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ESD种子教师北京培训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 苏金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ESD种子教师北京培训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 苏金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SD种子教师北京培训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 苏金良 2014.5.29
天地大德,生生不息 ESD种子教师北京培训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 苏金良

2 说在前面 黄钟大吕:尽善尽美、近谨近信、近雅近颂; 瓦釜雷鸣:去聒去噪、去魑去魅、去奢去甚。 中国古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为聖人代言。
我们再也会不去了,寄托追思吧!

3 自我认知 我的知识:我是教育中的散户,只是萍聚,不能凝聚。 谢谢谢主任把我收编,有了组织,我愿在这个组织中好好学习,天天克强。
知识、学识、胆识 知性、智性、理性 感性、悟性、灵性 學習

4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知道不仅创造自我,还要创造文化,也就是说“人文化成”,但上天的好生之德并不意味着天要为人创造文化。因此,儒家倡导敬天、畏天、事天;从人的角度来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这句话突出的是人的责任感。因为天是自然的,无心而化成。

5 人的创造性 创造就是自我人格的的充分体现。所以,自我作为一个参与者、创造者、观察者、欣赏者,自我的创造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
真正的创造是个性化的,没有合作,没有团队,就像爱因斯坦,就像杨振宁和李政道。 只信唯物主义不行,不信唯心主义也不成。 贺麟与冯友兰的和而不同

6 突破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极端的体现就是17、18世纪从西方的启蒙心态发展出来的世俗的人文主义、功利的人文主义、浮躁的人文主义、技术的人文主义、量化的人文主义、娱乐至死的人文主义。这种价值取向有两个盲点:一个是忽视了精神性,一个是对自然抱有征服的心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科学至上,技术万能

7 人与自然 在自然面前,在天底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创造性是有限的,不是无所不能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的创造性无限夸大,就成了人类的傲慢,人类就要付出代价、自食苦果。故,要从敬畏天地的态度出发,就会一直得到灵感和启示,即人的创造力、破坏力与天相比是微乎其微的。人的破坏与天的破坏有耦合关系,即天灾人祸不期而至,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破房专遭连阴雨,漏船又遇顶头风。 天作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活。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三分天灾

8 1919“五四”的贡献 打倒孔家店 德先生、赛先生 新文化运动与学衡派 胡适、陈独秀、周师兄弟 陈寅恪、吴宓、胡天骕、梅光迪、张其昀……
1912年废读经

9 1949年新中国 废繁字用简字 文字改革的拼音化方向,制定拼音方案拼音与普通话,文化的根出现了排异现象 周有光,109岁
文化大革命,革文化之大命 汤武革命

10 1979年改革开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摸着石头过河 黑猫白猫 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孔子思想:庶之富之教之

11 文化的可持续与教育的可持续 文化的可持续决定着教育的可持续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教师:为学生立心,为教育立命,为社会建和谐,为文化传薪火相传。

12 中国的可持续特色 不破不立 先破后立 立中有破 破中有立 通州只有燃灯佛舍利宝塔是北齐年间的,距今1300多年
潞河中学1867年,距今147年

13 提纲 1.遵道而生 2.反律而生 3.守位而生 4.泛爱而生 5.以时而生 6.因序而生 7.应运而生

14 一、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 《周易·系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
得道曰生,有德即生,无德不生,若生非祸即害。 生: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生,性也。一物一性命; 一物一资质、禀赋。

15 二、生之内涵 生命生长生态生成 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生理生命,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

16 三、如何与之生 天人合一,相敬如宾;仁民爱物,和谐相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7 三、如何与之生 和谐的核心价值——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乾·文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 就是五位一体建成小康社会的古人认识

18 三、如何与之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
孟子说这段话的完整意思是: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已经由天赋予我,在我的性分之内完全具备了,如果反躬自省,诚实无欺,便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东汉赵岐(约108~201)注:物,事也;我,身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19 三、如何与之生 “人定胜天”新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两者的排斥对立。即便是皇帝也只敢称自己为“天子”,而没有一定要战胜老天爷的胆量。 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勝、朕) 人定,胜天;恭己正南,安分守己,各司其职 心定,胜天;人心浮动难以平静——革命 神定,胜天;都走神了——庙宇宏阔神灵小

20 三、如何与之生 天人合一与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丛林法则、墨菲定律
“墨菲定理”诞生于20世纪中叶,这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处处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人类取得了对自然、对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胜利,并将不断扩大优势;我们不但飞上了天空,而且飞向太空……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办法或模式战而胜之。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   家长:校长,要高考了,能不让布谷鸟叫吗! 

