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L1-1 前言: 亭台樓閣在台灣 南園 林家 一、導遊岳陽樓 二、話說岳陽樓古今-位置、沿革、地位 三、記體文章 四、本文背景 五、題解提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L1-1 前言: 亭台樓閣在台灣 南園 林家 一、導遊岳陽樓 二、話說岳陽樓古今-位置、沿革、地位 三、記體文章 四、本文背景 五、題解提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L1-1 前言: 亭台樓閣在台灣 南園 林家 一、導遊岳陽樓 二、話說岳陽樓古今-位置、沿革、地位 三、記體文章 四、本文背景 五、題解提問

2 L1-2 前言: 政治家與政客在台灣 1.范仲淹的身家調查 2.范仲淹的政治作為 3.范仲淹的慈善機構 4.范仲淹的文學成就 5.作者提問

3 引入一 二百元的哲學 以下一千元的價值是不是相等的呢? 1000元 1000元

4 引入一 二百元的哲學 以下一千元的價值是不是相等的呢? 不是 提供一個非洲饑民一個月的生活所需 買一件名牌的T恤 1000元 1000元

5 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不但不得溫飽,甚至每天都要面對死亡的威脅嗎?
引入一 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不但不得溫飽,甚至每天都要面對死亡的威脅嗎? 如果有一天,他們都能享有和你一樣的生活,你會快樂嗎?

6 的高尚情操。閱讀時試想想,你也能有這樣的情操嗎?
引入一 范仲淹通過《岳陽樓記》,表達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高尚情操。閱讀時試想想,你也能有這樣的情操嗎?

7 岳陽樓記 毛澤東 墨 寶 樓頂像武士帽

8 天下第一流人物:范仲淹

9 孤雛血淚史 一、生命歷程 1.二歲失怙,苦學登第 2.忠言直諫,屢遭貶抑 3.延州守邊,威震西夏 4.推行改革,罷相外放 慶曆變法

10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人。生於太宗端拱二年(西元九八九年),卒於仁宗皇祐四年(西元一○五二年),年六十四。
范仲淹原籍邠(ㄅㄧㄣ)州(今陝西省邠縣),高祖范隋調升處州麗水縣丞(今浙江省麗水縣),後因中原戰亂,子孫遂定居吳中。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人。生於太宗端拱二年(西元九八九年),卒於仁宗皇祐四年(西元一○五二年),年六十四。

11 范仲淹二歲喪父,母親改嫁,遂從繼父姓朱,名說(ㄩㄝˋ)。
ㄐ| 斷虀畫粥 范仲淹二歲喪父,母親改嫁,遂從繼父姓朱,名說(ㄩㄝˋ)。 後用以形容不畏艱苦,刻苦勤學。 父親范庸曾任武寧軍(徐州)節度掌書記,但於范仲淹兩歲時病逝。母子倆孤貧無依,母謝氏遂改嫁給淄州長史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姓名為朱說。 繼父朱文翰待仲淹不薄,不僅供他讀書,還讓他西遊陝西終南。仲淹二十一歲中學究科後,便寄宿於淄州長白山醴泉寺僧舍,刻苦力學,以早晨煮好的一鍋粥,分成四份,早晚各取二份,佐少許菜末鹽巴食用。

12 二十三歲那年,得知自己身世,又長年被同母異父的兄弟以外心對待。他決心離開朱家,且告訴母親,十年功成名就後,必定前來迎養。而後在應天府書院讀書的日子裡,更是發憤苦讀,廢寢忘食,寧可維持清貧的飲食習慣也不願接受公家較豐盛的伙食。果然五年日夜不輟的奮鬥,他以朱說名登進士第,信守當年承諾,接迎母親奉養,並奉母命還范姓,更名仲淹,時年二十九歲。 二十三歲得知自己身世,涕泣辭別母親,至應天府(治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入應天府書院刻苦力學,晝夜不息。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西元一○一五年)中進士,迎母歸養,並還姓更名。

13 為官不畏權貴,據理直諫,屢遭貶抑。曾知開封府,京師大治。
仁宗康定元年(西元一○四○年)出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治今陝西省延安市)。 宋代於軍、州之上設路,為地方最高層級的行政區。沿邊地區路,置經略使,簡稱經略,有時亦兼安撫、招討使。其職掌為一路最高的軍事、行政長官,以經略副使為其副。 宋延州轄今陝西省延安、延長、延川、甘泉、鄜(ㄈㄨ)縣、宜君、宜川、清澗、綏德、米脂等縣市,為北宋西北的邊鄙地帶,後升為延安府。

14 主持邊務數年,號令嚴明,德威遠播;羌人、夏人不敢來犯。
范仲淹戍守延州時,深知不善騎戰的宋朝軍隊面對好勇善戰的西夏騎兵,其首要工作是採取堅壁清野的防守策略,以充實的糧餉和武器,加強各邊城防衛力,並屯田練兵,增強戰力,敵來則與之戰鬥,敵退也不深追,穩紮穩打,積小勝為大勝。三年之後,使邊防固若金湯,邊上百姓稱頌說:「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西夏因無可乘之機,久而久之士氣自然消沉,遂於慶曆四年上表稱臣,接受宋朝的冊封。 主持邊務數年,號令嚴明,德威遠播;羌人、夏人不敢來犯。

15 慶曆三年(西元一○四三年)進參知政事,推行改革;
宋夏和議影響宋朝政治最劇者,莫過於范仲淹主策的「慶曆革新」了。他提出有名的十事疏,以攘外必先安內,安內必先自強,自強必先澄清吏治的主張發展,提出以下三大項要點: 1.澄清吏治: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功田。 2.富民強兵: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 3.厲行法治:推恩信、重命令。 慶曆三年(西元一○四三年)進參知政事,推行改革; 與韓琦、富弼聯合奏上萬言書,提出十項綱領(十事疏),作為革新目標。史稱「慶曆革新」。

16 因異己者反對,乃於慶曆五年自請罷相,出為知州。卒諡文正。
范仲淹的新政極獲仁宗賞識,只是宋朝開國以來的重文輕武,優容一批享受特權的士大夫階層,而這批既得利益者更是大力反對新政。在守舊派群起反對下,使仲淹執政不到一年便倉皇求去,出巡西北邊境直至晚年。縱然慶曆變法在范仲淹離職後全被推翻,恢復舊有原狀,卻是宋室自強的開端,替之後的熙寧變法發聲。恰巧應證了范仲淹流傳千古的名言:「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因異己者反對,乃於慶曆五年自請罷相,出為知州。卒諡文正。 宋代派遣朝臣為州一級的地方行政長官,帶「權知(主持)某軍州事」銜,兼掌軍事,簡稱「知州」。

17 范仲淹素以天下為己任,不計個人得失。又喜獎勵提拔後進,隱然為當時清流領袖。為文清麗順暢,以抒寫懷抱為主。後人輯有范文正公集行世。
所提拔者有歐陽脩、孫復、胡瑗(ㄩㄢˋ)、張載(ㄗㄞˋ)諸人,後來皆成為名臣、名作家、名學者。 張載,為一代大儒,世稱橫渠先生。著有西銘、東銘、正蒙、理窟、易說等,總稱張子全書 。 胡瑗,宋經學家兼教育家,學者稱安定先生。官至太常博士,與孫復、石介共倡以仁義禮樂為學,並稱「宋初三先生」。 孫復,人稱泰山先生 前進 精神人格

