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週4/7:主軸—中國藝術精神與美學理論以及代表人物—先秦(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週4/7:主軸—中國藝術精神與美學理論以及代表人物—先秦(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週4/7:主軸—中國藝術精神與美學理論以及代表人物—先秦(三)
道家(老子、莊子)思想對於「美」的談論,是一種「真理」或 「境界美」的訴求。事實上,老子、莊子並沒有直接說明什麼「物」是「美」,反而用另一種方式,來述說真正的「美」是處於何種前提之下來說。這種前提,是一種理想境界,是一種很難實現的狀態。 老子,不喜歡「人為」的「美」;這裡的「人為」指的是「構作」、「規定」等等意涵;他認為這樣會產生很多問題;莊子亦然,喜歡「自然」的「美」。兩人對「美」的述說類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莊子還特別關懷了自然之聲的形述,以及詳細的說明何種意境屬於「美」,並且詳細說明我們對於一些判斷根本是不可靠的,也因此,我們不懂真正的美是什麼。 若我們說,有些人談論美,混淆了「善」與「美」;那麼,老、莊思想中,則混淆了「真」與「美」。事實上是不是真的「混淆」還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但是至少,用「美」來形述「善」是可被允許的;另方面,用「美」來形述「真」,是否可行? 對於老、莊所談論的議題,雖然很抽象,但往後介紹的時候,會盡量舉例說明;先扼要說,老莊論「美」,事實上是結合「真」與「美」一起談的,不能夠理解他的的「真」,就無法知道他們的「美」是什麼。他們的「終極關懷」—「求真」,影響了他們對世俗美醜的看法,而想要回歸本來面目的「真實」;而此「真實」就是一種「美」,一種可以用「美」來描述的「境界」。 另方面,道家所重視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產生一種特殊的「生命意蘊」、「人生的藝術化」的表現,而「人」自身的展現充滿藝術性;在道家,尤其是莊子,徹底展現出此韻味。

2 一、老子的特殊思維方式 (一)談老子之「美」所必備的知識
老子的美學,必須從他的一些基本主張先加以了解,而後才能較清楚的知道他所謂的「美」或是「生命意蘊」等等內容,所代表的涵義。 老子所處的時代,是階級社會,自身對於此種制度與其中的流弊,產生一些反省。在老子的思維中,你們可以發現很多主張幾乎好像都是所謂「唱反調」的主張;好像都偏向「否定」。事實上,正因為老子有著更重視的關懷,對於此關懷的落實,影響他對世俗種種的看法。例如: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語譯:真正的道被廢棄了,才有所謂的「仁義」主張;而智巧的出現,才產生虛偽詐騙;因為六親不和家庭紛亂,所以才出現孝慈的主張;國家昏亂,才有所謂的「忠臣」。) 從上述這個例子,可以知道老子的思維角度,真的很不一樣,是一種逆向的。一般人對於「仁義」、「智巧」、「孝慈」……等等主張,而且大力推廣;但老子看到「之所以這樣贊同與推廣」的背後某種意義。他認為,正因為「主張」要「仁義」、「孝慈」、「忠臣」……等要求,所以顯得「道」早已被廢棄。因為真正的「道」若存在,根本不需要有所謂的「仁義」、「智巧」、「孝慈」……等主張;亦即,就順其自然,不需強加什麼「制度」。

3 因此,老子厭惡「人為制度」,認為那樣不但違反自然,而且是多餘的: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欲,絕學無憂。《老子•第十九章》(語譯: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所謂的「仁義」,人民自然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就會自然消失。(智巧、仁義、巧利)這三者都是人為強加的,不足以治天下。要使人有所從屬,顯示純真而持守樸質、減少私慾而降低慾望。) 上述可以知道,老子連一般人所推崇的「制度」,如「仁義」、「智」……等等,都認為不需要。因為,在老子看來,問題的「根源」並非這些「制度」可以解決;很多「我們認為的真理」(仁義、智巧)流於「制度化」,並不是好的方式,且產生很多流弊,不如拋棄。拋棄這種虛偽外殼,回歸真實的自我,這就是老子要的「真」,就是他所謂「自然無為」的談論方式。 從上述可略之,老子的終極關懷,是一種「真」(道)的追求與主張過程,也能稍微知道他的思維方式,是一種逆向思考,反省作用很強的思想。在他的關懷中,真正理解「道」(真理),就是能夠從「自然無為」而不強加「人為」的思維、實踐下,去面對所有問題。 老子這種對「真理」的特殊看法,當然影響了他對「藝術」的看法。雖然老子鮮少談論「藝術」;但從上述可知,若離開老子的「求真關懷」,亦即離開「自然無為」的這種思維內容,就沒有他認同的「藝術」或是「美」了。

