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戰後至1997年 政治及制度上的轉變 1946 楊慕琦計劃 1950s – 1960s 有限度的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戰後至1997年 政治及制度上的轉變 1946 楊慕琦計劃 1950s – 1960s 有限度的改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戰後至1997年 政治及制度上的轉變 1946 楊慕琦計劃 1950s – 1960s 有限度的改革

2 1946 楊慕琦計劃 英國聲望受損 東南亞非殖民地化 (decolonization) 日本「以華制華」的影響 中國內戰
1946年5月1日,楊慕琦復任港督 1946年8月28日,楊慕琦宣佈成立市議會的改革草案 1946年10月,提出修正案 增加港人歸屬感,使之願意留在英治香港,並反對回歸

3 1946 楊慕琦計劃 市議會管轄香港、九龍、新九龍地區 人數為30人,一半為華人,一半為非華人 2/3由直接選舉選出,1/3由團體選出
10名議員由社會團體委派,5名華人、5名非華人 會議以英語進行 華人選區︰港島分成6個,九龍分成4個 非華人不分選區 市政局管理公共衛生、城市清潔等權力完全移交給市議會

4 1946 楊慕琦計劃 議員為30歲以上,居港滿10年,歐籍人士則居港滿1年 只能在居住或工作地區出選 能操英文 選民為25歲以上,不分性別
能操中、英文 1936至1941年曾居港或戰後居港滿1年

5 楊慕琦計劃流產 計劃未能獲得足夠支持 1947年5月楊慕琦離職 1952年葛量洪宣佈香港不適宜推行政制改革 認為改革沒有迫切性
對改變港人忠誠的懷疑 蔣介石政權的崩潰 防止共產黨滲透 以維持穩定為首要考慮

6 “… The problem in Hong Kong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other colonies, for Hong Kong can never become independent. Either it remains a British Colony, or it is re-absorbed into China as a part of the province of Kwantung… Provided that the government maintains law and order, does not tax them too much and that they can get justice in the courts, they are content to leave 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 to the professionals and the comparatively small number of private citizens who…are willing to serve on government councils and broads…” --- Alexander Grantham 「香港面對的問題與其他殖民地不同——香港永不可能獨立,不是繼續作為英屬殖民地、便是回歸中國成為廣東省的一部分…只要政府能夠維持秩序、不賦予過重的稅收、在法庭上有公正的判決,香港人樂意將政府事務留給專業人士及一小撮…願意為政府部門服務的人士」 --- 葛量洪

7 “…the politics of China – as a distinct from those of the Colony – would be a constant issue, which would have a most disturbing effect. Not until 1952 were the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inherent in the Hong Kong situation fully realized; and it was then decided that there should be no major alterations in its constitutional set-up…” --- Alexander Grantham 「中國的政治局勢 — 作為一個與香港迥異的制度 — 將會持續成為議題,而且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直至1952年,存在於香港的困難及危機才得到確切了解,故此決定當時在憲法體制上不作任何重大改變…」 --- 葛量洪

8 1950s – 1960s 有限度的改革 市政局民選議員增加 官守議員/委任非官守議員/民選議員/總數 1946︰5+6
1952︰2席增至4席 (5/6/4/15) 1956︰4席增至8席 (6/8/8/22) 1965︰8席增至10席 (6/10/10/26)

9 1950s – 1960s 有限度的改革 公務員體制繼續擴大 1955︰23000 1965︰63000 公務員本地化
政府宣佈不再聘請外國公務員,除非本地缺乏適合專才 高級公務員仍由英籍人士把持

10 「兩個不滿的夏天」 1966、1967 1966.4.4 天星小輪加價觸發騷動 1967.5 新蒲崗香港人造花廠事件觸發大規模暴動
1970s 香港政府接連推出社會改革措施 1968 《僱傭條例》 1971 公共援助計劃 1972 十年建屋計劃 1974 成立廉政公署 1978 九年免費教育

