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华传统美德中 “和”的文化内涵 初景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3
字源学意义上的“和”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4
礼乐文化中的“和”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者敦和 《礼记·乐记》
5
“和”上升到宇宙论、本体论层面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周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
6
仁爱礼义是“和”的尺度: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
推天道以明人事:方法论意义上的“和” 1 一团和气 2 家和万事兴 3 君子和而不同 4 仇必和而解 5 协和万邦 仁爱礼义是“和”的尺度: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 模板来自于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9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10
扩展阅读 本讲结束 感谢大家 朱 熹:《四书集注》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李泽厚:《美的历程》
朱 熹:《四书集注》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李泽厚:《美的历程》 牟钟鉴:《涵泳儒学》 张立文:《和合学》 冯契 张岱年 杜维明等:《中国哲学范畴集》 本讲结束 感谢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