4 (二)對世俗之「美」的反省思維 老子對所謂的「關於藝術」的對象,一般人認為他是採取「否定」的看法;上小節曾經說過,因為老子對於「人為」的東西感到反感,而以他的求真關懷來看待一切,並主張「自然無為」,因此,他曾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語譯:色彩繽紛,令人眼花撩亂;音調豐富,令人聽覺不敏;飲食講究,令人食不知味;放縱性情狩獵使人心放蕩;重視稀有的貨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只求安飽而不追逐聲色享受,因此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的生活。) 這裡,看出老子除了批評所謂「五音」、「五色」……之外,事實上他還有更重視的對象;就是「拋棄人為與物慾的誘惑」,而僅需要滿足本能需求上的安飽即可。而上述那些「五音」(音樂……)、「五色」(畫作……)等等的「追求」,在老子看來,都是違反自然的,而且會造成禍害。

5 再進一步說,所謂的「美醜」等等「字辭」,都是「人為」是制定的,不應該如此盲目追求;他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老子•第二章》(語譯: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稱作「美」,同時,「醜」的概念也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稱作「善」,同時,「不善」的概念也因此產生了。有和無是相對而生的,難和易也是互相生成的;長和短也是互相對待而顯現的;高和下是相互對待而造成傾倚的,音和聲是相互對待而產生和諧的;前跟後是互相對待而形成順序的。) 這裡,不得不佩服老子,在當時提出這樣的特殊見解;他認為,一切的指稱、指涉,都是在概念中的相對區分下產生的。例如,「美」這個辭,是因為在概念中透過人為的設定,產生所謂「美」的指涉;而此同時,與此相對的概念「醜」也會自然生出,這就是所謂的「人為」。而其他如「長短」、「高下」等等,都是如此。

6 既然「人」是會去「構作」一些判斷, 透過指涉產生「語辭」來形述對象;那麼,老子認為,其實很多事情仍是可以避免,不要去追求這些「人為構作」所認定的「好」或「貴」、「賢」……等,而回復到自然狀態,他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老子•第三章》(語譯:不標榜賢名,可以使人民不起競爭的心態;不珍貴難以獲得的貨品,可以使人民不起偷盜之心;不顯現名利的可貪,可以使人民的心思不被引誘擾亂。所以,聖人為政,就是要淨化人民的心思,滿足人民的安保而已;要減損人民不必要的追求心志,依此增加人民的體魄。常常使人民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慾念。使一些自以為聰明的人不敢妄為。這就是以「無為」的態度去治理世物,因此沒有不上軌道的。) 老子認為,一個人的「賢能」(即使他真的很賢能好了),也不需要去「崇尚」他,因為會造成一些流弊,例如:互相競爭、崇尚美名……。「賢」或「不賢」,本來就如此呈現,不必刻意標榜;若加以「崇尚」,則會導致人民「相爭為賢」;而這種情況,到最後會產生一種虛偽,是在標榜所謂「人為的好」之後,會有一些人,去追求這種「人為的好」的「賢」,甚至空有其表。因此,老子認為必須停止這種尊崇。同理,「物以稀為貴」的這種心態(例如:鑽石、黃金、珍珠),也應該要廢除,因為那樣會造成人的貪念與偷盜。 先別考慮這種方式是否可以「實行徹底」,我們只需要去想,老子他所重視的「點」是什麼。老子一再強調,對於「人為」的事物,若不加以節制,反而相競追求的話,只會讓人的心靈與作為喪失自然的天性。他要的,是那種自然的、不強加人為制度下的社會運行方式。

