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都市綠園道發展之探討- 以台中市為例 紀凱笙 邵世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都市綠園道發展之探討- 以台中市為例 紀凱笙 邵世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都市綠園道發展之探討- 以台中市為例 110312406 紀凱笙 110312414 邵世昕
紀凱笙 邵世昕 葉沛廷 王駿富

2 簡報大綱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章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第四章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 研究動機 作為台中市邊界之用 抑止市區發展之用 塑立城鄉風貌用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研究動機 第一章 人類在生活上為追求更進步的建設,無形中漸漸對環境造成了迫害,顯示永續發 展的重要,都市環境的維護對於永續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手段,而空間的綠化是最 直接的方式,也是環境品質最直接的指標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將公園綠地面積列為台灣永續發展指標之一,所以綠 色空間在都市發展已經越來越被重視,都市中的綠色空間,通常以公園綠地的形 式存在,而綠園道亦是近年來都市中常出現之綠色空間型態 綠園道的功能會隨著都市發展的變化, 而逐漸轉變其功用,台中市之綠園道, 由邊界之功能到抑止都市擴張之功能到現今規劃賦予多樣化的功能,本研究則主 要探討台中市之綠園道於都市中之發展情形 1990年 作為台中市邊界之用 1950年 抑止市區發展之用 2000年 塑立城鄉風貌用

4 研究目的 藉由探討相關理論文獻、台中市自日治時期至今的都市發展狀況及 目前綠園道的發展情形等,進而整理出綠園道的功能轉變因素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研究目的 第一章 藉由探討相關理論文獻、台中市自日治時期至今的都市發展狀況及 目前綠園道的發展情形等,進而整理出綠園道的功能轉變因素 配合台中市公園綠地(綠園道)發展計畫給予綠園道的定位,提出 結論及建議 整理綠園道系統在都市發展下功能之轉變情形,確立理論基礎 探討綠園道周邊土地使用之變化 探討綠園道周邊環境與空間結構之關係

5 研究範圍 廣義範圍訂定為台中市,因將透過探討台中市之都市發展情形,及政府政策、 計畫之實施,了解綠園道與都市發展之間之關係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研究範圍 第一章 廣義範圍訂定為台中市,因將透過探討台中市之都市發展情形,及政府政策、 計畫之實施,了解綠園道與都市發展之間之關係 狹義範圍訂定為 13 條綠園道鄰近之地區

6 研究方法 歷史/比較分析法 圖面分析法 紮根理論法(Grounded Research)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歷史/比較分析法 藉由回顧台中建成區的都市發展情形,來判斷綠園道功能的轉變。 圖面分析法 藉由圖面分析法搭配歷史比較分析法,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台中市建成區的都市發展狀況。 紮根理論法(Grounded Research) 將現象作系統性的資料收集、並藉系統化分析、整理,藉由資料歸納,從研究情境中發展或建立理論。可幫助將大量、繁雜的資料分析、歸納成有系統的結果或理論。

7 綠園道之定義及功能層級 綠園道之定義 ─ 此研究解釋綠園道為結合自然景觀與人為開發的綠色廊道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綠園道之定義及功能層級 第二章 綠園道之定義 ─ Little(1990)定義綠園道就像一個開放的線性空間,沿著自然的廊道,例如水岸、河 谷、山脊線或者沿著一條運河,一條風景的道路或者一條不用的鐵路。 Fabos(1995)定義綠園道是各種寬度的廊道,像網路一樣串連,公路和鐵路因而被 連結。 Arslan(2001)定義綠園道是能連結公園、自然保護區,文化和歷史遺址和保護區。 王小璘(1998)定義綠園道是一種以道路為主的線性公園,可以將都市中的公園綠地 做串連,使之有完整聯繫,可以讓都市人的都市生活融和在大自然之中。 此研究解釋綠園道為結合自然景觀與人為開發的綠色廊道

