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名辩思潮与名家 第二节 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第三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名辩思潮与名家 第二节 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第三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名辩思潮与名家 第二节 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第三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第五讲.名家 第一节 名辩思潮与名家 第二节 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第三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2 第一节 名辩思潮与名家 名辩思潮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名辩思潮与名家 名辩思潮的社会背景: 《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3 “议”与“辩”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庄子)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

4 名家的特点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
“道家无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史记·太史公自序》) “欲推是辩以正名实化天下焉。”(《公孙龙子·迹府》)

5 第二节 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庄子与惠施: 《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天下》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6 惠施十事 《庄子·天下》: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7 惠施十事 (6)“南方无穷而有穷。” (7)“今日适越而昔来。” (8)“连环可解也。”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0)“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8 相对主义 《庄子·徐无鬼》:“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

9 第三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一、白马非马 二、离坚白 三、指与物

10 一、白马非马 《白马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11 二、离坚白 见与不见离: 《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
“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一作“见与不见”,此据扫叶山房《百子全书》本)。(见与)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同上)

12 藏:共相之独立存在 “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其”原作“甚”,此据《百子全书》本)石也。”(同上)
《坚白论)说:“坚未与石为坚而物兼。未与为坚而坚必坚。其不坚石、物而坚,天下未有若坚而坚藏。白固不能自白,恶能白石物乎?若白者必白,则不白物而白焉。黄黑与之然。石其无有,恶取坚白石乎?”

13 三、指与物 《指物论》:“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 《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物无可以为物。”
《指物论》:“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

14 天下故独而正 《坚白论》:“其不坚石物而坚,天下未有若坚而坚藏。” “有自藏也,非藏而藏也。”(同上)
《指物论》:“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15 思考题 1.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2.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Download ppt "第一节 名辩思潮与名家 第二节 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第三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