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园林植物害虫鉴别与防治 吴 晓 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园林植物害虫鉴别与防治 吴 晓 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园林植物害虫鉴别与防治 吴 晓 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13901300946 wuxiaoyun7921@sina.com
北京市林业站专家型人才培育项目— 园林植物害虫鉴别与防治 吴 晓 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2 第1讲 园林昆虫基础知识(识别) 学习目标

3 任务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 【任务目标】 1.掌握昆虫成虫体躯特征。 2.了解昆虫主要附器构造和类型。
任务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 【任务目标】 1.掌握昆虫成虫体躯特征。 2.了解昆虫主要附器构造和类型。 3.能够根据体躯特征和附器类型识别昆虫。

4 内容结构

5 【任务描述】    昆虫成虫外部形态特征是我们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请描述所给昆虫的形态特征,并判断出昆虫的种类。 【任务要求】    通过对典型昆虫(如蝗虫等)的详细观察,以头、胸、腹及主要附器为重点,了解昆虫的体躯外形特征和主要附器,准确判断昆虫的触角、口器、足及翅的类型,以掌握识别昆虫的关键特征。

6 一、本节知识点 1. 昆虫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二、本节重点 2. 昆虫头部及其附器的特征; 3. 胸部及其附器的特征;
3. 胸部及其附器的特征; 4. 腹部及其附器等的特征; 5. 昆虫体壁及其衍生物。 二、本节重点 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的异同点 三、本节难点 体壁的构造及功能

7 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已知昆虫的种类有100多万种,约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
昆虫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纲与其他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成虫整个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有3对分节的足,通常还有2对翅。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具外骨骼。

8

9 动物进化系统

10 与昆虫容易混淆的节肢动物有: 1. 蛛形纲:蜘蛛、蝎子、蜱螨等。 叶螨 蝎子 蜘蛛 蜘蛛 蝎子

11 2. 甲壳纲:虾、螃蟹等。 蜈蚣 马陆 对虾 螃蟹 螃蟹 3.唇足纲与重足纲:蜈蚣、马陆等。

12 节肢动物门主要纲的区别 纲名 体躯分段 复眼 单眼 触角 足 翅 生活环境 代表种 昆虫纲 头、胸、腹 1对 0~3个 3对 2对或0~1对
陆生或 水生 蝗虫 蛛形纲 头胸、腹 2~6对 2~4对 陆生 蜘蛛 甲壳纲 2对 至少5对 水生、少数陆生 虾、蟹 唇足纲 头、胴 每节1对 蜈蚣 重足纲 每节2对 马陆

13 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其它类小动物 1. 环节动物:蚯蚓、蚂蝗等。 蚯蚓 蚂蝗 蜗牛 2. 软体动物:蜗牛、蛞蝓等。

14 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其它类小动物 3. 线形动物:蛔虫等。 4. 棘皮动物:海星、海参等。 蜥蜴 蛔虫 海星 海参 5. 爬行小动物:蜥蜴等。

15 常见昆虫

16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方面 (1)直接危害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 (2)传播植物病害; (3)危害人、畜健康,传染多种疾病。 2.有益方面
(1)生产工业原料; (2)给植物传粉; (3)天敌; (4)中药材; (5)腐食性种类可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6)科学实验材料。

17 思考题 昆虫为什么能成为地球上最发达的动物类群? 参考答案: 1. 生殖能力强; 2. 有翅能飞翔; 3. 体小; 4. 取食器官的分化;
5. 变态和发育阶段性; 6. 适应力强。 蜻 蜓

18 第一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及观察 昆虫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复杂。研究昆虫的外部形态就是要从变化多端的构造中,找出它们共同的基本构造,作为识别种类的依据和防治害虫的理论基础。以蝗虫的体躯侧面图为例。

19 一、昆虫的头部 头部是体躯最前面的一个体段,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感觉器官──复眼、单眼及触角和取食器官──口器。因此,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20 单眼 触角 复眼

21 (一)触角 昆虫除少数种类外, 头部都有一对触角。 一般着生于额两侧。 触角由许多环节组 成。基部一节称为 柄节;第二节为梗
节;梗节以后的各 小节统称鞭节。 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表面上有许多感觉器,具嗅觉和触觉的功能,昆虫借以觅食和寻找配偶。

22

23 雄虫的触角常比雌虫发达,触角是常用的分类特征,其变异后主要依据鞭节的形状确定名称。
肘状 刚毛状 丝状 念珠状 锯齿状 栉齿状 锤状 环毛状 羽毛状 具芒状 鳃片状 球杆状 鳃片状