18 天下第一流人物:范仲淹 一、生命歷程 二、精神人格 三、其它作品

19 一、生命歷程 1.二歲失怙,苦學登第 當范仲淹二歲的時候,父親就病逝了。母子孤貧無依,母謝氏乃改嫁給淄州長史朱文翰。范仲淹遂改姓名為朱說。
范仲淹早年刻苦勵學,夙夜匪懈。從二十一歲到二十三歲,寄宿於淄州長白山醴泉寺的僧舍讀書,勤儉刻苦。

20 繼父親生的朱氏兄弟過著浪費無度的日子,范仲淹曾屢加勸止,朱氏兄弟反而譏諷他:「我們吃朱家的飯,穿朱家的衣,讀不讀書是朱家的事,與你何干?」他心生疑慮,多方打聽,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感泣之餘,決心離開朱家,並且告訴他母親派來追趕的人:十年之後,功成名就,定當前來迎養。

21 范仲淹離開朱家,到了應天府,進入學舍讀書。五年之中,日夜苦讀,有時晚上疲憊不堪,昏沉欲睡,就用冷水澆臉,使自己清醒。更由於貧困,往往捨不得吃早飯,一直要到中午過後才吃點粥充飢。
當時留守的兒子也在學,看到范仲淹平日的貧困生活,就把這事稟告了他的父親,以公家伙食供應范仲淹。沒想到范仲淹卻把那些食物擺在一邊不動,直到食物餿敗。

22 留守的兒子問他:「家父聽說你生活清苦,所以送你食物,而你卻不吃,難道是怪我們汙辱了你嗎?」
范仲淹道歉著說:「並非不感激你們的盛意,只是長久以來已經習慣了吃粥,如今一旦享受豐盛的食物,恐怕日後就無法再吃粥過日子了。」

23 2.忠言直諫,屢遭貶抑 明道二年,太后崩,仁宗親政。范仲淹蒙召回京,帝親擢為右司諫。
(第一次貶謫) 明道二年,太后崩,仁宗親政。范仲淹蒙召回京,帝親擢為右司諫。 那時,郭皇后以宰相呂夷簡亦曾依附太后,理應罷免,仁宗遂罷呂夷簡,使出判陳州。

24 事後,呂夷簡深恨郭后,陰謀報復。回朝以後,竟利用宦官,興風作浪,弄得仁宗要廢皇后。
范仲淹聯合御史中丞、諫院多人,伏閣諫阻,說:「皇后乃國母,不可輕廢。」仁宗不聽,郭后廢,范仲淹亦因此貶知睦州桐廬(今浙江省桐廬縣)。

25 (第二次貶謫) 范仲淹又上〈百官圖〉,指斥宰相呂夷簡專權,用人惟私。呂夷簡反而告他越權言事,離間君臣,並指為朋黨。范仲淹以是落職貶知饒州(今江西省鄱陽縣)。當時,尹洙、歐陽脩等都為他抱不平,從此朝廷分為二派。

26 3.延州守邊,威震西夏 范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輔佐夏竦經略陝西,在延州守邊,號令嚴明,愛撫士卒。面對強敵西夏,謀定而動。他探知敵軍善於騎射,宋朝軍隊往昔未經戰鬥,遇敵驚慌畏怯,故以堅壁清野為先,充實糧餉武器,加強邊城防衛,屯田練兵,增強戰力,敵來則與之戰鬥,敵退也不深迫,穩紮穩打,積小勝為大勝。

27 三年之後,使邊防固若金湯,羌人呼為龍圖老子。夏人亦相戒不敢犯其境,曰:「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數萬甲兵」。旋拜樞密副使,進參知政事。邊上百姓稱頌曰:「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西夏因無機可乘,士氣消沉,遂於慶曆四年上表稱臣。

28 4.推行改革,罷相外放 自邊境還朝後,仁宗召見他於天章閣,賜他平坐,請他當面條陳改革政治的意見。於是他提出了有名的「十事疏」。
但舊有勢力官僚,怕范仲淹的政治措施有損自己的特權,便加以攻擊,甚至製造謠言,說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脩等都是一黨的結合,於是朋黨之說又起。

29 仁宗信以為真,朝中忠直大臣,紛紛外調。范仲淹也因此上疏乞罷政事,於慶曆五年出知邠州(陝西省邠縣)軍州事。
范仲淹到邠州不及一年,即改知鄧州。 附註:本文則是范仲淹於慶曆革新失敗後,慶曆五年貶謫鄧州時所作。

