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城市化类型和测度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第五节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四章 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城市化类型和测度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第五节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2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3
一、 城市化的涵义与标志 1、涵义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4
2、标志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城市数目增加; 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 城市的功能增加; 城市体系趋于完善;
5
3、关于城市化的争议 关于城市化的起源问题; 关于城市化过程与状态问题; 关于城市化内、外问题;
6
一、城市化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三、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三、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7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第一前提:农业人口的剩余 第二前提:农产品的剩余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第一前提:农业人口的剩余 第二前提:农产品的剩余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检验 (图1、图2、图3)
8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拉平的“S”型曲线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 城市化成熟期 城市化的预备期 城市化的发展期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拉平的“S”型曲线
9
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10
图1、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图
11
图2、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分析
12
图3、甘肃省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相关关系图
13
(2)工业革命 传统农业社会分工:广域农业、林业、牧业地域分工。 工业社会:生产地、消费地、原料地、燃料地之间的分工。
制造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为工厂的扩大与工业部门的分化,进而改变了劳动地域分工格局和城市的经济性状。 传统农业社会分工:广域农业、林业、牧业地域分工。 工业社会:生产地、消费地、原料地、燃料地之间的分工。
14
交通运输革命:运输动力和运输工具的变革,强化了空间通达度,缩短了空间经济距离,克服空间磨擦的能力提高。
空间距离衰减规律
15
农业革命: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农业投入(农药、化肥、播种技术、收获技术、灌溉技术、加工技术等)的增加。
单位土地产出和收益增加;而单位土地面积上所需求的劳动力减少。 使第一前提和第二前提更加充分。
16
B 规模—效益倒“U”型相关关系 S (3)人口和工业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 工业化确立了比较利益的概念。
(区位、产业、生产模式——专业化与社会化生产与“小而全、大而全”生产) 工业化确立了聚集经济的概念 工业化确立了规模经济的概念 B 规模—效益倒“U”型相关关系 S
17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 第二层次:综合服务部门 第三产业 第三层次:科教文卫部门 第四层次:公务部门
18
三、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1、推拉因模式 农村推力 城市拉力 农村资源减少 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就业机会
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减少 服务水平 生活贫困,收入增长缓慢 受教育机会 社会保障缺乏 社会保障制度
19
第三节 城市化类型和测度 一、城市化的类型 二、城市化水平测度
20
第三节 城市化类型和测度 一、城市化的类型 ◆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 ◆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21
二、城市化水平测度 1、单一指标法 2、复合指标法 人口指标(城镇人口、市镇人口、大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 D=地区城镇人口/地区总人口
①人口数据的获得受统计口径一统计范围的影响 ②现实城镇人口与统计人口存在着较大差别 ③只测度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不能反映其它性质 ④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刻划量 ⑤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总体规模 人口数据容易获得;有一定的可比性 2、复合指标法
22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三、郊区城市化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三、郊区城市化
23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以向心型城市化为主 内部市区:城市商业服务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 城市中心区,即建成区。特征:高密度 高密度发展的优点:节省用地,缩短上班距离,节约能源,防止城市蔓延,保护自然环境。 高密度发展的不足:拥挤(?),社会病态(?)
24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即城乡结合部。 城市化特征:内部市区城市设施和职能部门外移
1、对外交通与城市化 城市的对外交通是城市向外伸出的触手,交通干线延伸的方向是城市地域拓展的主要方向。 城市的对外交通干线与城市内部的交通线在具体的功能上有所区别: ① 组织交通 对外交通干线:大流量、高速度,联系城市与区域,其客 货流主要原因来自域外。 城市内部的交通干线:并不要求大流量和高速度,主要强调安全性、时效性、联结性。 ②划分景区和街区
26
2、工业扩展与城市化 首先,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的外迁的倾向更为强烈。 其次,工厂的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如煤气厂、自来水厂、 化工厂、钢铁厂、重型机械厂等)。 再次,联合企业。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住宅的扩散分自由扩散与附属扩散两种。
27
自由扩散:居住区并不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
——螺旋型模式
28
附属扩散:居住区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出去。
工厂区 绿带 福利区
29
三、郊区城市化 1、土地集约化 农产品商品化:大田作业向城郊农业转变 劳动力商品化:农业人口转变为兼业人口
土地商品化: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 2、产业结构高度化 3、城市网络化
30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经济类型 一般农业 基地化农业(城郊农业) 人口 农业人口 兼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用地 农村用地 城镇用地 迁移成本 低 高 迁移过程 农村 集镇 城镇
31
第五节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一、城市的发展 二、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三、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第五节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一、城市的发展 二、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三、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32
一、城市的发展 1、传统社会的城市(前工业城市) 特征: 第一,城市规模小,增长率慢; 第二,城市中心是政府和宗教活动地;