24 昆虫触角的形状 因昆虫的种类和 雌雄不同而多种 多样。 常见的有 : 1.刚毛状;2.丝状; 3.念珠状;4.锯齿状;
5.栉齿状;6.羽毛状; 7.膝状;8.具芒状; 9.环毛状;10.球杆状; 11.锤状;12.鳃片状;

25

26 (二)复眼和单眼 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的取食、栖息、繁殖、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各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昆虫的眼有两种:
1.复眼:1对,位于头的两侧,是由1至多个小眼集合形成,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 2.单眼:一般有3个,但也有1~2个或者无单眼的。单眼只能分辨光线强弱和方向,不能分辨物体和颜色。

27

28

29 视神经感受集光器传入的光点造成“点象”,无数小眼的“点象”就组成“镶嵌象”。复眼能分辨近距离的物体,感受物体的移动比感受物体的形状更有效。
复眼的小眼、形状大小常有变化。 果蝇的复眼

30 个别类群的复眼常一分为二 或着生于头侧的柄状突上 合眼 离眼 或复眼区很大占据了头壳的绝大部分

31 单眼只有一个角膜镜,不能造成清晰的形象,只能辨别光的强弱和物体距离的远近。
昆虫的视力较差,识别范围仅数米。但对紫外线有较强的感光力,辨别颜色能力与产卵地点、食物有密切联系。对光的适应的表现是昼夜活动规律,即日出性、夜出性及中间型。 成虫的头顶常1—3个单眼、即背单眼dorsal ocelli。 完全变态幼虫的单眼生于头侧、1—7对,为侧单眼lateral ocelli。

32 (三) 口 器Mouthparts(=feeding apparatus)
1. 类型 泌丝形蠋虫咀嚼式口 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吸收式口器 ↘ ↘ 取食固态食物 取食固态及液态食物 特化:舔吸式、捕吸式、刮吸式、锉吸式 吸收式口器---→典型:刺吸式、虹吸式 取食液态食物

33 (三)口器 昆虫的取食器官。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的不同,口器在构造上有三大不同的类型。 1. 咀嚼式(蝗虫):取食固体食物;
2. 吸收式(蚜、螨、蚧等)取食液体食物; 3. 嚼吸式(蜜蜂):兼食固体和液体两种食物。 吸收式口器按其取食方式又可分为: 刺吸式(蚜虫)、锉吸式(蓟马):将口器刺入植物或动物组织内部取食; 虹吸式(蛾蝶)、舐吸式(蝇类):吸食暴露在物体表面的液体物质。

34 1.咀嚼式口器 是昆虫最基本、最 原始的口器类型。 所有别的口器类型 都是由咀嚼式口器 演化而来,基本构 造由上唇,上颚, 下颚,下唇及舌五
个部分组成。 取食固体食物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1.上唇 2、3.上颚 4、5.下颚 6.下唇 7.舌

35 许多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幼虫也是咀嚼式口器。与标准的咀嚼式口器比较,其下颚、下唇和舌则合并成一复合体:两侧为下颚,中央为下唇和舌,端部具有一个突出的吐丝器。

36 蝗虫咀嚼式口器图

37 咀嚼 式口器

38 鳞翅目幼虫口器(咀嚼式) 上唇: 上颚: 下颚: 下唇: 舌: { 复合体

39 危害状:典型的危害症状是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
1.食叶性:开天窗、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 2. 卷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 3. 潜叶性:断根或断茎,枯死,吐丝、卷叶、缀叶等。 4. 钻蛀性:钻蛀根、茎、果等。 常见的种类有:直翅目的成虫、若虫,如蝗虫;鞘翅目的成虫、幼虫,如天牛、金龟子等;鳞翅目的幼虫,如刺蛾、蓑蛾等;膜翅目的幼虫,如叶蜂等。 使用药剂类型: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

40 缺刻、空孔、开天窗 缺刻、开天窗 钻蛀性 潜叶性 缺刻、开 天窗 钻蛀性

41 2.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 mouthparts
刺吸式口器的主要构造都极度延伸,呈针状,适于穿刺,吸取动植物的组织液(血液或汁液)。 ① 上唇小、成倒三角形,贴于口器基部; ② 下唇延伸为分节的喙,包藏上、下颚口针(上颚在外,下颚在内)。

42 ③ 上、下颚特化为坚硬而细长的口针,上颚口针端部锐利,外侧有倒刺,便于刺入和固定于组织内;下颚口针的内侧面有大、小两个凹槽,并合而形成食物道和唾道。

43 2.刺吸式口器 昆虫用以吸食动、 植物汁液的口器, 如蚜虫、蝉、蚧 壳虫、蝽象等的 口器。危害植物 时是借肌肉动作 将口针刺入组织
内,吸取汁液, 而喙留在植物体 外。 蝉的刺吸式口器

