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能力单元八 心血管系统 8-1 心 脏 8-2 血 管 8-3 血 液 8-4 心血管生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能力单元八 心血管系统 8-1 心 脏 8-2 血 管 8-3 血 液 8-4 心血管生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能力单元八 心血管系统 8-1 心 脏 8-2 血 管 8-3 血 液 8-4 心血管生理

2 8-1 心 脏

3 一、心脏的形态和位置 各种动物的心脏从外表看都近似一个倒圆锥体,锥底朝向前上方,称为心基,有大血管进出;锥尖朝向后下方称心尖;前缘稍凸,后缘平直。靠近心基处有环绕心脏的冠状沟把心脏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冠状沟的下面右前方有窦下室间沟(右纵沟),左后方有对应的圆锥旁室间沟(左纵沟),相当于室中隔的附着部。两沟的右前方为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前缘,左后方为左心室,构成心脏的后缘,心脏呈右前左后状态,冠状沟和室间沟容纳有冠状血管和脂肪。

4 一、心脏的形态和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纵膈中的两肺之间,略偏左侧并稍向前倾。牛的心脏位于第3-6肋骨之间,心基位于肩关节水平线上,心尖在膈的前方约2-5cm或正对第6肋骨,距胸骨约2cm处。猪心位于第2-5肋间,心尖位于第7肋骨和肋软骨的连结处。马心位于第3~6肋间,心基最高点与第一肋骨中点水平线相对,心尖达第6肋骨远端距胸骨1cm处。

5 二、心脏的内部结构 (一)心腔的构造 心脏的内腔借房中隔和室中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而每一部分又都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心房和心室之间以房室口相连通。因此,心腔可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四个腔。 右心房构成心基的右前上部,由静脉窦和右心耳两部分构成。心耳是房侧壁突出形成的锥形盲囊;静脉窦为静脉入口部,前方有前腔静脉入口,后方有后腔静脉入口,二者之间有奇静脉入口。左心房下部有右房室口,通右心室。在靠近后腔静脉入口处的房中隔上,有卵圆窝。

6 二、心脏的内部结构 (一)心腔的构造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之下,心的右前部,下端不到心尖。入口为右房室口,由弹性纤维环围成,在纤维环上附着三片三角形的瓣膜,称为三尖瓣,瓣膜的游离缘朝向心室,并有腱索连接到心室壁的乳头肌上,防止关闭时过度翻转。右心室的出口为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在肺动脉口周围的纤维环上有三个袋口朝向肺动脉的半月状瓣膜,称为肺动脉瓣。 左心房位于心基的左后部,其构造与右心房相似。也由心耳和静脉窦构成,在静脉窦的上壁和后壁有7-8条肺静脉的入口,心房的下部有左房室口与左心室相通。

7 二、心脏的内部结构 (一)心腔的构造 左心室位于左心房下方,心的左后部,较右心室狭长,下端到达心尖。其构造近似右心室。入口为左房室口,口上有两个大的瓣膜,称为二尖瓣,瓣膜的游离缘朝向心室,并有腱索与心室壁的乳头肌相连。在房室口的前上方有主动脉口通主动脉,其周围亦有三个半月状瓣,附着在主动脉口的纤维环上,袋口朝向主动脉。

8 二、心脏的内部结构 (二)心壁的构造 心壁分三层,由表及里分别称为心外膜、心肌和心内膜。心外膜实际上是心包膜的脏层浆膜,表面光滑,湿润,紧贴于心肌表面。心肌由心肌细胞构成,呈红褐色。心肌被房室口的纤维环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肌系,即心房肌和心室肌以保证心房和心室交替收缩和舒张。其中心室肌比心房肌要厚,而左心室肌最厚,可达右心室肌的2-3倍。心内膜薄而光滑,紧贴心肌内表面,可延续为血管内膜并在房室口处打褶形成房室瓣。 (三)心脏的血管 心脏本身的血管是营养血管,包括冠状动脉和心静脉。冠状动脉由主动脉基部分出,分别行走于左右冠状沟和室间沟内,称为左、右冠状动脉,并分支于心房和心室壁内,在心肌内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最后汇集成心静脉返回右心房。

