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校園常見的精神疾病 林正修 醫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校園常見的精神疾病 林正修 醫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園常見的精神疾病 林正修 醫師

2 正常的定義 Mental Health 沒有病態的正常(Normality as Health) 一般平均的正常(Normality as
Average) 理想標準的正常(Normality as Utopia) 時地而定的正常(Normality as process) Denial Offer Melvin Sabghin

3 精神科醫師如何診斷精神疾病 三腳架的診斷------ 症狀 時間 社會功能

4 精神疾病的診斷準則 美國--- DSM-IV 歐洲--- ICD-10

5 常見的精神疾病(一)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病 1.憂鬱症 2.躁鬱症

6 憂鬱心情的描述 傷心、難過、鬱悶、失望、沮喪 鬱卒、失志、心不清、阿雜、心頭悶悶、心酸 快樂不起來、多半哭不出來,只是心中很苦
活得沒感覺、麻木、生命失去意義 不同於焦慮情緒:煩、擔心、驚惶

7 DSM-Ⅳ重鬱病發作(Ⅰ)

8 DSM-Ⅳ重鬱病發作(Ⅱ)

9 常見的精神疾病(二) 焦慮性疾患 1.恐慌症 2.強迫症 3.社交畏懼症 4.懼曠症 5.特定對象畏懼症 6.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7.廣泛性焦慮症

10 DSM-Ⅳ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對許多事件或活動過度焦慮及擔憂,並且很難控制,此憂鬱,至少六個月。 伴隨發生下列症狀三項或三項以上: 不能靜坐或浮躁或不耐煩 容易疲累 難保持專心或心中一片空白 易怒 肌肉緊張 睡眠障礙 此焦慮擔憂或身體症狀造成明顯痛苦或功能損害

11 常見的精神疾病(三) 適應性疾患—合併憂鬱或焦慮 人格疾患 飲食疾患—暴食症,厭食症 睡眠疾患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

12 飲食疾患--暴食症 30~80%暴食症患者具有厭食症病史。 與厭食症具有相同的心理病理—怕胖,執意要瘦,藉食物應付或逃避情緒的心理困擾。
症狀:狂食,清除食物,無正常飲食習慣,衝動控制力差

13 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重複發生暴食發作。一次暴食發作同時具備兩項特徵:
在一段獨立時間內(如任何兩小時內),吃下的食物量絕對多於大多數人在類似時間類似情境下所能吃的食物量。 在此發作之時,感覺缺乏對吃食行為的自我控制(如感受到自己無法停止吃,或無法控制自己吃什麼或吃多少) 一再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諸如:自我誘導的嘔吐;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灌腸、或其它藥物;禁食;或過度運動。 平均來看,暴食及不當的補償行為,同時發生的頻率每週至少兩次共達三個月。

14 自我評價被身材及體重所不當影響。 此障礙非僅發生於厭食症的發作中。 清除型:在此次心因性暴食症發作期間,此人曾規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的使用洩劑、利尿劑或灌腸。 非清除型:在此次心因性暴食症發作期間,此人已使用其它不當的補償行為(如禁食或過度運動),但不曾規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的使用洩劑、利尿劑或灌腸。

15 暴食症的心理治療 biological treatment: antidepressants(約八週左右)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CBT的效果最好 有三個特性: (1)是基於心因性暴食症維持的認知觀點 (2)目的是在改變個案的行為和對外型集體重的態度 (3)合併使用認知治療及行為治療的程序 一般而言,治療時間多半持續三到六個月,大約包含10到20個治療期。特殊的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包括:伴隨反應阻礙的曝露法(exposure with response prevention)、認知的再結構(cognitive restructuring)、身體心像治療(body-image therapy)和營養諮詢(nutritional counseling)。

16 飲食疾患---厭食症 厭食症的心理病理— (1)強烈的懼怕肥胖:體重顯著下降,無月經,危及生命。
(2)拒絕飲食或偏食,自己引發嘔吐,濫用利尿劑或瀉劑。 (3)身體形體障礙 (4)對飲食的態度可分為兩種模式:嚴格節食型,暴食型 (5)飢餓症候群:焦躁不安,緊張,情緒起伏,消沉憂鬱,注意力與記憶力減退,重複動作,失眠,失去性趣,便秘,體溫降低,思想內容常為食物所盤據。 (6)盛行率 1.5~1%,女性青少年較多,約為男性的10~20倍

17 厭食症的生理症狀 無月經 便秘 腹賬 腹痛 怕冷 倦怠 精力充沛 低血壓 低體溫 皮膚乾燥 心跳遲緩 水腫 出血點 貧血

18 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 疾病 盛行率 男:女 精神分裂症 2.1/1000 1:1(15歲~45歲) 憂鬱症 15 %(女性25 %) 1:2
躁鬱症 1 % 1:1 恐慌症 1.5~3 % 1:2~3 單純性畏懼症 5~10 % 社交畏懼症 2~3 % 不定 強迫症 1:1(青少年,男>女)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1~3 % 廣泛性焦慮 3~8 %(共病性) 適應性疾患 5 %(住院病患) 厭食症 1.5~1 %(女青少年) 1:10~20 暴食症 1~3 %(年輕女性) 女>男

19 陽光-規律的生活形態;自我肯定;迎向陽光,永保希望
空氣-排解壓力的休閒活動 水-親人、朋友的良好關係與支持;自我欣賞 永留一扇安全門-保持溝通管道順暢

20 精神科醫療團隊如何治療病患 BIO-PSYCHO-SOCIAL-BEHAVIORAL MODEL 1.BIO– 生物


Download ppt "校園常見的精神疾病 林正修 醫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