11 1966 天星小輪加價事件 1965.10.1 香港天星小輪公司向港府提出加價申請 1966.3.17 公共交通諮詢委員會向港府建議
香港至九龍頭等船票加價一角、二等船票加價五分 九龍至香港船票維持不變 月票由八元加至十元 公共交通諮詢委員會向港府建議 頭等票價增加五分 月票加至十二元 青年蘇守忠在中環天星碼頭絕食抗議 蘇守忠被捕,九龍爆發騷亂 總督戴麟趾實施宵禁

12 一九六六年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 報告書 按察司何謹(Michael Hogan)、香港童軍總監羅徵勤、前港大校長賴廉士(Lindsay Ride)、律師黃秉乾 騷動不是經預謀以求達到任何特定的社會或政治目標 暴動只是初期示威一發不可收拾的非預謀結果 有理由「假定」部分示威者參與騷亂的動機是由於他們在經濟上遭受挫折和香港貧富懸殊而引起 警方採取了持重的措施有效遏止了暴動 為民眾利益起見,政府與人民應設法開闢及發展任何途徑,廣闢政府與民眾之間的傳達路線,使上情下達或下情上達暢通無阻

13 事件的另一面… 「事實是,天星小輪公司開通了一條為灣仔區服務的新線路,當時已經達成協議,這樣做不需要立即提高跨海線路的渡輪票價。…然而,營運了僅幾個月後,該公司便申請加價。事情並不像人們常常引述那樣,只是要給頭等艙增加五分錢的問題。給頭等艙增加五分錢只是政府為平息公眾的憤怒而作出的最後努力而已。…倘若不是有關等待一年的協議被撕毀,而且當時工人已經由於經濟下滑和失去他們微薄的積蓄而度日維艱,我本來是不會強烈表示反對的」 「調查工作已在進行之中…好幾位示威青年以證人身份出庭。有人向他們展示了他們交給警察、由他們簽過字的聲明,其中就我付錢給他們,讓他們扔石頭。當調查委員會主席問他們那些簽字是否真的是他們所簽時,他們說是的。後來,他又問他們,我有否付錢給他們讓他扔石頭,他們全都回答沒有。…於是他問那些男青年…所有的人都回答說『警察滿屋子追打我們,迫我們簽字』…」 --- 杜葉錫恩

14 肇事者的看法 「為何當年『斗零』對小市民那麼重要?當時『斗零』可以買一碗白粥和一條油條,相當於一份早餐。小輪公司加價背後的大問題,是殖民地政府漠視民意的事實…」 「當時民意不值斗零,示威是勢在必行的。」 --- 蘇守忠 「我對天星小輪加價非常不滿,既然有人站出來反對,我覺得自己應該表態支持。」 「六六年天星小輪事件反映了本地青年對社會的不滿,完全是青年自發的行動,甚至是反殖活動的開端。」 --- 劉千石

15

16

17 1967 六七暴動 1967.4.13 香港人造花廠公布十項規例︰ 公布被左派工人視為剝削,派出代表與資方交涉 取消三班制的加二津貼
加一獎金的標準由每半月120元提高至160元 每月工資不到160元將被開除 工人操作之機器一旦損壞,資方不發工資 正常壞機須待機件修好方可復工 非正常壞機則作有意破壞處分 公布被左派工人視為剝削,派出代表與資方交涉

18 香港人造花廠於三、四月曾出現故意損壞及怠工情況
「左派冤枉了好人,在香港的塑膠工廠中,我們老闆是頂好的了,工資頂好、福利頂多…」 「我們廠規定凡機器損壞或換啤機,工人可以每天支底薪十二元。在事件前兩個月來,廠方發現很多機器損壞,而那些損壞的地方,本來並不容易損壞,證明受人蓄意破壞」 廠方以「生意收縮」為由解僱92名工人

