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教授2013年7月 主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教授2013年7月 主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教授2013年7月 主講
[十二年國教的五堂課] 【多元評量的設計與實施 】 註冊組 鄧美智 組長 摘自 張仁家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教授2013年7月 主講 1 1

2 教育政策改變 學生來源多元差異大 1.聯考入學時代 2.多元入學時代 (基測時代,免試入學, 申請入學, 登記分發入學, 甄選入學…
3.適性入學時代 (103學年度) (教育會考, 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 ) (學科及術科) 學生來源多元差異大

3 陽明高中101,102學年度 新生入學成績比較 ◆新生(261名)基測PR值(總分)人數分布表 (102/101) PR值(總分)
93(388~387) 92(386~385) 91(384~383) 90(382~381) 89(380~379) 總人數 4/0 3/0 4/1 6/1 6/4 88(378~377) 87(376~375) 86(374~372) 85(371~370) 84(369~368) 0/2 2/14 19/28 21/35 9/76 83(367~366) 82(365~364) 81(363~361) 80(360~359) 79(358~356) 9/47 13/37 22/15 0/10 33/15 78(355~354) 77(353~351) 76(350~349) 75(348~346) <75  21/11 34/11 23/10 32/7 0/113 

4 103 學年度十二年國教 進入高中第一批孩子 ◆ 創意教學 ◆ 差異化教學 ◆ 多元評量

5 報告大綱 1.前言-教學與評量的關係 2.教學評量的基本原則 3.多元評量的設計與實施 (國中各科範例,各學 科分享,分組活動) 5

6 壹、前言 6 6 6

7 教師為中心 情境 目標 教師 方法 課程 學生 ▲教學系統圖

8 (what you test is what you get) • 有什麼樣的測驗就有甚麼樣的教學
國內外教育界流傳的兩句話…… • 測驗測什麼內容學生就得到什麼內容 (what you test is what you get) • 有什麼樣的測驗就有甚麼樣的教學 (what is tested is what gets taught) 考試領導教學 (緊密相關)

9 教師專業(反省)

10 學生學習目標 知識理解 原理解釋 計算分析 溝通技巧 動作技能 運動技能 概念應用 情意特質等… 認知領域 情意領域 技能領域

11 系統化教學設計

12 評量在教學中的角色 「評量的課題賦予課程的成果與生命;只有藉著明確說明學生應該做的事,以及他們能做得多麼好,這些學生學習的敘述才有意義。」(Danielson & Abrutyn, 1997/2000, p.8) 在教學上,「一個理念再優良的教學計畫,如果少了有效的評量,就像騎匹千里馬,一路狂馳,但卻不知道方向在哪裡。」(王文中,2000)

13 1.老師教我容易忘記 2.老師示範給我看可能會記得 3.老師讓我參與我會一輩子記得 請舉例分享你最難忘的一位教師, why? 相關影片分享
~黑幼龍 請舉例分享你最難忘的一位教師, why? 相關影片分享

14 貳、教學評量的基本原則 14 14 14

15 Question (填充題形式) 1.銅管焊接應該使用何種焊條?

16 Question(選擇題形式) 2.銅管焊接應該使用何種焊條? (A)銅焊條 (B)鐵焊條 (C)鋁焊條 (D)銀焊條

17 Perception 2.可以激勵或削減學生的學習動機 3.不同的誘答選項可看出命題品質 4.命題技巧是教學過程的重要能力
1.不同的命題可以改變學生的成績 2.可以激勵或削減學生的學習動機 3.不同的誘答選項可看出命題品質 4.命題技巧是教學過程的重要能力

18 教學評量的本質 如同Linn and Gronlund(2000)說的:「廣泛的收集學生學習的訊息,以做助於學習歷程的價值判斷」(p.31)。 Wiggins(1988)所言:「以有系統的方式培育學生『自我修正』(self-correct)的能力,而不是作為學習結束時的稽核工具」。

19 教學評量之重要意義 是承接轉合的關鍵部份, 而不是教學歷程的終點站,其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教學得失(師) 診斷學習困難(生)
作為實施補救教學和個別輔導依據 (差異化教學)

20 教學評量的用途 教學開始(學期初) 向學生明確說明 評量的項目,範圍,標準 及百分比 (一)達成教學 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 做為改進教學的參考
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 做為改進教學的參考 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診斷學習 診斷學生的學習 改進命題的技巧 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努力、進步、長處 (三)幫助學習 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幫助學生的記憶和學習遷移 促進學生的自我評量

21 你看到甚麼?