44 刺吸式口器 口针

45 刺吸 式口器 口针

46 刺吸式口器 各部分解图

47 危害状: 1. 失绿斑点:在叶面上形成各种失绿褪色斑点,严重时黄化。 2. 畸形:叶片卷曲、皱缩等。 3. 虫瘿:如榆瘿蚜与桃瘤蚜的危害状。 4. 传播病毒病:如 常见昆虫:蚜、螨、蚧、粉虱、叶蝉、网蝽、木虱、蝉、蜡蝉等。 使用药剂类型:内吸剂、触杀剂、熏蒸剂和生物制剂。

48 失绿黄斑 叶片卷曲 虫瘿 叶皱畸形

49 3.虹吸式口器 常见昆虫:蛾蝶类成虫,吸收植物体表面的花蜜等生活,一般不危害植物,但其幼虫常常为害虫。

50 虹吸式口器

51 4. 锉吸式口器 为蓟马昆虫所特有,其特点为 上鄂口针较粗大,是主要的穿 刺工具,两下鄂口针组成食物 道,舌与下唇口针组成唾液道。 蓟马成虫

52 5. 舐吸式口器 该类口器为家蝇所特有。上下鄂均退化,下 唇特化为短小喙,端部膨大成唇瓣,能吸吮液体或微粒状固体食物。 6
5. 舐吸式口器 该类口器为家蝇所特有。上下鄂均退化,下 唇特化为短小喙,端部膨大成唇瓣,能吸吮液体或微粒状固体食物。 6. 刮吸式口器:虻等吸血昆虫。 7. 嚼吸式:蜜蜂等昆虫兼有咀嚼和吸收两种功能。 蜜蜂 家蝇

53 吸食时: 下颚的外颚叶包在中唇舌 的背、侧面,形成食物道; 下唇须贴在中唇舌的腹面, 形成唾道;组成临时的喙。

54 5. 舐吸式口器(sponging mouthparts) 舐吸式口器是双翅目蝇类特有的口器。
基喙(basiproboscis) 中喙(mediproboscis)、喙(haustellum) 端喙(distiproboscis)、唇瓣(labella)

55 6. 刮吸式口器(scratching mouthparts ) 双翅目蝇类幼虫口器。
仅一对口钩

56 7. 嚼吸式口器 嚼吸式口器(chewing—lapping mouthparts)仅为一部分高等膜翅目昆虫的成虫所特有。 主要特点:兼有咀嚼与吸收两种功能,上颚用于咀嚼;下颚和下唇特化为可以临时组成吸食液体食物的喙。

57 蜜蜂成虫口器图

58 8. 捕吸式口器(grasping—sucking mouthparts) 为脉翅目昆虫的幼虫所独具,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对的上、下颚分别组成一对刺吸构造,因而又有双刺吸式口器之称。

59 9. 刺舐式口器(piercing-sponging mouthparts) 为吸血性双翅目虻类昆虫所特有。
牛虻的刺舐式口器

60 昆虫食性和习性间的差异,引起头部部分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大的变化,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方向即头式有了差别。
昆虫头式   昆虫食性和习性间的差异,引起头部部分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大的变化,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方向即头式有了差别。   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与体躯纵轴间的夹角为锐角。 前口式:口器向前、头部与体躯纵轴间的夹角远大于直角。 下口式:口器向下、头部与体躯纵轴间的夹角约为直角。

61 二、昆虫胸部 胸部是昆虫身体的第二 体段,由三个体节组成: 前胸、中胸和后胸,其 各具一对足,分别称为 前足、中足和后足。大
多数在中胸及后胸各具 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 和后翅。翅与足是运动 器官,因而胸部是昆虫 的运动中心。

62 (一)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1. 胸足的构造 成虫的胸足一般分为6节,由基部向端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各节间由膜相连接,是各节活动的部位。

63 2. 胸足的类型 胸足的本能是运动,因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特化为许多类型,各具不同形态和功能。

64 (二)翅的构造和类型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翅对昆虫的分布、传播、觅食、求配、避敌等生命活动及进化有重大的意义。 1.翅的构造
昆虫的翅常呈三 角形,具有三边 和三角。前缘、 内缘或后缘、外 缘肩角、顶角、 臀角腋区、臀前 区、臀区和轭区。

