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諫逐客書 李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諫逐客書 李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諫逐客書 李斯

2 目 次 題 解 作 者 課文賞析 語文萬花筒 結構分析表 問題與討論 牛刀小試 延伸閱讀 補充資料 好站連結

3 題 解

4 出 處 選自《史記.李斯列傳》 圖片來源:

5 背 景   秦王政十年(西元前二三七),韓 國派遣水利工程師鄭國到秦國做間諜, 遊說秦王修築長達三百餘里的灌溉大 渠,意圖耗損秦國的戰力,使秦國沒有 餘力攻打韓國。不料事情被察覺,秦國 的宗室大臣便向秦王進言,主張將所有 客卿驅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於 是上書力諫逐客之非,說服秦王,不僅 收回逐客令,並重用李斯。

6 題 意 〈諫逐客書〉 客卿,指在本國為官的外國人。 文體的一種,在此指奏書,是臣下向君王進奏的文書。 上書旨在論述秦王政驅逐客卿的失策。

7 主要內容   敘述秦自繆公以來皆因客卿致強的 歷史,強調若無外來人才的輔助則秦未 必強大的道理。然後列舉各種女樂珍玩 雖非秦地所產,卻被珍視喜愛的事實作 對比,提醒秦王如此作為,勢將背離 「跨海內,制諸侯」的統一目標。藉述 用客之功,以彰逐客之害,結果秦王收 回逐客令,並重用李斯。   本文舉證完備,理直氣壯,駢散相間,文采瑰麗,被譽為「秦、漢間第一等文字」。

8 李斯說秦王 圖片來源: 8

9 作 者

10 李斯簡介 戰國時楚上蔡人 (今河南省上蔡縣) 生年不詳 卒於秦二世二年 (西元前二○八)
圖片來源:

11 主要事蹟 李斯年輕與韓非同在荀子門下學帝王之術。學成後入秦,受秦相呂不韋賞識,得以遊說秦王政,獻統一之策。後受重用,拜為上卿,官至廷尉。秦併天下,李斯任丞相,廢封建,置郡縣,定律令,焚《詩》、《書》百家之語,以鞏固秦的政權。

12 邁向敗亡 始皇死後,李斯受制於趙高,偽造遺 詔賜死太子扶蘇,立胡亥為二世皇 帝。之後趙高誣其謀反,被處腰斬, 夷父母、兄弟、妻子三族。

13 從布衣到卿相 統一之路,多行不義 焚書坑儒,手段酷烈 沙丘之謀,見利忘義 腰斬於市,咎由自取

14 從布衣到卿相 青年時期 默默無名的李斯,認為「故詬莫大於卑賤,悲莫甚於窮困」,因此拜荀子為師,學帝道、王道等儒家的治術。(李斯、韓非皆從荀子學習) 投效秦國 學成後投效秦國,李斯得呂不韋賞 識,任為郎官,因此得到遊說秦王的 機會。他勸秦王不該安坐以待諸侯之 敝,應滅諸侯。秦王大喜,任李斯為 長史,助秦王展開滅諸侯的行動。

15 一登高位 逐客事件之後,李斯更蒙重用,任廷尉,這是秦、漢時設置在朝廷的最高司法官員。十六年之後,秦統一天下後,李斯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實現了大富大貴的美夢。

16 統一之路,多行不義   為了達成富貴之夢,李斯可謂機關算盡,不擇手段,除了算計諸侯,李斯連自己同門的韓非也不放過。秦王讀過韓非的《五蠹》、《孤憤》之後,大為佩服,但韓非出使秦,秦王尚未加以重用,李斯出於妒嫉,向秦王進讒言,說韓非「終為韓不為秦,此自遺患也,不如以法誅之。」

17 秦王於是將韓非下吏治罪,李斯怕秦王後悔,送毒藥給韓非自殺。秦王果然後悔,但韓非已死。
  天下統一後,始皇大肆屠殺六國的人民,銷鎔天下的兵器,拆除郡縣的城垣,不封子弟、功臣。這些不仁不義的事,李斯難脫干係。