30 慶曆變法 慶曆三年,升任參知政事 條陳十事 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減徭役 嚴格考核
呂夷簡陷害 貶鄧州 主持慶曆新政 推行政治改革    慶曆三年四月,宋夏局勢剛剛和緩,宋仁宗便將范仲淹調回東京,升任爲參知政事(副宰相),與樞密副使富弼、韓琦等人一道主持朝政。當時,北宋的官僚機構越來越臃腫,而行政效率越來越低,軍隊數量不斷增加,但內憂外患不時爆發,百姓負擔十分沈重,國家財政卻入不敷出。不少有遠見的人擔心封建國家的命運,連連上疏要求宋仁宗進行改革,在嚴重的危機面前,宋仁宗三番五次召見范仲淹等人,賜給他親筆寫的詔書催促說:“你們爲國盡心,不必有什麽顧慮,凡是急需改革的事,趕快提出來。”並且叫人打開宮中的天章閣,在條案擺好紙筆,督促他們立即寫出改革方案。范仲淹一貫主張改革,以治理天下爲己任。早在天聖五年(1027年),范仲淹就曾洋洋萬言上書朝廷,提出一系列建議:選擇賢明的人作州郡長官,舉薦有成績的人當縣令,排除社會上的遊散懶惰勢力,裁汰冗員並取締過度侈費,嚴密選舉制度,培育將帥以加強邊防等。後來他又經常上書,分析民間利病和朝政得失。現在他更覺得責無旁貸,但他又深知積重難返,他對人說:“皇上對待我,真夠信任的了。不過,事情總有個先後緩急;以往長期安定局面中積累的弊病,決非一朝一夕所能革除呵!”然而國家的危機如此嚴重,皇上求治如此心切,時間是耽擱不起的,於是范仲淹認真總結從政28年來醞釀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綱領《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了十項改革主張,它的主要內容是:   (一),即嚴明官吏升降制度。那時,升降官員不問勞逸如何,不看政績好壞,只以資歷爲准。故官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循苟且,無所作爲。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績,破格提拔有大功勞和明顯政績的,撤換有罪和不稱職的官員。   (二)抑僥倖,即限制僥倖作官和升官的途徑。當時,大官每年都要自薦其子弟充京官,一個學士以上的官員,經過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孫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這樣一個接一個地進入朝廷,不僅增加了國家開支,而且這些紈絝子弟又不幹正事,只知相互包庇,結黨營私。爲了國家政治的清明和減少財政開支考慮,應該限制大官的恩蔭特權,防止他們的子弟充任館閣要職。   (三)精貢舉,即嚴密貢舉制度。爲了培養有真才實學的人,首先應該改革科舉考試內容,把原來進士科只注重詩賦改爲重策論,把明經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經書的詞句改爲要求闡述經書的意義和道理。這樣,學生有真才實學,進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實了。   (四)擇長官。針對當時分佈在州縣兩級官不稱職者十居八九的狀況,范仲淹建議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北宋州以上的一級監察和財政區劃)檢查地方政績,獎勵能員,罷免不才;選派地方官要通過認真地推薦和審查,以防止冗濫。   (五)均公田。公田,即職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額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范仲淹認爲,供給不均,怎能要求官員盡職辦事呢?他建議朝廷均衡一下他們的職田收入;沒有發給職田的,按等級發給他們,使他們有足夠的收入養活自己。然後,便可以督責他們廉節爲政;對那些違法的人,也可予以懲辦或撤職了。   (六)厚農桑,即重視農桑等生産事業。范仲淹建議朝廷降下詔令,要求各級政府和人民,講窮農田利害,興修水利,大興農利,並制定一套獎勵人民、考核官員的制度長期實行。   (七)修武備,即整治軍備。范仲淹建議在京城附近地區召募強壯男丁,充作京畿衛士,用來輔助正規軍。這些衛士,每年大約用三個季度的時光務農,一個季度的時光教練戰鬥,寓兵于農,實施這一制度,可以節省給養之費。京師的這種制度如果成功了,再由各地仿照執行。   (八)推恩信,即廣泛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主管部門若有人拖延或違反赦文的施行,要依法從重處置。另外,還要向各路派遣使臣,巡察那些應當施行的各種惠政是否施行。這樣,便處處都沒有阻隔皇恩的現象了。   (九)重命令,即要嚴肅對待和慎重發佈朝廷號令。范仲淹認爲,法度是要示信於民,如今卻頒行不久便隨即更改,爲此朝廷必須討論哪些可以長久推行的條令,刪去繁雜冗贅的條款,裁定爲皇帝制命和國家法令,頒佈下去。這樣,朝廷的命令便不至於經常變更了。   (十)減徭役。范仲淹認爲如今戶口已然減少,而民間對官府的供給,卻更加繁重。應將戶口少的縣裁減爲鎮,將各州軍的使院和州院塥署,並爲一院;職官廳差人幹的雜役,可派級一些州城兵士去承擔,將那些本不該承擔公役的人,全部放回農村。這樣,民間便不再爲繁重的困擾而憂愁了。   《條陳十事》寫成後,立即呈送給宋仁宗。宋仁宗和朝廷其他官員商量,表示贊同,便逐漸以詔令形式頒發全國。於是,北宋歷史上轟動一時的慶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領導下開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諸實施。   慶曆三年(1043年)底,范仲淹選派了一批精明幹練的按察使去各路檢查官吏善惡。他坐鎮中央,每當得到按察使的報告,就翻開各路官員的花名冊把不稱職者的名字勾掉。樞密副使富弼平時對范仲淹十分尊敬,這時見他毫不留情地罷免了一個又一個官員,不免有點擔心,從旁勸止說:“您一筆勾掉很容易,但是這一筆之下可要使他一家人痛器呀!”范仲淹聽了,用筆點著貪官的名字憤慨地說:“一家人哭總比一路人哭要好吧!”   在范仲淹的嚴格考核下,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寄生蟲被除了名,一批幹才能員被提拔到重要崗位,官府辦事效能提高了,財政、漕運等有所改善,暮氣沈沈的北宋政權開始有了起色。朝廷上許多正直的官員紛紛賦詩,讚揚新政,人們圍觀著改革詔令,交口稱讚。但是,這場改革直接觸犯了封建腐朽勢力,限制了大官僚的特權,他們對此恨之入骨,隨著新政推行逐漸損害他們的利益,便集結在一起攻擊新政。他們誣衊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結交朋黨,他們並串通宦官不斷到宋仁宗面前散佈范仲淹私樹黨羽的讒言。曾作過西北統帥的夏辣,是個詭計多端的傢夥,宰相呂夷簡告病退休時,他滿心以爲憑自己的資歷可以接替宰相職位,沒料想在石介、歐陽修的評擊下,非但沒有當上宰相,連樞密使的官職也丟了。他惱羞成怒,蓄意報復。於是他讓家裏的一個使女天天臨摹石介的手迹,等到寫得到石介親筆字一模一樣了,便僞造出一封石介寫給富弼的密信,信裏說要廢掉仁宗。夏辣到處張揚,誣陷改革派陰謀另立皇帝。於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宋仁宗雖然對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對革新的勢力這麽強大,他開始動搖了,失去了改革的信心。到慶曆五年初,一年前慷慨激昂,想勵精圖治的宋仁宗終於完全退縮,他下詔廢棄一切改革措施,解除了范仲淹參知政事的職務,將他貶至鄧州(今河南鄧縣),富弼、歐陽修等革新派人士都相繼被逐出朝廷。堅持了一年零4個月的訂曆新政終於失敗。   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貶到鄧州,之後又輾轉於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他調往潁州(今安徽阜陽),走到出生地徐州,不幸病逝,終年64歲。遺著有《文集》二十卷,《別集》五卷(今本四卷);《奏議》十七卷,《政府論事》三卷(今本爲《奏議》二卷);《尺牘》五卷(今本三卷);另有《文集補編》一卷。

31 二、精神人格 1.不置園林,首創義田 六十一歲時,出知杭州,頗有歸隱之志。子弟建議擇地建一座林園大宅,賞心悅目、頤養天年,范仲淹說:「人生果以道義為樂,形骸存亡尚可置之度外,何況居室?余年過六十,尚復幾何?置大宅、造園林亦復何用?所憂者位高難退,而非居處有無。況兩湖園林相望,孰能長享?孰能阻余游賞?何必購之以為足?俸祿之餘,應濟助宗族,莫以一己之私為慮。」

32 范仲淹任官後,還范姓的過程中,曾遭族人的刁難,但他不記前嫌,顯貴之後,曾在蘇州近郊購置良田千畝,稱為「義田」,以其收入,濟助貧苦的族人,嫁娶婚喪也各有定額的補助。

33 范仲淹設置義莊的原因及簡要規矩 方舟p.4 (一)原因有三:
1.范仲淹二歲喪父,母親謝氏因貧困無所依侍,乃改嫁山東 朱氏,仲淹遂亦改姓更名為朱說,如果范氏當年有類似義田的賑濟制度,也許母親就不用改嫁。 2.受戚同文影響 戚同文的行善事跡見於宋元學案之高平學案「先生純質尚信義,人有喪者,力拯救之,宗族閭里貧乏者,周給之……。」戚同文是范仲淹景仰的學者,其熱心助人的義行,想必對范仲淹產生莫大的影響。 3.想藉義田的設置,達到綿延宗族,團結宗族成員的作用。

34 (二)簡要規矩 范仲淹為了贍助窮乏的族人,置田收租,作為族中公產,名為義莊,其田稱義田,義田收穫的米稱義米。他手訂的規矩很簡單,主要是列明義莊中對族人衣食的配給方法,例如無論男女,五歲以上都受配義米,每月白米三斗,冬衣大人各配給絹布一匹,五歲至十歲減半等等,有詳細的規定。此外,有嫁娶喪葬等吉凶事故時,也有發給輔助費用。如遇饑年短收,則義米先用於主食,尚有餘時才為喪祭、嫁娶,按其重要程序分給,也就是按「先凶後吉」與「先尊口,後卑口」的原則來辦理。義莊周濟的對象雖是以范氏家族為主,但是對於貧窘不能度日的鄉里外姻親戚,也量行濟助。 錢公輔 義田記

35 總結范仲淹 方舟p.4 錢公輔認為范氏忠義滿朝廷,事義滿邊隅,功名滿天下,那麼請問你知道他多少事?
1.岳陽樓記中的名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2.形容他年少儉省的一句成語: 斷虀畫粥 。 3.外族人對他的評語: (1)小范老子 胸中自有數萬甲兵 。 (2)軍中 有一韓西人聞之心膽寒 ,軍中 有一范、西人聞之驚破膽 。 4.世人贊許他為天下 第一流人物 。

36 後世子孫,仍然繼承遺志,奉行不墜。而范仲淹本人,地位雖高,俸祿雖豐,卻是貧約以終其身。
home.jsinfo.net/.../Html/ Html

37 2.刻苦濟眾,獎掖後進 仲淹曾派其子純仁出外收租,得八百石,途中遇故人石曼卿,聞知家貧親死無以為葬,純仁乃將所收之麥全部贈送給他。返家後,純仁談起途遇故人,並提及近況甚窘,仲淹即說:「何不將所收之麥予之?」純仁回答說:「已都給掉了。」范氏父子,可謂克紹箕裘,有其父必有其子也!

