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八讲 从FTF到CMC:网络人际关系及其互动方式
孙 藜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
本讲主旨 理解人际关系及电脑中介交流(CMC) 网络业界的流行“理论” CMC与FTF的区别 关键的变化:身体与情境 CMC的三种可能:
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 批评意见与交流的难题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3
1。电脑中介交流(CMC):网络人际交往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网络的技术架构、作为媒介的新传播模式、超文本,当我们从信息、技术和内容进入到背后的“关系”时候,我们便看到了重要问题:人类交流模式的重大变化,从FTF到CMC。 实际上,我们说网络传播可同时被用于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因而,很容易网络所形成的交往关系也很容易跨越这些边界。 换言之:私人交往和公共交往边界模糊了。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4
重新理解Web2.0:从技术到社交 从1.0到2.0时代的转变,是从“人机对话”对“人与人对话”的转变。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
今日流行的诸多网站如校园网、开心网、Facebook等有这样一个共通的名字 社会性软件(SF) 办公软件、ERP软件和浏览器等属于工具性软件, 诸如MSN、QQ等被称为“社会性软件”: 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过程中,人们感觉到的或者关注的是社会关系。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5
“强联系”与“弱联系” 网络社会交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般而言,人们关注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由网络中介而成的社会关系是“强关系”还是“弱联系”? 因使用网络而对传统的社会关系带来怎样的改变? 所谓“强联系”还是“弱联系”是来自社会网络分析。 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Mark Granovetter(1973)提出 四个指标: 1)双方的互动频率;2)情感的卷入程度; 3)亲密关系;和4)互惠交换次数;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6
一般网络业界的说法:两个原则 150法则(Rule Of 150):一个人的社交规模原理 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
——最早这里指的是FTF。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80%的社会活动可能在这些关系中发生;网络具备了对此进行方便管理的手段。 据说一个MSN只能对应150个人;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7
“六度空间/区隔”:弱联系的重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社交网站的理论基础:诸如邀请注册;“圈子” 它的社会学意义在于: 尽管网络所形成的联系似乎更多的是弱联系,但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8
人际性、非人际性与超人际性 ——CMC的三个面向
所谓“人际性”:即使通过网络也建立起类似FTF交流的人际关系来; 所谓“超人际性”:超越了FTF的效果,更为亲密和完美。 通过CMC达到亲密、团结和喜爱这些人际交流中的较高层次——强联系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9
身体隐身、情境退场 ——从FTF到CMC关键之变
匿名:身体不在场;连同身体相关的东西都隐身了; 语言不同:语言符号与副语言符号; 情境:FTF下首要的是识别情境;“场合”分前台后台。 前台是我们扮演演出角色的情境; 后台则是我们放松自己、为角色做准备的地方 从物理空间到虚拟:“消逝的地域”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0
“私下”与“公开”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1
2。非人际性:任务解决的效率 E-mail 电视视频会议等等,无疑降低了交流中人的影响力和群体内部的团结性。 降低人的影响有何益处?