9 二、心脏的内部结构 (四)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中除具有收缩机能的心肌细胞外,尚有;些特殊分化的细胞,可自动地产生兴奋,并进行传导,从而使心脏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称为自律细胞。这些自律细胞,组成了心脏的传导系统。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一结间束一房室结一房室束一浦金野氏纤维。其中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为心正常功能的起博点,心脏的起博总是从窦房结开始,沿上述顺序依次传播,从而引起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 窦房结位于前腔静脉口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下。房室结位于房中隔右房侧的心内膜下,冠状窦的前下方。结间束分三支沿房中隔,两心房壁从窦房结到房室结。房室束沿室中隔下行并分左、右两支分布到左、右心室内表面,再分成许多细小的分支称为浦金野氏纤维,与普通心肌细胞相连。

10 三、心包 心包是包围心脏的纤维浆膜囊,分脏层和壁层。脏层即心外膜,在心基处向外折转而成壁层,二者之间的腔隙称心包腔,内有少量滑液,称心包液,起润滑作用。壁层下部构成心包韧带与胸骨相连。

11 8-2 血 管

12 一、血管的种类和构造 (一)动脉 凡是输送血液出心脏的血管称为动脉。
动脉的特点是管壁厚,富弹性,管腔空虚时不塌陷,血管破裂时,血液呈喷射状流出。 其管壁分为三层:外层为结缔组织构成,称为外膜;内层由内皮细胞、薄层胶质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称为内膜;中层由平滑肌、弹性纤维和胶质纤维组成,称为中膜。 由于动脉口径大小差异很大,所以其结构中各种组织之间的比例也有很大差别。其中大动脉管壁以弹性纤维为主,因而具有较大弹性,可以承受心脏射血时的巨大压力,使血压不致过度升高,且能将心脏射出的血液变成连续的血流。从中动脉到小动脉,管壁弹性纤维逐渐减少,平滑肌逐渐增加,到小动脉时则以平滑肌为主。

13 一、血管的种类和构造 (二)静脉 凡是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称为静脉。其构造与动脉相似,也分三层,但中膜很薄,弹性纤维不发达,外膜较厚。静脉管壁薄,易塌陷,比同名动脉口径大,出血时不喷射,大部分静脉特别是分布在四肢的静脉,内膜折叠成成对的半月状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 (三)毛细血管 是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短而密,互相吻合成网。管壁非常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最小的毛细血管管壁甚至仅由1-2个内皮细胞围成。管壁具有很大的通透性,是血液和组织间液及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素有交换血管或营养血管之称。另外,位于肝、脾、骨髓等处的毛细血管,管腔大而不规则,能容纳较多的血液。有些内皮细胞还具有吞噬能力,这种毛细血管称为血窦。血窦内血流缓慢,有利于吞噬作用的发挥。

14 二、血管在全身的分布 (一)大、小循环的概念
体内的血液循环以心脏为中心可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血液从右心室冲开肺动脉瓣,经肺动脉口压人肺动脉,经肺动脉进入肺脏的毛细血管网,而后汇集成肺静脉(牛为6条、马为7-8条)返回左心房。这个循环途径称为小循环(肺循环)。另一个是血液从左心室压开主动脉瓣,通过主动脉口进入主动脉,通过主动脉的分支进入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而后汇集成前腔静脉和后腔静脉,分别进入右心房。这段循环途径称为大循环(体循环)。

15 二、血管在全身的分布 (二)大循环血管在全身的分布 1.血管的分布规律及命名原则
(1)血管的分布全身无处不有。基本规律是体现机体的单轴性和两侧对称性。其主干位于脊柱的腹侧且与之平行,而分出的侧支往往对称地分布于左右两侧。如四肢的血管左右非常对称且基本同名。 (2)动脉和静脉血管都表现为近心端粗大,远心端细小。如动脉中以主动脉口径为最大,管壁最厚,随着分支,越分越细小。静脉则以前腔静脉和后腔静脉口径最大,远心端则是越远越细小。

16 二、血管在全身的分布 (二)大循环血管在全身的分布 1.血管的分布规律及命名原则
(3)血管的名称基本上以血管所处的位置、走向、分布命名。如臂动脉、股动脉、正中动脉、颈总动脉等都是根据位置确定的名称。离开了原来位置的血管,则很难确认其名称。 (4)动脉、静脉和神经常伴行,在伴行处,三者的名称相同。 (5)动脉血管的主干,多位于四肢内侧、关节屈面、脊柱腹侧,位置较深,不易受到外界损伤。而静脉血管除大的主干可与动脉伴行外,尚有许多位于皮下、肌间等易受到挤压处,这些静脉无动脉伴行,但静脉管内有静脉瓣膜,以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