18 焚書坑儒,手段酷烈   為禁止異聲,李斯竟然建議將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只留醫藥、卜筮、種樹之書。令到之後,滿三十日弗去,處黥刑,並罰徒刑四年。這種剷除「善其私學者」的愚民政策,其實也是剷除競爭者,以保障自己長久獨大,長享厚祿。

19 李斯助始皇加強中央集權專制的統治,手段酷烈。始皇下令究辦四處散發譏諷的言辭的文人,竟株連無辜,坑殺了儒生四六○多人。李斯位居丞相,竟未勸止。
  李斯助始皇加強中央集權專制的統治,手段酷烈。始皇下令究辦四處散發譏諷的言辭的文人,竟株連無辜,坑殺了儒生四六○多人。李斯位居丞相,竟未勸止。 圖片來源: 19

20 沙丘之謀,見利忘義   李斯見利忘義,利令智昏。始皇三十七年,始皇遺詔長子扶蘇繼承王位,但趙高扣書不發,欲立胡亥為帝,李斯本不同意,但趙高使盡利誘威脅的手段 ,他對李斯說若是扶蘇即位,必用蒙恬為相,那麼李斯丞相夢碎。李斯唯恐丞相之位不保,便矯詔賜死扶蘇、蒙恬,二世即位。

21 腰斬於市,咎由自取   胡亥登位後,始作阿房宮,繁刑嚴誅,賞罰無當,賦斂無度。李斯欲諫,並上書言趙高之非,但胡亥早被趙高挾持,根本不信李斯之言,將李斯交給趙高查辦。趙高擁立胡亥當然有自己的私心盤算,對李斯必欲除之而後快。

22 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認為 李斯「死有餘辜」罪大惡極
  二世二年,李斯被腰斬於咸陽。自沙丘之謀受制於趙高,參與策劃宮廷政變,李斯一錯再錯,迎合胡亥肆行嚴刑酷罰,助紂為虐的結果,也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並殃及父、母、妻三族。 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認為 李斯「死有餘辜」罪大惡極

23 司馬遷評李斯   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 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茍 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嫡立 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 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 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 之功且與周、召列矣!

24   司馬遷認為李斯之所以被處死,不是因為其「極忠」,恰恰相反,就是因為他的「不忠」,不然按世俗之見,他的功勞豈不是可以和西周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相比了嗎?

25 文學成就 上承戰國縱橫家的縱橫捭闔 下開漢賦的舖張揚厲,具承先啟後的重要性
  李斯為文,辭采富 麗,氣勢奔放,被視為駢 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 除了〈諫逐客書〉,還有 〈泰山〉 、〈會稽〉等 刻石銘文七篇。 明李斯泰山刻石拓本 圖片來源: 上承戰國縱橫家的縱橫捭闔 下開漢賦的舖張揚厲,具承先啟後的重要性

26 文學成就 秦皇銘岱,文自李斯。法家辭氣,體乏弘潤,然疏而能壯,亦彼時之絕采也。
劉勰《文心雕龍.封禪》篇 先秦文章當以李斯為第一,太史公作斯傳,載其書五篇,絕工之文也。 明代陳仁錫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魯迅

27 文字成就 李斯工書法,善小篆,並曾整理文字,作〈倉頡〉篇,對中國文字的統一有相當貢獻。
相傳秦始皇巡幸各地所立刻石銘文(〈之罘〉、〈碣石〉、〈嶧山〉、 〈會稽〉、〈瑯邪臺〉、〈泰山〉等刻石),多由李斯撰文並書寫。

28 秦泰山刻石 位於岱廟東御座內,是泰山石刻中時代最早的作品。銘文為秦始皇功德銘和二世詔書,由丞相李斯篆書。刻石原在岱頂玉女池旁,後迭移至此。刻
      石原文二二二字,歷經       滄桑,現僅存十字,       「臣去疾臣請矣臣」七       字完整,「斯昧死」三       字殘泐。秦泰山刻石被       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堪       稱稀世珍寶。 圖片來源:

29 李斯會稽刻石 李斯嶧山刻石 圖片來源: 嶧山刻石http://www.9610.com/qinhan/lisi/02.htm
會稽刻石 李斯會稽刻石 李斯嶧山刻石

