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现代文阅读备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现代文阅读备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现代文阅读备考

2 一、新课标高考现代文阅读有哪些变化? (一)文本体裁 倒推十年,甚至更长 ……散文一枝独秀——重点。
新课标《考试大纲》 ①文学类文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 ②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等。 —2011(42套) 文学类文本——小说21篇,散文21篇; 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报道、特写、访谈)和科普类文章。(人物传记15篇,新闻类5篇,科普类文章2篇,江苏卷还出现了4篇论述类文本。)

3 2007—2011年全国课标卷现代文阅读文本统计表 课标卷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年份 体裁 题目 作者 2007 小说
《林冲见差拔》 施耐庵 传记 《叶圣陶在四川》 2008 《二十年后》 欧·亨利 《盛怀宣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2009 《孕妇和牛》 铁凝 《寻找教育的曙光》 (陶行知) 2010 《保护人》 莫泊桑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2011 《血的故事》 林海音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

4 结论: 文体超级稳定——小说、人物传记 小说——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人物传记——国内人物,不同历史时期,涉及教育、科学、艺术等不同领域。 “稳”——备考重点也应该从散文转移到小说和传记上来。因为体裁变了,相应的设题角度也会有所变化……

5 (二)考查形式 最大的变化:选考。 这就要求——对两类文本进行有效训练的同时,还要指导选考,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两个文本的难易程度迅速做出判定和选择,以便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成绩。 题型:五选二的客观题和探究题。 全国课标卷设四道题:一道五选二的客观题(5分),两道简答题(各6分),一道探究题(8分),共计25分。五年来稳定不变。

6 (三)考查重点 总体变化: 随着选考的出现,文体由散文变为小说和传记;出现五选二的客观题和探究题;含义题退出历史舞台,概括要点和作用题依然强势 小说or传记简答题 散文常见题型 ①含义题 ②作用题 ③概括要点题 ④表达技巧题 ⑤主旨观点题 ⑥篇章构思题 ⑦语言特色题 选择题 探究题

7 二、现代文阅读备考的两个着力点 1、提高效率,增强两种意识
(一)文本意识 ①“到什么山什么歌”——注意文本不同特点,根据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各自特点确定阅读重点。 ② “尊重并利用原文”——回答问题时要立足文本,即尽量使用(整合或转换)文本中的词句回答问题。 ③“一切向中心看齐”——要注意试题与文本主旨的关联性,即在准确把握文本主旨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8 (二)索隐意识 ①“读隐”——要通过认真阅读文本,弄清楚作者的言外之意,筛选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包括作者的褒贬、情感;人物言行等所反映出来的性格、思想;事件所蕴含的哲理等; ②“审明”——要通过认真审题,弄清楚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努力将题干的限制内容变成解题的提示。

9 2、化繁为简,注重四个问题 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把握命题重点。 归纳整理各地高考试题的设问角度,就不难发现,尽管测试题目的具体表述各不相同,但是大致不会超出: ① “写了什么” ——内容 ② “为什么写” ——主旨 ③ “怎么写的”——手法和技巧 ④ “写得好不好”——鉴赏和评价

10 如果教师在备考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以上两种意识,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四个问题,它必将成为学生解答现代文的拐杖。
① “写了什么?” ② “为什么写?” ③ “怎么写的?” ④ “写得好不好?” (一)文本意识 (二)索隐意识 如果教师在备考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以上两种意识,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四个问题,它必将成为学生解答现代文的拐杖。 指导思想……扎实地操作训练……

11 规范训练 三、规范训练——现代文阅读备考的核心 学生考情分析:
一看也懂,一答必丢,偶尔做对得了满分,自我评价是纯属巧合。 事实上,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快速掌握解题的大体思路: 精读文本——审读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画出关键词句——整合要点写出答案。 规范训练

12 所谓“规范”: 从拿到试题的那一刻起,每一步都做得有根有据,具体来讲包括五个方面: ①选文规范 ②读文规范 ③审题规范 ④答题规范 ⑤课堂规范——给教师的建议
对学生的要求