17 二、血管在全身的分布 (二)大循环血管在全身的分布 1.血管的分布规律及命名原则
(6)侧支和侧副支 动脉血管的主干,常可分出侧支,分布到附近的器官。有些主干分出的侧支常与主干平行,其末端与主干侧支相吻合,形成侧副循环。这种结构可使血液通过侧副支再回流到主干中,当主干血流障碍时,侧副支可代替主干供应相应区域的血液。静脉血管的侧副支循环更丰富,以保证血液的正常返回。 (7)吻合 相邻的血管之间借助于分支互相连通,称为吻合。吻合支有平衡血压、调节和转变血流方向、保证该器官血液供应的作用。如四肢的终动脉弓。 (8)在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血管壁上,有各种理化感受器,可感知血液的理化变化,而后通过神经不断调节机体内环境的恒定。

18 二、血管在全身的分布 (二)大循环血管在全身的分布 2.大循环全身动脉的分布
大循环的主干动脉是主动脉。起自左心室的主动脉口,其根部膨大,先分出左右冠状动脉到心肌。而后开始向后上方弯曲形成主动脉弓。从主动脉弓根部向前分出臂头动脉总于,再多次分支到两前肢、颈部和头部的各组织器官。主动脉弓向后沿脊柱腹侧延续为胸主动脉,分出侧支到支气管、食管、胸壁等组织器官。主干继续后行,穿过膈的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由此分支到腹腔、腹壁、骨盆腔、两后肢等各处的组织器官。

19 三、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特有器官是胎盘,胎盘借脐带和胎儿连接起来。脐带内有两条脐动脉,两条(牛)或一条(猪、马)脐静脉。 脐动脉是由髂内动脉(牛)或阴部内动脉(马)分出;沿膀胱侧韧带伸向脐孔,经脐带而进入胎盘,在胎盘上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与母体子宫黏膜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即将胎儿代谢中的废物交给母体,并从母体接受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后的毛细血管汇集成脐静脉,经脐带进入胎儿腹腔,与门静脉相连接人肝。而后通过肝静脉出肝脏进入后腔静脉。因此,胎儿的后腔静脉血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20 三、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二)心脏的房中膈上有一卵圆孔,沟通左心房和右心房。在卵圆孔上有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右心房流伺左心房。
(三)在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有一条短的动脉导管,可使肺动脉的大部分血液直接流向主动脉,进而直接流向胎儿的全身。

21 三、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四)胎儿血流循环的血液大部分呈现为混合血,但混合的程度不同。首先由于脐静脉最后连通在后腔静脉上,而后腔静脉血进入右心房后,大部分又通过卵圆孔进入了左心房一左心室一主动脉,而小部分血虽然进入了右心室一肺动脉,但这时因胎儿的肺并未进行呼吸活动,所以仍有一部分通过动脉导管进入主动脉,主动脉的血液则大部分到头颈部和两前肢。所以到肝、头颈部和两前肢的血液含氧和营养物较多;通过物质交换后经前腔静脉返回右心房。这部分血液大部分经右房室口进入右心室,再进人肺动脉,通过动脉导管入主动脉到身体的后半部,并经脐动脉到胎盘。所以,到后半部和肺的血液,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少。 (五)胎儿出生后,随着胎儿脐带中断,呼吸的出现,脐动脉立刻闭塞,逐渐形成膀胱圆韧带;脐静脉也闭塞、萎缩形成肝圆韧带;动脉导管封闭形成动脉导管索;卵圆孔封闭为卵圆窝,从而使心脏左右两半部分分开,大小循环血液不再混合。

22 8-3 血 液

23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液体成份(血浆)和有形成份(血细胞和血小板)共同组成,二者合起来称为全血。如果将血液采出后置人试管中,并加入抗凝血剂(草酸钾或枸椽酸钠)用离心机离心沉淀或垂直存放在试管架上数小时后,即可见血液分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称血浆 下层为深红色的红细胞层;在红细胞层的表面上,可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即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有形成份之间在容积上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血细胞比容。 如果血液流出血管后,不用抗凝血剂处理,几分钟后即可见到血液凝聚成胶冻状的血块,而后逐渐缩小,渗出一些淡黄色的清液,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因为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参与血凝而人血块中。

24 二、血液的有形成分 血液是由液体成份(血浆)和有形成份(血细胞和血小板)共同组成,二者合起来称为全血。如果将血液采出后置人试管中,并加入抗凝血剂(草酸钾或枸椽酸钠)用离心机离心沉淀或垂直存放在试管架上数小时后,即可见血液分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称血浆 下层为深红色的红细胞层;在红细胞层的表面上,可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即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有形成份之间在容积上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血细胞比容。 如果血液流出血管后,不用抗凝血剂处理,几分钟后即可见到血液凝聚成胶冻状的血块,而后逐渐缩小,渗出一些淡黄色的清液,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因为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参与血凝而人血块中。

