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会计政策判断与选择 王银凤
2
考试题型: 单 选 题: 15 多 选 题: 20 名词解释: 10 简 答: 10 业务计算: 45
3
第一章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意义 主要内容: 1、会计政策的定义 2、选择会计政策需要处理的关系 3、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 4、会计政策的类型
4
第一节 企业会计政策的内涵 一、企业会计政策的性质 1、会计政策的特点: 第一、会计政策包括不同层次,涉及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节 企业会计政策的内涵 一、企业会计政策的性质 1、会计政策的特点: 第一、会计政策包括不同层次,涉及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 第二、会计政策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做出的具体选择 第三、会计政策是指特定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
5
2、我国会计政策的定义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具体原则:是指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所制定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例谨慎性原则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于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例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
6
二、企业会计政策的环境分析 1、经济因素: 企业经济结构 企业经济发展水平 企业的资本结构 2、政治和法律因素 3、企业自身因素 竞争战略 利益取向 股价走势
7
三、选择企业会计政策需要处理的关系 1、会计政策与企业总体目标的关系 2、会计政策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关系 3、会计政策与税务政策的关系
4、会计政策与财务政策的关系 二者差别:目标不同 所受约束不同 公开程度不同 调整频率不同
8
第二节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重大影响 1、“主动灵活”:坏账计提比例
第二节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重大影响 1、“主动灵活”:坏账计提比例 2、“稳健性”: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3、“可比性”: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 4、“实质重于形式”:收入的确认、 融资租赁
9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 1、可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 2、可以确保企业收益的合理分配 计量企业可分配收益的会计方法有两种: 资产负债表法:重点是本金的保全 损益表法:重点是收益的确定,涉及到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等 3.可以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4、保证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 5、适应加入WTO的要求
10
三、企业会计政策的类型 1、按会计政策的重要程度分类 重大会计政策:合并政策等8类 特殊会计政策:p 一般会计政策 2、按会计政策规范的功能分类 确认性会计政策:符合四个标准 计量性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系统的核心 记录性会计政策 报告性会计政策: 3、按企业会计政策的作用效果分类 保守型会计政策 稳健型会计政策 冒险型会计政策
11
四、选择企业会计政策的原则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情况,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各利益肌体的会计政策,并针对不同时期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会计政策。 1、从企业总体目标出发 2、以公允反映为准绳 3、以法规制度为限度 4、以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前提 5、以实质重于形式为指南
12
第二章 流动资产会计政策 1、短期期投资会计政策 2、应收账款会计政策 3、存货会计政策
13
第一节 短期投资会计政策 复习短期投资的核算: 购入时: 借:短期投资 (买价+相关税费) 应收股利(利息) 包含股利、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借:短期投资 (买价+相关税费) 应收股利(利息) 包含股利、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持有期间获得收益冲减“短期投资” 出售时:出售收入-账面成本=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 投资收益
14
一、短期投资成本的计量 (一)以现金购入短期投资 以现金购入短期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用等相关费用,不包括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权的利息
15
买价- 已宣布尚未支付的股利 股票 中介费用 相关税费:买卖双方都要交印花税 买价 – 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债券 手续费用 相关税费:买卖双方都要交印花税
16
例:企业购入某公司发行的债券1000份做短期投资,债券面值100元,年利率为8%,每半年付息一次,企业购入这批债券的时间为7月5日,此时截至6月30日半年所应发放的利息尚未领取,企业实际支付的总价款为11万元。 价款中包含的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1000×100×8%/2=4000(元) 债券的成本: =106000(元)
17
会计分录: 借:短期投资-债券投资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18
例2-1 2000年3月1日: B企业—A股票 股×5=50000元 3.10宣告发放股利,3月25日发放。 应收股利=10000/10 ×1=1000元 3、15出售给C企业 10000×6 = 60000元 C企业缴纳税费300元
19
C企业: 实际支付价款=10000×6+300=60300 包含股利=10000/10×1=1000 投资成本= =59300 借:短期投资-股票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20
B企业: 账面成本=10000×5=50000 出售收益=10000× =10000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 投资收益
21
例2-2 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200000×8%=16000(元) 投资成本= =202300 借:短期投资—债券投资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22
(二)以放弃债权取得短期投资(债务重组)
不涉及补价: 投资成本= 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包含股利(或利息) 例2-3、例2-4
23
涉及补价: (1)支付补价 投资成本= 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包含股利(或利息)+支付补价 例2-5 (2)收取补价: 投资成本=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包含股利(或利息)-收取补价 例2-6