13 高考现代文规范训练之一:选文规范 (考场)犹豫—直接或间接导致失分—果断、正确—(对文本、对自己)清晰地了解和判断。
学生:抵触传记(枯燥无味,对传主从事的专业自己又一窍不通),对小说兴趣浓厚(故事性强,能很快进入情境,抓住小说要点;有的觉得传记类文本语言较为朴实,语意更为直露,一读就明白,不像小说弯来绕去不知主旨。因此从学生的层面来讲,应该选自己更有阅读感觉、更擅长的文体。 文本: “同类同分同难度”——文学类难度要稍大于实用类——主题含蓄,艺术手法多样,主题判定和写作技巧的欣赏难度较大。 事实也证明选考文学类文本,得分普遍低于实用类,因而其他省市中选考实用类文本的考生占多数。

14 规范科学的选考方法: (没有特别倾向) 首先速读——内容熟悉、思路清晰; 其次浏览题干——试题指向(要答什么方面的内容)更明显。 不相上下——实用类文本 辅助方法: (重要参考) 解答未选考题目——高标准判分——与选考文本对比——记录备案——普遍高。

15 高考现代文规范训练之二:读文规范 “读”(前提和基础)——应重视阅读过程,多一些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一,根据不同文体特点,确立阅读重心
小说(短篇小说、长篇节选--07课标卷/10山东)两个特点:人物形象典型;以小见大(截取生活片段,通过人物在故事情节中的表现——性格、情绪、心态——时代特点、思想内容) 阅读小说要以人物为主线,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结合其特定的社会环境来把握人物性格,进而感知文本的社会意义。

16 传记: 纪实性——真人真事为依据 文学性——艺术加工(想象联想 局部细节或次要人物) 小传or节选——篇幅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因而往往通过典型事例或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 阅读重在概括出传记选择了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17 其二,做好最主要的“功课”——整体感知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切分意识”: 一边读文章一边概括每段内容,并把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归纳起来,从而将文章内容大致分成几部分。 思维意识和思维习惯:即边读边思考,对每段内容有个大致印象,从而联系起来大略了解全文内容、中心和结构层次,为继续阅读做好准备。

18 其三,阅读中要养成圈划重点词句的习惯 ①用线标注与文章思路有关的词语和句子:总起/总结/过渡句;时间/地点/对象/顺序变化的词;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性代词。 迅速梳理出传记中传主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从而掌握段落重心,理出全文思路。 ②用圈圈出流露或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词句:一般为议论性、抒情性的词语或句子。比如小说中显露人物性格、情感的动作、语言,传记中对人物性格、行为的评价等。圈的过程是对文章主旨的初步提炼过程。

19 以上三点并不割裂,依据文体特点整体感知和圈划重点词句是同时进行的,圈划文章并不难,难的是要养成习惯,使习惯成自然。
考场阅读是一种强迫式、限制性的阅读,……影响考生的阅读心理。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肯定学生、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20 学生情况分析: 不是不会做——不抓关键词语(概念内涵和答题指向)。
学生情况分析: 不是不会做——不抓关键词语(概念内涵和答题指向)。 高考现代文规范训练之三:审题规范 其实,有的题目在题干中已经有了暗示,甚至有的直接把答案告诉我们了。所以,审题首先要看出题干中隐含的提示或限制信息。借助于题干的提示和限定,快速找到答题区间和答题的方向。 辅助习惯——圈画题干。

21 例:【2011全国课标卷】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说原文】血的故事 林海音 ①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②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 学生:“引出下文彭先生讲故事。” 答: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③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 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有什么作用?