19 大有街事件爆發 事件逐漸政治化 「從九龍城寨跟著在新蒲崗出動武裝警察大打出手以後,港英向著香港中國居民挑釁的架勢顯然擺出來了…」 《大公報》 「新蒲崗血腥鎮壓事件絕不是偶然的。這次事件是在香港已成為美帝加緊利用的侵越軍事基地,帝、修、反各種各樣的反華活動接連不斷的形勢下發生的,顯然港英當局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一手炮製出來」 工聯會聲明

20 1967.5.11 大有街事件升級,警方採取鎮壓行動 1967.5.15 香港政府拒絕退讓
「政府政策和向來一樣,是為了全體的利益,盡量以公正、不偏不倚的方式維護法律。我確信維持和平與秩序,是香港絕大多數市民最懇切的願望」 香港總督戴麟趾

21 1967.5.16 左派陣營成立「港九各界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 1967.5.19 左派陣營開始前往港督府抗議
鬥委會擴大,發表《告港九同胞書》 「一百多年來一直在香港對我同胞施加壓力,辱我領土,侵我主權,奴役我同胞,吮吸我脂膏。工人、農民慘遭重重剝削,難以為生;小販小檔受驅趕勒索,苦不堪言;木屋居民有被拆遷流離失所之恨;工商各業人士也備受歧視限制。港英帝國主義對中國同胞的種種迫害,真是罪證如山,仇深似海」 《告同胞書》

22 1967.5.24, 27 總理周恩來約見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外交部及港澳工委負責人談香港問題
花園道事件,港島北部實施宵禁 各大機構工人開始間歇性罷工 , 27 總理周恩來約見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外交部及港澳工委負責人談香港問題 「在香港問題上同港英當局的鬥爭要嚴格遵循中央規定的方針政策,堅持有理、有利、有節」 「那裡又不是我們內地,那樣做不是故意向人家挑釁嗎?人家又怎能容忍呢?」 周恩來

23

24

25 1967.6.3 《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堅決反撃英帝國主義的挑釁〉的社論
「我港九同胞既然已經展開了反撃,就一定要堅持鬥爭,抗頑敵,追窮寇,把英帝國主義鬥垮、鬥臭!英帝國主義是一個反面教員,他們用法西斯暴行,迫使港九同胞展開一場仇視、鄙視和蔑視英帝國主義的運動,從政治上、經濟上和文化上採取一切可能的行動,向英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發動強大的反撃」 〈堅決反撃英帝國主義的挑釁〉

26 – 7.2 左派陣營發動「聯合大罷工」 沙頭角事件 警察及英軍聯合進攻北角僑冠大廈及新都城大廈 / 8.10 文錦渡事件 開始出現土製炸彈 兩名小童於北角清華街被炸死 北京英國駐華代表辦事處被搶掠縱火 周恩來介入火燒代辦處事件 商業電台播音員林彬受襲身亡

27

28

29

30

31 周恩來下令停止放置炸彈 「六、七、八、九四個月國內報紙對香港的宣傳是有毛病的,對香港用的口號同國內的差不多,把國內紅衛兵的口號也用到香港問題的報道上了」 周恩來

32 1968 周恩來下令新華社香港分社停止騷亂 「你們的反英抗暴搞錯了,搞壞了。當然北京有人誤導,要負主要責任,我那時忙,也顧不到」
「立即糾正你們的錯誤決策和措施,立即動員和團結各界力量,共同恢復香港社會的穩定和工商各業的繁榮,要設法同港英開展和平商談,做好恢復香港和平、安定、繁榮的工作…」 「你們還應該向你們領導下的各社團和機構,說明主席和我的意見,並向他們道歉。對於一般幹部行你們的指示辦事,廣大同胞、工人、農民和學生群眾,他們純粹出於愛國主義和民族感情的鬥爭行動,要同你們的錯誤明確區別。錯誤的責任是你們的,他們的行動是無辜的,他們的精神是可貴的。」 周恩來 1968

33 六七暴動的影響 左派陣營失去人心 「六七年『反英打暴』後,香港有些人對新華分社,對中資機構還產生恐懼心理,本地幹部形容︰『一個時期,國貨公司香港市民都不敢進去買東西,有些甚至繞道而行,避免接近。』『我們與外界接觸也不敢公開身分,社會上對中資機構工作的人另眼相看,有鄙視心理,背後稱呼為『左仔』」 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1993