25 二、血液的有形成分 (一)红细胞 哺乳动物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无核,呈双面凹的圆盘状,像汽车轮胎,内面布满网状支架,支架间充满了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1个分子的珠蛋白和4个分子的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约占红细胞干物质的90%,由于它的存在而使单个红细胞呈现黄绿色,多个红细胞迭合后则呈红色。临床上把每百毫升血液的血红蛋白克数又称为血色素克数。黄牛为9.10、水牛8.30、绵羊11.60,山羊重0.70、猪10.00、马13.60。红细胞的机能实际上即是血红蛋白的机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因它很易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和分离。但如遇到氧化剂(亚硝酸盐、氰化物等)、某些药物(乙酰苯胺、磺胺)和一氧化碳,这些物质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更强,更易发生结合反应,使血红蛋白失去运氧的功能,而使机体中毒。

26 二、血液的有形成分 (二)白细胞 白细胞是五色而有核的球形细胞,其体积比红细胞大,但质量却较轻。按其形态差异可将其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胞质内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的(主要为溶酶体),称粒性白细胞,(简称粒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另一类是细胞质内无特殊染色颗粒的,称无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7 二、血液的有形成分 (二)白细胞 1.嗜中性粒细胞 是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胞质中有许多细小而分布均匀的特殊颗粒(山羊更明显),可被酸性和碱性染料同时着色,故称为中性颗粒。用瑞特氏染色时可染成浅红色,颗粒内含有多种酶。细胞核染成兰紫色,核的形状随其本身发育程度而不同,分为幼稚型、杆核型和分叶型三种。幼龄阶段呈肾形、豆形,中龄阶段呈杆状,后期有2-5个叶,年龄越老,核的分叶越多,一般可分三叶,叶间有细丝相连。 2.嗜酸性粒细胞 数量较少,体积比中性粒细胞稍大,胞质内有粗大的嗜酸性颗性,瑞氏染色呈明亮的桔红色,胞核常分为两叶。

28 二、血液的有形成分 (二)白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是数量最少的一种。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染成紫蓝色。胞核为不规则的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且常被嗜碱性颗粒所掩盖,故核的界限不清。 4.单核细胞 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胞质较多呈弱碱性,常染成浅灰蓝色。在有的胞质内可见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呈紫红色。胞核常偏位,形态多样,呈卵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等。牛和马的常为分叶形,着色较浅,呈淡紫色 。 5.淋巴细胞 是血细胞中比较多的一种。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在血中常见的是小淋巴细胞,胞核较大,呈圆形或肾形,深蓝或蓝紫色,胞质较少,仅围绕胞核周围形成蓝色的一薄层。

29 二、血液的有形成分 (三)血小板 血小板是一种无色,呈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无细胞核,是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碎片。主要机能为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当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时,血小板释放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使血管平滑肌收缩,有利于止血;另外,还释放出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促进血液凝固。近十几年来,科学研究又开始认识到血小板还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可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如血小板对纤维蛋白的溶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作用。对修复毛细血管的内皮有重要作用等。

30 二、血液的有形成分 各种家畜血细胞的数量及白细胞的分类 畜别 红细胞 幼稚型 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 直径(μm) 每立方毫米血中数量(百万)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杆核型 分叶核型 5.1 6.0 8200 1.5 25.0 7.0 0.7 54.3 山羊 4.1 14.4 9600 1.4 47.8 2.0 0.8 42.0 绵羊 5.0 9.0 1.2 33.0 4.5 0.6 57.7 3.0 6.2 14800 40.0 4.0 48.0 2.1 5.6 8.5 8500 48.4 5.3 6.5 8000 2.5 25.3 8.3 0.5 59.4

31 三、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其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干物质(溶质)约占8%-10%。溶质中含量最大的.是血浆蛋白质,约占血浆总量的6%-8%,无机盐的含量约占0.9%,其余的绝大部分是非蛋白质有机物(包括含氮的和不含氮的两类)约占1%-2%。