22 例: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观点:“血型的故事”做题目合适。 题干中直接就给出了一个理由: “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与内容更吻合。

23 必须注意: 题干中的提示只是一个辅助的拐杖,题干不可能把所有的答案都提示出来,提示的只是是冰山一角,其他的内容需要我们来挖掘,通过研读文本来解决。
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看出了一点提示就心花怒放,觉得万事大吉,匆匆收笔。

24 其二、审出题目的考点,明确答题思路。 1.五选二客观题 2.人物形象题 3.作用题 4.筛选概括题 5.表达技巧题 6.探究题
7.其他(情节、结构、主题、语言)

25 1.五选二客观题 题干设置两种形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2)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从2009年起,评分标准改为一项3分,一项2分,一项1分;选三个选项不得分。 “分析概括”,既包含对文本局部内容的理解,也包括对文本的整体解读,选项内容关涉情节、人物……堪称无所不包。

26 解题前首先要明确常见设错类型: 与“社科文小阅读”相似:
①颠倒语序:例如【2007全国课标卷】“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原文:“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

27 ②强加因果:例如【2009江苏卷】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
原文:“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

28 ③交叉人事:例如【2007全国课标卷·《林冲见差拔》】“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原文: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哪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

29 ④夸大程度:【2009辽宁卷】“A.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因为有一块传说是当年女娲补天时遗弃的大石头,遗璞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游玩观赏。”
原文:“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问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现赏……”

30 ⑤部分整体:【2008江苏卷·《晚清学人杨守敬》】“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原文: “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1 ⑥曲意解读:【2009全国课标卷·《寻找教育的曙光》】“C
原文:“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得乐趣。”

32 解题步骤:(参照社科文小阅读) 首先在文本中检索与选项表述相关的对应句,确定答题区间; 其次集中精力比较选项和对应句,确定二者之间表述的差异性;最后依据文本判断有差异部分是否属于同义转换,若为同义转换就视为正确,反之则视为错误。 需要说明:有时候还需要自觉调动自己积累的知识,通过联想、推断判定选项的正误。 切忌凭印象做题,一定要和原文仔细比对。

33 2.人物形象题 【2007年】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2008年】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2009年】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2010年】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2011年】“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4 人物形象题是小说文本考查的重点,几乎每一个小说文本都要对此进行考查。试题采用简答题形式,分值多为6分。题干设置常用的关键词有四个:“性格”“形象”“概述”“分析”。
解题应从四个方面思考: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第二,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等,进而发掘出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第三,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文本中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35 【2011全国课标卷】“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简要概述和简要分析的答题详略程度不同:“概述题”直接答出品格即可;“分析题”除答出品格外,还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即写出人物做了什么事体现出了这种品格。(从前往后依次梳理;全面关注人性:2010《保护人》) 【2011全国课标卷】“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2009全国课标卷】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①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 ②有责任心,做事认真; ③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36 3.作用题 例1:【2007课标】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五套全国课标卷小说文本都对此进行了考查。作用题考查的是某段、某句或某个内容(包括人、事、景、物、人称、诗文等)的作用。设题常用词语——用意、作用、好处、为什么。 例1:【2007课标】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例2:【2008课标】12.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例3:【2009课标】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7 例4:【2010课标卷·《保护人》】(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例5:【2010山东卷】20.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例6:【2011福建卷·《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14.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15. 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复杂的“为什么”,需要仔细辨别。)

38 解题前首先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 开头段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 中间段的结构作用: 结尾段的结构作用: 写景的作用(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 写物的作用: 写人的作用: 事件的作用(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 人称的作用:

39 解题操作步骤: ①先看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开头or中间or结尾) ②再看句段本身所写的内容是人or事or景or名言诗文,名言更具说服力,诗文等入文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③看文章所表达的主角和中心是什么,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是为它俩服务的。 答案可从三方面考虑: 内容:写谁,它怎么样, 表现了什么情感、思想、态度。 结构:开头作用 结尾作用 +与主旨的联系。 中间作用 手法:用某种手法,表现谁怎么样(内容)+ 效果