65 2.翅的类型 (1)膜翅:翅膜质,薄而 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 蜻蜓、蜂类。 (2)复翅(革质翅):前 翅质地坚韧如皮革,半透
明,有翅脉,如蝗虫前翅。 (3)鞘翅(角质翅):翅 质地坚硬如角质,如甲虫 的前翅。 (4)鳞翅 :翅质地为膜质, 但翅上有许多鳞片,如蛾 蝶类的 翅。

66 翅的类型 (5)半鞘翅:基半部为皮 革质或角质,端半部为膜 质有翅脉,如蝽象前翅。 (6)缨翅:前后翅狭长, 膜质,翅脉退化,边缘上
着生很多细长缨毛,如蓟 马的翅。 (7)平衡棒:后翅退化成 棒状构造,用以平衡身体, 如蝇、蚊的后翅。

67 翅的类型

68 3.翅脉和脉序 翅脉:翅面分布的脉纹。 脉相(或脉序):翅脉在翅上 的数目和分布型式。 纵脉:从翅基伸向翅边缘, 纵列于翅面的翅脉;
横脉:是横列于两纵脉之间 的短脉; 翅室:由纵脉,横脉及翅的 边缘包围的区域。

69 假想模式脉相

70 三、昆虫的腹部 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体段,一般呈长筒形或椭圆形。成虫的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体侧每节各有1对气门,末端为外生殖器,为代谢与生殖中心。 (一)基本构造 腹节的构造比胸节简单,有发达的背板和腹板。

71 气 门 气 门

72 (二)雌性外生殖器 雌虫的外生殖器着生于第8、9腹节上,为产卵的工具,故称产卵器。产卵器包括一对腹产卵瓣,一对内产卵瓣,一对背产卵瓣。如蝗虫、螽斯、蝉、蔷薇叶蜂、叶蝉等雌性外生殖器发达。了解产卵习性,便于识别与防治害虫。 雌性产卵器基本构造 蝗虫雌性外生殖器

73 瘤寄蜂 螽斯 蛾类 叶蝉 蝗虫 产卵器

74

75 (三)雄性外生殖器 雄虫的外生殖 器称为交配器

76 (四)尾须 尾须是由末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须状外突物,形状变化较大,有的不分节,呈短锥状,如蝗虫;有的细长多节呈丝状,如缨尾目、蜉蝣目;有的硬化成铗状,如革翅目。

77 四、昆虫体壁及其衍生物 昆虫的体壁是包在整个昆虫体躯(包括附肢)最外层的组织,它具有皮肤和骨骼两种功能,又称外骨骼。
昆虫的外骨骼系统就是体壁构成的,并以其在适当部位的内陷形成加固体躯和着生肌肉的所谓“内骨骼”系统。 (1)支撑身体; (2)保护作用; 昆虫体壁作用 (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 (5)防止外界有毒物质。

78 1.非细胞性突起:小刺、脊纹和翅面上的微毛。 多细胞外长物:刺、距、刚毛、毒毛 2.细胞性突起 单细胞外长物:感觉毛、 鳞片
1.2.非细胞突起 3.刺 4.距 5.刚毛 6.毒毛 7.鳞片 (二)体壁的衍生物 1.非细胞性突起:小刺、脊纹和翅面上的微毛。 多细胞外长物:刺、距、刚毛、毒毛 2.细胞性突起 单细胞外长物:感觉毛、 鳞片

79 体壁的毛与刺突

80 课外作业 观察与识别 1. 观察蝗虫、白蚁、蚕蛾、蝉、金龟子、绿豆象(♂)、叩头虫(♂)、蚊子(♂)、凤蝶、瓢虫、蜜蜂、家蝇等昆虫的触角并说明各属哪种类型? 2.以小组为单位,取一蝗虫头部,用摄子、解剖针等工具拨动并区分口器的各部分,观察各口器附肢的相对位置,然后逐个取下各附肢放于培养皿,观察他们的形状和质地。 3.取蝉一头,观察其口器的基本构造。 4.分取粉蝶、蓟马、家蝇和蜜蜂各一头,观察其口器的构造特点。

81 5. 取一头蝗虫,观察其胸部的分节及各节的构造、附肢等。
6. 取一头蝗虫,观察其胸足的构造等。 7. 观察步行虫的足、蝗虫的后足、螳螂的前足、蝼蛄的前足、龙虱的后足。雄性龙虱的前足、蜜蜂的后足等并说明各属哪种足的类型? 8.取一头蝗虫,观察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节数、听器、气门及附肢等。 9.观察蝗虫胫节上的突起,用手触摸,区别哪些是刺?哪些是距?观察蛾、蝶类成虫的翅及幼虫体表,识别单细胞外长物。


Download ppt "园林植物害虫鉴别与防治 吴 晓 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