34 六七暴動的影響 對共產統治產生恐懼 「六七騷亂失敗不是因為香港的年輕一代較喜歡英國人,而是因為他們比較不喜歡共產黨而已」
Richard Hughes,1976 「香港人視香港政府為恩人,為他們帶來有秩序的生活,令他們免於大陸在文革期間的混亂和無政府狀態。林彬遇害及兩姊弟在北角被炸彈炸死,令港人更一面倒向香港政府」 Guy Shirra,2010

35 六七暴動的影響 突顯官民芥蒂 「勞資糾紛只是引致這次事件的導火線而已,埋藏在原本對政治沒有成見的騷動參與者內心的抑鬱與積悶,才是政治分子所利用、煽動和擴大事件的主因…香港這個社會對富人給予多方面的優待或方便,貧苦大眾身受的限制太多。在這種情況下,富人的氣勢,貧民的屈辱,使後者產生不平之感」 《明報》讀者投稿,

36 六七暴動的影響 喚醒港英政府之危機意識,延長戴麟趾任期推行社會改革 1968.1 「民政主任計劃」 1968.9 新《僱傭條例》
「民政主任計劃」 新《僱傭條例》 免費小學教育 「公共援助計劃」 實現每天八小時、每週四十八小時工作制,女性享有產假 「十年建屋計劃」 廢除市政局官守議員 廉政公署成立 「九年免費教育」

37 改革層面的擴展 六六暴動、六七暴動 華人政治意識提高 華資財團及華人中產階層興起 政府架構龐大 行政系統難以負荷 總督的考慮 回歸的臨近

38 戴麟趾時期 1968 民政主任計劃 於香港及九龍設立民政處 City District Office 收集區內意見、推廣政府政策措施
接受申訴並各部門反映 諮詢服務 改善區內事務 宣傳政策 1969 華民政務司署改為民政事務總署

39 麥理浩時期 麥理浩的治港大綱 避免與中國政府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 對內改善施政,為談判採取有利條件 清楚認識英國在談判桌上沒有「話事權」
中國一旦採取主動將會令英國失去議事能力 在香港進行改革及推行基建工程,為英國創造談判籌碼 擴大中港之間的分別 爭取港人的政治忠誠 影響中國處理的政策

40

41 麥理浩時期 1971 公共援助計劃 1972 十年建屋計劃 1972 中文成為立法、行政兩局之官方語言 1973 市政局官守議員被廢除
為難以維持基本生活之市民提供財政援助 1972 十年建屋計劃 加快公共房屋及新市鎮之發展步伐 1972 中文成為立法、行政兩局之官方語言 1973 市政局官守議員被廢除 選舉議席增至一半 1973 太平紳士及商會領袖不會再自動成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42 麥理浩時期 1974 成立廉政公署 1974 建設地下鐵路 1978 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 1978 實施強制性九年免費教育 打撃政府內部貪污
改善公營交通系統 1978 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 資助中產人士置業 1978 實施強制性九年免費教育 提升市民教育水平

43 改革層面的擴展 地方行政架構進一步強化 加強吸納本地精英 政府架構改革 完善社會服務

44 香港前途問題談判 中共成立前夕,國內曾經出現要求提早收回香港之聲 兩項方針︰「維持現狀不變」、「長期打算,充分利用」
「要武力解放香港,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只是一聲衝鋒號,就能把紅旗插上香港太平山。香港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港口之一,如果香港暫時留在英國人手中,為了英國自己的利益,它也不會放棄大陸這個巨大的市場。這就等於把美國對中國的立體封鎖線撕開一個缺口;我們能從香港進口我國亟需的物資;也可以利用香港作為我們與世界交往的通道,世界各國兄弟黨同志可以從這裡進來,各國的民間友好人士也可以從這裡入境;另外,香港還可以成為我們了解世界各國情況的視窗。這些深遠的戰略意義,會隨著似箭的光陰,越往以後,越為大家所接受和看清楚。」 --- 港澳辦主任廖承志 兩項方針︰「維持現狀不變」、「長期打算,充分利用」