24
例:某企业应收账款10万元,已提取坏账准备500元,债务方由于由于财务发生困难,用1万股股票抵债,市价12元/股,包含已宣告尚未支付的股利0
例:某企业应收账款10万元,已提取坏账准备500元,债务方由于由于财务发生困难,用1万股股票抵债,市价12元/股,包含已宣告尚未支付的股利0.50元/股,债权方支付补价10000元,相关税费1200元。 股票取得成本: ( ) × =105700(元)
25
会计分录: 借:短期投资 应收股利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26
(三)以非货币交易换入短期投资 非货币交易:定义 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 非货币交易可以涉及少量的货币(补价) 新会计制度规定,货币性补价≤25%为非货币性交易,大于25%为货币性交易。 例2-7
27
不涉及补价 涉及补价——支付补价 涉及补价——收到补价
28
例.甲企业用一批账面价值为16500元,公允价值为16000元的库存商品交换乙企业的一批账面价值为15200元,公允价值为17000元的原材料,以备销售。甲乙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交易甲企业支付补价1000元,假定没有发生其他税费。
29
甲企业:1000/( )=5.88%<25%, 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 ×17%-17000×17%+1000 = =17330(元)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30
乙企业:1000/17000=5088%<25%, 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应确认收益 = /17000× /17000×17000×17% = = -64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 =14306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31
例:甲企业用材料换取股票,换出材料的账面余额为50000元,市价为50000元,增值税率为17%,该批材料已提取减值准备300元,相关税费800元,换入股票包含尚未领取股利1000元,甲企业收到补价2000元。 应确认收益: /50000×( )-2000/50000×50000 ×17 %= -328(元)
32
短期投资取得成本: ( ) ×17% =55672(元) 借:短期投资 存货跌价准备 营业外支出 应收股利 银行存款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销) 银行存款
33
二、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 (一)应收股利或利息 属于购买时暂时垫付的资金,是在投资时所取得的一项债权,不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二)持有期间获得股利和利息 实际收到时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收回,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
34
三、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1、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 成本 = 市价 成本<市价 按成本列示 成本> 市价—按市价列示 (计提减值准备) 2、计提方法: 单项计提 分类计提 总额计提
35
3、核算: 设“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跌价部分计入“投资收益” 成本<市价:无需账务处理 市价<成本:计提跌价准备 跌价时: 借:投资收益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价格回升时: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投资收益
36
项目 计价 计提方法 成本 市价 单项 分类 总额 股票—A —B —C 10000 9600 6000 12000 9000 小计 25600 27000 债券—D —E —F 10500 4000 10800 4500 26500 25300 合计 52100 52300 600 600 2000 2000 1200 2600 1200
37
以上三个方法,会计准则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企业要清楚不同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从谨慎性原则出发,提倡采用单项计提法,没有高估资产,也没有高估利润。 会计核算: 借:投资收益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B股票 —E债券 2000
38
项目 2001 2002 成本 市价 减值准备 股票—A —B —C 600 12000 13000 8000 11700 12600 8200 300 -200 小计 33000 32500 100 债券—A 2000 10600 14000 4800 10200 4600 400 -1000 200 29400 27800 -400 合计 2600 62400 60300 -300
39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投资收益
40
第二节 应收账款会计政策 一、应收账款的确定与计价政策 (一)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 ——与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一致 (二)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按交易时实际发生的金额入账 现金折扣:净价法:扣减最大现金折扣 总额法:按发票总金额入账
41
二、债务重组收回债权 (一)债务重组定义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 1、以低于账面价值的现金收回债权 2、以非现金资产收回债权 3、债权转为股权 4、修改债务条件 5、上述四种方式组合
42
(一)以低于账面价值的现金收回债权 例:甲企业债权账面余额为80000元,因债权人发生财务困难,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经协商甲企业同意减免20%债务后,债务方立即偿还全部债务。甲企业此笔应收款项计提了400元坏账准备。 债权账面价值= =79600(元) 实际收回金额=80000×(1-20%)=64000元 债务重组净损失: = 元
43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
44
例2-12 账面价值= =99500(元) 收回金额=100000×(1-30%)=70000(元) 净损失= =-29500(元)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坏帐准备 贷:应收账款
45
2、以取得非现金资产方式收回债权 如果接受多项非现金资产,应按照接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占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和的比例进行分配:
例2-13
46
例:甲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6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3000元,由于债务方发生财务困难,甲企业同意债务方用多项非现金资产偿付债务:
设备:公允价32万元 汽车:公允价20万元,过户费4600元 原材料:不含税价为8万元 合计: 万元
47
债权账面价=600000-3000=597000元 换入资产总成本=59700+4600-80000×17% =588000元
原材料:58.8×8/( )= 7.84 万元 设 备:58.8×32/( )=31.36 万元 汽 车: 58.8×20/( )=19.6 万元
48
借:原材料 78400 固定资产—设备 313600 —汽车 196000 坏账准备 3000 应交税金—增(进) 13600 贷:应收账款 600000 银行存款 4600