30 課文賞析

31 段落大意 全文以「過」貫串, 線索分明,結構嚴謹 第一段:點明逐客之過 揭示主旨:「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直指逐客是「過」,語意果敢決斷

32 第二段:鋪陳逐客之過 論旨:鋪陳「逐客之過」 論證:歷述繆公、孝公、惠王、昭王 重用客卿 結論: 「客何負於秦哉?」並直出斷 語:「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 疏士而不用」,結果必然是 「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 之名」

33 第三段:鋪陳逐客之過 論旨:鋪陳「逐客之過」 論證:列舉秦王喜愛的美女、音樂、 珍玩、寶物皆非秦產,類推排 斥異國人才是錯誤決策 結論:「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 術也」。用人若「不問可否, 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 逐」,那麼「所重者在乎色樂 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

34 第四段:對比用客逐客利弊得失 用客之利:有容乃大,「此五帝三王 之所以無敵也」 逐客之弊:棄黔首以資敵國,「藉寇 兵而齎盜糧」

35 第五段:總結逐客之過(國之危) 總結全文,再遒緊進逼:所謂「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筆筆鋒利,撤回逐客之令,當然刻不容緩。

36 深究鑑賞 引證取譬,旁徵博引,理直氣壯 以客強國 古 繆公 孝公 惠王 昭王 史證-客何負於秦哉? 用客 由余 百里奚 蹇叔 丕豹 公孫支
用客 商鞅 用客 張儀 用客 范雎 史證-客何負於秦哉?

37 逐客將導 致國弱 (物證) 珍愛異國寶物美女 (類推說明) 排斥異國人才?

38 寫作技巧 辭采瑰麗,措辭鏗鏘,氣勢懾人 本文敘事有方,犀利明快, 文辭又典雅精美
如寫繆公求士,由余西「取」、百 里奚東「得」、「迎」蹇叔,以及 「來」丕豹、公孫支,強調人才來自 四面八方。

39 如寫惠王用張儀,「拔」三川、 「并」巴蜀、「收」上郡、「取」 漢中、「包」九夷、「制」鄢郢、 「據」成皋、「割」膏腴、「散」 六國之從等,把領土擴張的氣勢充 分表達出來。
如寫孝公用商鞅,意氣風發。 如寫昭王蠶食諸侯,俐落明快。

40 以今為證的部分,遣辭精雕細琢 如寫昆山玉、隨和寶、明月珠、太阿劍、纖離馬、翠鳳旗、靈鼉鼓等數寶,鋪設繁複,且這一串七寶是單句排比,重在凸顯它們的名氣,其中致、有、垂、服、乘、建、樹七個動詞,變化有致,字字獨到。 複句排比,以珍寶、美女、音樂為例,反襯物不出於秦而秦用之,獨人才不出於秦而秦不用的謬誤。

41 其中不飾朝廷、不為玩好直到「趙女不立於側」等,句中八個「不」字,層層渲染堆疊,其間長句短句間雜互出,令人目不暇給。由此八個「不」 ,引出「不問可否,不論曲直」的質疑,氣勢充沛,精彩絕倫。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等三 組對偶排比句,立意深刻,字字珠 璣,已是傳誦不朽的名言。

42 語文萬花筒

43 一字多義 意義 例句 佩帶 「服」太阿之劍。 文車二駟,「服」劍一。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順從、降服 百姓樂用,諸侯親「服」。

44 意義 例句 改變 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 也。(《論語.微子》 ) 替換 以亂「易」整,不武。 (《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容易 斷簡殘編,蒐羅匪「易」。 (連橫〈臺灣通史序〉)

45 意義 例句 自、從 1.「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 2.「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禮記.大同與小康》) 原因、 緣故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王羲之〈蘭亭集序〉)

46 意義 例句 拒絕、 推辭 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 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

47 意義 例句 還、再 、又 於是開革囊,取一人頭並心肝,「卻」收頭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 (杜光庭〈虬髯客傳〉) 反而 若殺孔明,「卻」被曹操笑也。 (《三國演義.用奇謀孔明借箭》 )

