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定量方法的性能验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定量方法的性能验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定量方法的性能验证

2 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 定量实验检测系统可以给出具体数值的实验结果 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包括:
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特异度和参考区间等性能指标

3 准确度的评价 (一)定义 准确度(accuracy)是指测定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一般用偏差和偏差系数表示 准确性评价方法有:回收试验
干扰试验 方法比对试验

4 (二)回收实验 回收实验用于评估实验方法正确测定在常规样本中加入的纯分析物(质量、浓度、活性)的能力。 结果用回收率表示
对实验方法的准确度进行评价

5 回收实验基本步骤 制备样本 计算加入的待测物A的浓度 测定样本中待测物A的浓度 计算回收率 AAAA AAA 加分析物 加水 H2O

6 回收浓度=样本最终测定浓度-基础样本浓度
(二)回收实验 回收浓度=样本最终测定浓度-基础样本浓度

7 回收试验举例-回收系列样品的配制 管 号 血糖加入浓度(mg/dl) 系列血糖标准液用量(ml) 1.8 生理盐水0.2ml 1 50
1.8 生理盐水0.2ml 1 50 500mg/dl葡萄糖0.2ml 2 100 1000mg/dl葡萄糖0.2ml 3 200 2000mg/dl葡萄糖0.2ml 4 400 4000mg/dl葡萄糖0.2ml 5 500 5000mg/dl葡萄糖0.2ml

8 回收实验举例-回收实验计算 管号 测定值 mg/dl 回收量 加入量 回收率 % 84 1 134 50 100 2 184 3 282
84 1 134 50 100 2 184 3 282 198 200 99 4 462 378 400 94.5 5 574 490 500 98 平均回收率 98.3

9 (三) 干扰实验 某一物质对某分析物的浓度或催化活力测定中任何一步骤的影响作用称为分析干扰。 分析物是标本中准备测定的组分。
干扰物也是标本中的一个组分,它不是被分析物,但它改变最后的结果。

10 干扰实验基本方法(1) 阳性干扰物 混合液 分析方法 临床标本 混合液 不含干扰物的阴性血清

11 干扰实验基本方法(2) 心脏病、肝病、肾病 患者标本 参考方法 分析方法 使用某种药物 患者标本 黄疸、脂血、溶血 标本

12 干扰实验基本步骤 AAAA AAA 加干扰物 加水 B H2O

13 干 扰 实 验 示 例 胆红素干扰物:212mg/dl 胆红素空白液

14 样品的配制 胆红素干扰物(212mg/dl) 1.0ml 混合液A 临床标本 9.0ml 混合液B 胆红素空白液 1.0ml

15 样品的配制 分析样本 混合液A(ml) 混合液B(ml) 干扰物浓度(mg/dl) 1 2 3 4 5 6 - 0.1 0.2 0.3
0.4 0.5 混合液B(ml) 1.0 0.9 0.8 0.7 0.6 干扰物浓度(mg/dl) 2.12 4.24 6.36 8.48 10.6 7 8 9 10 11 12.72 14.84 16.96 19.08 21.2

16 干扰实验结果 干扰物浓度(mg/dl) 测定值(mg/dl) 误差(%) 2.12 4.24 6.36 8.48 10.6 1.16
2.12 4.24 6.36 8.48 10.6 测定值(mg/dl) 1.16 1.17 1.19 误差(%) 0.86 2.59 12.72 14.84 16.96 19.08 21.2

17 干扰实验结果 干扰物浓度(mg/dl) 测定值(mg/dl) 误差(%) 2.12 4.24 6.36 8.48 10.6 97 96 95
2.12 4.24 6.36 8.48 10.6 测定值(mg/dl) 97 96 95 93 92 90 误差(%) -1.0 -2.1 -4.1 -5.2 -7.2 12.72 14.84 16.96 19.08 21.2 88 86 -9.3 -11.3

18 (四)方法比对试验 实验方法 偏倚 BIAS 对比方法 公认的参考方法

19 方法学比较实验要点 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处于完全质量控制下 5天,40份标本 测定物浓度分布越宽越好,无干扰(溶血)
标本足够量,混合血清 当天标本,2h内两种方法分别开始实验 标本测定顺序:1、2、3、4、5、6、7、8        8、7、6、5、4、3、2、1 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处于完全质量控制下

20 实验数据的统计 作图 相关系数  线性回归统计  平均百分偏倚 Bias%

21 散点图(X,Y)

22 理想状态:y=x 即b=1, a=0 根据临床使用要求,可在各个临床决定水平浓度Xc处,了解Y方法相对于X方法的系统误差(SE)

23 实验方法 (X) 比对方法 (Y) Yi-Xi X1 X2 均值(Xi) X2-X1 Y1 Y2 均值(Yi) Y2-Y1 1 54 55 54.5 60 5.5 2 145 141 143 4 153 154 153.5 10.5 3 73 75 74 80 6 71 78 77 77.5 6.5 5 96 106 104 105 9 168 169 168.5 183 14.5 7 85 93 92 92.5 7.5 8 248 247 247.5 269 270 269.5 22