22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通過考試考高分者 真的是 他(學生)的能力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通過考試考高分者 真的是 他(學生)的能力

23 教學評量之類別-依教學歷程之分 教學前 教學中 教學後 預備性評量 (課前引言) 形成性評量(平時測驗) 總結性評量(段考) 教學評量模式

24 依評量資料之呈現方式分(1/2) 標準(或效標)參照評量(criterion-referenced evaluation) :是指依教師在教學前所訂定的標準來解釋個別評量分數是否達成這項既定標準的一種評量。 如:絕對分數:及格分數 60 分

25 依評量資料之解釋方式分(2/2) 常模參照評量(即常模)(norm-referenced evaluation) : 指依團體分數之平均數來解釋個別評量分數在團體中所處的相對位置的一種評量。 如. 國中基測 PR 值

26 標準參照測驗與常模參照測驗比較 測驗名稱 標準參照測驗 常模參照測驗 主要目的 特定精熟性的考驗 學習成就的互相比較 量尺定準點
兩端,事前決定 中間,事後決定 參照點性質 理想的、絕對的 實際的、相對的 評量功能 檢定功能,找出超乎某一特定的能力水準以上者 鑑別功能,比較團體成員間之差異情形,尋找出最具潛能者 結果表示法 及格或不及格 百分等級或標準分數 記分方法 傳統百分制 常態等第制

27 χ= t + e χ:實得分數,t:真實分數,e:誤差分數 教學評量基本概念 在古典測驗理論(CTT,又稱古典信度測驗)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設:
學生本身因素 老師評量設計

28 是非題的命題原則(學科專業) 1.避免使用一般的用語,如:通常、一般及時常 2.避免使用負面的描敘,尤其是雙負語。
3.避免過長,複雜的句子及過於瑣碎的描敘。 4.避免使用兩個概念的描敘,除非具有因果關係 5.避免使用無資料來源的八卦命題。 [胰島素分泌不足,不會引起糖尿病] [名媛李珍妮之女生父是吳春台]

29 選擇題的命題原則-1 每道試題的選項數目應一致 (4或5個) 題幹的敘述應清楚表達,避免過短/過長 題幹宜保持完整,勿被選項切割成兩段
錯誤的選項應發揮應有的誘答功能 除非特別強調,否則儘量使用肯定句敘述 (錯誤? )

30 選擇題的命題原則-2 6. 儘量避免使用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 7. 均勻分布答案的次數與位置 (都是A 或連5A)
8. 試題不宜過多以免成為速度測驗 (<=60 題)

31 非選擇題(簡答或填充題) 的命題原則 1.勿直接截取課本的敘述成為題目。 2.如果答案是用單位與數字來表示,那就需註明單位。
3.使用完整的題幹,勿使用太多的空格。

32 Question 我國的鐵都是 我國的煤都是 你的解讀是? 相關影片分享

33 貳、傳統教學評量之省思 一、評量目標: 1.較少顧及教學目標。 2.忽略技能和情境評量。 二、評量方式: 1.大多均採紙筆測驗。 2.忽略其他評量方式。 三、評量時機: 1.多以總結性評量為主。 2.形成性評量大多採坊間測驗。