21 三、如何与之生 雲雾露霜雷霆雨雪雹霁霞霰霾霭 雨露滋润和苗壮 万物生长靠太阳

22 三、如何与之生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资治通鉴》 谁能把《资治通鉴》看17遍并作批注

23 三、如何与之生 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吕氏春秋·义赏》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淮南子·本经训》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24 三、如何与之生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否)?”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言语》 倾巢之下,岂不完蛋。 全局意识,主体意识,

25 三、如何与之生 心之大患——得陇望蜀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孟子•尽心上》 贪得无厌,人心无底蛇吞象。好德好色 谋求资本最大化就是竭泽而渔,要放生。

26 三、如何与之生 赞天地之化育 《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27 三、如何与之生 生生不息之谓易 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息之谓易。 易:日月合明曰易 易:不易、简易、变易 易:蜥蜴

28 三、如何与之生 天若有情天行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乾卦·文言》 如何解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君子
以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9 三、如何与之生 本立而道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1.2) 纲常、伦理、四维乱了,就是乱象丛生,就是丛林法则的弱肉强食的生。 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三

30 1.遵道而生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第一》

31 1.遵道而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道德经》

32 1.遵道而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道德经》 马太效应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蝴蝶效应与风马牛不相及。

33 1.遵道而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

34 2.反律而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爻。
东方甲乙木,西方庚申金; 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5 2.反律而生 反者道之动,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返璞归真,反本开新。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36 2.反律而生 阴盛阳衰 反季节 转基因 温室生存 平度肉鸡

37 3.守位而生 尊卑有序,生命多样,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8 3.守位而生 万物有灵,天人合一 古人认为:大自然是神圣不可冒犯的,人类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灾大难。
《史记·礼书》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 《太平经》中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庄子》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西升经》云:“道非独我,万物皆有之。”

39 3.守位而生 天人合一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40 3.守位而生 对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别僭越。 对科学万能论的质疑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地人三才的地位、秩序已定,不要以为人成了万物之神、万物之灵长就为所欲为,为所不为,恣意妄为,胆大妄为,暴殄天物

41 3.守位而生 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42 3.守位而生 《逍遥遊》(节选) 适莽苍者,三飡(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樗)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43 4.泛爱而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44 4.泛爱而生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胞而物与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篇上》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親愛郷聼書厰

45 4.泛爱而生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悲天悯人

46 4.泛爱而生 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四端是“几希”,使得人之所以成为人,要靠人在“悲天悯人”的情怀中主动自觉地自我发展。

47 5.以时而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48 6.因序而生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气候,每个气候有5天,形成季节、节气、气候等名词概念。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东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49 6.因序而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为大也。《中庸》

50 6.因序而生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51 7.应运而生 汉·荀悦《汉纪·后序》:“实天生德,应运而生。” 什么叫走运?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不信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可以无知,不可以无德;可以无智,不可以无行……

52 7.应运而生 天人感应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文化之

53 《易经·贲卦·彖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54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55 教育面向人生 尊天性,养德性 尊人性,养个性 尊本性,养习性 尊知性,养智性

56 教育面向人生 三生有幸课堂 生本课堂,生命课堂,生成课堂 有兴趣,有个性,有幸福。

57 《礼记·礼运·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8 《礼记·礼运·小康》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周公,由此其选也。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59 寄语教师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書读多了能通神 鞋踏破了能超尘 雲刮破了能下雨 水划破了能渡人

60 偈语 人生诚可贵, 万物命亦高。 若为可持续, 二者合一爻。


Download ppt "ESD种子教师北京培训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 苏金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