第三,存在着三重阶级结构: 居住在中心的贵族 居住在城中心周围的商人和工匠等地位较低阶层 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的苦力、少数民族、宗教群体、贫民 第四,土地利用的专门化程度较低,任何场地都是多目的、多 职能的,居住地与工作地未分离; 第五,经济活动由不同的行会进行管理。
33
2、近代城市 1)资本主义世界的城市-工业城市 工业革命与工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旧城更新与改建 新大陆上的格状城市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殖民城市 3、现代城市 1)城市问题加剧 2)卫星城-分散主义的对策 理论基础:霍华德的花园城市。 概念:大城市周边小城镇,与市区联系密切。 发展:三代卫星城:卧城、工业城镇、综合性城镇。 优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34
定义:包括一切战后经过重建、战争期间被破坏的中小城镇,以及在位置适宜和交通方便的地点新建的中小城镇。
3)新城运动 定义:包括一切战后经过重建、战争期间被破坏的中小城镇,以及在位置适宜和交通方便的地点新建的中小城镇。 特点: - 规划较详细,分近期、远期规划,分期实现 - 重视发展工业,带动整个新城发展 - 创造比大城市更优越的生活环境 - 与中心城市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趋向:停顿。原因是资金短缺、大城市人口下降 特点概括: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城市规模小、绿化面积大、环境卫生居住条件好、交通方便、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
35
二、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年份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50 743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二、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年份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 城市化水平 1950 743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64 39.6 798 70.2 966 29.4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5 2612 46.2 2020 4488 57.4 1063 77.2 3425 53.1
36
1、郊区化 概念要点:发生在特大城市郊区 类型: ◆中心市区衰落,郊区迅猛发展; ◆中心市区停滞,郊区急速发展; ◆中心市区与郊区同时发展。
类型: ◆中心市区衰落,郊区迅猛发展; ◆中心市区停滞,郊区急速发展; ◆中心市区与郊区同时发展。 共同点:郊区在发展 过程 :制造业郊区化;人口郊区化;零售业郊区化;办公业郊区化 因素:根本原因是特大城市人口爆炸性增长。
37
2、逆城市化 概念要点: ▲特大城市中心市区和郊区人口均外迁, ▲特大城市人口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 ▲特大城市人口减少。 后果:两种观点:
— 导致城市衰退和危机:城市财政危机,城市经济萧条,社会问题增多。 — 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城市财政收入类型改变,城市职能更新,经济基础转换。 动力:产业结构调整, 交通通信技术高度发展, 中小城市良好居住环境吸引。
38
3、再城市化 ■概念: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基础的转换,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 重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 ■开发政策:优化城市环境,扶持新兴主导产业,提高住房质量,控制郊区发展,改善交通设施,均衡财政,刺激就业,提供更优越的文化娱乐设施。 ■效果:中高收入阶层人口回迁,城市中心区人口增加。
39
4、大城市化 城市规模的发展: 大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根本原因:
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特大城市在就业、卫生、教育、生活等方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显示出巨大优越性。 后果: ●吸引国内外人口迁入,吸引企业家、投资者; ●特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数量增多。
41
5、过度城市化 概念要点: 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大量城市问题产生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概念要点: 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大量城市问题产生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原 因:人口爆炸,劳动力增长快, 城乡收入差异大; 城市规模差异大,经济过度集中少数大城市; 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 后 果:城市非正式就业, 城市社会问题。
42
6、乡村城市化 概念:指社区由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演化的过程。 ★我国乡村城市化的发展: 50-70年代,停滞状态;
80年代以来,步伐加快。 ★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城市化的要点: 动力机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外力推动 劳动力转移形式: 转移实质:职业转移; 空间转移形式:城镇、集镇、就地。 居民点形态:产业转变带来居民点形态转变。
43
现代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2、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3、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展水平 高 低 发展速度 缓慢 快速 发展阶段 后期 初期、中期 发展机制
44
三、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建国后,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模式大致可划分两大阶段和两种类型,即以1978年为界,形成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45
(一)自上而下的中国城市化模式(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模式背景——前苏联模式
①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国家集中安排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否认市场的存在。 ②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 ③采取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 ④突出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力的技术线路。 ⑤牺牲农业,保证工业资本和工业优先发展。 ⑥以扩大外延式生产方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历本投入增长超过国民收入增长。
46
2、发展机制: (1)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1952年国家成立计划委员会,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并相应地建立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对重要的生产资料实行统配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商业流通体制;集中控制的基建管理体制.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就一直以国家为主体,以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保障,以重化工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循环为核心.由国家控制全部经济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由政府计划部门分配资源,并长期向国有部门和城市倾斜.
47
(2)统购统销 1953年,正务院第194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其实质是农村收购,城市配售.
其真正的作用是一手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用变相的无偿的形式把剩余的农产品收入国家手中,而且由于收购的品种和收购的数量及价格均由国家单方面决定,因而可将农民生存工资以外的全部农产品作为农业剩余收入国家手中;另一手则用低农产品的配给保证了工业劳动力的低工资水平和工业原料的低成本.在工业低成本和国家对工业实行垄断的基础上,将工业部门获得的垄断高额利润通过财政渠道进一步转化为新的工业投资.