8 綠園道類型 綠園道之定義及功能層級 都市水岸類型 遊憩類型 自然生態類型 景觀歷史類型 綜合類型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綠園道之定義及功能層級 第二章 綠園道類型 都市水岸類型 遊憩類型 自然生態類型 景觀歷史類型 綜合類型

9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相關理論及研究 第二章 花園城市之理念是由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於 1898 年於其書〈Garden City of Tomorrow〉中出現,其理念一直是都市綠地系統規劃的理想參考模式, 考量都市活動與公園綠地的結合,使綠地能有效控制一個城市之發展規模,除一 般休閒使用之外,還能發揮生態、生產、緩衝、景觀等效益。 霍華德的花園城市理論,將市街周圍以一永久性之綠帶圍繞,除了作為農業耕作 之用以外,亦有生態、景觀之功用。 綠園道之功能越來越強烈之後,強調的並不是單一綠園道之設計、規劃,更注重 的是綠園道之間的串連以及綠園道和周邊環境之連接關係,最主要的是能將廊道 加以串連成一網絡,加強其地景功能,尤其都市中之廊道能給予都市環境極大效 益,並能增進物種及能量之流動。

10 相關案例 美國紐約 綠色道路計畫 日本東京 綠地計畫 蘇聯 綠地系統空間計畫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相關案例 第二章 區位 計畫名稱 說明 美國紐約 綠色道路計畫 擴充現有的自行車綠道綠道,規劃原有 車道供人行及自行車複合使用,亦串連各公園內部原有的公園綠道,改善行人與自行車衝突的情形。將自行車路線引導至都市綠帶, 以提供綠帶內的自然、人文及歷史資源。 日本東京 綠地計畫 將東京內之綠地分為公園、區域性綠地、 其他綠地設施等三種,將型態加以考量,確實訂定對各都市現況應確保的綠地目標量, 以環境保護、休閒遊憩、防災、景觀構成等觀點,完成系統計畫之施政策略,結合保存現有綠地及樹林地和公園計畫,結合成整體 之綠地系統。 蘇聯 綠地系統空間計畫 綠化的方式依據空間組織、城市建設及 自然條件之綜合情形,可採多樣之形式,有關綠道之綠化項目有:與建築物平行和鄰近佈置的寬闊綠化帶;線形和帶狀的綠地和圍 繞一些獨立的城區外部佈置的大片綠地。

11 相關案例 新加坡 公園與河道計畫 英國 綠地計畫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第二章 區位 計畫名稱
說明 新加坡 公園與河道計畫 將公園綠地分為集水區、國家公園、區域公園、綠道、空中綠意,綠道方面分為街景街道和公園通道兩類,分別作為不同單元 間的連結;另外計畫在 2015 年前完成 160 公里長的公園通道,作為公園與公園、海岸與海岸、公園與市區間的串連。 英國 綠地計畫 建立各郡間的“綠道”(Greenways)系 統,更致力於各都市綠地計畫之發展,並經營可再生的都市環境與經濟,藉以改善都市 生活。

12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日治時期 民國時期 台中市之發展,是從日治時代開始,台中市之市發展可分為幾個階 段,如下: 緒論 文獻回顧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第三章 台中市之發展,是從日治時代開始,台中市之市發展可分為幾個階 段,如下: 日治時期 市區改正階段 (1900 年 年) 市區計畫 (1911年 -1930年) 市區擴張計畫階段 (1935 年) 都市計畫階段 (1942 年 年) 民國時期 第一期擴大市計畫(1975 年 ) 第二三四期擴大市計畫 (1977 年)

13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1896年巴爾頓與濱野彌四郎提出棋盤街廓的構想,並劃設市區計 畫,即為台中市第一張市計畫圖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第三章 1896年巴爾頓與濱野彌四郎提出棋盤街廓的構想,並劃設市區計 畫,即為台中市第一張市計畫圖 1900年木下周一計畫提出市街紋理的觀念改正圖,是日治時期台 灣最早的市區計畫 1901年提出市區改正區域及附屬地平面圖,主要擴大陸軍用地, 將原府城東北城牆外用地劃入,即是日後的干城區,而至此台中市 的市區計畫構想大致已經底定。