7 (三)真正的「美」是一種真理美感 上小節的敘述,可以略知老子所排斥的對象;而所肯定的,就是那些「非人為」的構作。若談論「美」,必須在這種「非人為」的自然狀態下形述,才是老子所肯定的。而老子這種觀點,是受到他對「道」(真)的一種追求,也就是說,在他的「終極關懷」—「求真」的思維之下,他想要落實這種關懷在世俗中,勢必對世俗之種種產生很多反省,進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而老子對此種真理的述說,卻有著某種美感關懷,何以故?在老子敘述「自然」、「無為」等述說時,此時的內心世界,往往被很多人所投射至此。在許多中國藝術品中,所呈顯的意境,有著「自然」、「超脫」……等等的「意境」。這些,雖然不能說都是受到「老子」等人的影響,但我們可以說,中國藝術品,如一些「繪畫」、「詩詞」中,有很多的投射情感,跟老子的思想是相容契的。 若回到老子自身,他所推崇的,就是「自然如此」、「本來的那個樣子」、那種「純真」。這些情境,我們可以說是一種「美」;或單純的用「美」形述。老子勾起了人們喪失已久的純真自然,而直到莊子,甚至把這種關懷,直接落實在人的行為上了。 另方面,與其說老子有所謂「美學」,不如說,他很多思考方式,亦即所要表達的理論,很多內容是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的內心,衝擊人的心靈的。「藝術品」或說「創作藝術品」的過程,有一種功效,叫做「發洩」或「投射」。是將創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心世界,或是某種思維,以「藝術品」呈顯出。在許多中國傳統繪畫,或是詩詞創作中,所發洩或投射的內在思維,許多內涵與老子(道家)相契合。

8 為什麼會如此?為什麼不是發展藝術理論的老子,會影響後世的一些藝術創造?若我們反省這個現象,可以發現,在人們心中,有著一些「潛藏」的內心期許或關懷,是被壓抑著的,或是被其他事物掩蓋著。在世俗世界裡,人們每天總是在面對許多煩惱、困苦、壓力……;不斷的處於「解決問題」的情況中。而真實的內心感受或是期許,有些人以「發洩」或「投射」的方式,寄託在各種抒發的作品上,而「藝術品」的創造就是其中之一。 老子的思想,突顯人在混亂中,所希望的一種自然情境;一種自由、無拘束、回歸如嬰兒般的純真……等多種意境。這些想法,充滿老子自身理論中;但特別的是,老子自身不是要發展「藝術哲學」,而是一種「求真的自然說」主張。他透過對真理的描述、追求,產生出奇特的、被寄託的「美感」。 到底,老子是如何說出這些內容,影響後世如此深?主要的路線,在於他對當時社會混亂的反思,以及對「真」的逆向思考,加上自己的創造,產生出特有的哲學思考。

9 1、逆想思考的模式呈現真理 老子對於許多事物的談論,與一般人的見解似乎相反;其實老子只是點出許多我們忽略的事實,尤其是面對問題或思考問題時,往往必須逆向思考才能夠不忽略一些真理;他說: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老子•第七十八章》(語譯: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任何堅強的東西沒有可以勝過它的,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它。柔弱勝過剛強,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夠實行。所以聖人說過:「承擔全國的屈辱,才配稱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國家的禍難,才配作天下的君王。」正確的話,聽起來很像反話。) 老子以「水」作譬喻,認為象徵「柔弱」的水,卻無法被天下任何剛強之物所破。而此種「弱」,並非難理解,但天下人卻不以此為行為準則,反而重視「剛強」。亦即,表現上,似乎「剛強」勝過一切,但事實上,柔弱卻使剛強無法勝之。這種道理,聽起來跟一般認知「相反」,卻是真理,因此說「正言若反」。

10 依此種思考模式,老子延伸又說: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第四十三章》(語譯: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駕馭天下最堅硬的東西。) 照著上一段「水」的例子;「水」可以穿透山谷、穿石,老子依此來說明「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而這種逆向思考所得到的真理,是老子思想的特色;在《老子》書中,許多真理的呈現方式都是按照這種思維來進行;又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第八十一章》(語譯:真實誠懇的言詞,並不華麗;華美的言詞,往往不真實。行善者不巧辯,而巧辯的人往往不良善。真正了解道理的人,並不求什麼都知道;自己認為什麼都知道的人,不是真的知道。) 這裡,同樣以逆向思考,點出一般人容易犯的錯誤,而以相反的敘述,主張另一面才是對的。真正實在的言語,聽起來不悅耳;而真正善行之人,並不會與人爭論……。但是,這並非「絕對」,老子刻意用此種反思的方式,呈顯許多反例卻往往是事實的狀態。 在《老子》文本中,可以大量閱讀到上述那種表達方式。這是老子在面對當時時代背景,所提出的反省內容。而他在點出世俗上認為的「好」並非「真正的好」之後,他要的,只是「本來的那樣」;例如,自然、無為、儉樸……。而這種風格,被許多人稱許,也被許多藝術作品,投情至此。