49
3、以债权转为投资 例2-14
50
例:某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802000元,已提坏账准备4000元,债转股中发生相关税费2000元,换取三家公司股票: A股票:20000股,5元/股 B股票:15000股,30元/股 C股票:50000股,9元/股 债权账面价值= =798000元 股票总成本= =800000元 A股票公允价=20000×5=100000元 B股票公允价=15000×30=450000元 C股票公允价=50000×9=450000元
51
入账价值: A股票:80×10/( )=8万元 B、C股票:80×45/( )=36万元 会计分录: 借:短期投资—A股票 —B股票 —C股票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52
4、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涉及补价的处理
53
5、通过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收回债权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指减少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可能会出现或有支出(或有收益),按照谨慎性原则,对或有支出在债务重组时,应及时确认反映,但对或有收益,不提前确认,待实现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修改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债权人损益确认和处理分三种情况:
54
(1)未来应收金额 < 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冲减 “坏帐准备”;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2)应收账款余额>未来应收金额>应收账 款账面价值 差额冲减“坏帐准备” (3)应收账款余额 < 未来应收金额 重组时不作处理 实际收到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55
三、坏帐准备计提政策 有关定义:坏帐、坏帐损失 (一)坏帐确认标准 死亡、破产、逾期3年 企业发生坏帐损失,帐务处理方法: 直接转销法、备抵法 新会计制度规定只能采用备抵法 (二)坏帐准备计提方法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账龄分析法 赊销收入百分比法
56
(三)计提范围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转入应收账款的应收票据 转入其他应收款的预付账款
57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①首次计提: 应提数=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 借:管理费用 贷:坏帐准备 ②发生坏帐时: 借:坏帐准备 贷:应收账款
58
③转销后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坏帐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转销后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坏帐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④以后年末调整计提: 应提数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坏帐准备”余额 a、补提: 借:管理费用 贷:坏帐准备 b、冲减: 借:坏帐准备 贷:管理费用
59
新制度对于采用何种计提方法、计提比例和计提范围没有做出具体的限制性规定,由每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以往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估计。
(四)三种方法的比较:p60
60
我国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和比例,但下列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 2、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61
第三节 存货会计政策 一、存货计价的目的 1 、体现成本与收入的配比,正确计算净收益 2、 正确确认企业期末资产价值
第三节 存货会计政策 一、存货计价的目的 1 、体现成本与收入的配比,正确计算净收益 2、 正确确认企业期末资产价值 3、 可以帮助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62
二、存货成本的构成——来源不同计量不同
1、外购存货 买价 运输费用 途中合理损耗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按规定计入成本的税金:关税、消费
63
2、自制存货——制造过程中的料、工、费 3、委托加工存货 材料费用——实际成本 加工费用 运输费用 应计入成本的税金:消费税 4、投资者投入——各方确认价值(协议价、评估价)
64
5、接受捐赠 有凭证——按发票金额+运费 无凭证:存在活跃市场——市场价 不存在活跃市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65
6、债务重组——按债务重组准则规定
66
例:甲企业一债权31000元,已计提坏账准备800元,同意债务人用材料偿还债务,该批原材料不含税价30000元,税利17%,其他相关费用400元,债权方收取补价2000元
债权账面价值= =30200元 进项税额=30000×17%=5100元 原材料入账价= =23500
67
借:原材料 23500 应交税金—增(进) 5100 坏账准备 800 银行存款 2000 贷:应收账款 31000 银行存款 400
68
7、非货币交易取得存货
69
某企业将不需用的设备换入原材料,该设备原值80000元,折旧3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5000元。交易中发生清理费用2000元,支付补价10000元,换入材料不含税价60000元,税率17%
设备账面价= =45000元 材料进项税=60000×17%=10200元 换入材料入账价= =46800元
70
借:固定资产清理 47000 累计折旧 3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00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阶段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换入材料的核算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进) 贷:固定资产清理 银行存款
71
三、发出存货的计价 发出存货计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1、对企业损益计算有直接影响 期末存货: 计价低:当期收益减少 计价高:当期收益增加 期初存货 计价低:当期收益增加 计价高:当期收益减少
72
2、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实际成本: 个别认定 先进先出 加权平均 移动加权平均 后进先出
73
五种方法的比较: 项目 优点 个别认定 成本计算比较准确合理 先进先出法 不能通过挑选存货计价调整利润 加权平均
月末计算单价,比较简单,可以分摊物价变动对存货的影响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计价比较客观,能够及时提供存货发出和结存情况 后进先出法 物价上涨时,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74
项目 缺 点 个别认定 需要对发出存货的批次进行认定 先进先出法 物价上涨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 加权平均 不能及时提供企业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 移动加权平均法 平时计算单价工作量较大 后进先出法 计算比较复杂