24 5.8 5.9 42.3 样 品 号 实验方法 (X) 比对方法 (Y) Yi-Xi X1 X2 均值(Xi) X2-X1 Y1 Y2
33 62 64 63 2 69 68 68.5 1 5.5 34 103 106 104.5 3 112 115 113.5 9 35 83 84 83.5 92 93 92.5 36 202 199 200.5 221 219 220 19.5 37 85 91 91.5 7.5 38 71 80 78 79 8 39 97 96 96.5 105 102 103.5 7 40 79.5 84.5 5 平均 5.8 5.9 42.3

25        r=0.9995  ALP医学决定水平浓度Xc: 50、150、400;

26 精密度的评价 精密度(precision)是指测量程序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本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是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精密度常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来描述不精密度。

27 精密度的内容 批内不精密度 批间不精密度 日内不精密度 总不精密度 日间不精密度

28 精密度实验 天数 1批 2批 每天均值 X1 X2 每批均值 X1-X2 1 2 3 20

29 批内不精密度 I = 总实验天数(一般为20天) j = 每天测定的批次(一般为2批) Xij1 = 第i天j批实验第一次结果

30 批间不精密度 I = 实验天数(通常为20天) Xi1 = 第i天第一批实验结果的平均值(通常重复2次)

31 日间不精密度 I= 实验天数 X = 所有结果的平均值 Xi=第I天所有结果的平均值

32 总不精密度

33

34

35 检测限的评价 检测限是指检测系统可检测出的最低分析物浓度 试验样品:空白样品 检测限样品 测定次数:无具体规定,通常测定10~20次。
试验时间:一般做10天检测。

36 检测限的评价 检测低限:空白样本测定均值加2(或3)倍标准 差; 生物检测限:检测低限样本测定均值加2(或3) 倍标准差;
功能灵敏度:重复测定CV为20%的检测限样本浓度。

37 Level 1 Level 2 Level 3 Level 4 Level 5 Replicate 1 0.034 0.019 0.012 0.008 0.011 Replicate 2 0.037 0.013 Replicate 3 0.032 0.020 0.016 0.009 0.006 Replicate 4 0.033 0.021 0.005 Replicate 5 0.035 Replicate 6 Replicate 7 0.010 Replicate 8 0.036 Replicate 9 0.015 0.007 Replicate 10 Mean 0.0343 0.0196 0.0132 0.0092 0.0069 %CV 5.2 3.6 10.0 12.3 26.0 SD 0.002 0.001 SD(20%)=ABS[( )/2]+0.001=0.0015 Mean(20%)=0.0015/20×100=0.0075

38 Level 1 Level 2 Level 3 Level 4 Level 5 Replicate 1 0.55 0.28 0.15 0.07 0.03 Replicate 2 0.52 0.27 0.13 0.02 Replicate 3 0.57 0.06 0.04 Replicate 4 0.54 0.01 Replicate 5 0.53 0.29 Replicate 6 0.05 Replicate 7 Replicate 8 0.14 Replicate 9 Replicate 10 0.26 Mean %CV 2.5 3.2 6.8 13.6 42.4 SD 0.014 0.009 0.010 0.008 0.011 SD(20%)=ABS[( )/2]+0.008=0.0095 Mean(20%)=0.0095/20×100=0.048

39 可报告范围上限 (一)可报告范围上限 指检测方法可以报告的所有结果范围,包扩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
分析测量范围上限 指患者样本没有进行任何预处理(稀释或浓缩等),检测方法能够直接测定出的待测物的范围 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 是指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意义的待测物浓度范围。即超过可分析测量范围,进行稀释或浓缩,再乘以稀释或浓缩倍数。

40 线性 样本 测定值 理论值 回收% 1 2 均值 X(低值标本) 0.45 0.44 100.0 0.9X+0.1Y 4.64 4.67 4.66 2.49 187.1 0.8X+0.2Y 8.77 8.74 8.76 4.54 193.0 0.7X+0.3Y 12.88 12.56 12.72 6.59 0.6X+0.4Y 16.06 8.64 185.9 0.5X+0.5Y 17.97 18.22 18.10 10.69 169.3 0.4X+0.6Y 19.13 19.05 19.09 12.73 150.0 0.3X+0.7Y 20.05 20.08 20.07 14.78 135.8 0.2X+0.8Y 20.88 21.12 21.00 16.83 124.8 0.1X+0.9Y 20.84 20.97 20.91 18.88 110.8 Y(高值标本) 20.9 20.95 20.93

41 线性

42 样本 测定值 理论值 偏差% 1 2 均值 X (低值标本) 0.45 0.44 0.9X+0.1Y 1.91 1.9 1.86 2.69 0.8X+0.2Y 3.37 3.38 3.28 3.05 0.7X+0.3Y 4.67 4.71 4.69 4.70 -0.21 0.6X+0.4Y 6.29 6.21 6.25 6.12 2.12 0.5X+0.5Y 7.6 7.65 7.63 7.53 1.33 0.4X+0.6Y 9.04 8.95 1.01 0.3X+0.7Y 10.87 10.85 10.86 10.37 4.73 0.2X+0.8Y 12.41 12.33 12.37 11.79 4.92 0.1X+0.9Y 13.13 13.2 13.17 13.20 -0.23 Y (高值标本) 14.61 14.63 14.62

43 线性

44 稀释验证

45 五、参考区间的验证 选择表观健康人,与待验证的参考区间进行比较,超出参考区间的个体数应小于10%(2/20)。 1
计算的参考区间上限和下限不能超过待验证参考区间上限和下限的±15% 2

46

47 谢谢


Download ppt "定量方法的性能验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