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
(一)传统的分类方法 1.根据溶血作用分类 ①甲(α)型溶血: ②乙(β)型溶血: ③丙(γ)型溶血: 2.根据族特异性抗原分类 即Lancefield分类。 (二)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分为需氧、厌氧和微需氧链球菌。 (三)根据致病性与寄生部位分类 可将链球菌分为化脓溶血性链球菌、口腔链球菌、肠球菌、乳链球菌、厌氧链球菌等组,每组中又包括若干个种。
3
第 一 节 化脓溶血性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S.pyogenes):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
4
化脓性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S.pyogenes)按传统分类属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是本属细菌的代表种,致病性强,对人致病的链球菌有90%属此种。
5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6
生物学性状 培养和生化反应 与肺炎链球菌鉴别: 不分解菊糖; 不被胆汁溶解。
7
生物学性状 抗原构造 1.多糖抗原 (C抗原)
具有族 (group) 特异性,是Lancefield血清学分类A-H,K-T,U、V的依据。 2.表面蛋白抗原 M、T、R和S表面蛋白抗原。 M蛋白:1)抗吞噬作用;2)有型特异性,据此化脓性链球菌可分80多个型;3)M蛋白与心肌肌浆蛋白有共同抗原表位,故与风湿性心肌炎可能有关。 3.核蛋白抗原
9
生物学性状 抵抗力 本菌抵抗力不强,加热60℃30min即被杀死。 对一般消毒剂、抗生素如红霉素、霉素、氯霉素、磺胺等均敏感。
10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1)细胞壁成分 ①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 ②M蛋白(M protein);
③肽聚糖; ④细胞壁受体。 (2)侵袭性酶类 ①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 ②链激酶(SK,又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 ③链道酶(SD,亦称链球菌DNA酶); ④胶原酶。 (3)外毒素 ①溶血素; ②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 。
12
溶血素(streptolysin) ①链球菌溶血素O(streptolysin O,SLO): SLO为含有-SH基的蛋白质,对热及氧敏感,遇氧时-SH基被氧化成-S-S-基,暂时失去溶血能力,若加入还原剂如半胱氨酸等,又可恢复其溶血能力。 SLO有抗原性,其抗体即抗O抗体(ASO)有中和SLO的活性,阻止其溶血作用。85%~90%的患者于链球菌感染后2~3w到病愈后数月或一年内可查到这种抗体。 ②对氧稳定的溶血素S(streptolysin S,SLS): SLS是小分子糖肽,无抗原性。
13
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 化脓性链球菌通过直接接触、飞沫、或经皮肤、粘膜的伤口侵入机体: (1)化脓性炎症
(1)化脓性炎症 ( 2 ) 猩红热 ( 3 ) 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 (4)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应
15
猩红热 (scarlet fever) 由产生致热外毒素的化脓性链球菌所致。细菌经咽喉粘膜侵入机体,增殖并产生毒素引起高热、全身红疹等症状,病后获得较强的免疫力。
16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在咽炎或脓皮病后均可发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发病机理:Ⅲ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 ②风湿热(rheumatism,or rheumatosis) 主要在咽炎后有可能发生,临床表现以关节炎、心肌炎为主。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本病不是链球菌直接侵袭所致。 Ⅲ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
17
致病性与免疫性 免疫性 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多种抗体,但只有抗M蛋白抗体和抗红疹毒素抗体有免疫作用;
18
微生物学检查法 细菌分离和鉴定 血清学诊断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典型链球菌,可做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血液琼脂平板) 典型的链球菌菌落。 标本
分离培养(血液琼脂平板) 典型的链球菌菌落。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反应等 药敏实验 标本 血清学诊断 常用的有ASO试验是一种传统的体外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即用SLO检测血清中的ASO,常用于风湿热或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一般ASO效价在1:500以上时有意义。
19
防治原则 对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尤其是儿童,要彻底治疗,以防止发生急性肾炎和风湿热。
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的一般防治与葡萄球菌相同。 对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尤其是儿童,要彻底治疗,以防止发生急性肾炎和风湿热。 青霉素G为防治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用长效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对减少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其他抗菌药物,包括头孢唑林钠 (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和头孢哌酮钠 (先锋必)可酌情选用。
20
肺炎链球菌(S.pneamoniae) 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形成带菌状态,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疾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约占细菌性肺炎的80%。
21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22
肺炎球菌荚膜(荧光染色)×1000 肺炎球菌荚膜×1000
23
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 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相似。 区别: 1)“脐形”菌落; 2)胆汁溶菌试验(+); 3)分解菊糖(+);
24
生物学性状 抗原结构 (1)荚膜多糖抗原 具有型特异性,可将肺炎链球菌分为85个型别。 (2)其他抗原 肺炎链球菌含有M蛋白和C多糖。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CRP 不是抗体,但在炎症的活动期(如风湿热) 含量增多。
25
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性 条件致病。 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
所致疾病:主要引起人的大叶肺炎(lobar pneumonia),还可引起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副鼻窦炎、中耳炎和儿童的化脓性脑膜炎等。 免疫性 感染后机体产生荚膜抗体,有调理作用,对同型菌建立较牢固的特异性免疫。
26
微生物学检查法 细菌分离和鉴定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典型链球菌,可做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血液琼脂平板) 典型的链球菌菌落。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胆汁溶菌试验与菊糖发酵试验 药敏实验 标本 动物试验 将标本给小鼠腹腔接种,待其濒死时剖检,取心血或腹腔液涂片、染色、镜检,并做分离培养与鉴定;也可用鼠腹腔液做荚膜肿胀实验。
27
防治原则 据报道用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菌苗可预防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对预防儿童中耳炎及一些高危人群感染也有一定的效果。 治疗用药同链球菌。
28
第 二 节 其他链球菌 (一)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龋齿(dental caries) 常由变形链球菌引起。
第 二 节 其他链球菌 (一)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也称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 viridans)。 因无多糖抗原,故不属于Lancefield血清学分类的任何族。包括多个种,条件致病性,引起下列两种疾病: 1.龋齿(dental caries) 常由变形链球菌引起。 2.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ubacute bacterial endocarditis) 由此菌引起的亚急性心内膜炎占全部病例50%。
29
(二)B族链球菌 又称无乳链球菌。可寄居于正常妇女阴道和直肠,也有寄居在健康人鼻咽部,故可引起皮肤感染、心内膜炎、产后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 (三)D族链球菌 本菌包括粪链球菌、牛链球菌和马链球菌。D族链球菌正常寄居在皮肤、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偶尔引起泌尿道感染、腹部化脓性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身体虚弱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