48 一字多音 注音 意義 例句 ㄧˋ 延伸 功「施」到今。 斜行 (通「迤」) 「施」從良人之所之。(《孟子.離婁下》)

49 注音 意義 例句 喜悅自得的樣子 「施施」從外來。 (《孟子.離婁下》) 緩緩而行的樣子 其隙也,則「施施」而 行。(柳宗元〈始得西山 宴遊記〉) 實行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 (諸葛亮〈出師表〉) 張揚 無伐善,無「施」勞。 (《論語.公冶長》)

50 同偏旁字音字義 注音 意義 例句 ㄑㄧㄤˊ 同「強」, 形容詞 民以殷盛,國以富「彊」。 增強、 使強大, 動詞 「彊」公室,杜私門。

51 注音 意義 例句 ㄐㄧㄤˋ 不順從, 今作「強」 倔「彊」 ㄑㄧㄤˇ 同「強」,迫使、使用強力 「彊」求 ㄐㄧㄤ 邊界 「疆」界 極限、止盡 萬壽無「疆」

52 注音 意義 例句 ㄐㄧㄤ 挺直不動 「僵」臥 相持不下 「僵」持 繫馬的繩索 「韁」繩 死而不腐爛 「殭」屍

53 注音 意義 例句 ㄍㄠˇ 白色的 絲織品 履絲曳「縞」 白色 「縞」素 木枯 「槁」木死灰(乾枯的樹木和火滅後的冷灰。比喻意志消沉,毫無生趣)

54 注音 意義 例句 稿 ㄍㄠˇ 禾稈 詩文或繪畫的草本 草「稿」 ㄍㄠ 撐船的竹竿 「篙」人(船夫) ㄏㄠ 植物名 青「蒿」 遠望 「蒿」目

55 注音 意義 例句 ㄐㄧ 贈送 藉寇兵而「齎」盜糧 懷抱 「齎」恨 切碎的醬菜 細碎 「齏」骨粉身 (軀體粉碎。形容死得很慘) ㄓㄞ 素食 吃「齋」 居住的房屋 書「齋」

56 注音 意義 例句 ㄐㄧˋ 雨停 光風「霽」月 ㄐㄧ 登臨、升上 「躋」升 ㄔㄞˊ 同輩、同類的人 同「儕」 ㄑㄧˊ 胎兒出生後,將臍帶剪斷而逐漸乾痿脫落所留下的痕跡 肚「臍」

57 注音 意義 例句 ㄅㄧˋ 大腿骨 彈箏搏「髀」 斜眼看人, 表示瞧不起 「睥」睨群雄 促使 「俾」使 增補、添加 「裨」補闕漏 ㄆㄧˊ 偏、副 「裨」將 ㄅㄞˇ 分開 縱橫「捭」闔

58 注音 意義 例句 ㄅㄞˋ 一年生禾本植 物,是水稻田中 常見的雜草 「稗」草 微小的 「稗」官野史 ㄆㄧㄣˊ 皺眉 東施效「顰」 ㄆㄧˊ 水池;土壩 「埤」圳 ㄅㄟ 低下,通「卑」 ㄅㄧˋ 低下潮溼的地方 「埤」溼

59 語文應用 「百姓」的常用別稱 普通的人民。《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 平民
庶民 平民、老百姓,同「庶人」、「民庶」 、「民人」。《禮記.大傳》:「庶民安,故財用足。」 生民 古稱。唐曹松〈己亥歲〉二首之一: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 蘇。」「生民塗炭」即喻人民生活困 苦。

60 「百姓」的常用別稱 生人 同「生民」。唐人避太宗諱「民」字,故常寫作「生人」。 丘民 即眾民。丘,眾也。《孟子.盡心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 黎民 泛指人民,又稱「黎庶」、「民黎」、「群黎」、「黔黎」。《後漢書.延篤傳》:「其政用寬仁,憂恤民黎。」

61 「百姓」的常用別稱 布衣 布做的衣服,代指平民。《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耄老而後衣絲,其餘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黔首 喻百姓。黔,黑色;首,頭。百姓用黑巾裹頭,故以之代稱。為戰國時秦國對人民的稱謂,始見於《呂氏春秋》、李斯〈諫逐客書〉。 蒼生 原指生長草木之處,後借喻老百姓。