75
四、期末存货的计价 计价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 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完工成本-税、费 比较结果 成本= 可变现净值 成本<可变现净值 按成本列示 成本>可变现净值 按可变现净值列示
76
计提方法: 单项计提法(制度规定) 分类计提 总额计提法 借:管理费用 贷:存货跌价准备
77
项目 成本 净值 单项 分类 总额 材料A 30000 29400 600 材料B 13400 13500 小计 43400 42900 500 产品A 43750 43250 产品B 35000 37500 78750 80750 合计 122150 123650 1100
78
借:管理费用 1100 贷:存货跌价准备——材料A 600 ——产品A 500
五、存货会计政策的评价
79
第三章 长期投资会计政策 1、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 2、长期债权投资会计政策 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会计政策
80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 1、长期股权投资定义: 2、取得方式: 现金购入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交易 行政划拨方式
81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一)现金购入的投资 ——按实际支出的全部价款
82
(二)通过债务重组方式 按债务重组准则 放弃债权账面价值为计价基础
83
n 某企业应收账款2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000元,同意对方以20万股抵债,市价12元/股,包含股利0
股票的取得成本 = × =1102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84
3、非货币性交易 (1)不涉及补价 (2)涉及补价 支付补价: 收到补价:
85
二、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关系 1、控制 2、共同控制 3、重大影响 4、无重大影响 划分原则:实质重于形式
86
项目 形式 实质 控制 50%以上 1、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具有控制权 2、有权任免董事会多数成员 3、董事会成员具有50%以上表决权
共同 控制 股权比例 大体相同 多个投资人共同决定财务和经营决策 重大 影响 20-50% 1、向投资企业派出管理者(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2、董事会权力机构具有代表 3、依赖投资企业的技术 无重大影响 20%以下 1、不准备长期持有股份 2、被投资方进入破产清算(清算小组) 3、受到严格外汇管制和限制
87
三、长期股权投核算方法 (一)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范围 权益法 成本法 控制 共同控制 重大影响 无重大影响
88
(二)成本法 账户设置:“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投资收益” 核算要点: 按实际成本入账 清算性股利,冲减投资成本
89
账务处理: 取得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清算性股利)
90
清算性股利: 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产生的累计净收益中属于本企业份额的部分。 1、投资当年 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 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持有月份/12
91
2、以后年度 投资后至本年末止累积分派的现金股利 =累计净损益×股权比例 <累计净损益×股权比例 >累计净损益×股权比例—— 投资收益
冲减投资 成本
92
例:B企业2001年4月12日购入C公司股票50000股,12.12元/股,支付相关税费3200元,股权比例3%,准备长期持有。
C公司2002年4月25日宣告以3月1日为基准日分配现金股利2.5元/股。C公司2001年每股盈余2元。 取得投资 初始成本=50000× =6092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贷:银行存款
93
应收股利=2.5 ×50000=125000元 B企业2001年应享有的每股盈余 2×9/12=1.5 应冲减的投资成本 ( )×50000=50000元 投资收益: 1.5 ×50000=75000元 借:应收股利——C公司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投资收益
94
例:2000.1.4购入B公司发行50000股的4%,每股7元。2000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宣布发放现金股利1500万元
95
投资成本=50000×4%×7=1400万元 2002年应收股利=2200×4%=88万元 2002年累积分得股利 =( )×4%=148万元 2002累计应分享收益 =( )×4%=136万元 2002年收到清算性股利 =12万元
96
借:应收股利 88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120000 投资收益 760000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97
(三)权益法: 帐户设置 一级 二级 三级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成本)幻灯片 87 股票投资 (损益调整)幻灯片 89 其他股权投资
(三)权益法: 帐户设置 一级 二级 三级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成本)幻灯片 87 股票投资 (损益调整)幻灯片 89 其他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差额)幻灯片 88 (股权投资准备)幻灯片 90
98
投资成本: 成本法: 入账成本—投资时的初始投资成本 权益法: 入账成本—被投资单位净资产×投资比例 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成本 股权投资差额幻灯片 86
99
股权投资差额: 实际支出成本>投资成本 —— 借方 投资损失 10年内摊销 实际支出成本<投资成本 —— 贷方 投资收益 10年以上摊销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差额) 摊销期限的规定贯彻谨慎性原则 无论借差、贷差摊销期末纳税都不予承认,作为纳税调整项目幻灯片 86
100
损益调整: 净利润——调增账面价值 亏 损——调减账面价值 连续亏损——冲减账面价值到0为止
净利润——调增账面价值 亏 损——调减账面价值 连续亏损——冲减账面价值到0为止 没有冲减的亏损,递延到被投资方盈利时 (备查薄中记录) 例: 2000年没有冲减的亏损15万元,2001年被投资方盈利240万元(股权比例20%) 调增账面价值=240×20%-15=33万元 期末纳税调整: 调增投资收益、调减投资收益都不作为纳税项目,纳税时要作为调整项目 幻灯片 86
101
股权投资准备: 1、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引起 例:被投资方接受100万设备捐赠,所得税率33%,投资企业股权比例20% 被投资方:
1、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引起 例:被投资方接受100万设备捐赠,所得税率33%,投资企业股权比例20% 被投资方: 借:固定资产 贷:递延税款 资本公积 投资方 借:长期股权投—股票投资(投资准备) 13.4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02
2、增资扩股 3、因被投资方专项拨款引起的 4、因被投资方的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引起的(外币投资,合同规定汇率与接受投资日汇率不同)
103