38 范仲淹獎掖後學,不遺餘力。掌睢陽時,有孫姓秀才拜見求助,遂予十千錢。次年,孫秀才又來,又予十千錢。范怪之,問其由,孫面有憂色:「母老家貧無以為養,若日得百錢,則甘旨足矣。」范曰:「若每月三千收入,能安於求學否?」孫秀才大喜,范遂授以《春秋》一部。

39 十年後,泰山有孫明復講授《春秋》,為朝廷召至太學,即昔日孫秀才。范嘆曰:「貧士至苦,若終老不能自給,以孫明復之才,豈不徒費。」遂思購置義田、養濟族人寒士。

40 范仲淹為副相時,名學者尹洙將狄青推薦入朝,范仲淹送給狄青一本《左傳》,說道:「將不知古今,匹夫勇耳。」狄青折節讀書,精通兵法,成為一代良將。
張載當時年輕氣盛,曾經拿著書去拜見范仲淹,范授之以〈 中庸〉,張載潛心研讀,後竟成大儒。

41 范仲淹在蘇州時,買了一個南園,風水先生告訴他:「這塊地氣象非常旺,將來會出不少進士。」范仲淹想,出那麼多進士,我家怎麼能獨佔得了?於是將南園開闢成學宮。後來果然培育了不少人才,造就許多進士狀元。

42 文學成就 1. 范仲淹提倡古文,反對當時駢四儷六之西崑体,可說是宋代古文運動之先驅,所做文章,以傳道教化為主。

43 2.范仲淹的詩: 多表露其耿介光明的本性及民胞物與之懷: 隴山帶經人,金門齒諫臣。 雷霆日有犯,始可報君親。 《出守桐廬道中》
其忠君報國之心,躍然紙上。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江上魚者》 詩中反映了漁民生活的艱苦,寫出對百姓的關懷。 宮門 並列 陜西一帶的人考上科舉 君威

44 3. 范仲淹的詞: 傳世者僅五首,但慷慨悲涼,麗語情柔,豪放婉約兼而有之。 如:《 蘇幕遮》、《漁家傲》。

45 蘇幕遮 碧雲天 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46 蘇幕遮 【註釋】  此調原為西域傳入唐教坊曲。「蘇幕遮」是當時高昌國語之音譯。宋代詞家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雲霧斂》、《鬢雲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 黯:形容心情憂鬱。黯鄉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  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 旅思:羈旅之思。

47 評析 范仲淹的總體風格是豪放悲涼,但本詞卻寫得極為婉約。此詞寫羈旅相思之情。上片寫人對景懷思,以六個字寫盡秋色。下片盡寫相思,直接點出“鄉愁”、旅思”,表達對家園的思念。上片渲染暮秋景色,“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以宏闊的筆勢擴展了長天、大地、連波構架清秋的高遠背景,而將碧雲、黃葉、翠煙三個細節意象填充其間,點染、交融成一幅色彩絢麗、江波奔湧的澄明、空靈的秋色圖。一句一景、自天而地。自波而煙,層層推進,意象纏綿。“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因芳草連接遠處的家鄉而道出思鄉之情,實為雋語。這首詞將鄉思旅愁寫得造語奇麗,深切婉曲,耐人尋味。

48 南廬吟社詩譜

49 漁家傲 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漁家傲 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秋天一到,邊境的風景與前不同,大雁南飛向衡陽,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四周圍邊地的音樂連同軍隊裡的號角聲響起。在高峻的山裡,落日黃昏裡的炊煙,更顯得整個山勢格外幽絕封閉。手端著一杯混濁的酒,想起家在萬里之外的地方,但是西北燕然山尚未攻下統禦,所以至今也不敢有返家歸鄉的打算。夜裡傳來的笛聲悠長深遠,窗外霜雪滿地,思鄉的人兒睡不著,將軍雖已鬢白髮蒼,但想起功業未建、賊寇未平,則仍眼角帶淚。

50 1.塞:邊疆。 2.衡陽雁去:傳說秋天北雁南飛,至湖南衡陽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飛。 3.邊聲:邊地自然界的各種聲音。 4.千嶂:綿延而峻峭的山峰。 5.燕然未勒: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後漢山·窦憲傳》記載,東漢窦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餘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51 〈嚴先生祠堂記〉 意旨:仁宗明道二年,因新建嚴子陵祠堂,表彰嚴光的高尚情操,因作此文。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 ,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高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52 嚴先生祠堂記 在〈蠱〉之「上九」 ,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 ,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於名教也。

53 某來守是邦,始構堂而奠焉。迺復為其後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54 邊事帖,粉花箋本,縱30.5cm,横42cm, 行書,13行93字。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二札帖其一。
范仲淹書法欣賞 Back

55 洞庭湖全貌 __________

56 八百里洞庭

57                                                                                                                                                 

58 君山鳥瞰圖

59

60 洞庭西山·石公山

61 洞庭東山

62

63

64 八百里洞庭 萬鴨泳渡圖

65 八百里洞庭 眾荷喧嘩圖

66 http://newspic. cn. yahoo

67

68 八百里洞庭 跨湖大橋圖

69

70

71 蘇軾 蘇軾 《洞庭春色賦》 行書 吉林省博物館藏
蘇軾 《洞庭春色賦》  行書    吉林省博物館藏

72

73

74

75

76 靜影沉璧

77 沙鷗翔集

78 洞庭漁火

79

80

81 五代李昇(元夏永) 岳陽樓圖

82 清 王時翼 畫岳陽大觀

83 洞庭秋月圖---王愫(清)

84 岳陽樓(湘繡)凌文虎李艷制作

85

86

87

88

89 圖片出處:維基百科

90

91 八百里洞庭,水天一色

92

93

94 岳陽樓遠景

95 巴陵勝狀

96 http://big5. hwjyw. com/zhwh/ctwh/zgwx/zmzp/200710/t20071009_8256

97

98

99

100 岳陽樓的歷史沿革 初始:建於建安二十年(西元215年),原址是三國時魯肅的閱兵臺。 創建:唐玄宗時,中書令張說貶謫岳州,築成此樓。
重修:北宋仁宗慶曆四年,滕子京貶為岳州知州,次年重修,並請范仲淹作記。

101 岳陽樓的創建──唐代 位置:在今湖南省,為岳陽城西門城樓。位於洞庭湖畔,枕靠巴山,可遠眺湖中的君山。
興建:唐玄宗時,岳州刺史張說(ㄩㄝˋ)所建。 得名:因其在天岳山之南而得名。 字道濟,又字說之,洛陽人,擅於為文。官至中書令,封燕國公。

102 由於位在洞庭湖與長江匯合處,是水路交通要衝,故登覽的文士很多,著名者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孟浩然等。
與黃鶴樓、滕王閣並稱 「江南三大名樓」。 人稱「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103 水路交通要衝

