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篇 始計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篇 始計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篇 始計篇

2 篇旨 孫子首先提出了「慎戰」的思想,戰爭是關係著國家興亡、社稷安危、人民生死的大事,必須認真探究、謀畫周詳。
第一篇 始計篇 篇旨 孫子首先提出了「慎戰」的思想,戰爭是關係著國家興亡、社稷安危、人民生死的大事,必須認真探究、謀畫周詳。 開戰之前應從「五事」、「七計」來算計,即透過五個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要素,以及七個方面的具體比較,從而分析交戰雙方的條件優劣,制定正確的作戰計畫,確保戰爭的勝算。 他並以「詭道十二法」提出隱蔽己方和利用敵人的各種詐敵之術。惟有「廟算」周全的軍事家,在戰場上獲勝的機會也愈高。

3 原文 語譯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第一篇 始計篇 原文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語譯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是關係人民生死、國家存亡的關鍵,不可不認真考察。 所以,要從五個影響戰爭勝負的基本要素進行分析,並比較敵我雙方的七種條件,來探求戰爭勝負的情勢。 注釋: *經:量度、分析。 *校之以計:校,比較。計,核算。 *索其情:索,探求。情,實情。 3

4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 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第一篇 始計篇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 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五個基本要素是政治、天時、地利、將才、 法制。所謂政治,就是要讓人民認同國君, 願意在戰爭中為國君出生入死,不怕危險。 所謂天時,是指晝夜、陰晴、寒暑、季節 等變化。 4

5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第一篇 始計篇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所謂地利,是指路途的遠近、地勢的險要或平坦、地區的寬廣或狹窄、地形是否利於攻守等。所謂將才,是指將領要具備智謀、誠信、仁愛、勇武、嚴明等素質。 所謂法制,是指軍隊的組織編制、各級將士的職責範圍和管理制度,及軍需物資的掌管和運用。 注釋: *死生:指「死地」、「生地」而言。可以進退自如的地形,是「生地」;只能前進,後退無路,或者進退兩難的地形,是「死地」。 *曲制:軍隊的組織編制。 *官道:設官分職之道,指各級軍官的職責與管理。 *主用:主,掌管。用,度用。指軍需的掌理與運用。 5

6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 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這五項要素,將帥們沒有不知道的, 但是只有深刻了解並確實掌握,
第一篇 始計篇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 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這五項要素,將帥們沒有不知道的, 但是只有深刻了解並確實掌握, 才能贏得勝利,否則就無法獲勝。 所以,還要再比較敵我雙方的七種優劣條件,才能探求戰爭勝負的情勢。 6

7 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 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吾以此知勝負矣。
第一篇 始計篇 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 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吾以此知勝負矣。 這七種條件是:哪一方的國君施政清明?哪一方的將領更有才能?哪一方占有較有利的天時、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貫徹執行?哪一方的軍力強大?哪一方的士兵訓練有素?哪一方的賞罰更為公正嚴明?根據這些條件,就可以判斷勝利是屬於哪一方了。 7

8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 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第一篇 始計篇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 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如果能聽從我的計謀,出兵作戰必定能取得勝利,我也就留下來;如果不能聽從我的計謀,用兵作戰必招致失敗,我將只得離去。採納了有利的計策後,就要設法創造有利的態勢,以輔助對外的軍事活動。所謂「勢」,是指根據有利於己方的條件,機動採取相應的對策。 注釋: *將:當作助動詞,讀ㄐㄧㄤ,是「如果」的意思;另有一說是指「將帥」、「主將」,則讀ㄐㄧㄤˋ。 *計利以聽:計利,有利的計謀。聽,聽從、採納。 *乃為之勢:乃,於是。勢,態勢。此句意謂造成一種有利的態勢。 *因利而制權:因,根據、憑藉。制,決定、採取。權,權變、靈活處置。意指根據利害關係採取靈活的對策。 8