例3-3 5.3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成本) —股权投资差额 贷:银行存款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3
104
例3-4 98.1.1 借: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50*35%=17.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105
99.5.2 30*35%=10.5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B(损益调整) 10.5 账面价值= =55.5 亏损 -200 *35%=-70万元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B(损益调整) 55.5 未冲减账面价值= =14.5
106
盈利 90*35%-14.5=17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损益调整) 17 贷:投资收益
107
(四)成本法、权益法核算 2001年4月1日,A公司以12.15元/股(包含尚未支付的股利2元),购入B公司20万股,股权比例20%,支付相关费用14210元 股权取得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预计全年实现利润240 B公司于2001年4月15日支付现金股利 2001年末实现净利润240万元 2002年1月5日宣布发放现金股利80万元 2002年末企业亏损100万元
108
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 投资成本=(12.15-2)×200000+14210 =2044210元
应收股利= ×2=40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109
权益法 初始投资成本=2044210元 投资成本=(800+100+100+240×3/12)×20% =212万元
股权投资差额= =7579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差额
110
2、4月5日支付现金股利 成本法:2×200000=400000元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权益法: 相同
111
3、2001年末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240万元 成本法: 不作核算 权益法: 240×9/12×20%=36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112
4、2001年末进行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成本法: 无此业务 权益法: 75790/10×9/12=5684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贷:投资收益
113
5、被投资单位宣布分配股利 成本法:80×20%=16万元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
114
6、2002年末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 成本法:不作核算 权益法:100×20%=20万元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损益调整)
115
例: 2000年9月1日甲公司以160万元投资于乙公司普通股,乙公司在甲公司投资前的股权为500万元,资本公积20万元,盈余公积40万元,未分配利润20万元。根据投资协议,甲公司的投资份额应占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20%.乙公司采用账结法核算当期损益,股权投资差额在10年内摊销。 编制甲公司投资成本入账和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会计分录
116
1、甲公司投资后乙公司所有者权益数额: 500+ =740(万元) 2、甲公司应享有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 740×20%=148(万元) 3.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 160-148=12(万元)
117
4.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差额)120000 贷:银行存款 5、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l)2000年摊销额: 120000÷10÷12×4=4000(元)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差额)4000
118
(2)2001年一2009年每年度的摊销额: 120000÷10=12000(元)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12000 (3)201O年摊销额: 120000÷10÷12×8=8000(元) 或:120000-4000-12000×9=8000(元)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8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8000
119
2、初始成本与投资成本差额确认为股权投资差额
(五)成本法权益法区别 成本法 权益法 入 账 价 按初始 成本 1、被投资方净资产×股权比例 2、初始成本与投资成本差额确认为股权投资差额 账面成本 投资期间基本不变 随被投资方损益-调整账面价值 随被投资方净资产-调整账面价值 分配股利 确认为投资收益 冲减账面价值
120
(六)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1、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原因:持股比例下降 失去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 账务处理: 1、按投资账面价——新的投资成本 2、企业宣布发放股利——冲减投资成本
121
例:A企业于2001.1.2以52万元购入B企业在外股数的10%,支付2000元费用,A采用成本法幻灯片 118
7.2,A企业以180万元购入B企业发行在外25%,支付9000元费用,持股比例达35%,改权益法 B企业所有者权益450万元,分配股利40万元。2001年净利60万元,其中前6个月为30万元 A、B的所得税率为33%,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采用追溯调整法)幻灯片 119 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以前的相关项目进新调整的方法
122
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贷:银行存款 幻灯片 117 01年宣布分配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B企业 幻灯片 117
123
(3)对原成本法核算追溯调整 2001年投资时产生的投资差额: ( ×10%)=72000元 收回股利,冲减账面成本: 40000元 2001年1-6月份应摊销股权差额: 72000/10/2=3600元(借记投资收益) 2001年1-6月份实现净利30万元: 30×10%=30000元(贷记投资收益)
124
30000-3600=26400元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累计影响数 追溯调整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成本) —B(股权投资差额) —B(损益调整)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5
借: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成本)1809000 贷:银行存款 180900
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计算再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 ( )×25% =709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股权投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成本)