32 三、血浆 (一)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约占血浆总量的6%-8%。包括清(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种。其中以清蛋白最多,球蛋白次之,纤维蛋白原最少。血浆蛋白①可形成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对调节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起重要的作用。②血浆蛋白还能与其他物质如游离脂肪酸、维生素、类固醇类激素、胆色素和某些金属离子等结合。增强其水溶性,有利于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的运输。③血浆蛋白可形成蛋白类缓冲对,协助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④有些球蛋白含有大量的抗体,可对某些疾病产生一定的对抗作用。如丁—球蛋白和部分β—球蛋白就被称为免疫球蛋白(简称1g)。⑤纤维蛋白原是止血和血凝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33 三、血浆 (二)血糖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约为0.06%-0.16%。
(二)血糖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约为0.06%-0.16%。 (三)血脂 血液中的脂肪为0.1%-0.2%,多以中性脂肪 的形式存在,部分呈磷脂、胆固醇和胆固醇脂的形式存在。 (四)血浆中无机盐的含量约为0.8%-0.9%,均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血液中, 如Na+、K+、Ca2+、mg2+、C1-、HCO-3、HPO42-等,它们对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血浆中的维生素、激素、酶等物质虽然含量甚微,但对机体的代谢及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作用。而另外一些代谢产物如尿酸、尿素、氨、胆色素等却需依靠血液运输到排泄系统而排出,一旦排泄障碍也会使机体患病。

34 三、血浆 (六)血浆的理化特性 1.血浆渗透压 溶剂透过半透膜向溶质方向单方面扩散的过程称为渗透。如把萝卜浸泡在盐水中,萝卜外的水分会增加,萝卜会减小。这种现象称为水的渗透,渗透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量的多少,称为渗透压。溶质颗粒越多(渗透压越高),它吸引水分的能力即越高。血浆的渗透压是相对恒定的,决定血浆渗透压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血浆中所溶解的无机盐和葡萄糖等晶体物所形成的渗透压,称晶体渗透压;另一个是由血浆中的蛋白质等胶体物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胶体渗透压,二者合起来共同构成血浆的渗透压。

35 三、血浆 (六)血浆的理化特性 2.血浆酸碱度 血液的酸碱度总是维持弱碱性。因为体内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特别是酶系统的活性,都要求一定的酸碱度,过酸或过碱都可导致这些生理过程失调,临床上称为酸中毒或碱中毒。 酸碱度用pH来表示。血液的平均pH:牛7.50、猪7.47、绵羊7.49、马7.40、鸡7.54。其变动范围很小,一般变化幅度不超过±0.05。

36 四、血液凝固 血液从血管流出后,很快即会形成胶冻状的固体,这种现象:称为血凝。血凝是因为血液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呈丝状有黏性纤维蛋白,它纵横交错,把血细胞网罗在一起,形成固态的血凝块。血凝是机体的重要保护机能之一。 各种家畜血凝发生所需的时间略有差异:牛6.5min、羊2.5min、猪3.5min、马11.5min。

37 四、血液凝固 血凝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的连锁性生化反应,大体上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不是一种单纯物质,而是由多种凝血因子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复合物。当组织受到损伤(外源性系统)或血管内皮损伤(内源性系统)时,就会使体内原来存在的一些没有活性的组织因子和接触因子被激活,这些因子进一步活化凝血因子,在Ca2+的参与下,即可使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38 四、血液凝固 第二步: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血浆中有肝脏生成的没有活性的凝血酶原,当凝血酶原激活物出现后,即可在Ca2+的参与下,催化凝血酶原成为有活性的凝血酶。 第三步: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血酶出现后,即可在Ca2+参与下,使纤维蛋白原(溶解献态)转化为非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

39 四、血液凝固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一般不易发生血液凝固。这是因为一方面心血管系统内皮光滑,上述过程不易发生;另一方面血浆中还孵在一些抗凝血物质,如肝素,可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抑制血小板粘着、聚集,影响血小板内凝血因子的释放。如果血液在心血管中由于纤维蛋白的出现而产生了血凝过程时,血浆中存在的纤维蛋白溶解酶也往往被激活,迅速将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不再凝固,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40 五、血量 家畜的血液总量,一般可按体重的百分比计算:牛8.0%、猪4.6%、马10.0%。一般瘦型的比肥胖型的多,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多。这些血液在安静时并不全部参加血液循环,总有一部分交替贮存于脾、肝、皮肤的毛细血管等处。这些具有贮存血液机能的脏器或部位称为血库,其贮存的血量大约为总血量的8%~10%。这些血液在机体剧烈活动或大失血时会迅速放出参加血液循环。因此家畜一次性失血如果不超过10%,对健康无影响。因失血而损失的水分、无机盐等在1~2h内,可由细胞间液得到补充;血浆蛋白可由肝脏在几天内加速合成而补足;血细胞一方面由血库补充,另一方面也可由骨髓加速生产,约经一个月完全恢复。但如果一次性失血超过20%,机体生命活动会受到影响;短时间内失血超过30%,可能危及生命。

