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肝胆概述
2
一、肝胆在人体中的位置 “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 “肝生于左” ——《素问·刺禁论》
“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 “肝生于左” ——《素问·刺禁论》 “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 ——《灵枢·本输》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株,常三村,盛精汁三合” ——《难经·四十二难》
3
二、肝脏的生理功能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 —— 《素问·灵兰秘典论》 “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 —— 《素问·灵兰秘典论》 “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中医认为认为与肾主闭藏相对而言,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在体合筋,开窃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肝藏魂,在志为怒;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4
(一)、肝藏血 1)调节血量:当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时,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则血运送至全身,以供养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故有“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血归于肝脏”之说。若肝藏血功能失调,则血液逆流外溢,可出现呕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性疾病。 2)滋养肝脏本身:肝脏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即所谓“肝需血养”,若肝血不足,则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视物不清。因肝脉与冲脉相连,冲为血海,主月经,故肝血不足,冲任受损,女子出现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甚者经闭。
5
(二)、肝主疏泄 1)疏通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肝的生理特点又是主升,主动的,所以,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的作用。 2)疏泄情志:肝性如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素问·举痛篇》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故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则肝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反之对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肝失疏泄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
6
3)疏泄胆汁:肝与胆相表里,有经络联系,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7
(三)、肝主筋 “筋”指肌健,具有束骨系关节功能,肝藏血,血养筋,故筋是肝的精气所聚,故《素问》说:“肝主筋”、“肝之合筋也”。若肝血充足,则筋脉得以滋养,筋健力强,四肢关节活动灵活,屈伸自如;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轻则关节屈伸不利,重则四肢麻木,筋脉拘急,甚至手足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
8
二、胆腑的生理功能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素问·灵兰秘典论》 “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素问·灵兰秘典论》 “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其形呈囊状,若悬瓠,附于肝之短叶间。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
9
(一)、贮藏和排泄胆汁 1.“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脉经》
1.“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脉经》 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人于小肠。 2.胆汁“感肝木之气化而成,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洁而无黄” ——《难经正义》 3. “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 ——《医学见能》 故胆腑亦具疏泄之功,但胆的疏泄须赖肝气疏泄而行其职。
10
(二)、胆主决断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类经·脏象类》 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精神心理活动与胆之决断功能有关,胆能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情志。肝胆相济,则情志和调稳定。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所以说,气以胆壮,邪不可干。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可从胆论治而获效。
11
(三)、调节脏腑气机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素问·六节脏象论》 “十一脏皆赖胆气以为和” ——《杂病源流犀烛》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素问·六节脏象论》 “十一脏皆赖胆气以为和” ——《杂病源流犀烛》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素问·阴阳离合论》 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肉,升降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胆的功能正常,则诸脏易安。 胆为腑,肝为脏,脏腑之中脏为主,腑为从:何谓“十一脏取决于胆”,而不云“十一脏取决于肝”呢?因为肝为阴木,胆为阳木,为阴中之少阳。。阴为阳基,阳为阴统,阳主阴从,即阴之与阳,阳为主导。胆为阳木,而肝为阴木,阳主阴从,故谓“十一脏取决于胆”。
12
三、肝胆的相互关系 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经络相络属,肝脉下络于胆,胆脉上络于肝,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肝属里,胆为表。在生理情况下互相配合,病理情况下互相影响,症候兼见,治疗上常肝胆同治。 如肝失疏泄则影响胆汗分泌、排泄;反之,胆汗排泄失常,也会影响到肝,所以肝胆症候同时并见。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临床均有胁痛,黄疸、口苦、呕吐、眩晕等,采用肝胆同治,以清利肝胆之法,既治了肝又治了胆。
13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