62 「百姓」的常用別稱 匹夫 匹婦 泛指百姓。古代一般庶民只有一夫一婦,別無妾媵,喻沒有爵位的平常老百姓。《論語.憲問》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赤子 原指初生的嬰兒,百姓為皇帝的 子民,故古人以「赤子」指百 姓。

63 「抽換詞面」用法 同義詞交互使用,造成語詞的錯綜變化,避免文字單調,以活潑文句,本課例句:
  同義詞交互使用,造成語詞的錯綜變化,避免文字單調,以活潑文句,本課例句: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 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 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 腴之壤。 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 可。

64 結構分析表

65

66 問題與討論

67 一、本文中作者援引哪些史實說明用客卿有利於秦?
參考答案: 從周襄王時代,秦稱霸西戎開始(西元前六二四),幾百年間歷二十餘君的歷史中,精選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個最有成就的國君,以他們用客卿而使秦壯大強盛的史實,來彰顯用客之功,並藉此突出吏議逐客之謬:寫繆公,重在強調客卿來自四面八方而稱霸西戎;寫孝公,重在治國有方,從思想、政治、經濟、軍事去概括;寫惠王,重在領土的四面擴張;寫昭王,則以「蠶食諸侯」強調秦的逐步壯大。對這四君重用客卿的作為與成果,敘述有詳、有略、有變化,論據紮實。

68 二、文中就近取譬,所言的色、樂、珠玉各指什麼?作者藉此喻說什麼道理?
參考答案: 色樂珠玉是指美色、音樂、珍寶,如來自鄭、衛、趙等異國的美女,如鄭、衛、桑間、韶虞、武象等異國的音樂,如昆山玉、隨和寶、明月珠等來自異國的寶物。 秦王既然喜歡來自異國的色樂珠玉,李斯便借此指出用人若「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那麼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這是以人與物為證,以美女、音樂、珍寶為例,反襯「物不出於秦而秦用之,獨人才不出於秦而秦不用」的謬誤,是對秦王的有力質疑。

69 三、李斯說服秦王收回逐 客令,你認為其中最 具關鍵的說辭是什 麼?為什麼?
參考答案: 客卿是難得的人才,秦若不用,客卿轉而效力秦的對手,這就無異是「藉寇兵而齎盜糧」之舉。李斯提醒秦王有容乃大的道理,若無外來人才的輔助則秦未必能夠強大,「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這就擊中了秦王的要害,當逐客竟然會危及并吞天下的大業,就不僅是對錯是非的問題,而是利害安危的大關鍵了。

70 牛刀小試

71 第一題 〈諫逐客書〉一文中,下列哪一句話最能 警悟秦王,明白逐客之不智? (A)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 秦者去,為客者逐
答案:B 〈諫逐客書〉一文中,下列哪一句話最能 警悟秦王,明白逐客之不智? (A)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 秦者去,為客者逐 (B)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C)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D)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 人也          

72 第二題 關於〈諫逐客書〉,下列何者正確? (A)本文為寓言經典名篇,有縱橫家的文風
答案:C 關於〈諫逐客書〉,下列何者正確? (A)本文為寓言經典名篇,有縱橫家的文風 (B)主旨在論述逐客之非,並譴責暴政必 亡,有引古鑑今的目的 (C)李斯因〈諫逐客書〉被秦王召回,秦王並且取消逐客之令 (D)本文辭藻瑰麗,舉證豐富,全以駢文 寫成 解析:(A)本文為論辨類古文,非寓言 (B)無譴責暴政必亡之意 (D)以駢、散相間寫成。

73 第三題 答案:BCE 關於李斯的學術思想與文學成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曾師事荀子,故其思想歸屬儒家
(D)上承戰國縱橫家的縱橫捭闔,文章鋪陳排 比,氣勢奔放,是《楚辭》先聲 (E)辭采富麗,可為駢文初祖 解析:(A)思想歸本於法家 (D)漢賦先聲。