41 六、血液的主要机能 (一)运输作用 这是血液的主要机能。可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各组织细胞,同时将代谢产物运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血液还可运输激素,以实现体液调节。 (二)调节作用 通过细胞内液、组织间液的不断交换及循环运输,可调节内环境(体温、pH、渗透压、离子浓度等)的相对恒定。 (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液中的白细胞可吞噬消灭病原体;抗体可参与免疫;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等参与血凝;因而血液对机体又有重要的防御和保护作用。

42 8-4 心血管生理

43 一、心脏生理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1.自动节律性
心脏在没有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在若干时间内仍能维持有节奏的跳动,这一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自动节律性的产生,来源于心脏的自动传导系统。因为,正常情况下,心房肌和心室肌没有自动节律性,它们必须在自律细胞的控制下,进行有节律的活动。而自律细胞中又以窦房结处的自动节律性为最高,其他的依次降低,因而每次的心跳兴奋,总是从窦房结开始,顺序沿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浦金野氏纤维进行传播,导致整个心房肌、心室肌的顺序收缩。

44 一、心脏生理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传导性
是指心肌细胞的兴奋沿细胞膜向外传播的特性。正常时窦房结产生的兴奋,可沿着结间束与心房肌迅速传至左、右心房,引起左、右心房收缩。同时兴奋还沿结间束传至房室结,经短暂的延搁,再沿房室束和浦金野氏纤维传到心室肌,使左、右心室收缩。兴奋传至房室结处速度变慢,并有短暂延搁的原因是这里的纤维特别细小,且交织成网。这种延搁使得心室的收缩稍迟于心房,有利于心房内的血液充分流入心室,使心室收缩时有足够的血液射出。

45 一、心脏生理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3.心肌的兴奋性和收缩性
心肌对适宜刺激(一定的强度和一定的作用时间)产生反应的能力,称兴奋性。心肌兴奋的表现是肌纤维收缩,称为收缩性。当心肌兴奋时,它的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当心肌处于收缩期时,兴奋性极度降低,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产生反应,这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当心肌开始舒张时,兴奋性逐渐恢复,这时,对弱刺激不产生反应,但对较强的刺激可以发生反应,称为相对不应期。

46 (二)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一、心脏生理 (二)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1.心脏活动的规律 每个心动周期中,心脏各部分的活动,又遵循一定的规律,有严格的顺序性,每次心跳都按这个顺序依次进行,可分为三个时期: (1)心房收缩期 左、右心房基本上同时收缩,两心室处于舒张状态。 (2)心室收缩期 左、右心室收缩,两心房已收缩完毕,进入舒张状态。 (3)间歇期 心室已收缩完毕,进入舒张状态,而心房仍然保持舒张状态。

47 一、心脏生理 (二)心动周期 2.心脏的射血过程
每一个心动周期心脏即向血管射血一次。这个射血过程的完成与心房、心室不同时期的腔内压变化、瓣膜开闭及血流情况息息相关。 (1)心房收缩期 这个时期正处于间歇期末,心室的压力低于心房的压力,房室瓣仍然处于开放状态,所以心房收缩时,房内压升高,血液即可通过开放的房室瓣进人心室,使心室内的血液更加充盈。

48 一、心脏生理 (二)心动周期 2.心脏的射血过程
(2)心室收缩期 心房收缩后,与心房舒张的同时,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逐渐升高,当超过房内压时,可将房室瓣关闭,使血液不能逆流回心房。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继续升高,当超过主动脉和肺动脉内压力时,即可冲开动脉瓣,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内。 心室收缩时,心房已处于舒张期,可吸引静脉血液流入心房。 (3)间歇期 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急剧下降,低于动脉内压时,动脉瓣立即关闭,防止血液逆流回心室。而后心室内压继续下降至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吸引心房血液流入心室。为下一个心动周期做好了准备。

49 一、心脏生理 (三)心音和心率 1.心音 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瓣膜的关闭,心肌收缩引起的血流振荡而产生的声音称为心音。通常在胸壁的心区可听到两个性质不同的声音,即“通一塔”两个音,分别称为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第一心音:出现于心室收缩期,,因而又叫心缩音。声音特点表现为音调低而持续时间长。它的产生是由于房室瓣关闭,瓣膜腱索颤动以及血流急剧冲击动脉管壁,引起管壁振动而形成的。 第二心音:出现于心室的舒张期,因而又叫心舒音。声音特点表现为音调高而持续时间短。是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而形成的。