40 4.筛选概括题 (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主要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记述来反映人物的奋斗历程、突出贡献、个性特点、人生态度、审美追求、精神风貌和心路历程等等。因而,传记也更倾向于“信息性阅读”的考查,考查的主要是阅读的准确度和概括能力。综观五套全国课标卷,除第一题五选二和第四题探究题外,其余两题都可以归入筛选概括题,五年10道题,无一例外。

41 有哪些 特征(人、物、景) 原因(事、情) 表现(特点、性格、影响、手法) 情节(几件事) 方面(叙述、描写)
筛选概括题,大致有以下内容: (设题常用词语) 特征(人、物、景) 原因(事、情) 表现(特点、性格、影响、手法) 情节(几件事) 方面(叙述、描写) 有哪些

42 例如: 【2007课标】16.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2008课标】17.盛宣怀创办并直接控制的南洋公学有什么特色?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办学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 【2011课标】(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43 解题策略: ①依据题干的提示,确定答案所在的区间,是某一段,某几段还是全文。 ②从前到后,一段段或一句句从原文中提取出相关内容,逐段或逐句提取关键信息,以防遗漏,相同的合并同类项,不同的另列一条。分条作答。 难点:“答全面,不丢内容”,需要细致; 另外,写答案不能凭理解而完全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要从原文中找到相关词、句,整理组合原文词句来表述自己的理解。

44 5.表现技巧题 主要出现在小说文本中,包括写人的手法,写景的手法,以及句或段的修辞手法等。实用类文本偶尔会出现对修辞的考查。
例如:【2007全国课标卷·《林冲见差拔》】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2010江苏卷·《溜索》】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2011广东卷·《梁宗岱先生》】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45 解题前首先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 写人的方法及效果: 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小说还经常采用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侧面描写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鲜明突出地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写景的方法及效果:……使人身临其境。 常见修辞手法及效果:……

46 解题操作步骤: ①先从内容入手,确定所用手法。 ②结合文章内容解说该手法。 ③分析该手法的内容作用和表达效果。 表现谁怎么样? 表现什么情或观点? 效果如何? 手法名称+具体解说+内容上的作用+效果

47 6.稍有发散的探究题 “探究”——探索研究,要在文本资料和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分析、比较归纳,从而提炼推理,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意蕴、文本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甚至发现新问题。 探究性阅读比一般把握信息的“接受性阅读”更高一个层次,其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发现、质疑、创造的过程,并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运用科学的方法。

48 考纲中有关探究的内容做了如下说明: 探究 F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 ②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③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既有对文本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主题意蕴、疑点难点等内容方面的探究,也涉及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篇章布局等写法方面的探究。 其分值为所有题型之最,都在6—10分之间。题目设置上常用“探究” “请…你的…” “你认为” “联系实际” “举例” “任选”等词语,引导学生身临语境。

49 例如:【2007全国课标卷】18.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2010全国课标卷】(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50 【2010山东卷·祥子节选】22.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2009福建卷】14.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 【2009辽宁卷·《达尔文的拖延》】

51 解答策略: 在答案设定上,探究题与传统问答题的一个区别在于:传统题要求答案全面,不能遗漏内容要点;而探究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可以就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阐述,表达比较深刻的见解。 所以探究题更多地是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给予了学生比较开放的发散空间。 开放性不等于没根由,发散性不等于随意性。解答时仍要树立牢固的文本意识,认清文本价值,尊重文本地位,牢记一切从文本出发的原则。

52 解题步骤 1、领会文章主旨,把握文本脉络,审查题目要求。(前提)
2、探究作答:观点明确,持之有据;恰切分析,言之成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原则) 3、具体表述:明确观点——陈述理由 + 结合文本分析——回扣结论。(小型议论文)

53 例如:【2007全国课标卷】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三个方面: 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 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 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54 答案示例:叶圣陶热情、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体现了“孺子牛”的襟怀。在《中学生》杂志社当编辑时,看稿编稿,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都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那种忘我的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人的教育、鼓舞力量是无法估量的。他身上体现了甘愿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此脚踏实地、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地教育和培育新人,真正称得上“孺子牛”。

