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學校本位輔導知能研習 2016.03.30.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學校本位輔導知能研習 2016.03.3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校本位輔導知能研習

2 前言 自我照顧 同理心 WISER理論 目睹家庭暴力的兒童輔導 問題討論時間

3 自我照顧 今天來到這裡的原因 此時此刻身心靈的感覺 腦袋中浮現的想法 情緒、想法、行為的關連性?

4 自我照顧 面對事情時,當腦袋反覆想著該如何完成;事實上,我們仍留在原地沒有行動。 一旦心情受影響,沒辦法做出正確判斷,行動因此停滯不前。
有時候腦袋沒有想法,下意識做出的反應卻可能出現許多情緒。

5 自我照顧 唯有照顧好自己的狀態,才能用本身蘊含的能量,照看我們的學生,發現他們的與眾不同。
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發現我們所屬的世界,彼此與彼此的關係,可能是挑戰與探索個人議題的機會。 正向看待自己,發揮您的影響力。

6 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種關懷的能力與態度、幫助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映照、傳達與接收理解的循環歷程,以及幫助當事人覺察內在經驗的療癒性互動模式(吳紫伃、許竑彬,2011)。 它能夠協助當是人情感的覺察、創造安全的治療氛圍以增進治療關係、協助當事人自我認識並促成改變、以及催化當事人成為自助者。

7 同理心 Carkhuff於1969年,提出同理心分為初層次同理心(primary empathy)與高層次同理心(advanced empathy)。 初層次同理心:出現於諮商師與當事人建立關係初期,藉由當事人所表達的感受、行為予以設身處地的反映。

8 同理心 高層次同理心:發生於諮商師與當事人在治療關係穩固良好時,諮商反映當事人所隱含的含意或尚未經驗的感受,催化當事人面對問題的真正感受並自我探索,對困擾有著真正的了解與進一步的處遇。

9 同理心技術 初層次同理心 =簡述語意 + 情感反映。 高層次同理心 =情感反映 + 因為你覺 得你沒辦法…
行為計畫(問題解決、角色扮演、行為改變技術、家庭作業)

10 WISER理論 教育部「國民小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說明會 王麗斐教授製

11 WISER學校三級輔導體制 至少80% 三級處遇性輔導(R):資源整合;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責;協助超出校內輔導資源可協助之學生。
由輔導室主要負責;協助超出導師輔導知能可協助之學生。 至少80% 教育部「國民小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說明會 王麗斐教授製

12 WISER三級學校輔導工作架構(2) 初級發展性輔導工作:
全體原則(Whole Principle):初級就是全校性的輔導工作,由校長、輔導室、教務處、學務處、導師……等全校教職員工共同努力。輔導室扮演催化者的角色,規劃全校性輔導工作,並協助/支援導師、教務處、學務處共同推動初級輔導工作。 做得來與雙方得利原則(Workable and Mutual Beneficial Principle):初級輔導工作要讓絕大多數學生、老師與行政人員做得到、也能從中受益。 智慧原則(Working Smart Not Working Hard ):初級輔導工作要具有牽一指而動全身的智慧效果,每增加一份新工作,就要能解決與降低目前常見的至少兩件學生管教與輔導問題。 教育部「國民小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說明會 王麗斐教授製

13 WISER三級學校輔導工作架構(3) 二級介入性輔導工作:
二級以針對超出導師輔導專業知能範圍、持續出現適應困難、問題無法自行改善之學生,及早進行介入性輔導 主要規劃與推動單位為輔導處室,輔導教師為主要執行者 二級介入性輔導工作重視: 個別化(Individualized):重視與評估學生的個別差異需求 系統合作(System collaboration)的輔導策略:雙師合作、親師師合作… 效能評估(Evaluation):回饋性評估受輔學生的輔導成效 此階段不僅針對有輔導需求學生提供個別與小團體輔導,並且有計畫性地納入導師與家長(特別是導師)的諮詢服務與合作 教育部「國民小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說明會 王麗斐教授製

14 WISER三級學校輔導工作架構(4) 三級處遇性輔導工作:
三級主要針對嚴重適應欠佳學生或校園危機,提供跨專業資源整合(Resource Integration)之處遇性輔導服務。 校內主要執行單位為輔導室,校外為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及其他外部專業輔導資源。 此階段學生的問題更複雜,與系統的糾結更嚴重,單靠學校的資源不容易有效處理,需要透過跨專業合作與資源整合來達到目的,因此需要學校輔導人員與輔諮中心的專業人員共同合作,以達成輔導目標。 教育部「國民小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說明會 王麗斐教授製

15 教育部「國民小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說明會 王麗斐教授製

16 目睹家庭暴力 當你目睹家暴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社會大眾目睹家暴的反應是否因受暴者的性別而有所改變?
一時失控的暴力行為,可能使受暴者一輩子的痛,更有可能是目睹暴力者可怕的回憶。

17 目睹兒的定義 經常目睹雙親之一方對另一方施予虐待之未成年子女。
包括直接看到威脅、毆打、或沒有直接看到但聽到毆打或威脅行為,或者僅是看到這些行為所造成的效果,如肢體傷痕、驚嚇恐懼、憂傷哭泣等等。

18 目睹兒的形象 小超人:自我要求高,成為強者,保護媽媽(弱者)。 小媽媽:兒童早熟,跳入父母系統,扮演照顧者角色分擔家庭工作、照顧弟妹之責任。
討好者 攻擊者/挑釁者:對人有敵意,以暴力解決衝突。

19 目睹兒的形象 小小孩:退縮、過度依賴、無責任感。 情緒障礙:控制力差、反應激烈。 受害者情結:覺得別人故意欺負他。承襲母親受虐經驗。
低自尊:自信心低、自我放棄。 恐懼、焦慮、不安:尤其對權威者有恐懼感。

20 目睹兒的行為反應 退化:為引起大人之注意。
過度早熟:兒童支持受虐者,在情感 上扮演受虐者情緒上支持者,或者是 受虐者對兒童有過度期待,希望兒童 表現像「小大人」般懂事。

21 目睹兒的行為反應 討好:握有權力者,例如:施暴者、學校老師。
逃家、逃學:兒童企圖將父母親的焦點引到自己身上,減少父母的暴力爭吵。若情況持續發生,可能更增強孩子之行為。

22 目睹兒的輔導 主動關懷孩子,並建立他對您的信任感。 告訴孩子,如果他想說說心裡的煩惱,您會很樂意聽。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覺,不要藉機說教,多聽少說。 尊重孩子坦露的步調,不要因為心急或好奇而追問暴力的細節。

23 目睹兒的輔導 告訴孩子有許多小孩跟他有同樣的煩惱,讓他知道他並不孤單。 肯定孩子的感受,避免不當的樂觀與否定。
讓孩子了解,父母間的暴力事件不是孩子的錯。 多肯定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24 目睹兒的輔導 讓孩子知道「暴力是沒有藉口的」!不論別人是否犯錯,任何人都可以選擇不用暴力方式解決。
當孩子出現暴力行為的時候,以「教導」代替「制止」,讓孩子有機會重新學習適當的行為。

25 目睹兒的輔導 尊重孩子的隱私權,未經孩子同意,不擅自透露給同學或其他非相關人員知道(即與處理這事件無關的人員)。
尋求輔導處或處理家庭暴力單位的協助。

26 問題討論時間 歡迎各位教師提供你保貴的意見!


Download ppt "學校本位輔導知能研習 2016.03.30."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