50 一、心脏生理 (三)心音和心率 2.心率 家畜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称为心率。心率可随机体的机能状况发生一定范围的变化。同时,不同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所处的环境、地域等都对心率有影响。一般表 现为基础代谢高者,心率稍高。如幼龄、雄性、妊娠母畜、小动物等心率都要稍高,而运动剧烈、惊恐等情绪紧张时,心率也要加快。各种健康家畜安静时的平均心率为: 黄牛:60-80次/min 水牛:30-50次/min 羊: 次/min 猪: 次/min 马: 次/min

51 一、心脏生理 (四)心输出量 心室收缩时射入血管的血量称为心输出量。左心室和右心室每次收缩时射入血管的血量基本相等。它反映了心脏工作的效率。
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 每个心室每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每分钟每个心室排出的血量之和称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一般指每分输出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52 一、心脏生理 (四)心输出量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决定心输出量的因素是每搏输出量和心率。而决定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是静脉回流量和心室肌的收缩力。 一般情况下,静脉血回流量越多,心室肌收缩力加大,都可增加每搏输出量。反之,则减少每搏输出量。如大出血、严重脱水或休克时,均可因静脉血回流量减少而使每搏输出量降低。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加强心脏的收缩力,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如剧烈运动、奔跑、使役时,一般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心输出量,但如果心率过快,使心室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输出量也明显减少。

53 二、血管生理 (一)动脉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称为血压。由于血管的不同,血压可分为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血压。动脉血压最高,毛细血管血压次之,静脉血压最低。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它是由心脏收缩和血管的弹性回缩构成的。所以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表现先升后降。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可升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缩压),当心室舒张时,血压可下降到最低值,称为舒张压(心舒压)。

54 二、血管生理 (二)脉搏 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收缩时,血液涌入动脉血管,使血管扩张,而当心室舒张时,血管可借弹性回缩力而恢复原状,从而造成动脉血管随着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发生节律性的起伏波动,这种动脉管壁的周期性起伏称动脉脉搏,简称脉搏。它起始于主动脉,借血液和动脉管壁的传递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作波形扩布,称为脉搏波。脉搏波运行到小动脉末端时,因沿途的阻力而逐渐消失。由于脉搏是心搏动和动脉管壁的弹性所产生,所以检查脉搏的性质,不但反映了心率、心动周期的节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脉搏的幅度、硬度、频率等性质的变化,反映整个循环系统的机能状况。所以,检查脉搏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5 二、血管生理 (三)静脉血回流的因素 静脉血管的主要作用即是输送血液流回右心房。促使其回流的因素有:
1.血压差促使血液回流。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后,尽管由于大部分 能量用于克服血管外周阻力而消耗,但仍可使远心段静脉维持 Pa的血压,并依次向近心段降低,到腔静脉时,仅为666.61Pa,维持了一个666.61~ Pa的血压差(血压梯度),这个血压差可促使血液逐渐向心脏方向流动。

56 二、血管生理 2.肌肉收缩和静脉瓣的作用。静脉大量地存在于皮下和肌肉之间,而且这些部位的静脉中都有成对的静脉瓣,这些静脉瓣有阻挡血液向远心段静脉逆流的作用。当肌肉收缩时,迫使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当肌肉舒张时,静脉瓣阻止血液逆流。这样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就象水泵一样推动静脉血向右心室流动。 3.胸腔和心腔的吸引作用 当吸气时,胸腔扩张,胸内压降低,腔静脉扩张,使腔静脉血压接近于零,甚至形成负值。心房舒张时,心房压力也很低,相对于远心段血压形成很大的负压,对静脉血回流也有抽吸作用。

57 二、血管生理 (四)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肉眼已不能分辨),是完成物质交换的部位。它包括小动脉、中间小动脉(末端小动脉)、前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小静脉和动静脉吻合支。小动脉可看做是微循环这个功能单位的“总开关”。

58 二、血管生理 (四)微循环 微循环内的血液可以通过三条途径由小动脉流向小静脉。
1.营养通路 血液流经小动脉→中间小动脉→前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网而回到小静脉的通路,称为营养通路。这条通路由于路程长,阻力大,血流缓慢,而且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管道又呈网状分布,与组织细胞有广泛的接触面积,所以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59 二、血管生理 (四)微循环 2.直捷通路 血液经小动脉、中间小动脉和由中间小动脉分支的毛细血管而回到小静脉。这一通路血流迅速,流经区域小,因而在物质交换上意义不大。当局部组织处于安静状态时,血液大部分经此路回流。 3.动静脉短路 血液不经过毛细血管,直接经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吻合支而回流到静脉。主要作用是调节血液在全身各处的循环量,缩短循环路径,减少外周阻力,使血液尽快回流心脏,以供应机体其他部位所需。所以这条通路常处于封闭状态,只有在需要时才开放。