9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
第一篇 始計篇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 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之術。因此,能戰卻裝作不能戰;要用兵卻裝作不用兵;想攻近處,卻裝作要攻遠處;想攻遠處,卻裝作要攻近處;對於貪利的敵人,就用小利引他入甕;對於處在混亂狀態的敵人,要趁機攻取;對於實力雄厚的敵人,要嚴加戒備; 注釋: *利:此處作動詞用,指敵人貪利。 *實而備之:實,實力雄厚。備,防備。指對待實力雄厚的敵人須嚴加戒備。 9

10 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第一篇 始計篇 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對於強大的敵人,要避免正面交鋒;對於暴躁易怒的敵人,要時時激怒,使他喪失理智; 對於卑視我方的敵人,則要設法使他更加驕傲自大;對於安逸的敵人,要使他日益疲憊; 對於內部團結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們。 注釋: *撓:挑逗,不停的去刺激對方。 *卑:卑怯、謹慎小心。 *佚:同「逸」,安逸。 *親:親近、團結。 10

11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第一篇 始計篇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要在敵人沒有防備時發動攻擊; 要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採取行動, 這是軍事家克敵制勝的奧妙, 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無法事先予以規定的。 注釋: *不可先傳:先,預先、事先。傳,傳授、規定。 11

12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在開戰之前就已預判能取勝的, 是因為計畫周密,知道得勝的條件多;
第一篇 始計篇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在開戰之前就已預判能取勝的, 是因為計畫周密,知道得勝的條件多; 開戰之前就已預計不能取勝的, 是因為知道得勝的條件少。 注釋: *廟算:古代興師作戰前,通常要在宗廟裡舉行儀式,商討作戰計畫,分析利害得失。此一作準備的程序,就叫做「廟算」。 *得算:算,原指計數用的竹籌,此處引申為取得勝利的條件。 12

13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得勝的條件多就能取勝, 得勝的條件少就不能取勝,
第一篇 始計篇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得勝的條件多就能取勝, 得勝的條件少就不能取勝, 更何況那些戰前不作籌畫,又毫無條件的呢? 我們根據這些來觀察,誰勝誰負就顯而易見了。 13

14 實戰操練 「五事」的內涵 五事――道、天、地、將、法 道:主管和部屬能有共識,可以同心。 天:作戰時天氣熱或冷、晴或雨;在商業上,
第一篇 始計篇 實戰操練 「五事」的內涵 五事――道、天、地、將、法 道:主管和部屬能有共識,可以同心。 天:作戰時天氣熱或冷、晴或雨;在商業上,  天可引申為時機,如買賣股票的時機 地:地利,如開設店面的地點 將:指組織中的幹部,應有智慧、誠信、仁愛、  勇敢、認真的特質。 法:組織的制度面和預算 14

15 「七計」的內涵 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熟練?賞罰孰明? 若以兩個學校來比較競爭力,即是:
第一篇 始計篇 「七計」的內涵 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熟練?賞罰孰明? 若以兩個學校來比較競爭力,即是: 主孰有道?――哪個校長(董事長)比較  受師生愛戴,能激發大家的向心力? 將孰有能?――哪個學校的教務長、院長  較有學術行政能力? 15

16 天地孰得?――哪個學校的地點及發展 的時機較好? 法令孰行?――哪個學校的政策推動較 流暢? 兵眾孰強?――哪個學校的軟硬體或是
第一篇 始計篇 天地孰得?――哪個學校的地點及發展  的時機較好? 法令孰行?――哪個學校的政策推動較  流暢? 兵眾孰強?――哪個學校的軟硬體或是  師資、職員較強? 士卒熟練?――哪個學校的畢業生較受  業界歡迎? 賞罰孰明?――哪個學校有明確的績效  辦法? 16

17 「廟算」的重要 作任何事都應盤算,考慮是否合個人利益或是團體的利益。 例如:根據銀行儲蓄利率的多寡,而決定把錢放在哪家銀行。
第一篇 始計篇 「廟算」的重要 作任何事都應盤算,考慮是否合個人利益或是團體的利益。 例如:根據銀行儲蓄利率的多寡,而決定把錢放在哪家銀行。 不計算,不準備,很多事都會搞砸。 17


Download ppt "第一篇 始計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