55 7.其他:(情节、主题、结构、语言) 情节【2009安徽《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分) 解答:谁何时何地做何事,等同于概括信息。 主题【2010广东《面包》】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解答:通过写什么内容,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或情感。(小说内蕴丰富) 语言【2010山东·祥子节选】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解答:从用词特点、修辞、句式、地方色彩等几个角度考虑

56 审题规范 其一,审题首先要看出题干中隐含的提示或限制信息。 其二,审出题目的考点,明确答题思路。

57 要从三方面提起注意: 高考现代文规范训练之四:答题规范
1、指导思想要正确,牢记解答现代文的两个原则: ①充分尊重并利用原文; ②向“中心”看齐,为“主角”服务。 擦亮心头“两把刀”…… 高考现代文规范训练之四:答题规范

58 反思:审读题干--- 寻找答题区间--- 提取关键词句—— 整合要点--- 写出答案。
2、规范目标,细化思维过程。 用词准确,表述完整,有层次,只要理解的,就力争不丢分,或少丢分。 反思:审读题干 寻找答题区间 提取关键词句—— 整合要点 写出答案。

59 审读题干 细化提整环节 找到答题区间 净化区间 提取关键词句 比较异同 整合答案 合并同类 提炼概括

60 细化思维 提整练习 【2011课标卷】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答案: 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 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 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61 3、养成良好习惯 ①打草稿。 ②条理作答。据分分点,逐条作答。条理性好。答案内容不重复。 ③细致作答,不说套话。 ④书写正确、清楚。

62 规范作答 精读 审题 区间 净化 提取 比较 合并 提炼 据分分条 工整书写 打草稿

63 1、课前教师应做好“选”“做”“批”。     “选”,即一定要选好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要选择文质兼美、有深度有内蕴的,同时要注意选文的广度,不同时代,不同背景;实用类文本,也是如此,要兼顾不同领域,不同职业。“做”,即师生把题目做好。教师要先做,不看答案做,纠正试题的不足后,再给学生做。“批”,即教师要正确了解、全面把握学生解答的误区及出错原因,做到知己知彼,为上好课做充分准备。 高考现代文规范训练之五:课堂规范

64 2、上课时教师应做好“读”“品”“纠”。 “读”,教师不要急于去解题讲题,教师应该进行范读。 此“范读”,不同于讲新课文的范读,教师要边读边展示自己的概括和思考,把厚读薄,分析出思路结构;同时又要把浅读深,分析出情感意韵。 这里的“范”,主要是示范阅读文本时的思维路线,以供学生学习借鉴,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   

65     “品”,即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读一读,在读中品味感受教师范读的思维路线,把文本读通、读顺、读出感觉来。     “纠”,即纠正学生做题时的思考误区,可分两个环节来实施。 ⑴分组讨论试题。讨论:①试题解答的最佳方法和最佳答案,并充分说明理由;②教师批改的情况,分析失分原因,并及时改正。 ⑵全班交流、讨论解题方法和解答最优理由,学生可以把教师的答案作为案例一起分析、点评、纠正。

66 3.课外教师应做好“仿”“比”“评”。     “仿”: ①仿选材,及时布置好相应的课外作业,给学生提供与上课时阅读材料相似的一到两篇美文; ②仿命题,请学生或是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角度,或是从探究角度分组命一到两题,并详细写好答案,注明拟制该答案的理由。    

67    “比”“评”,利用下一课时间,首先对学生命制的试题进行分组分类;然后全班交流,并让命题者说明命题及答案拟制的理由;随后教师可以把自己所命制的试题、答案及命题理由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对比,辨别优劣。 这其实也是一种训练和评讲,而且上一课内容和下一课内容组成一组,能够使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得到迁移、熟化和深化。

68 预祝考试成功!


Download ppt "现代文阅读备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