对于那些不强调人际交流的各种交流形式,很可能最适合不过。 更专注于任务的解决。例如电脑会议—— 组织中人际关系及冲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高组织效率。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2
交往中的理性与情感 电脑会议通过规定出基本准则(以任务为主,协调运作,平等参与等),有效地提高了人的理性能力,它慢慢去除了传播中人的情感的成分,重点强调交流的实质并且尽量减少社会的影响力(地位,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等影响)。 ——Cubrovsky,1985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3
群体(组织)中互动时的人际关系 匿名: 传播的民主化;体现了参与的平等性
人际交流感觉最薄弱的情况下(即匿名和批评情况下),交流的结果却最好。 “通过匿名输入各自想法和观点来提高成果”,已经成为有关电脑自由讨论的焦点。 顺序: 同时可以输入各自意见; 讲话人时间不会受到限制;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4
“他是谁?”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5
组织中CMC利和弊的两面 结果: 提出了最丰富的观点并且在交流中冲突和歧义最大。
无法或很难促进交流者最终达成协议。 建议: 两个阶段:第一:非人际;第二,人际交流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6
非人际性:“交流暗示缺失” 从组织CMC回到日常微观人际交往的层面 非语言符号的缺失,影响了网络人际互动者—— 1)印象的形成;
2)对传播情境的认知 “缺乏非语言行为暗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达某种情绪,展示个性,实施控制或显示感召力,交流者享受更多的自由却较少得知对方的个性。” 从这个角度看,CMC更少社会和人的影响力。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7
“7:38:55”定律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Mehrabian Albert)提出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取决于视觉、声音和语言——
人们对于一个人的看法有高达55%的比重取决于视觉成分,也就是外表;衣装、表情、神色、姿势; 有38%取决于声音,也就是辅助表达语言的方式,如音色、语气、语调、口气,等; 只有7%取决于语言,即谈话的内容。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8
语言、副语言和关系 ——以同学的话为例 写正式文章时我往往会不自觉地想到用“雷”这个字,然后在意识到自己这个想法后被自己“雷”了一下怎么可以在写正式文书时用上网络用语呢?类似这样的情形发生时我总会想半天,想着该用哪个书面名词来代替这个网络用语,想来想去,也总是找不到最贴切的那一个词。 还有,习惯了与网上聊天,到了网下,与人说话往往也会不由自主地那样做,网聊时使用表情已经成了习惯,到了网下,没有表情,有些话都不会说了,不知道该怎样表达。 另外,网聊多了我有时会不那么尊敬年长者,因为在网聊时并不知道对方年长,是把对方当作同龄人来说话,到了网下,得知对方年长之后,那种对同辈的语气也改不过来了。 ——来自社工0641班一位同学的观察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9
3。人际性:时间积累 CMC交流者与其他交流者一样,具有强烈愿望想建立和发展社会关系。 开始:通过信息与对方结识并形成简单印象
长时间联络:不断加深对对方的了解以检验他们的最初印象; 结果:通过积累人际间的了解促进人际交流的变化,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过暂时迟了一些。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0
关键变量:对关系未来的预期 正是由于预料到未来交流的可能性,才会导致CMC区别于FTF:
在两种交流手段中,一旦人们意识到以后还有交流的可能,不论是使用电脑或是以面对面为交流手段,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 紧迫性、步调一致性、镇定自若和包容性都非常相似。 相反,如果交流者不期望未来关系得到维系,则CMC表现出不同于人际关系的特点来。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1
4。发信者;最佳化表现自我 ——超人际性:亲密关系的建立1
戈夫曼(Goffman) 社会交往是一种印象管理;任何场合都是一种展示自我的表演,“个人表演的目的是要强调他自身的某些方面而隐藏其他方面”。 CMC的两个关键点: 被减少了的传播暗示; 潜在的非同步性。 都有利于“有选择地展示自我”。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2
语言符号本身 语言行为比起非语言行为更容易控制和设计
“如果在商店或别的地方看到我不会走过来与我交谈,而通过电脑,人们很容易就与我交谈了。因为他们只知道与人交谈,而没看我长什么样。” 信息的表达比长相、性别、民族等因素更重要,但并非说这些因素不起作用。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3