34 2.過份重視各班成績的比較。 3.公布成績常損及學生尊嚴。(個資,排名…) 五、命題觀念: 1.忽略較高層次思考的評量。
四、結果解釋: 過份強調個別間競爭。 2.過份重視各班成績的比較。 3.公布成績常損及學生尊嚴。(個資,排名…) 五、命題觀念: 1.忽略較高層次思考的評量。 2.命題未編製細目表。 六、命題技術: 1.題目形式不當。 2.忽略命題原則。 七、家長觀念: 1.斤斤計較成績卻忽略人格及其他技能發展。 2.過度期盼或放任不管。

35 參、多元評量的設計與實施 35 35 35

36 一、多元評量的意義 以教師教學與評量專業為基礎,依據教學目標研擬適切的評量方式、評量內涵、評量人員、及評量時機與過程,並呈現多元的學習結果,以提供更適性化的教學來增進學生成長。 (新竹教育大學 張美玉 教授)

37 二、多元評量的迷思 (一)多元評量並非廢除紙筆測驗。 (二)多元評量莫為多元而多元。 (三)多元評量並非學習終點。 (四)多元評量並非主觀評量。 (五)多元評量並非萬靈丹。

38 “多元”是否又是語文評量? 評量時,學生將教學中習得的解題方式應用於許多類似題型之上,中下程度的學生,如果理解力不足、記憶力不夠強就難以在評量中獲得好成績,練習也就流於記憶;從學習單、平時測驗、到期中評量,等於再製的迷思。

39 三、多元評量的多元特質(李坤崇, 2005) (一)專業多元 (二)內涵多元 (三)過程多元 (四)時機多元 (五)情境多元 (六)方式多元
(七)人員多元 (八)計分多元 (九)結果多元:能力與努力 (十)呈現多元:質與量

40 一、專業多元 (一)掌握教學目標。 (二)專業判斷知能。 (三)兼顧技能與情意的評量。 (四)剖析教材內容。 (五)設計雙向細目表。(各學科分組活動) ★ (六)規畫評量方式或慎選題目類型。 (七)善用命題技術。 (八)適切解釋評量結果。

41 四、時機多元 (一)定期評量:兩至三次的定期評量。 (二)平時評量:充分考量學校願景、教師 素養、學生特質、家長需 求等因素。

42 五、情境多元 (一)評量情境包括教室、教室外情境 (二)隨著評量方式的多元化,常跳脫教 室情境 如.闖關活動,打靶射擊活動, 辨識校園生物(動植物)活動…

43 五、情境多元 (一)評量情境包括教室、教室外情境 (二)隨著評量方式的多元化,常跳脫教 室情境 如.闖關活動,打靶射擊活動, 辨識校園生物(動植物)活動…

44 六、方式多元 ★ (一)紙筆測驗(筆試) (二)檔案評量(資料蒐集整理、書面報告) (三)實作評量(表演、實作、作業、鑑賞) (四)口語評量(問問題、口試、口頭報告) (五)遊戲評量 (六)軼事記錄 相關影片分享

45 ★實作評量 教師編擬與學習結果應用情境頗類似的模擬測驗情境,讓學生表現所知、所能的學習結果。 常見者為「行為或態度評量表」 「行為檢核表」

46 「行為或態度評量表」係指一組用來作為判斷依據的行為或特質,及能指出學生在每種屬性中不同程度的量表,可用以評量學生學習態度、策略與興趣,或人格、情意發展狀況。
「行為檢核表」係依據教學或評量目標先將學生應有、可觀察的具體特質、行為或技能,依照先後發生順序或其他邏輯規則逐一詳細分項,並以簡短、明確的行為或技能描述語句來條列出行為或技能標準,後請檢核者(包括教師、家長或學生)就學生的實際狀況依序勾選,以逐一評定學生行為或技能是否符合標準。

47 ★遊戲化評量 採取較活潑生動的教學、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學習與生活結合。隨著教學生動化、活潑化,評量亦必須納入遊戲化評量。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由習中評量。 相關影片分享

48 六、軼事記錄 軼事記錄乃教師觀察學生日常生活表現,詳細寫下重要而有意義的偶發個人事件和行為的紀錄。
軼事記錄通常做為評量佐證資料,而非評量的唯一依據,因學生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難以在教師設計的評定量表、檢核表、檔案資料、或紙筆測驗中完全呈現,若能以教師在班級情境的直接觀察作為佐證資料,當能提高評量結果的效度。