11 2、結合真理述說某種「意境」;素僕、自然、無為
老子既然指出一般人所認為的「好」並不是真正的「好」;那麼,他到底認為「好」是什麼?在他思想中,不外乎「自然」、「素僕」、「無為」這三個方面;他曾經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四十八章》(語譯:求學,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而求道,則一天比一天減少妄為。減少又減少,到了「無為」的境地。如果不妄為,那麼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了。治理國家要常清靜不擾攘,至於政令繁苛,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一般大眾,對於「學」的追求,在老子眼裡,也是反省的對象。他認為,當時的「學」,增益知識、能力,但事實上,都不如「求道」那樣,能夠慢慢的能夠減低慾望,而最後無妄為。老子認為,許多事情並非「為」可以達到,反而應該「放下」,不妄為。這種想法,是一種對峙「過多行為」的一種主張;在當時,君王、上位者治國,總是政令繁瑣,以致於人民無所適從,他認為,應該減低慾望,順其自然,他說: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自然而不敢為。《老子•第六十四章》(語譯:所以聖人希望以「無欲」的方式來面對世界,不珍貴難得的貨品;學習「不刻意學習」,以挽救眾人的過度,對於萬物的自然運行,總是輔助、順勢而作,而不強加作為。) 他認為,聖明的君主,總是「無欲」;而且不會去人為構作「貴」等等對象;去構作、去制定……等等「人為」 ,早已過度許久,因此老子提出反省。這裡,可以知道,老子的「無為」是在順應「自然」的方式下說的;因此他說「輔萬物自然而不敢為」。

12 在這種不妄為、不強加制定人為構作的情況下,才是老子要的「為」;他說: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第四十三章》(語譯:因此,我知道「無為」的益處。「不言」的教導,「無為」的益處,天下少有比的上的。) 「無為」、「不言」,乃指涉非構作的方式。老子當時,滿口仁義道德的多,外在行為失條理,盲目追求「剛強」之勝。所謂「不言」之教,就是教導人民反歸素僕,不構作「貴」、「賢」……等等名號,只是為所當為。而「無為」,就是不強加制度化的作為,讓人民免於盲目的追求行為,加上順勢的引導,以回復人民原初的自然天性。 這裡稍微思考一下;在許多「制度」之下,人民早已失去自由。這種「自由」並非僅是「行為上」的,連內心的「價值觀」、「取向」、「慾望」等等,往往被限定、被影響在某些範圍內;人民自以為自由,事實上內在思想早已被限制,無法脫離牢籠。 老子認為,人民應該從中解放,不被人為構作所侷限,應該回歸自然、無為,這才是真正的「好」。因此,老子的思想,對於許多人的內心,有著某種程度的解放指標;他提出許多令人「覺得很自由」、「不受壓迫」……的理想境界,也說明這樣才是「自然」的本來狀態。而這種理想,並非荒謬,是很可能深植於人的內心中,是許多人的終極理想或關懷。老子將此價值突顯出,在某方面來說,是一種內心的「解放」,是一種抒發「情感上的真自由」述說;而此種傾向,在藝術理論部分,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13 再次回到老子所認可的方式,提出許多「無為」、「自然」等述說,他對於整個國家的治理方式,也是從此種考量之下來說明: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朝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語譯: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越限於困頓;政府的權謀越多,國家越限於昏亂;統治者的智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會持續發生;法令越森嚴,盜賊反而不斷的增加。所以聖人說:「我『無為』,人民就會自我化育;我『好靜』,人民就自然上軌道;我「不強加制度」,人民就自然富足;我「無欲」,而人民就自然樸實。) 老子所談的,就是這種思考模式;他認為,國家治國,若制定許多人為制度、禁忌,另方面運用權謀、智巧、法令,這樣的方式,只會有反效果。其實,這樣的反效果,在當時時代,是個事實。若不從人民的內心教導、化育,而僅以「制度」、「規範」這些外在的條文,配合法令、智巧等其他,的確讓人民處於負面環境,而造成國家昏亂。如何對峙?老子刻意提出相反的主張,說明此種「相反」的主張卻可以有其成效。當然,這種情況真的有如此成效?不得而知;但是,在某些方面,確實是有其效果的。然而,這些效果在以往,是被認為不可能的;而老子提出的方法,在以往,也時常被忽略。