14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1935 年公告市區擴張計畫 1943 年時,都市的型態已經由小型市街發展形成都市之雛形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第三章 1935 年公告市區擴張計畫 1943 年時,都市的型態已經由小型市街發展形成都市之雛形 1950 年左右,台中市之人口已經突破 20 萬人,都市之發展,不僅 僅讓市區範圍擴大,同時增加人口增長速度。

15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第三章 河川為都市邊界,隨都市擴張逐漸由綠園道為邊界

16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第三章 規劃綠園道文化園區 ,結合植物園、
自然科學博物館及 串聯設施之綠園道 健行園道、經國園道、 雙十園皆列稱為 園林大道 1945年 1970年 綠園道 1950年 2000年 健行園道、經國園道、 雙十園道首次 出現於此  梅川整治與 綠美化並 加蓋

17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綠園道之發展現況 第四章 1953 年進行檢討規劃, 綠園道也是於首次出現在都市計畫圖上面, 當時稱為園林大道,為「配合都市之壯觀及住宅區之美貌,且可保 障市中心吸來煤灰、塵芥」 台中市長期致力於綠色空間之營造,尤其是綠園道系統,更是全台 最完善之縣市

18 政策對於綠園道之指導 創造優質的生態網路系統 加強複層植被及原生植物,建構完整之生態林蔭步道景觀風貌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政策對於綠園道之指導 第四章 創造優質的生態網路系統 加強複層植被及原生植物,建構完整之生態林蔭步道景觀風貌 連結都市藍帶、公園綠地、廣場、遊憩據點,形成都市遊憩及開 放空間,塑造棲地與生物多樣化的生態網絡系統風貌 塑造園道的區域環境特性,建立地方的自明性與可辨識性。 建構與自然共存的都市生態環境,提供多樣性棲地生態綠網。 培育景觀與生態人才,推動公園綠地更新改造,達成永續經營、 管理維護。

19 政策對於綠園道之指導 創造綠色消費文化,活絡地方產業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政策對於綠園道之指導 第四章 創造綠色消費文化,活絡地方產業 結合藝文、商圈、美食、觀光休閒活動等整體包裝行銷,舉辦綠 園道活動,建立綠園道特有之文化新風貌。 結合周圍產業經營管理,凝聚綠園道管理維護自治意識 ,創造地 方特色產業風貌。 發展產業策略聯盟,規劃綠園道整體行銷計畫,創造綠色消費新 商機,推展綠色消費觀光新風貌。

20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政策對於綠園道之指導 第四章 提昇綠色生活品質 連結綠園道、鄰里、社區公園之綠帶,創造園道生態社區景觀新風貌, 建立綠園道與各區之綠網系統景觀新風貌。 改造公園綠地、廣場等開放空間,建立生活休閒之園道新風貌。 結合自行車道路網規劃,創造休閒生活及交通運輸的街道景觀風貌。 改善綠園道街道設施,美化休閒生活之綠園道景觀風貌。 塑造活動廣場,創造具有綠園道特色的活動景觀風貌。 綠美化公共停車設施,改善街道停車及其空間之和諧景觀風貌。 改善夜間照明,提昇安全性,創造夜間活動氣氛的趣味性與活潑性。 鼓勵住宅及大樓建築立面或屋頂綠化,形成完整的綠廊意象。

21 綠園道之相關規劃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第四章 綠光路徑 自行車道系統
園道及市民廣場景觀暨街道景觀改善 台中市東光、興大園道休閒道開發 台中市綠園文化特區(美術園道)商店街營造暨景觀更新工程