49 三、多元評量的多元特質(李坤崇, 2005) (一)專業多元 (二)內涵多元 (三)過程多元 (四)時機多元 (五)情境多元
(六)方式多元 ★ (七)人員多元 (八)計分多元 (九)結果多元:能力與努力 (十)呈現多元:質與量

50 六、方式多元 ★ (一)紙筆測驗(筆試) (二)檔案評量(資料蒐集整理、書面報告) (三)實作評量(表演、實作、作業、鑑賞) (四)口語評量(問問題、口試、口頭報告) (五)遊戲評量 (六)軼事記錄

51 七、人員多元 (一)教師評量 (二)同儕評量 (三)組長評量 (四)自己評量 (五)家長評量

52 八、計分多元 (一)直接給單一學習總分。 (二)經由基本分數與加權分數合計而得 單一學習總分 。 1.個別學習時,教師為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歷程 ,先給予基本分數,再視其學習歷程與結果 給予加權分數,兩者合為個別學習的分數。 ★2.小組合作學習時,基本分數常為小組的分數 ,而加權分數則為組內個人的表現分數或組內 人員互評所得的分數。

53 九、結果多元:能力與努力

54 十、呈現多元:質與量 (一)量化:分數、 圖示( 等級(優、甲、乙、丙、丁) A++, A+, B… (二)質化:文字敘述、具體建議。 (請用鉛筆繪圖, Great!…)

55 高中 美術科 單元: 梵谷自畫像 高中 國文科, 公民科 (秀如師 物理科, 地球科學科 (炎峰師) (鑾鶯師) 評量案例

56 肆、評量在教學中之運用 教學決定需要評量的訊息 評量與教學的關係

57 1.教學決定需要評量的訊息 評量乃超越資料搜集技巧,是一個有系統的過程,始於確認教學目標,終於判斷這些目標達到的程度(Linn & Gronlund, 2000, p.29)。 非正式的教室觀察指引著許多教學上的決定,例如口頭問答可以帶領學生對教材做一統整回顧;教室討論可以發現學生某些迷思概念(Linn & Gronlund, 2000, p.29)。 雖然觀察是一個非正式的評量,在有效教學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提供更多非正式的方法讓教師獲得學生學習的訊息。

58 2.評量活化學習的歷程 無論教學或評量,教師所給予的鷹架支持是不容忽視的,尤其面對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時,學生需要不斷的去試驗、蒐集資料、建立假設、並且評估自己的工作進度(Linn & Gronlund, 2000)才容易促進表現品質。 評量任務完成的同時,教學也告一段落,評量與教學同時發生,評量本身所促進的,是老師的教學能力,也是孩子的學習過程。

59 3教學評量設計與實施 以紙筆測驗為主

60 1. 決定測驗之目的 常模參照-效標參照 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

61 2.發展雙向細目表 步驟: 確定教學目標 分配各教材所佔的比重 編製細目表

62 雙向細目表 一、「雙向細目表」(two-way specification table)是較常評量內容效度 的工具,也是教師命題的工具之一。
二、雙向細目表之定義-包含了一份測驗所 應包含的內容與所應測量到的能力。 三、功能-協助教師命題, 內容效度的判斷。

63 雙向細目表 知識(記憶) 理解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之能力層次 得分 30 70 67 33 100 2. 能說出莫利爾線圖構造(40%)
冷凍原理測驗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之能力層次 知識(記憶) 理解 得分 內容 壓縮機 (30%) 1. 能說出各種型式的壓縮 (40%) 2. 能說出壓縮機的功用 (20%) 1. 能理解各種壓縮機的動作原理 (30 %) 2. 能解釋冷凍油的功用(10%) 30 冷凍 循環 (70%) 1. 能說出冷凍循環流程(30%) 2. 能說出莫利爾線圖構造(40%) 1. 能理解冷凍循環在莫利爾線圖上的意義(20%) 2. 能理解過熱壓縮的功用(10%) 70 67 33 100