60 二、血管生理 (五)组织液 存在于血管外组织细胞间隙中的液体,称为组织液(细胞间液)。它构成了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与气体交换的必须环境。 组织液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不会因重力作用而流至身体的低垂部位,同时也无法用注射器抽出。组织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但蛋白成分较少。

61 二、血管生理 (五)组织液 存在于血管外组织细胞间隙中的液体,称为组织液(细胞间液)。它构成了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与气体交换的必须环境。 组织液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不会因重力作用而流至身体的低垂部位,同时也无法用注射器抽出。组织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但蛋白成分较少。

62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
⑴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l~5胸段的中间外侧柱内,其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它能激活节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型胆碱能受体。 ⑵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中。这些节前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在不同的动物中有种间差异。

63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2.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 (1)延髓心血管中枢
一般认为,延髓心血管中枢至少可包括以下四个部位的神经元:①缩血管区引起交感缩血管神经正常的紧张性活动的延髓心血管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延髓头端的腹外侧部,称为C1区。 ②舒血管区位于延髓尾端腹外侧部Al区(即在Cl区的尾端)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在兴奋时可抑制C1区神经元的活动,导致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血管舒张。 ③传入神经接替站延髓孤束核的神经元接受由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和心脏感受器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的信息,然后发出纤维至延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神经元,继而影响心血管活动。 ④心抑制区心迷走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64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2.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
(2)高位心血管中枢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大脑和小脑中也都存在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它们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所起的作用较延髓心血管中枢更加高级,表现为对心血管活动和机体其他功能之间的复杂的整合。

65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主要感受血压变化对血管壁产生的牵张刺激,常称为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反射是负反馈调节机制。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可感受血液中的化学变化并发放神经冲动,称之为化学感受器。由该感受器发放神经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活动,称为化学感受器反射。当血液中出现缺氧、CO2分压升高和H+浓度增加时,上述感受器即发放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进入延髓,并在孤束核交换神经元。

66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3)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心房、心室和肺循环的大血管壁存在着许多感受器,总称为心肺感受器。其中主要有牵张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当心房、心室或肺循环的大血管内压力升高时,或因血容量增大而使心脏或血管壁受到牵张时,心肺感受器可产生兴奋 (4)躯体感受器和其它内脏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刺激躯体传入神经时可以引起各种心血管反射。反射的效应取决于感受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和频率等。用中低等强度的低频电脉冲刺激骨骼肌传入神经,常可引起降血压效应;而用高强度高频率电刺激皮肤传入神经,则常引起升血压效应。

67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是指血液和组织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对心血管活动所产生的调节作用。按化学物质的作用范围,可分为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两大类。 1.全身性体液调节 (1)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3)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经轴突输送到垂体后叶, 再释放入血。此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血压调节。只在机体严重失血时,才产生一定的缩血管作用,使血压上升。

68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1)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激肽释放酶是体内的一类蛋白酶,可使某些蛋白质底物-激肽原分解为激肽。激肽具有舒血管活性,可参与对血压和局部组织血流的调节。 (2)组胺是由组氨酸在脱胺酶的作用下生成的。许多组织,特别是皮肤、肺和肠粘膜组织的肥大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组胺。当组织受到损伤或发生炎症以及过敏反应时,均可释放组胺。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局部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管壁的内皮细胞收缩,彼此分开,使内皮细胞间的裂隙扩大,血管壁的通透性明显增加,导致局部组织水肿。

69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3)前列腺素各种前列腺素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前列腺素E2具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前列腺素F2则使静脉收缩。前列环素是在血管组织中合成的一种前列腺素,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 (4)阿片肽β内啡肽神经元在大脑基底部和脑干孤束核等均有分布,其轴突投射到其它脑区,所释放的β内啡肽和来自血浆的β内啡肽,作用于某些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核团,使交感神经活动受到抑制,心迷走神经活动加强,导致血压降低。血浆中的阿片肽还可作用于血管壁上的阿片受体,使血管舒张。 (5)心钠素心钠素是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类多肽。心钠素可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也可使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故心输出量减少。


Download ppt "能力单元八 心血管系统 8-1 心 脏 8-2 血 管 8-3 血 液 8-4 心血管生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