48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化.通过政权组织的经济化,行政活动的政治化和管理方式的军事化,政府直接介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全过程.不仅把分散的农民纳入到统一有效的管理单位中,而且将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引入农业生产地域和农业产业,限定了农村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劳动力的使用方式。政社全一的体制还保证了统购统销制度的有效实施,并借助统购统销的手段近乎无偿地剥夺了农民的劳动产品,把农村人民公社的大部分产品、有时甚至是农民生活必需品集中到国家手中,再由国家转移到城市和工业部门。
49
其结果: ①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经营的自主权,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②加深了城乡对立和城乡矛盾; ③加深了工业与农业的相互矛盾; ④造成中国乡村人口的大量积压;
50
(4)对城乡人口流动的控制 第一道闸门:户口管理制度。 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源远流长。 西周时期就创建了人口登记、统计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对社区居民采取编户“定籍”的办法。 秦国:“户籍相伍”、“立户分户”制度。 汉:“案户比人”—“算人”。 隋:“大索”、“貌阅”、“析户”。 唐:《户婚律》:“貌阅”。 宋:“主户”、“客户”管理。 明:“户帖”制度。 清:“黄册”。
51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考学 转干 招工 中国的户口登记条例反映出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三大特征:
1958年开始的户籍制度,将中国公民划分为身份、地位和福利待遇不同的两个社会阶层——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乡人口不能自由流动。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考学 转干 招工 中国的户口登记条例反映出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三大特征: 一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是在户口登记制度严格管理下进 行的,并由公安机关主管;二是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渠 道极为有限;三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管理制度与国家 就业制度高度协同。
52
第二道闸门:城镇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计划供应。
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使国家垄断了农副产品的收购、流通和销售,从而也就控制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城镇生活必需品 城镇居民 城镇户口 城镇劳动就业 劳动部门 从事部门 财政部门 计划部门 凭票供应
53
第三道闸门: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 第四道闸门:城市福利制度。 国家职责 福利制度 企业、事业单位 住房福利制度 生育福利制度
入学福利制度 工伤福利制度 医疗福利制度 养老福利制度 城镇居民与单位 福利的一体化,农村居民不仅 无工资收入,而且没有 非工资收入。
54
3、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模式的特点: (1)实行严格的准入限制并制定了一整套城市偏向的制度规则。
(2)政府在有关城镇化的决策中占绝对支配地位,私人主体(尤其是农民)基本上没有决策权。政府通过行政集权对城镇实行供给垄断,私人主体对城镇的需求受到人为抑制在主种背景下风吹草动国城镇的方向、速度、规模、水平和形式的选择完全服从于和服务于实现政府的各项目标需要,政府行为是影响和控制城镇直接和最重要的变量。 (3)政治力量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主导力量。主要表现在城镇化过程的大起大落。高层领导的统治偏好对城镇过程中各项制度的替代、转移和交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政府经济管理知识的缺少和政治统治经验的娴熟,也使得其过分偏好于用政治手段替代经济手段来行使政府 的管理职能。
55
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模式实行的理由: (1)农业剩余的多少是决定政府收入水平和工业化原始积累水平的最重要的变量。在资金、技术缺少的条件下,实现农业增长主要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为此把大量劳动力限制在农村,有利于农业剩余的增加。 (2)一系列限制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强制措施,节约了征集农业剩余的交易成本。 (3)通过限制农村人口城镇化,避免了城市建设的扩张,从而也减少了城镇建设挤占工业化积累和农业用地的可能性,为工业优先发展创造了条件。
56
(二)自下而上的中国城市化模式 (1978年以后)
背景: ①市场化的深入使得政府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各项制度的垄断供给地位动摇。 ②分权化改革使地方政府独立利益倾向日益增强,尤其是“分灶吃饭”使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成为难以遏制的目标和动机。 ③政府财力的相对下降使得其没有能力承担城镇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政府不得不放松城镇化的制度约束,允许农民进城购置房产、投资建厂,一方面使城镇建设投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重构了城镇化的一系列制度。
57
特征: 1、制度创新主体的私人化和地方化。 农村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给农民流动和重新选择职业提供了机会与权利,民间力量逐步打破了中央政府作为城镇化发动和投资主体的垄断地位;而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市场改革给其带来的日益独立的区域利益最大化,也希望借助农村人口跨地区流动和兴建乡镇企业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在分权改革的背景下,地方社区政府的收入目标与上级政府不断发生矛盾,因此它们也成为城镇化的次要推动力,从而引发自下而城市化。
58
2、制度安排的非正式性。 农民进城工作是完全私人化的,并不需要政府部门的批准与认可。虽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通过设置许多制度壁垒限制农民在城镇谋求正规职业和永久身份,但仍可在非正规部门流动打工的方式辗转于各城镇间。
59
3、制度变迁的渐进性 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是在市场力量的支配下渐进发生的,它是农民为了响应城镇出现的获利机会、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动力支配下自发倡导和组织促成的。从发展的过程看,它表现为明显的渐进性: ①人口城镇化进程呈现匀速上升趋势; ②城镇化推进以最基层的小城镇为主要载体; ③政府修改制度规则不求一步到位。
60
(三)、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 2、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化加速; 3、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4、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 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