“看着我的眼睛”与“读读我写的东西” “既然自我展示是通过自己写成的文字来表现,那么人们就很可能通过选择某种语调和语言来展示自己,而这一点是讲演、着装和手势无法达到的。这种高度控制的自我展示方式大大影响了交流主体。在文章中向对方所展示的‘自我’与在面对面交流中所展现的自我是大大不相同的。” 正是由于缺乏形体语言的暗示,反而更有利于交流者进行大量的思考,专注于组织信息。但也可能是欺诈、谎言或刻意打扮出的东西。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4
接收者:理想化对对方的认识 ——超人际性:亲密关系的建立2
接收者:理想化对对方的认识 ——超人际性:亲密关系的建立2 使用CMC超过了人际交流中正常情感范畴。 比面对面交流更渴望建立和发展社会关系。 接收者:理想化对对方的认识 CMC任何一种细微化的情境和性格暗示都会对印象的形成起到重大作用; 社会身份非个性化: 夸大了对对方的认识:想象性交往。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5
乐观的一面 在CMC的使用者中,尤其是从前未使用过CMC的人来说,由于人们无法看到对方的容貌以及听不到他们说话,所以人们无法由此推断对方的性格,CMC使用者也就不会受到这些性格暗示因素的限制。他们可以很好地计划一下,而且有机会做一下自我反省。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来设计所要传递的信息,而不总是在与别人进行交流,这样CMC使用者就可以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反思、选择,最后同对方传递能更好地展示自我的信息。 —— Walther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6
另一面 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的交流。我们认为它是头脑的产物,但实际上它是由身体的各部分完成的:表情的变化、声音的抑扬、身体的摇摆、手势……在互联网上,头脑尚在,但身体消隐。接收者几乎得不到有关打字者的个性和情绪的任何线索,只能猜测信息为何被发出、是什么意思和该如何回应。信任完全被抛出窗外。这是一件很冒险的事。 ——Locke,转引自:吉登斯《社会学》,95页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7
FTF人际关系的同步性 面对面交流中,人们常常需要对对方做出及时的反应,而不是专注于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 “心不在焉”——
比起从记录中读取信息,面对面的交谈需要交流者全身心参与其间: “包括深层次的心理、感知、情感投入,随着交谈的深入,这种参与更加深入,而且还要关注到人际关系中的需要。”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8
网络人际关系的非同步性 网络使用者可以决定一天何时、多长时间、参与几次到人际交流中,时间的限制放宽了。
交流者可以有时间对他们的想法深思熟虑,合理组织语言再作回答,这有利于交流质量的提高。这个交流的特点对教育界和商界的交流活动都大有益处的,即使在人际关系的交流中它也是重要的,因为回复之前有时间考虑会提高交流的质量。 ——Harasim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9
两个有趣的研究:即时Vs.延迟 1)事先写好的讲稿和即兴讲演之间: 前者更为客观,而后者更加自我为中心。
2)情侣之间:书信促进了两人的磨合、情感交流与升华;加深了爱恋。 多渠道的交流方式给想象留下很少的空间; 有人提出质疑:由于得不到及时反馈,交流中问题与回复之间的时间间隔长而信息是有情境的,都可能不利于他们对信息做出正确的诠释。——“听电影”。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30
对“超人际性”的两种质疑 其一认为,很多现实网络交流中,许多交流者并不想表现得友好,并不想表现得有能力或是传统意义上的积极关系,
——交流者所要传递的对对方的负面印象; 其二,此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往往只限于社会精英人群。即:他们很重视语言技能,而且也很擅长于此,所以往往会夸大信息交流。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31
5。网络关系的两难 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交流的难题——
身体缺席,副语言符号的缺失,情境退场,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平等、民主,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失去了那种特定的亲近感。 我们轻而易举地与陌生人建立了关系,可我们对身边的陌生人还是一如既往地陌生,无形中我们也冷落身边的人。 媒介永远只是媒介,真正的良好的关系,只能寄希望于我们心底对彼此的爱意。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32
共同在场的冲动 “共同在场使我们能够运用身体‘从不撒谎’的那个部分——眼睛,也即‘心灵的窗户’。眼睛接触本身就表明某种程度的信任和亲近;共同在场的交往者都在不断地控制身体这一敏感部位的细微运动。” 无论网络人际关系能为我们建立何种理想的关系,就网络关系而言,它终究有是“虚拟”的,是身体不在场的,其实,正如恩格斯所讲“单独关押是使人成为精神病的最好方式”,事实上我们不管现实世界如何糟糕,我们每个人都在心底怀着彼此接近的冲动。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