104 江南三大名樓

105 岳陽樓(湖南) 圖片出處:

106 黃鶴樓(湖北)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湖北) 圖片出處:

107 黃鶴樓名詩 1.唐代詩人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08 2.李白的〈登金陵 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109 滕王閣(江西)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圖片出處:

110 岳陽樓的修建──北宋 北宋滕宗諒貶岳州知州時修建。 選錄唐賢今人詩賦,榜於梁棟之間,並稍加整建樓體。
幾經興廢,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再建;西元1983~1984年按歷史風貌重修。

111 岳陽樓「四絕」: 滕宗諒重修此樓。 范仲淹作記。 蘇舜欽繕寫。 邵餗(ㄙㄨˋ)篆額。 前進→記體文章 字子美,梓州人。當時著名的作家、書法家
當時著名書法家,擅長篆書 前進→記體文章

112 文體探究 古文的文體若按照《古文辭類纂》的分法,有「論辯類」、「序跋類」、「奏議類」、「書說類」、「贈序類」、「詔令類」、「傳狀類」、「碑誌類」、「雜記類」、「箴銘類」、「頌贊類」、「辭賦類」、「哀祭類」等。 其中的「雜記類」又可分為「臺閣名勝記」、「山水遊記」、「圖畫器物記」、「人事雜記」等四種。

113 類別 內 容 範 例 亭臺 樓閣 名勝 古人修築亭臺樓觀,觀覽某處名勝古蹟時,撰寫記文,以記敘建造修葺的過程,歷史沿革,及作者傷今悼古的感懷等等。 王禹偁〈黃州小竹樓記〉 范仲淹〈岳陽樓記〉 歐陽脩〈醉翁亭記〉 曾鞏〈墨池記〉 蘇軾〈超然臺記〉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

114 類別 內 容 範 例 山水遊記 描寫山川勝景、自然風物為題材,專門模山範水,記遊和對大自然感受的文章。 柳宗元〈永州八記〉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蘇軾〈石鐘山記〉 陸游〈入蜀記〉 徐宏祖〈徐霞客遊記〉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115 類別 內 容 範 例 圖畫器物記 專為記述書畫內容和其他器物形制或藝術特點而 題寫的文章。有時也署「序某」、「某序」或「 書某畫後」。 韓愈〈畫記〉 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黃淳耀〈李龍眠畫羅漢記〉 白居易〈荔枝圖序〉 蘇軾〈書蒲永升畫後〉

116 類別 內 容 範 例 人事雜記 專以記人敘事為內容的文章。亦有標為「志」者。 曾鞏〈越州趙公救菑記〉 謝翱〈登西臺慟哭記〉 方苞〈獄中雜記〉 全祖望〈梅花嶺記〉 劉禹錫〈救沉志〉 歸有光〈項脊軒志〉

117 〈岳陽樓記〉:寫作背景 宋仁宗慶曆中,滕宗諒知涇州(甘肅),因范推薦,任天章閣待制。御史梁堅奏劾涇州任上盜用公帑十六萬,藉以打擊范仲淹。
慶曆四年(西元1045年),滕宗諒被貶岳州。 慶曆五年,慶曆新政失敗,范仲淹被貶鄧州。

118 時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六月樓成,因感於「古今無文字稱記」,將此樓歷史沿革、建築結構、四周風光、環境氣候及唐人之作,寄給遠在河南鄧州的范仲淹,請范作記。並謂:「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隨信附上《洞庭晚秋圖》,說「涉毫之際,或有所助」。

119 「滕子京負大才,為眾忌嫉。自慶陽帥謫巴陵,憤鬱頗見辭色。文正與之同年,友善,愛其才,恐後貽禍;然滕豪邁自負,罕受人言。正患無隙以規之,子京忽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故〈記〉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意蓋有在矣。」(仲淹玄孫范公偁《過庭錄》)

120 處於遭貶逆境中的范仲淹,展圖賞覽、思緒萬千,以銜遠山、吞長江的氣勢,縱橫詞章,直抒胸臆,跳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窠臼,留下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21 女聲美讀

122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第一段-交代作記的人地時事 名宗諒。北宋河南(今河南省洛陽市)人。與范仲淹為同科進士。
貶任岳州知州。謫,音ㄓㄜˊ。貶官。守,官名作動詞用。任職郡太守,這裡借指任職知州。巴陵郡,岳州的古稱,治所在巴陵縣,即今湖南省岳陽市。

123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政事通達,民生和樂。 對偶-句中對 到了明年。即慶曆五年。越,及;至。 所有廢弛的政事,都一一興辦。百,形容眾多。具,通「俱」。全部。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舊有的規模。 通「囑」。音ㄓㄨˇ。請託。

124 作者在第1段安排了甚麼資料,表現出滕子京是一位好官。
課文串講 作者在第1段安排了甚麼資料,表現出滕子京是一位好官。 Q & A 他遭貶謫為巴陵郡知州後第二年,已使該郡「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滕子京待「百廢具興」後才重修岳陽樓,而非「先務遊觀」,才理政事。

125 第二段-敘寫樓上所能看到的洞庭湖景觀,強調「氣象萬千」,以引出「覽物之情」,為後兩段的「雨悲」和「晴喜」作鋪墊。

126 予觀夫巴陵勝狀, 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勝景;美景 那個 對偶、轉化 一個
吸納長江。指洞庭湖吸納長江的流水。 含著遠山。銜,口中含著東西。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水勢洶湧壯闊的樣子。浩浩,水勢盛大的樣子。湯湯,音ㄕㄤ ㄕㄤ。大水急流的樣子。 廣大無邊。橫,寬廣。際涯,邊岸。

127 銜遠山,吞長江

128 銜遠山,吞長江

129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130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131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 對偶 /互文
從早到晚,晴陰變化,景觀無窮。暉,音ㄏㄨㄟ。日光。氣象,指自然界的景象。 誇飾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 壯麗的景觀 前人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述,描述。備,詳盡。

132 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對偶 南面到達瀟、湘二水。極,至;到。瀟水,源出湖南省寧遠縣南九疑山,至零陵縣西北入湘水。湘水,源出廣西省興安縣海陽山,北流經長沙,入洞庭湖。二水合流,故稱瀟、湘。 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對偶 指遭貶遠調的官吏與多愁善感的文人。遷,貶謫。騷,憂愁。屈原作離騷;離騷,即遭遇憂愁的意思。後世因以騷人為詩人或失意文人的代稱。 指南來北往,都要經過這裡。會,交會;相遇。此,指岳陽樓。

133 北通巫峽牌樓

134 南極瀟湘牌樓

135 覽物之情, 得無異乎? 設問:激問 能不;豈無。表示反詰。
作者故意用委婉的語氣表達,以便啟發對方思考,並不是要對方回答。異,指後面第 二、三段的雨悲、晴喜的差異。並非指遷客、騷人之間的覽物之情有異。至於第段的「或異二者之為」,「異」字是指古仁人和遷客騷人之間的差異。

136 作者在第2段怎樣總寫洞庭湖的景色? Q & A 銜遠山,吞長江。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課文串講 作者在第2段怎樣總寫洞庭湖的景色? Q & A 銜遠山,吞長江。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想一想,為甚麼作者不詳寫洞庭湖的景色? 前人已經寫得十分詳盡。 作者的目的不是在描寫山光水色。

137 哪個句子開啟了下文對陰雨和晴朗天氣的分寫?
課文串講 哪個句子開啟了下文對陰雨和晴朗天氣的分寫? 被降職而調到邊遠地區的官員 遷客騷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屈原曾作《離騷》,後世稱詩人為騷人。