14 在老子提出他的見解之後,他認為國家的治理方式不同,同時呈現出不同的人民反應: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語譯:最好的世代,人民根本不感到統治者的存在;其次,人民親近他而讚美他;再其次,人民為據他;更其次,人民輕視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而最好的狀況是,悠閒不多事,不輕易發號施令。如此狀況成功實行了,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如此的。」) 老子依此作為總結,在理想的國家中,上位者的「教化」是不被人民所「感知」的;也就是說,沒有所謂的「我教育你」的這種制度方式。而是,上位者以身作則,不任意妄為,百姓自然風行草偃,效法之。在這種不刻意、非人為構作制度的教化之下,百姓被教化而不自知,因此說:「我本來就是如此。」 這種「自然」、「我本來就如此」的狀態,可以說是對專制政府、人為構作等大環境的一種解放述說。在老子求真的過程,在他敘述理論的過程,許多內容,常常偏向人內心的一種解除束縛,而回到純真自我的述說;這種內在精神,除了求真之外,還有一種宣洩、抒發「真自由」的作用。

15 3、「真理」或「道」難以形述,「美」只是個形述辭
老子的求真自然觀,也就是對「道」的述說,除了「道可道非常道」之外,他對於「道」的其他形述,還是嘗試用了語言文字來「勉強形述」,並說明「道」的狀態跟特性: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老子•第四十一章》(語譯:上士聽見了「道」,努力的實踐它;中士聽聞了「道」,半信半疑;下士聽見了「道」,大笑之。其實,不被他們(下士)笑,就不是「道」了。所以古時候立言的人說:「明亮的道,好像昏暗的樣子;前進的道好像後退的樣子;平坦的道好像不平的樣子……;最方正的反而沒有角;重大的器物反而最後才完成;偉大的音聲反而聽不出實際的聲調;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見形跡。」「道」幽隱而沒有名稱可以定義它。只有「道」 ,善於輔助自然萬物而成就萬物。) 從一些逆向形述的表示,例如:「大音希聲」這種論述,來說明某種「真」是處於難以界定、實際體認的對象。偉大而能夠感動的音調,實際的內涵,並非那些所謂人為的「旋律悅耳」,而是大音所能造成的的感發作用,以及其中象徵出的非人為的自然精神;因此,老子說「聽不出實際聲調」,才是真正的、偉大的「音」,故說:「大音希聲」。而這種講求某種意境的抽象體驗,是老子崇尚的重點之一;此種方式,對許多人所認定的「藝術精神」與「抽象美感投射」,有著不小的影響。

16 上面許多述說,可以知道老子的「求真」觀點,所代表的內在精神,是抽象的,是一種自由、自然的象徵。因此,他對於人為構作的 「美的理論」,並非有興趣;「美」在他的使用上,僅是作為形述辭,並非關於「美學的理論」: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第六十二章》(語譯:「道」,是萬物的庇蔭,善人珍惜他,不善的人也處處保有它。得道的善人,嘉美的言詞可以使人尊敬,良好的行為可以見重於人。)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八十章》(語譯:國土狹小;即使擁有各種兵器,卻不使用;使人民重視生死而不像遠方遷徙。雖然有船隻車輛,卻沒有必要去乘坐;雖然有鎧甲武器,卻沒有機會去陳列;使人民回復到結繩記事的狀況。人民有好的飲食、美觀的衣服、安適的住所、歡樂的習俗。鄰國之間可以互相見之,雞鳴狗吠的聲音可以互相聽的到;但國與國之間的人民從生到死,相互不往來。)

17 老子對於「美」的使用,是個形述辭;例如:「美言」、「美服」等等。而所謂的「美學」論述,則在於他重視的「根源真理」的述說。老子的談論,與「美學」或「藝術」有關的,是他對於「根源真理」的描述、反思,以及當中所展現的精神。在許多藝術理論中,其中有所謂的「解放」效果,而此點,在老子的理論提出之後,被視為此種藝術精神的指標了。 上述,小國寡民的述說,是老子的理想國度。各國之間不但沒有攻戰,而且人民有足夠的食、衣、住等資源。國家自身自足,不需要與他國人民往來,因為各國自有其風土民情;這樣的社會,各自發展,符合老子的「自然」述說。 老子的理想社會,被許多人解讀為「浪漫的」;亦有人說是「不切實際」。不管如何去解讀,在老子的思維中,總是與當時、甚至各時代的國家、社會制度有著強烈對比;他的理想社會,正如他的思想一樣,是一種對「自然」、「自由」的爭取,也是一種解放。