45 麥理浩訪京 1979.3.29 總督麥理浩訪京 藉新界土地批租問題試探北京對香港前途問題的底線
「前提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問題本身不能討論。但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到那時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們也會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現在如你所說,人們擔心的是繼續投資靠不靠得住…這一點,中國政府可以明確告訴你,告訴英國政府,即使那時作出某種政治解決,也不會影響投資者的利益。」 「我可以明確地說,中國政府的立場不影響他們的投資利益。說清楚一點,就是在本世紀和下世紀的相當長的時期內,香港還可以搞它的資本主義,我們搞我們的社會主義。就是到1997年香港政治地位變了,也不會影響他們的投資利益…」 --- 鄧小平

46 麥理浩訪京 文化大革命於1976年結束 鄧小平剛實施改革開放 中國政府未就有關香港回歸問題訂下的方案 麥理浩訪京令香港問題提上日程
鄧小平將「一國兩制」構想移植至香港之上

47 制訂治港方案 1981.12 中國為香港問題擬下「十二條」 訂下治港原則 依據葉劍英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提出 50年不變
港人治港 特別行政區 港幣繼續流通、自由兌換 照顧英國原有經濟利益 依據葉劍英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提出

48 中英談判 1982.9.24 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訪華 英國主張《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仍然有效
打算以「主權」換取「治權」 中國堅持整個香港將於1997年回歸中國 香港現行的政策將會獲得保留,務求不影響香港繁榮

49 中英談判 戴卓爾夫人︰「中國政府必須遵守有關香港問題的三個條約,它們在國際上是有效的。條約雖然寫在紙上,但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消除它們存在的事實。如果能就行政管理權問題達成一個令人滿意的協議,我將就對香港主權問題,考慮向英國國會提出建議。」 鄧小平︰「夫人,坦率地講,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中國和英國就是在這個前提下來進行談判,商討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和辦法。」

50 中英談判 戴卓爾夫人︰「我認為,香港主權問題固然很重要,我們對此表示理解;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你所說的如何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個問題首先應該解決。」 鄧小平︰「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是很明確的,這裡主要有三個問題︰一個是主權問題;再一個是一九九七年後中國採取甚麼方式來管理香港,繼續保持香港繁榮;第三個問題,是中國和英國兩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從現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現大的波動。」 戴卓爾夫人︰ 「歷史已經證明,香港只有在英國管轄下才能繼續保持繁榮。」 鄧小平︰ 「保持香港的繁榮,我們希望取得英國的合作,但這不是說,香港繼續保持繁榮必須在英國的管轄下才能實現。香港繼續保持繁榮,根本上取決中國收回香港後,在中國的管轄下,實行適合香港的政策。香港現行的政治、經濟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當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將實行資本主義,現行的許多適合的制度要保持。」

51 中英談判 英方提出「三腳凳」構想,提出談判桌上應加入香港一方 試圖藉「民意」,製造反對回歸的輿論 1983年港元大幅度貶值,出現經濟恐慌
英方試圖將名義上的「主權」交回中方,換取實際「治權」 中英雙方圍繞「高度自治」爭論 駐軍問題

52 中英談判 「我國政府在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之後,有權在香港駐軍,這是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也是香港穩定和繁榮的保證。香港是中國的領土,為甚麼不能駐軍?沒有這個權力,還叫甚麼中國領土?應該估計到1997年以後會有人搗亂…有了軍隊就不能胡作非為了。等到亂了再派軍隊,就不同了。駐港軍隊人數不必多,大概三五千人就夠了。這些軍人只是負責防禦、防止暴亂的工作,不管具體治安,不會干涉香港內部事務。我們解決香港問題的立場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 鄧小平