126
不需要追溯调整: 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贷:银行存款 01年宣布分配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127
借: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成本)1809000 贷:银行存款 1809000
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计算股权投资差额: ( )-( )×35% = = 75.1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股权投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成本)
128
四、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的评价 1、投资目的对会计政策的影响 2、所得税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的影响
129
第三节 长期债权投资会计政策 一、长期债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1、以现金购入:
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包含已到期的利息 所支付的相关税费金额较小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130
2、债务重组方式 投资成本=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支付补价(或-收到补价) 3、非货币性交易 投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支付补价 投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应确认收益-收到补价
131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面值) 借或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折价) 贷:银行存款
复习: 1、 取得投资时: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面值) 借或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折价) 贷:银行存款 期末(6.30或12.31) 计息的同时摊销折溢价: 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时间 实际收益=应计利息-溢价摊销额 或=应计利息+折价摊销额
132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权投资(溢折价) 投资收益
溢价: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权投资(溢折价) 投资收益 折价: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长期债权投资-债权投资(溢折价) 贷:投资收益
133
二、长期债权投资计价政策 (一)溢折价摊销的会计政策 1、溢折价的产生与会计处理 票面利率>市场利率 溢价发行 票面利率<市场利率 折价发行 折溢价的实质: 溢价发行对投资者而言,是为以后多得利息而是先付出的代价;对发行单位而言是为以后多付利息而得到的补偿。 折价发行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为以后少得利息而是先得到的补偿;对于发行者而言,是今后少付利息而是先付出的代价
134
2、溢折价摊销方法 (1)实际利率法 摊销额=应计利息-实际利息 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债券账面余额×市场利率 (2)直线法 各期摊销额=债券折(溢)价/摊销期 例3-6
135
例3-6 债券折价=100000-95233=4767(元) 应收利息=100000 ×6%=6000(元) 直线法:
各期摊销额=4767/6=794.5 投资收益= =6794.5(元) 实际利率法 第1年:实际利息=95233 ×7%=6666(元) 摊销额= =666(元)
136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实际利息=(95233+666) ×7%=6713(元) 摊销额=6713-6000=713(元)
实际利息=( ) ×7%=6763(元) 摊销额= =763(元) 第4年: 实际利息=( ) ×7%=6816(元) 摊销额= =816(元)
137
第5年: 第6年: 实际利息=(97375+816) ×7%=6873(元) 摊销额=6873-6000=873(元)
实际利息=( ) ×7%=6936(元) 摊销额= =936(元) 注:折价摊销使账面价值越来越高,逐渐接近面值;溢价摊销使账面价值越来越低,逐渐接近面值。
138
结论:企业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一方面造成当期债券投资账面价值的不同。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当期投资收益金额的不同。采用直线法摊销折溢价,各期投资收益金额相同;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价时,投资收益逐期减少,而摊销折价时投资收益逐期增加。
139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1、定义 2、特点: 投资性、收益性、风险性 3、投资决策 目的:最低收益权、转换权、回售权 风险:转换失败、差价损失、二级市场损失、 条款陷阱 投资时应考虑因素: 发行公司信用与资本结构 发行公司基本前景 投资计划与增值潜力 发行时机 利率走势
140
4、计价政策 (1) 购入可转换债券时: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 贷:银行存款 (2)按期计提利息、摊销溢折价 (3)转换为股票时: 按债券的账面价值结转(面值、未摊销折溢价、应计利息)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贷: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
141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 (债券面值) 500万 贷:银行存款 500万
例3-7 A 企业会计处理 99.1.1购入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 (债券面值) 500万 贷:银行存款 万 计提应计利息: 应计利息=500×5%=25万元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 (应计利息) 25万 贷:投资收益 万
142
全部转换为股票 应计利息=500×5%/2=12.5万元 账面价值=500+( )=537.5 转换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贷: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 (债券面值) —可转换债券 (应计利息)
143
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发行5年期1000万元可转换债券,债券票面利率为6%,面值发行,到期还本付息。由s公司全部购买。
2002年4月1日将债券转为股份,每100元转普通4股,股票面值1元。 1、购买债券: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面值)1000万 贷:银行存款 万
144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应计利息)60 贷:投资收益 60
2、年末计提利息: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3、4月1日计提利息 1000×6%×3/12=15万元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145