22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綠園道周邊土地使用變更 第四章 歷年綠園道周邊土地使用變更表

23 現今綠園道之周邊土地使用 內藤正明( 1998)指出生活品 質包括環境污染、生活便利性 以及自然和都市環境品質三方 面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現今綠園道之周邊土地使用 第四章 內藤正明( 1998)指出生活品 質包括環境污染、生活便利性 以及自然和都市環境品質三方 面 綠園道周遭多為住宅區,所以 居民之生活品質和綠園道也會 有關連。由此可見,生活品質 之指標之一為自然及都市環境 品質,綠園道為台中市獨特之 綠地,對於區域之環境品質會 有所提昇。

24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現今綠園道之周邊土地使用 第四章 綠園道與土地使用之關聯是緊密的,土地使用可能會影響園道之形貌 及規劃, 而園道和土地使用也會影響環境品質,所以以土地使用面向 來看綠園道,可以說 綠園道、土地使用、環境三者是密不可分。 1950 年,綠園道旁之土地配置就已經為住宅區,當時綠園道與土地使 用之關係,即是互相配合來達到防止都市擴張之功能。而到現今,都 市迅速擴張的狀況迅速,所以綠園道防止都市擴張之功能已不復見。 綠園道旁都是住宅區和商業區為主,假若為商業區,即可配合政府之 商店街營造計畫,例如 美術園道、五權園道,營造特色空間,不僅可 以使之賦有特色,也可提昇都市之行銷。而綠園道是居住品質良好與 否的一個重要指標。

25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現今綠園道之周邊土地使用 第四章 藍帶 台中市的開放空間系統主要由藍、綠帶、公園綠地、大坑風景區所構 成,藍帶包括市區河溝及外圍河川,綠帶則由十三處園道所構成,並 與大型公園綠地形 成珠鍊式的環圈。所以可知綠園道和開放空間之串 連亦是可以深入探討

26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綠園道與開放空間之連結 第四章 藍帶 目前河川配合綠園道發展的有梅川園道、太原路園道及東光園道,梅 川園道 是將梅川加蓋,太原路園道是將太原路之梅川分流加蓋,東 光園道之一部分將大智排水系統加蓋。 為了建造綠園道,將部份河川及排水系統地下化,但河川缺乏維護。 成為都市污染之源,因此以綠帶取代藍帶,也可能將汙染支藍帶空間 隱藏。

27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綠園道與開放空間之連結 第四章 綠帶 台中市之綠園道系統為一環狀之形式,其獨特之地方是可以串連公園, 將綠園道環環相扣。追溯綠園道之形成,位置在1953 年左右就已經 大致確立。 綠園道之串連,主要是依賴在空間結構之元素中,綠園道為線形之元 素,公園綠地則為面的元素,在綠園道形成之時,作為串連節點之公 園綠地尚未開闢完全,開闢的時間大多在 70 年至 80 年左右,所以 綠園道真正的串連,是在民國 90 年時,綠園道和串連之公園皆已開 闢完全。

28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綠園道與開放空間之連結 第四章 綠帶

29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綠園道與開放空間之連結 第四章 綠帶 綠園道在空間中之發展,已經從作為邊界或是抑止都市擴張等實用功 能,轉變為進入到生活中之一部分,而也是因為綠園道周邊之土地使 用經過變更,大多都將混合區變更為住宅區,造成可能綠園道之兩側 可能都維住宅區,這也是為甚 麼綠園道會演變成生活一部分之原因, 綠園道也著實影響了生活品質之好壞。

30 定位準則之探討 ─基本介紹 定位 運動遊憇 社交休閒 特色空間 台中市綠園道定位及服務層級綜理表 調節都市微氣候及平衡生態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定位準則之探討 ─基本介紹 第四章 台中市綠園道定位及服務層級綜理表 定位 運動遊憇 社交休閒 特色空間 調節都市微氣候及平衡生態