138 第三段 承前段,先景後情, 極力鋪寫「雨悲」之情。 全段以四字句為主, 又部分押韻,像賦又像駢文。

139 若夫霪雨霏霏, 連月不開, 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 段首發語詞,常與「至於」搭配使用。相當於白話的「說到...」、「如果是…」。
久雨不停。霪雨,久雨。霏霏,雨絲綿密的樣子。 若夫霪雨霏霏, 連月不開, 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 接連數月都不放晴。開,放晴。 大聲叫。怒,猛烈地。 冷風 沖向空中。排,沖擊。

140 霪雨霏霏

141 霪雨霏霏

142 濁浪排空

143 濁浪排空

144 日星隱耀, 山岳潛形; 商旅不行, 檣傾楫摧; 掩蔽光輝 隱藏形跡 對偶 不能通行 對偶
桅杆傾倒,船槳折斷。檣,音ㄑㄧㄤˊ。船的桅杆。楫,音ㄐㄧˊ。船槳。

145 日星隱耀

146 日星隱耀

147 山岳潛形

148 山岳潛形

149 傍晚時分,天色昏暗。薄,通「迫」。音ㄅㄛˊ。迫近。冥冥,昏暗的樣子。
薄暮冥冥, 虎嘯猿啼 ── 登斯樓也,則有 對偶

150 去國懷鄉, 憂讒畏譏, 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者矣。 離開京城,懷念故鄉。國,指京城。 對偶 擔心遭毀謗,害怕被譏諷。 對偶 蕭條淒涼的樣子。
感傷到極點。

151 第四段 遠承二第段,緊接第三段,用相同手法鋪寫「晴喜」之情。與上一段形成對比。

152 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 一碧萬頃; 至於。與「若夫」搭配使用。 對偶 春風和煦,陽光明亮。景,音ㄐㄧㄥˇ。日光。 波平浪靜。
天光水色交互輝映,湖面一片碧綠,廣闊無邊。萬頃,形容湖面廣闊。頃,百畝。 誇飾

153 米勒的春天

154 九寨溝的春天

155 墾丁的春天

156 一碧萬頃在洞庭

157 一碧萬頃在清水斷崖

158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 對偶 飛翔棲息。集,鳥棲息在樹上。
美麗的魚。錦,本指有彩色花紋的絲織物。後也用以形容色彩鮮豔美麗。鱗,借代為魚。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 對偶、互文 岸邊及沙洲上的白芷、蘭草。岸芷與汀蘭為「互文」,語意互相補足。芷,香草名。即白芷。汀,音ㄊㄧㄥ。小沙洲。 香氣濃烈,花葉茂盛。郁郁,香氣濃烈的樣子。青青,通「菁菁」。音ㄐㄧㄥㄐㄧㄥ。茂盛的樣子。 對偶

159 沙鷗翔集

160 沙鷗翔集

161 沙鷗翔集

162 錦鱗游泳

163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有時候 完全消散。一,完全;全部 誇飾 對偶
水中月影倒映,有如沉下的璧玉 水面月光浮動,有如閃爍的黃金 漁人相互唱和,歌聲此起彼落 哪有窮盡。也就是無窮無盡

164 皓月千里

165 浮光躍金

166 一起忘記。偕,音ㄒㄧㄝˊ。並;同。 對偶 登斯樓也,則有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喜悅自得的樣子

167 Q:本文通篇以散體行文,卻穿插大量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對文章產生什麼作用?
A:這些偶句以四字句為主,不只形式整齊,平仄也協調得極好,讀起來充滿節奏感。無形中強化了本篇散文的音樂性。

168 寫景層次 岳陽樓記中腹三、四段寫景,分別從陰雨時的景況與晴朗時的景況著眼,兩種情境,互相對映,情景交融,生動有致,不但呈現了同一風景名勝的多種風貌,而且採用動態的描敘,一幕幕的畫面活現在紙上,將讀者帶到切身實感的境域中。 且看第四段寫景的層次:

169 晴喜之境 日景 遠: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近:沙鷗翔集──空中的飛鳥。 錦鱗游泳──水裡的游魚。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地上的花草。

170 夜景 無人之境 仰觀: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俯瞰:浮光躍金──動態的。 靜影沉璧──靜態的。

171 有人之境 客觀: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主觀: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72 第五段 收束前兩段的「雨悲」、「晴喜」,推出一己「先憂後樂」的情懷。筆調轉為以議論、抒情為主。

173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嘆詞。相當於白話「唉」、「啊」。 探求、追尋
和遷客騷人雨悲而晴喜的表現有所不同。或,有。二者,指「遷客騷人」。另有一說:指「雨悲晴喜」。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提問 不因外在環境或自身遭遇而悲喜。 互文

174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指在朝做官、高居要職。廟堂,指朝廷。 借代:借指在朝為官。 互文
指退居在野、地處偏遠。江湖,指退隱之地。 借代:借指貶官在外。

175 此;像這樣子。 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 提問

176 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暗用孟子典故-憂以天下,樂以天下。
在天下人尚未憂慮之前,就先憂慮;在天下人都已得到快樂之後,才享受快樂。此二句常濃縮成「先憂後樂」。 暗用孟子典故-憂以天下,樂以天下。

177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激問 感嘆 沒有這種人。微,無。斯人,此人。指先憂後樂的仁人。
即「吾與歸誰」。我要歸附誰呢。「與」、「歸」,都是歸附、認同的意思。

178 岳陽樓記 燈謎 猜猜樂 天地之大矣 謎底: 用 謎底: 休會六十天 謎底: 樂在其中 謎底: 雙手過膝,兩耳垂肩 謎底: 劉皇叔 謎底:
岳陽樓記 燈謎 猜猜樂 天地之大矣 謎底: 用 謎底: 休會六十天 謎底: 樂在其中 謎底: 雙手過膝,兩耳垂肩 謎底: 劉皇叔 謎底: 寧靜海 謎底: 未雨綢繆 謎底: 微斯人 連月不開 連月不開 是進亦憂,退亦憂 前人之述備矣 前人之述備矣 波瀾不驚 先天下之憂而憂

179

180 甲、直的方面: 1. 陰雨天(岳陽樓記中一句)。 2. 無寒門者也。 3. 諸味雜陳(成語一句)。 4. 二十九日。 5. 寫作。 6
甲、直的方面: 1.陰雨天(岳陽樓記中一句)。 2.無寒門者也。 3.諸味雜陳(成語一句)。 4.二十九日。 5.寫作。 6.源自憂以天下者也(岳陽樓記中一句)。 7.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名作)。 8.張芝之勤練書法。 9.無所「為」而「為」(岳陽樓記中一句)。 10 .為治有方(岳陽樓記中一句)。

181 11.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 12. 朋(岳陽樓記中一句)。 13. 與創業相對者也。 14
1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 12.朋(岳陽樓記中一句)。 13.與創業相對者也。 14.西元一九九八之為二ooo   (岳陽樓記中一句)。 15.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古書名)。 16.王維詩句,上句為「渡頭餘落日」。 17.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成語一句)。 18.綠波無垠(岳陽樓記中一句)。 19.黃河之水天上來(岳陽樓記中一句)。 20.天淨沙、大德歌、沈醉東風、折桂令…。