18 二、老子藝術精神總結 為什麼老子的思想,可以撼動人心?其實,很多所謂的「正確」都僅在我們虛偽的假象上面,並不是真正的「真」。也就是說,很多「表面看起來對的」,事實上我們內心知道那樣「不好」或是「不對」,但是我們總是如此做;而真正「對」的事情,卻只在我們內心中,而沒機會表現出來。他發覺到其他人總是沒有發覺到的地方;而藝術家的觀察力,也是與一般人不同,他們看到的「點」或切入的角度不同,同樣發覺人所忽略的地方,表現出令人詫異、驚奇的作品。 老子思想特別的地方,就是去發掘,去點出,很多事情的「反」才是值得重視的。例如:很多人追求「強」,想要勝過其他人,但不知道「弱」的象徵,反而讓你沒有敵人;這裡的「弱」不是「懦弱」,而是像老子說的「水」一樣,順勢、不剛強,而以納百川的心胸,去面對他人。如此情況下,那些動不動以「強勢」的方式勝過他人,顯得失去優越性。 又例如,對於「名利」的追求,許多人依此為首要,認為這是「正確的」;但是真正安定的生活,卻不是「名利最高」的人所能擁有,反而是生活恬淡的人。此外,追求名利,在這個過程中,會喪失多少我們本來的純真天性?老子看到這點,在當時是很特別的思維。 透過「反」的思維,老子發現,許多現象,在「人為構作」之下,產生很多流弊;而這些流弊,淹沒了我們本來的純真自然。或許,老子有些誇大「反」的意義,但那是一種「對峙」,是刻意強調的,並非「唱反調」的。

19 也因為這種「反思」,讓人有機會透過反省,回到純真的那一面;在許多藝術創作裡面,老子所說的「自然」、「無為」、「純真」等等這些意境,為何讓許多人願意投射至此?
在部分藝術家的內心中,都有他自身的關懷,有他想表達的情感。古時候,詩人寫下意義豐富的詩,畫家留下意境悠長的畫作……等等;很多藝術品,裡面表達的情感或理想,都指向一些「自然」、「無為」的寫照,為何?或許,他們受到世俗的困苦太多,急欲發洩情感;抑或者,僅想表達內心深處的一種理想,把這種關懷寄託在它的作品上……;有很多種可能。但事實上,不論藝術家內心所想如何,許多思維,是跟老子所想的類似,但他們並非用「理論」呈現,而是用「作品」;不論他們是否念過《老子》這本書,所表達的方式,跟老子是一樣的,都是對自身遭遇情境的「反思」。 說的白話一點,有些藝術家,在現實生活中,或許潦倒、困頓、不被理解。不論內心是否受過傷,但他仍對自己與他者、自然之間,有著聯繫;他也會想要表達他的情感、他的理想。也許他,畫了一幅畫,呈現出「自然」的美感,將他內心所渴望的世界,用「畫」呈現出來。 詩人……其他創作者,亦是如此。在藝術創作中,有很多情愫,其中一種就是「發洩」或「投射」。當然在保守的傳統中國,許多藝術品所表達的,並非如現代藝術這樣豐富、特異,但同樣的,作品中,或是創作過程中,可能充滿藝術家自身的關懷,以及他的理想內容。

20 於此,總結老子的「美學」? 1、逆向思考展現特殊的真理觀點,重拾人的純樸內心。 2、提醒人為構作的虛偽,觸發「自然」、「無為」的可能性。 3、不談論藝術,卻影響中國許多藝術品的創造思維。 4、理論本身有著某種藝術性,影響後來道家學者們(尤其是莊子)的人生藝術化作風。

21 三、從老子的藝術精神中所得到的「解放」涵義—藝術可以是某種抒發
不論老子是否針對藝術作品述說,他的理論讓後代許多藝術家,爭相投情至此。老子的思想過程,是一種對真理的追求與反思,若落實於世俗中來看,是一種在衝突矛盾中,找尋真理的解放過程,進而提出所謂「自然」的這種無拘束、純真的境地。老子將人的內心,在處於衝突、壓迫中,找尋解放;所提出的真理方向,往往讓人寄情於其中。而這種道家藝術精神,所呈顯的,並非只是「求真理」的理性思維,而可以是解放自我的感性表現。 藝術中的「抒發」或「宣洩」,有很多種;有的是隨性的,有的是嚴肅的;有的是趣味性的,有的是理性的;有的是反諷的,有的是直接的……。 然而,對於「真理」的勾勒或描繪,透過藝術作品來投射至某中境界,在藝術作品中是時常可見的。而老子這種對「真理」的述說,對心靈自由的抒發,是被承認的。