31 定位準則之探討 ─定位準則 一、運動休憩 運動休憩泛指從事活動、舒筋活絡的動作及具健康、體驗性、 社 交等活動。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定位準則之探討 ─定位準則 第四章 一、運動休憩 運動休憩泛指從事活動、舒筋活絡的動作及具健康、體驗性、 社 交等活動。 運動遊憩型之綠園道有興大園道、忠明園道、經國園道及東光園道, 這 4 條園道之共同特性為空間較大。

32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定位準則之探討 ─定位準則 第四章 二、社交休閒 泛指運用工作以外的閒暇時間,自由自在的於任何地方從事自己喜 愛的活動,以達到鬆弛身心的目的及在某種社會情境下,以特定方 式與同儕互動的方式。 服務層級被歸類為鄰里性之綠園道之定位皆為社交休閒,可能是由 服務層級而定位其功能,因為經由調查,鄰里性之綠園道皆有社區 之認養。

33 定位準則之探討 ─定位準則 三、特色空間塑造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定位準則之探討 ─定位準則 第四章 三、特色空間塑造 指利用當地資源,創造出其主要特色,突顯其空間特色。美術園道 與五權園道則是周圍具有特殊風貌之店家,才會被定位為特色空間 塑造之功能。而經濟部商業司主導推動的綠色行銷推廣計畫,美術 園道也獲得全國綠色商圈之第一名。

34 梅川河岸空間美綠化工程(城鄉風貌及都市環境改造)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定位準則之探討 ─定位準則 第四章 四、調節市微氣候及平衡生態 崇倫園道及梅川園道為調節都市微氣候及平衡生態,因其園道空間 囊括柳川及梅川,藍色水域及綠色園道之搭配,猶如都市中之一個 小生態。 梅川河岸空間美綠化工程(城鄉風貌及都市環境改造) 柳川河岸空間美綠化計畫(城鄉風貌休閒藍帶規劃)

35 定位準則之探討 ─定位與現況發展 台中市公園綠地(綠園道)發展計畫忽略部份 台中市公園綠地(綠園道)發展計畫與現況不符部份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定位準則之探討 ─定位與現況發展 第四章 台中市公園綠地(綠園道)發展計畫忽略部份 給予個別綠園道單一之定位,忽略了綠園道系統整體的功能。 台中市公園綠地(綠園道)發展計畫與現況不符部份 將五權園道定位為特色空間塑造,但是五權園道兩側多為多為 2-3 樓之房子,且房子較為老舊,並無特色之處。

36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綠園道現況 定位準則之探討 ─定位與現況發展 第四章

37 結論與建議 ─結論 1935 年公告市區擴張計畫 1943 年,都市的型態已經由小街發展形成都市之雛形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 第五章 1935 年公告市區擴張計畫 1943 年,都市的型態已經由小街發展形成都市之雛形 至 1956 年,園道大致已發展,三條綠園道幾乎貼緊著住宅區之最外圍,而這三條綠園道之外即是農業區。 「台中市公園綠地(綠園道)發展計畫」之目的為有效串連全市的區塊綠地及軸線性綠地,形成「綠地網絡系統─綠塊、綠廊、綠線」。

38 結論與建議 ─建議 觀察議題 綠園道是否一開始就是休閒遊憩之功能? 為何綠園道附近是以住宅區為主,而多為大廈?
緒論 文獻回顧 台中市之都市發展 綠園道與空間上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建議 第五章 觀察議題 綠園道是否一開始就是休閒遊憩之功能? 為何綠園道附近是以住宅區為主,而多為大廈? 綠園道大多銜接或鄰近公園、河川,是有何用途? 為何梅川、太原綠園道等是由河川加蓋,是否有其他之意含? 相近之綠園道,其環境和規劃會有所差異的因素為何?

39 報告結束,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都市綠園道發展之探討- 以台中市為例 紀凱笙 邵世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