64 3.分配各教材內容之比重 平均分配 依據重要性分配加權比重

65 試題分析 誘答率-每一個選項的作答人數佔總人數的百分比值。
例如某試題正確選項(A)作答率為0.893,(D)作答率為0.107,顯示該選項具有誘答力,有約10.7﹪的學生有此錯誤概念;選項(B)及選項(C)沒有人選,則誘答率為0。 難易度-試題的容易程度, P=(PH+PL)/2 鑑別度-指試題能區別受試者能力高低的程度, D=(PH-PL)

66

67 0.2~0.39尚可 鑑別度>0.4 優良試題 難易度值愈大題目愈簡單

68 測驗結果的分佈-常態分配 34.13% 0.14% 13.59% 2.14%

69 調查表 1.您對冷凍原理課程內容瞭解程度為何? □完全瞭解 □瞭解 □普通 □不瞭解 □完全不瞭解 原因:
2.您對冷凍原理課程較不懂的章節為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3.您覺得老師的教法是否讓您較易接受? □非常好 □好 □普通 □不好 □非常不好 4.建議事項:

70 考核表 評量內容 評量結果 優 良 尚可 待加強 能瞭解節約能源的重要性 能主動閱讀有關冷凍原理的資訊 上課時認真聽講、勤做筆記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 姓名:

71 考核表 評量項目 我會按時寫作業 學生行為自我表現考核表 年 月 日 我見到師長會問好 我有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 評量者 學生 家長、教師
學生行為自我表現考核表 年 月 日 評量項目 評量者 完全 做到 經常 偶爾 沒有 我會按時寫作業 學生 家長、教師 我見到師長會問好 我有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 學生:

72 態度量表 1.上課有認真聽講: □贊成 □不贊成 2.節約能源人人有責: □贊成 □不贊成 3.看見教師和同學要問好: □贊成 □不贊成
1.上課有認真聽講: □贊成 □不贊成 2.節約能源人人有責: □贊成 □不贊成 3.看見教師和同學要問好: □贊成 □不贊成 4.可隨意破壞學校的實習設備: □贊成 □不贊成 5.冷媒可隨意釋放至空氣中: □贊成 □不贊成 6.未經教師允許不可送電測試: □贊成 □不贊成

73 年 月 日 行為觀察記錄表 姓名: 評分項目 評分 發言頻率 下課後與同學討論頻率 學習態度 完成作業頻率

74 期待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升學制度的變革,能真正幫助親師生都找到學習的真正意義,也透過更豐富多元的評量與教學策略,讓每個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潛能與能力發展,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 新竹教育大學 張美玉 教授

75 感謝各位聆聽 敬請指教 ! 感恩大家共同成就研習!

76 校務會議102.11.28 註冊組報告: 1.102學年度第1學期高二轉組申請自12/2(一 )~12/13(五)止,煩請高二導師及輔導教師
協助。 2.102學年度第 1學期第2次期中考成績線上登 錄時間,自11/27(三) ~12/4(三)截止,煩 請老師們協助準時線上登錄。

77 3.102學年度成績處方式異動部分: 1)取消高二、三二三類組混排。 2)取消高二一類組A,B組組排,維持一類組 類排 (採計:國、英、數歷、地、公加權 平均,不含自然科分數),另班級排名部 分採計國、英、數、歷、地、公、自然 科加權平均計算 。 4.相關紙本期中考成績單及模擬考成績單, 註冊組可提供協助家長姓名及住址套印。

78 5.依102年9月13 日教育部臺教授國部字第 E號函 (如附件),高級中學 學生成績考查辦法部分條文修正總說明 ,第六條第三項部分,「學生學業成績不 及格之科目,其成績達下列基準者,應 予補考。」 原「不辦理補考科目」如體育,應辦理 補考,並送交補考成績。★


Download ppt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教授2013年7月 主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