22 郭熙「早春圖」,以山水畫抒發,呈現的意境美感。
此圖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是存世最著名之作。畫上自題「早春」,顧名思義,畫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甦醒,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於中軸線上,近景大石與高大的松樹,銜接中景「S」形的山石,隔著雲霧,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臨深淵,溪澗從谷間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懸崖上有草亭,背後襯以遠山。左側平坡委迤,遂覺有千里之遙。筆墨清潤,構圖綜合高遠、深遠、平遠法,呈現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撰稿/何傳馨)

23 巨然 層巖叢樹圖 巨然(西元10世紀後半葉),南唐鍾陵人,開元寺的和尚。南唐被宋滅亡(西元975年)後,巨然隨李後主降宋,而遷至汴梁。擅畫山水,畫法學自董源。繼承其師之披麻皴(如麻布纖維散開來一般的筆觸表現)而自創山巒陰鬱層疊情景之畫格,被稱贊為造化之神。 此幅畫山徑曲折縈迴,穿過樹林深入山中。除林麓間、峰巒上有俗稱「卵石」或「礬頭」之群石之外,山石多以披麻皴法細膩描繪,筆筆沉著而帶潤澤之意。山間由下到上配以蒼鬱的樹林,巧妙地表現出深山沈潛的景觀。如董其昌「巨然真跡神品」題識所示,堪稱巨然畫中絕佳珍品。

24 無名氏,善於隨機取材,加上特有的聯想性,以宣洩的方式,呈顯趣味性。所呈顯的,是內心的活潑與搞怪風格……;這……是藝術嗎?(可以贊成,也可以反對,只要說明出理由。)

25 西方許多哲學家或思想家,對於「藝術」的抒發作用是認同的,且亦有指向「自由」的抒發。例如:李普斯(Lipps, 1865~1930),認為「美的感情」是對於「自由的快感」。而海德格(Heigegger, 1889~1976),認為「心境越自由,越能得到美的享受。」而柯亨(Cohen, 1842~1918)則認為把科學意識,道德意識作素材,作出新的東西,而藝術是在科學道德兩者之上,心意諸力,作「自由地活動」;藝術領域的意識方向,是指向「自由活動」,發揮其「自發性」。 而黑格爾(Hegel, 1770~1831)在《美學講義》中,說: 美或藝術,作為從壓迫、危機中,回覆人的生命力,並作為主體的自由希求,是非常重要的。 而《精神現象學》中說: 絕對精神王國。藝術在此王國中,保有它的位置。 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粗略的說,是「無限的」、「自由的」、「神聖」的精神面向,包含了藝術、美學、詩詞、宗教等涵義。他認為,藝術是以「直觀」和「具體形象」表現的絕對精神。 老子的藝術精神中,透露出「解放」世俗之陋而回歸「真」的述說,也透露出某部分的「自由」。但,不論外在行為還是內在情懷的「解放」,以及「自由」等等精神涵義,都不能完全概括老子的思想;反而應該說,老子的思想中,某部分包含了這些精神,且影響後世。 例如,魏晉玄學家,他們對「自由」的追尋,以行動、詞曲創作……等等方式表現。他們最感興趣的談論,是「道家」的思想;他們最有藝術性的表現,是追求解放,而落實在自身行為上。因此有所謂「飲酒」、「品鑑人物」、「縱情」……等等行為出現;若在藝術作品上,則出現「繪畫」、「詩」等寄情創作。這些行為的內涵,不能輕易斷言說就是「老子的思想」;但是老子的思想,在他們自身解讀之後,找到更激烈、或是他們認為更好的表現方式。在論述魏晉玄學者,或是當時的「藝術精神」或作品之前,有一位人物,繼承了老子這種藝術精神,而且加以擴大、身體力行,產生人生藝術化的作為。此人即莊子;此外,莊子的藝術精神,除了受老子的影響之外,他還說明出更多「真理」的思考方式,表現出更奇特的思維與落實。


Download ppt "第六週4/7:主軸—中國藝術精神與美學理論以及代表人物—先秦(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