4、转换时: 账面成本=1000+60+15=107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1075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贷: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面值) —可转换债券(利息) 75
146
三、长期债权投资计价政策的评价 1、种类: 国库券、金融债权、企业债券 2、目的: 风险较小、收益稳定、无权参与管理 3、所得税对长期债权投资的影响 p116
147
第三节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一、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条件及判断标准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是指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在期末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可收回金额:出售净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 长期投资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可根据下列迹象判断: 1、有市价的长期投资 2、无市价的长期投资
148
二、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 计提方法:单项、分类、总体 会计制度采用单项计提 1、可收回金额<账面成本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2、值恢复时,在计提的减值范围内转回: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投资收益
149
第四章 长期资产会计政策 主要内容: 固定资产会计政策 无形资产会计政策 长期待摊费用会计政策
150
第一节 固定资产会计政策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价 1、定义 2、确认标准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1年
第一节 固定资产会计政策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价 1、定义 2、确认标准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1年 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2年,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 3、计价方法 按历史成本计价:例2、3 按重置成本计价:盘盈、接受捐赠、投入 按净值计价:盘盈、盘亏、毁损
151
4、固定资产价值构成 (1)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计价依据:工程预算 造价 工程实际支出 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
152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有凭证—按发票价+运杂费 没有凭证: 存在活跃市场—市场价+运杂费 无活跃市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运杂费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较低着入账 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30% 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入账
153
(4)通过债务重组取得 ——债务重组准则 例:A企业应收B企业帐款50万元,B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经协商A同意B用一台设备偿还欠款。设备原值为40万元,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42万元。A提取坏账准备2万元。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50-2=48万元 借:固定资产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50
154
(5)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固定资产 ——按非货币交易准则规定 甲企业 乙企业 换出设备 原值80000元, 折旧30000元
计提减值准备5000元 换出产成品 成本50000元, 计税价60000元, 税率17% 交易中 发生清理费用2000元 支付补价10000元 收取补价10000元
155
甲企业: 设备账面价= =45000元 材料进项税额=60000×17%=10200元 换入材料成本= =46800元 换出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156
换入存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进) 贷:固定资产清理 银行存款
157
乙企业: 收取补价的损益: 换入固定资产: 50000+10200-10000 -32 = 50168元
借: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增(销) 10200
158
(6)经批准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 ——调出单位的账面价+运杂费 (7)盘盈的固定资产 ——按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扣除估计损耗后的余额入账
例:盘盈某设备市场价为10万元,六成新 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固定资产 购买设备时所支付的增值税,可以进行退税处理,退税款冲减固定资产原值
159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 (一)计提折旧的范围 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未使用、不需用的设备照提折旧)
160
(2)使用年限:新会计制度允许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1、影响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价 (2)使用年限:新会计制度允许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应考虑的因素: 该资产预计生产能力、该资产的有形损耗 该资产的无形损耗、 有关资产使用的法律年限 (3)净残值: 应提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 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进行合理确定净残值率。
161
2、折旧方法的评价 A、直线法 (1)年限平均法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162
(2)工作量法
163
B、加速折旧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 (2)年数总和法 注意:加速折旧不意味年限缩短,也不意味提高折旧额,只是前期多提,后期少提
164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双倍直线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注意:该方法开始时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计提折旧时考虑。 例:D公司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双倍折旧率=2÷5=40%
165
