殼的最深位置,熱流量最低。 4.隱沒帶(班尼奧夫帶) :板塊重回地函處。 5.島弧:隱沒帶上方的火山活動。 6.岩性:擠壓形成變質岩;島弧主為安山岩。
27
位置:海洋中的轉形斷層;陸上如美國加州聖安地列斯斷層。
錯動型板塊邊界 屬性:板塊物質不生成也不消滅。 位置:海洋中的轉形斷層;陸上如美國加州聖安地列斯斷層。 地質特徵:地震活動皆為淺源地震;極少有火山活動。 聖安地列斯斷層右側之北美板塊,每年相對於太平洋板塊向東南方移動數公分
28
臺灣地區的板塊構造 a.台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聚合的地方。 b.菲律賓海板塊目前以每年約7公分的速率往西北方向與歐亞板塊聚合。 在東西方向,歐亞板塊以約20∘的傾角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形成了馬尼拉海溝及呂宋島弧等。 在南北方向,菲律賓海板塊以約45∘的傾角隱沒到歐亞板塊之下,形成了琉球海溝及琉球島弧等。
29
臺灣地區的板塊構造 c.台灣的花東縱谷正是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出露於地表的交界帶。 d.我們可由台灣地區的震源分布可推知台灣的板塊構造。
30
台灣板塊運動 片長:3’03
31
臺灣地區的板塊構造 e.台灣島因為板塊的聚合歷經兩億多年形成現在的模樣。由於板塊持續聚合,所以台灣是世界上地殼變動最激烈的地方之一,地層劇烈褶皺,斷層甚多,每年有數千次的地震,地殼快速隆起,侵蝕率之高都是舉世聞名。
32
5 - 3 地貌的變化
33
前言 河水、風、冰川和海水等是大地的雕刻師,太魯閣國家公園中印第安人頭景點為地殼快速隆起、大理岩易被侵蝕和河水巧妙切割的集體創作,再加上人們美學的詮釋,真是自然與人文最美的結合。
34
由於地球內部的熱能,促使發生板塊運動、火山活動、地震及造山運動等,且使得岩層形成節理、褶皺、斷層等地質構造。
改變地貌的因素 a.內營力: 由於地球內部的熱能,促使發生板塊運動、火山活動、地震及造山運動等,且使得岩層形成節理、褶皺、斷層等地質構造。 造成地表被抬升、位移、破裂及變形等 西元1999年9月21日大地震後,台中市綠野仙鄉社區的平坦道路瞬間隆起變成斜坡
35
改變地貌的因素 b.外營力: 由於流水、冰川、風、波浪等營力,對地表進行著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作用。 促使地表逐漸趨於平坦
36
1.喀斯特地形係因為石灰岩易溶於水,所以形成特有地形。反之,若處於乾旱氣候的石灰岩地區,便找不到喀斯特地形了。
改變地貌的因素 c.地質: 1.喀斯特地形係因為石灰岩易溶於水,所以形成特有地形。反之,若處於乾旱氣候的石灰岩地區,便找不到喀斯特地形了。 越南下龍灣的喀斯特地形
37
2.高雄縣的月世界,因為厚層的泥岩,所以植物難著生、發育,造成泥岩無植被保護而易被雨水沖刷侵蝕,形成惡地地形。
改變地貌的因素 c.地質: 2.高雄縣的月世界,因為厚層的泥岩,所以植物難著生、發育,造成泥岩無植被保護而易被雨水沖刷侵蝕,形成惡地地形。 高雄縣燕巢的月世界,由於厚層泥岩不耐雨水沖蝕,景觀奇特,常是電影拍片的好地方
38
外營力對地表的作用 a.流水的作用: 1.在潮濕氣候地區,河流是侵蝕和沉積的主角。從河流縱剖面看,河流順著重力往下流,所攜帶的泥沙、石塊,對河床、河岸,都會進行侵蝕作用。 2.河流的上游地區坡度較大,河流的侵蝕作用愈大,常形成峽谷。河流的下游地區坡度較小,以沉積作用為主,易生成沖積平原。
39
外營力對地表的作用 b.河流發育史: 1.可分為幼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三個時期。 2.幼年期的河流以向下侵蝕為主,河谷常呈V字型,如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中的立霧溪。 3.壯年期的河流以側向侵蝕為主,如北勢溪。 4.老年期的河流則常見氾濫平原,如淡水河口的關渡平原。
40
外營力對地表的作用 c.冰川的作用: 1.高緯度和高山等寒冷地區,以冰川作用為主。 2.冰川的移動速率每天約數公分至數公尺 。 3.冰川移至溫暖地區, 溶解後將所攜帶物質拋下是為「冰磧石」 。
41
1.在乾旱地區則由風主導,強風吹走地面的細沙,在墾丁國家公園就可看到風吹沙的景觀。
外營力對地表的作用 d.風的作用: 1.在乾旱地區則由風主導,強風吹走地面的細沙,在墾丁國家公園就可看到風吹沙的景觀。 屏東縣墾丁國家公園有著名的風吹沙,這些沙移動之主要因素為風的作用,因為風的吹送而移動
42
外營力對地表的作用 d.風的作用: 2.中國的黃土高原就是由風所帶來的沙石堆積而成的,而中國的沙塵暴甚至把沙粒經過數千公里吹到台灣來。
43
3.強風帶著沙,磨擦岩石表面,久而久之,把岩石磨成一些特殊的外形,稱為風稜石。
外營力對地表的作用 d.風的作用: 3.強風帶著沙,磨擦岩石表面,久而久之,把岩石磨成一些特殊的外形,稱為風稜石。 臺北縣白沙灣附近之風稜石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