182 乙、橫的方面: 一、先下手為強(成語一句)。 二、先下之憂而憂,後下之樂而樂 (岳陽樓記中一句)。 三、玉兔彎彎照九州(岳陽樓記中一
句)。 四、雋永而洗鍊的短篇文章。 五、空作不切實際之思(成語一句)。 六、五十。 七、日出而林霏開(岳陽樓記中一句)。 八、我聞琵琶已歎息,更聞此語重唧唧 (岳陽樓記中一句)。

183 九、九千(成語一句)。 十、屬於個人的詩文著作。 十一、論語之一篇。 十二、杜佑名著。 十三、時時都在進步(成語一句)。 十四、邊疆地區流行的一種軍歌。 十五、四月天(岳陽樓記中一句)。 十六、卜得 、 兩卦好暢飲 (岳陽樓記中一句)。 十七、禁不起歲月之剝蝕而致損毀 (成語一句)。

184 重要修辭 方舟p.5 本課例句 1. 修辭格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日星隱耀,山岳潛形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對偶

185 2. 修辭格 本課例句 借代 「錦鱗」游泳 借代「 」 居「廟堂」之高 借代「 」 處「江湖」之遠 借代「 」 魚 朝廷 鄉野民間
「錦鱗」游泳 借代「 」 居「廟堂」之高 借代「 」 處「江湖」之遠 借代「 」 朝廷 鄉野民間 其他常用借代: 雙鯉魚:「 」 杜康:「 」 黃髮:「 」 干戈:「 」 垂髫:「 」 絲竹:「 」 東宮:「 」 方寸:「 」 書信 老人 戰爭 小孩 音樂 太子

186 3、修辭格中的「互文足義」 ˙異 名 互文、互辭、互言、互文見義、參互見義 ˙定 義 把一個完整的意思拆開,分別放在兩句中或一句中的兩個地方;理解或語譯時必須前後語意互相拼合,彼此補充。

187 ˙類別與舉例 (一)單句中的互文足義: 1.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 3.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4.岸芷汀蘭。── 主人和客人下了馬、上了船。 煙霧和月光籠罩著寒水和沙灘。 秦漢時的明月和關塞。 岸上水洲上長著芷、蘭等香草。

188 (二)對偶句或排比句中的互文足義: 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 有些將軍和戰士身經百戰而犧牲, 有些則從軍多年後平安歸來。 不因環境好壞和一己得失而歡喜或悲傷。 文章和詩歌的創作都應該針對時代, 反映社會現實。

189 課文分析 架 構 主 題 思想延伸

190 架 構 緣起:滕子京屬文,因作此記 略筆寫景: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風景:雨景興悲,晴日添喜
架 構 緣起:滕子京屬文,因作此記 略筆寫景: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風景:雨景興悲,晴日添喜  登樓所見湖上陰雨、晴和之景,筆墨淋漓,引人入勝 感想:先憂後樂,方為仁士  議論、抒情是全文重點

191 全文結構表 為 晴喜之景 雨悲之景 記「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主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議論: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 寫景
敘事:敘作記之由 喜情 晴景 悲情 雨景 夜景 日景

192 主題:先憂後樂的仁者胸懷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本源於《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雪宮:齊宣王的離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3 思想延伸 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孟子‧離婁下》)
伊尹:「天之生此民也, 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予, 天民之先覺者也; 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 非予覺之而誰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孟子‧萬章下》)

194 三、著名的貶謫文學作品 方舟p.6 1.離騷 戰國屈原 第一次放逐漢北 2.弔屈原賦 漢賈誼 貶官長沙王太傅時
1.離騷 戰國屈原 第一次放逐漢北 2.弔屈原賦 漢賈誼 貶官長沙王太傅時 3.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貶官永州司馬時 捕蛇者說 送薛存義序 4.琵琶行并序 唐白居易 貶官江州司馬時 與微之書 與元九書

195 5.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宋王禹偁 貶官黃州知州時 (黃岡竹樓記) 6.岳陽樓記 宋范仲淹 貶官鄧州知州時 7.醉翁亭記 宋歐陽脩 貶官滁州知州時 豐樂亭記 8.赤壁賦 宋蘇軾 貶官黃州團練副使時 超然臺記 貶官密州知州時 9.黃州快哉亭記 宋蘇轍 貶官筠州時

196 貶謫文學中的人格精神 〈岳陽樓記〉:范仲淹 〈醉翁亭記〉:歐陽脩 抒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與滕宗諒共勉。
透過山水宴遊之樂,抒發「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197 貶謫文學中的人格精神 〈赤壁賦〉:蘇軾 〈快哉亭記〉:蘇轍
有感於生命在時空上的侷限,遂採取莊子哲學的「相對」觀察角度,以破除心理障礙,向大自然尋求安頓。 〈快哉亭記〉:蘇轍 說明心中坦然、不役於物,才能無往不快。

198 延伸閱讀 方舟p.7 〈義田記》(宋‧ 錢公輔) 作者簡介
錢公輔,字君倚,宋常州武進人。進士,神宗時朝拜天章閣待制,因對王安石變法不滿,出知江寧府,繼徙揚州,後改提舉崇福觀。 錢公輔一生耿介、不隨流俗的性格,忠君體國,流惠下民,對自身的一再遭到貶謫不為所動。蘇東坡稱他「帶規矩而蹈繩墨,佩芝蘭而服明月」。傳世文章僅廣德軍謝上表、義田記二篇。

199 意旨:表彰范仲淹購買義田的經過及其制度,並說明他的志向和氣節。
文中讚美范仲淹:「公之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後必有史官書之者,予可略也。獨高其義,因以遺於世云。」

200 義田記 註解 ˙范文正:即范仲淹,字希文,諡文正,江蘇吳縣人。 ˙負郭;靠近外城。負,靠、背對。 ˙常稔之田:良田。稔,穀熟。 ˙贍:補助、救濟。 ˙時其出納:按時收財物。 ˙縑:細絹。 ˙千:猶「貫」,古時千枚錢為一貫。 ˙斛:量器名,古以十斗為斛,或以五斗為斛。 ˙沛然:多、盛大的樣子。 ˙俟代:等待職缺。 ˙大較:大概。 ˙逮:及、趕上、達到。

201 ˙為西帥:宋仁宗慶曆三年,西夏趙元昊潛逆,范仲淹為陜西西路安撫招討使,又為陜西宣撫使。 ˙參大政:公後召拜樞密副使,不久改參知政府事。 ˙修其業:謂修其置義田之事。 ˙斂:為死者更衣曰小斂,入棺為大斂。 ˙晏平仲:名嬰,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尊稱為「晏子」。 ˙敝車羸馬:破車劣馬。形容生活儉樸。羸,瘦弱。

202 ˙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言齊侯乃以晏子之酒杯,飲桓子以酒,罰其失言之過也。觴,酒杯、酒器;當動詞用時,為勸人飲酒、敬酒之意。 ˙服義:言桓子受觴不辭,乃服從義也。 ˙規模遠舉:規劃周詳,制度良善。 ˙都:居。三公:古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本文泛指文武宰相。 ˙萬鍾:形容俸祿很多。鍾,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一鍾約等於六斛四斗。 ˙邸第:王公貴人的住宅。 ˙廩稍:官吏的糧食、俸祿。 ˙壺瓢:盛水、盛飯之用具。操壺瓢,比喻饑餓行乞。 ˙溝中瘠者:指餓斃於溝中的人。 ˙高其義:言記其義田周給事以見其義之高也。