1 2 3 4 — 5 折旧计算表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 份 期初净值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期末净值 60000 40%
折旧计算表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 份 期初净值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期末净值 1 2 3 4 — 5 60000 40% 24000 24000 36000 36000 38400 21600 40% 14400 40% 21600 8640 47040 12960 5480 52520 7480 12960 5480 7480 58000 2000
166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例10:E公司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2)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例10:E公司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年数总和=15年
167
年份 应计提折旧总额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19000 19000 57000 5/15 57000 4/15 15200
折旧计算表 (年数总和法) 年份 应计提折旧总额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1 2 3 4 5 19000 19000 57000 5/15 57000 4/15 15200 34200 57000 3/15 11400 45600 53200 57000 2/15 7600 57000 1/15 3800 3800
168
方法 优点 平均 年限法 计算比较简单 在各起负荷相同时,分摊费用合理 工作量法 考虑到固定资产工作负荷 加速折旧 考虑到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可以在其有限期内实现成本补偿 可以产生滞后纳税的财务收益
169
方法 局限性 忽视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和成本配比 忽视固定资产在各种实用负荷的差异 工作量法 只注重有形损耗,忽视无形损耗 加速折旧
平均年 限法 忽视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和成本配比 忽视固定资产在各种实用负荷的差异 工作量法 只注重有形损耗,忽视无形损耗 加速折旧 在一定时期导致国家税收的减少
170
三、在建工程会计政策 1、新旧会计政策的差异 (1)核算范围不同,新制度要求分别确认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 (2)对结转时间的规定不同: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计算结转工程成本
171
四、减值准备会计政策 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政策 (1)确认:p139 (2)计提方法—单项计提 减值时: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回升时: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 例4-9
172
2、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政策 (1)确认 (2)计提方法 减值时:借:营业外支出 贷: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回升时:借: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
173
五、固定资产清理及盘亏的会计政策 1、固定资产清理政策 出售、投资或捐赠转出、抵偿债务转出、以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换出、报废。
v固定资产清理 净值 清理费用 营业税 转让收入 残料收入 赔款 清理净损失 清理净收益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
174
2、固定资产盘亏政策 固定资产盘盈 盘盈时: 借:固定资产—重置价值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审批之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盘亏 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审批后: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75
第二节 无形资产会计政策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政策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政策 1、无形资产的性质(特征):144
第二节 无形资产会计政策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政策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政策 1、无形资产的性质(特征):144 2、无形资产的确认政策:144
176
(二)无形资产的计价政策 1、计价方法 历史成本 现行成本 净实现价值 预期现金流入
177
2、无形资产的计价政策 (1)外购 实际成本=购进费用+前导费用+追加费用 首次发行股票:对方账面价值入账 其他情况:协商确认价值
(2)接受投资 首次发行股票:对方账面价值入账 其他情况:协商确认价值 (3)债务重组 (4)非货币性交易 (5)接受捐赠
178
二、无形资产摊销政策 1、摊销年限的确定原则:p152 2、会计处理: 取得无形资产的当月进行摊销: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 3、摊销方法的评价 直线法、曲线法 我国采用直线法
179
三、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政策 1、费用化的计价:154 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计价政策的评价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一般会发生三项费用:研究费用、开发费用、附带费用 新制度:附带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180
四、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 1、确认政策: 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销售净价、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大者。 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p157 2、减值的处理政策 减值时:借: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产减值准备 价值恢复时:分录相反
181
3、无形资产的转销 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而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则应将其转销: 转销时: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 4、减值准备政策的评价 五、无形资产的披露政策
182
第三节 长期待摊费用会计政策 一、长期待摊费用的确认与计价 1、性质(特征) 2、确认与计价政策 二、摊销政策
第三节 长期待摊费用会计政策 一、长期待摊费用的确认与计价 1、性质(特征) 2、确认与计价政策 二、摊销政策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大修理费用 2、股票发行费用 3、开办费 4、新旧政策的比较 三、长期待摊费用政策的评价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