53 中英談判 「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未來香港特區政府的主要成份是愛國者,當然也要容納別的人,還可以聘外國人當顧問。甚麼是愛國者?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不管他們相信資本主義,還是相信封建主義,甚至相信奴隸主義,都是愛國者。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 --- 鄧小平

54 中英聯合聲明 中英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55 發展代議政制 中英雙方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有不同詮釋 引發中英雙方嚴重分歧 影響順利過渡安排
英國認為香港應該發展代議政制 – 獨立政治實體 中國認為中方採取不干預政策,香港政府在維持「一國」之大前提下實行有別於內地的政治制度 引發中英雙方嚴重分歧 影響順利過渡安排

56 發展代議政制 地方層面︰區議會 1981 地方行政計劃 成立18區區議會 政府官員、委任議員、民選議員組成 1982 分區直選
年滿21歲、居港滿7年 1985 廢除官守議員席位 1994 廢除委任議席

57 發展代議政制 地方層面︰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 1983 市政局分區直選 選民資格與區議會選舉相同 1986 區域市政局成立
1995廢除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委任議席

58 發展代議政制 中央層面︰立法局 1984 總督尤德發表《代議政制在香港的進一步發展白皮書》 1985 進行間接選舉
56席中有12席由區議會、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組成的選舉團選出;12席由功能組別選出 1991 進行分區直選 60席中有18席由9個地方分區直接選舉產生;功能組別議席增加;官守議員及委任議員減少

59 發展代議政制 中央層面︰立法局 1992 總督彭定康發表第一份施政報告,公開政改方案 1995 全面直選
60席中20席由地方分區直選產生;30席由功能組別選舉產生;10席由區議會選舉委員會產生 選舉違反中英雙方秘密協定,中國單方面宣佈不承認選舉結果 立法會無法順利過渡 中方另行籌組臨時立法會

60 發展代議政制 高級公務員本地化 部門首長逐漸由本地人士接任 1993 陳方安生出任首位華人女性布政司 1995 曾蔭權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

61 發展代議政制的影響 政府機關及公共服務更貼近社會需要 華人地位提升 行政效率加快 強化地方行政 諮詢層面擴大 廉潔政府 推行公共政策
行政、立法兩局華人非官守議員數目增加 鍾士元、鄧蓮如

62 發展代議政制的影響 全面公務員本地化 市民參與層面擴大 政黨政治漸見成熟 華人公務員佔絕大多數 華人出任高級公務員 陳方安生、曾蔭權
擴大直接選舉 政黨政治漸見成熟 政黨逐步發展

63 發展代議政制的影響 引發中英矛盾 立法局無法順利過渡 親英、親中人士分歧 不同派別人士出現誤解、成見 影響政黨發展 影響特區施政

64 「回歸前,中央沒有擬定一套建設特區新政權的完整方案。中央起初的基本思路是簡單從執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有制度與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出發,政治體制盡量少變,認為這樣做比較能安定人心和維持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 「其實,無論英國人或是大部分港人都希望香港在回歸前進行大規模的民主改革,徹底改變『殖民地』的政治體制,把權力從英國人手上轉移到反對派分子的手上,從而達到回歸後『完全自治』的境界。在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簽署之前,英國人便迫不及待推出代議政制的計劃,期望在九七回歸前能夠落實『還政於民』的戰略部署,實現回歸後香港繼續由英國屬意的人管治香港。 英國人的『偷襲』使中國政府措手不及。在一九八四年到一九九七年之間的整個過渡期內,英國人單方面改變香港原來的政治體制和政治格局的行動源源不絕…最為嚴重的一次,肯定是在『六四事件』後英國人感到中共政權岌岌可危,決定自行推翻與中方達成的有關香港政制發展的『秘密』協議,派遣英國保守黨領導人之一的彭定康出任香港最後一任港督,並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匆匆推出並實施加快香港民主步伐的政改方案,最後導致中英合作關係破裂。」 --- 劉兆佳


Download ppt "戰後至1997年 政治及制度上的轉變 1946 楊慕琦計劃 1950s – 1960s 有限度的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