203 唐賢今人詩賦

204 山銜好月來。李白這時候正遇赦,心情輕快,眼前景物也顯得有情有意,和詩人分享著歡樂和喜悅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 川迥洞庭開。寫岳陽樓四周的宏麗景色 雁引愁心去, 山銜好月來。李白這時候正遇赦,心情輕快,眼前景物也顯得有情有意,和詩人分享著歡樂和喜悅 雲間連下榻, 天上接行杯。用襯托手法寫樓高,誇張地形容其高聳入云的狀態。 醉後涼風起, 吹人舞袖迴。超脫豁達,豪情逸志 【語譯】 登上岳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一輪好月。在高入雲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傳杯飲酒。醉酒之後興起了涼風,吹得衣袖隨風舞動我們隨之而迴。

205 今上岳陽樓。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洞庭的浩瀚無邊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 【語譯】 從前就聽說洞庭湖有著廣闊的水面,今天真的登上了岳陽樓遠眺。春秋時的吳、楚兩國的土地,在湖的東南方被湖水所隔開,湖面是那樣廣闊宏偉,天地日月好像都浮在湖水上。親戚朋友一封信也沒有,只有我這個病老頭子一個人伴著孤獨的小船。國家西北的邊疆還在打仗,靠著岳陽樓的窗口,想起國難和個人身世,忍不住淚如雨下。

206 波撼岳陽城。寫出了磅礴的氣勢,壯闊的境界。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表露想入仕,希望張丞相引薦之意
臨洞庭湖上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寫出了磅礴的氣勢,壯闊的境界。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表露想入仕,希望張丞相引薦之意 【語譯】 八月,洞庭湖水漲得幾乎與岸齊平,遠遠望去,水與天連接在一起是如此寬廣。在這古代雲夢澤的地區,水氣蒸騰上升,蒼茫雄渾,滾滾的波濤撼動著岳陽城。想渡湖到對岸去,可惜沒有船載我;在家閒居,實在對不起神聖英明的君主。我只好坐著觀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懷著獲得魚的願望。

207 岳州看黃葉 張說 白首看黃葉, 徂顏復幾何。 空慙棠樹下, 不見政成歌。 【語譯】 白了頭的我看著枯黃的葉子, 想著往日年輕的容顏還有多久?
岳州看黃葉 張說 【語譯】 白了頭的我看著枯黃的葉子, 想著往日年輕的容顏還有多久? 在棠樹下只能空自慚愧, 聽不到我有任何建樹的歌頌聲。 白首看黃葉, 徂顏復幾何。 空慙棠樹下, 不見政成歌。

208 晚泊岳陽樓 歐陽修 臥聞岳陽城裡鐘,繫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江空明月時,雲水蒼蒼失江路。 夜深明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棹去如飛。 紀遊詩

209 與岳陽樓相關的對聯 去老范一千年,後樂先憂,幾輩能擔天下事? 攬大湖八百里,南來北往,孤帆曾作畫中人。
呂道人太無聊,八百里洞庭, 飛過來,飛過去,一個神仙誰在眼? 范秀才真多事,數千年光景, 什麼先,什麼後,萬方憂樂總關心。

210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滄然淚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岩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211 題 聯 水天一色,風月無邊。(李白) 去老范一千年,後樂先憂,幾輩能擔天下事? 攬大湖八百里,南來北往,孤帆曾作畫中人。 Back

212 余秋雨—洞庭一角(節選自文化苦旅) 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隨之而來,許多文化遺蹟也就是貶官行跡。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貶到了外頭,這裡走走,那裡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這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而且往往寫得不壞。過了一個時候,或過了一個朝代,事過境遷,連朝廷也覺得此人不錯,恢復名譽。於是,人品和文品雙全,傳之史冊,誦之後人。他們親熱過的山水亭閣,也便成了遺蹟。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

213 例子太多了。這次去洞庭湖,一見岳陽樓,心頭便想:又是它了。一○四六年,范仲淹倡導變革被貶,恰逢另一位貶在岳陽的朋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罷,要他寫一篇樓記,他便借樓寫湖,憑湖抒懷,寫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陽樓記〉。直到今天,大多數遊客都是先從這篇文章中知道有這麼一個樓的。文章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已成為一般中國人都能隨口吐出的熟語。

214 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樓,已被這篇文章重新構建。文章開頭曾稱頌此樓「北通巫峽,南極瀟湘」,於是,人們在樓的南北兩方各立一個門坊,上刻這兩句話。進得樓內,巨幅木刻中堂,即是這篇文章,書法厚重暢麗,灑以綠粉,古色古香,其他後人題詠,心思全圍著這篇文章。 這也算是個有趣的奇事:先是景觀被寫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觀。借之現代用語,或許可說,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吧。在這裡,中國文學的力量倒顯得特別強大。

215 范仲淹確實是文章好手,他用與洞庭湖波濤差不多的節奏,把寫景的文勢張揚得滾滾滔滔。遊人仰頭讀完〈岳陽樓記〉的中堂,轉過身來,眼前就會翻捲出兩層浪濤,耳邊的轟鳴也更加響亮。范仲淹趁勢突進,猛地遞出一句先憂後樂的哲言,讓人們在氣勢的捲帶中完全吞納。 於是,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騷客胸襟的替身。人們對著它,想人生,思榮辱,知使命,遊歷一次,便是一次修身養性。 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

216 文化苦旅-洞庭一角~問題提問 1中國許多文化遺蹟就是什麼行跡?(p81) 答:【貶官】
答:a【滕子京】 b【范仲淹】 c【岳陽樓記】 d宋【仁宗】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  e【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人們對著洞庭湖因如何使胸襟變大了?(p83) 答:想【人生】,思【榮辱】,知【使命】,歷經一次,便是一次的【修身養性】。

217 4作者為「范仲淹胸中的天下」下的注解為何?(p83)
答:【大一統】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於是,憂耶樂耶,也是丹犀【金鑾】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裡去。 5岳陽樓旁有何亭a?相傳是何位仙人來此喝過酒b?並留下何詩c?(p.84) 答:a【三醉亭】 b【呂洞賓】 c「朝遊【北海】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218 6請寫出空格中的詞? (p.85) 「一樓何奇?□□□五言絕唱,□□□兩字關情,□□□百廢俱興,□□□三過必醉,詩耶? 吏耶?儒耶?仙耶?前不見人,使我悵然而涕下。   諸君試看,□□□南極瀟湘,□□□北通巫峽,□□□西來爽氣,□□□東道岩疆,渚者? 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答:【杜少陵】【范希文】【滕子京】【呂純陽】【洞庭湖】【揚子江】【巴陵山】【岳州城】

219 7作者認為,洞庭湖無法用一種體裁來框範住它,並說,中國也是如此,請問作者用哪兩句來比喻此意涵?(p.86)
答:一個深不見底的【海】,頂著變幻莫測的【天象】。 8洞庭湖中有座小島名為a?請寫出島上的文化遺跡b(五項)  答:a【君山】 b封山【石刻】、堯的女兒【娥皇、女英】墳墓、【古廟】廢基、【古鐘】、【柳毅】井

220 9請錄出杜甫<登岳陽樓>a、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b兩詩的詩文。
答:a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作者面對壯闊的洞庭湖景象,遙想京城北面邊防吃緊,國家多難,抒一己之情,灑憂國之淚。 b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函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作者面對浩闊洞庭千里煙波,對自己身在江湖,心懷魏闕的慨嘆。  


Download ppt "L1-1 前言: 亭台樓閣在台灣 南園 林家 一、導遊岳陽樓 二、話說岳陽樓古今-位置、沿革、地位 三、記體文章 四、本文背景 五、題解提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