74 第四題 古今語詞,因時代變遷,語義因此有不同 變化,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兩兩相異?
古今語詞,因時代變遷,語義因此有不同 變化,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兩兩相異? (A) 西蜀「丹青」不為采/他是個「丹青」 妙手,善於繪畫 (B) 隨俗雅化,佳冶「窈窕」/她是位「窈 窕」佳人,追求者眾多 接續 下頁

75 (C)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他伊伊「嗚嗚」,似有難言之隱
答案:ACE (C)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他伊伊「嗚嗚」,似有難言之隱 (D)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 直」,非秦者去/這件事情的是非「曲 直」自有公評 (E)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他想學習「泰山」,決意去叢林冒險 解析:(A)指繪畫的顏料/借指繪畫 (B)形容體態的美好 (C)形容聲音之嘲雜難聽/講話支吾的樣子 (D)指事情的對或錯 (E)山名/人名。

76 第五題 下列所引成語,其典故皆出自歷史人物事蹟中,何者配為正確? (A)上蔡黃犬——李斯 (B)奇貨可居——呂不韋 (C)高臥東山——陶淵明
答案:ABDE 下列所引成語,其典故皆出自歷史人物事蹟中,何者配為正確? (A)上蔡黃犬——李斯 (B)奇貨可居——呂不韋 (C)高臥東山——陶淵明 (D)坦腹東床——王羲之 (E)完璧歸趙——藺相如 解析:(A)出自《史記》。「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 (C)謝安。

77 延伸閱讀

78 去私《呂氏春秋》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   黃帝言曰:「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79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 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 「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讎 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讎 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 稱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 「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 「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 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 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 人稱善焉。

80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 外舉不避讎,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 謂公矣。墨者有鉅子腹,居秦,其子殺 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長矣,非有 他子也,寡人已令弗誅矣,先生之以此 聽寡人也。」腹對曰:「墨者之法曰: 『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此所以禁殺 傷人也。夫禁殺傷人者,天下之大義 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不可 不行墨者之法。」

81 不許惠王,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 也。忍所私以行大義,鉅子可謂公矣。
  庖人調和而弗敢食,故可以為庖。 若使庖人調和而食之,則不可以為庖 矣。王伯之君亦然。誅暴而不私,以封 天下之賢者,故可以為王伯。若使王 伯之君誅暴而私之,則亦不可以為王 伯矣。

82 滑稽列傳(節錄)   淳于髡者,齊之贅壻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83 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 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 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 家〉中。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 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 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 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 「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穰田者, 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甌窶滿

84 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百駟。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悅,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85 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 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 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 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 嚴客,髡帣韝鞠,侍酒於前,時賜餘 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斗徑醉 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 覩,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 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 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

86 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後有 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 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 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 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 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 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 不可極,極之而衰,以諷諫焉。齊王 曰:「善。」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 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嘗在側。

87 補充資料 遊說名篇 奏議文 一語成讖 東門黃犬 重要奏議文之比較 連橫合縱 漢字字體的演變 「鄭國渠」簡介 廁中鼠與倉中鼠 「太阿劍」簡介
悲莫甚於窮困 一語成讖 東門黃犬 連橫合縱 「鄭國渠」簡介 「太阿劍」簡介

88 遊說名篇 名篇 目的 使用技巧 結果 《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避免戰爭 主動示弱、分析利害、挑撥離間。
秦與鄭盟 ,助鄭防守,並退師。晉師亦退。 《戰國策 .觸讋說趙太后》 說服太后讓長安君去齊國當人質,求得齊國援助。 委婉諫諍,迂迴前進,先設身處地化解敵意,進而分析利害。 長安君質齊,齊兵出救趙。

89 名篇 目的 使用技巧 結果 李斯〈諫逐客書〉 勸秦王收回逐客之令 以各項例證(人史 物)來證明逐客之 非,加強說服力。 使秦王取消逐客之令,並重用李斯。 南朝丘遲 〈與陳伯之書〉 招降 迂迴前進。辨以是 非,曉以利害,動之 以情,明之以義,威 之以勢。 使陳伯之幡然來歸

90 奏議文 性質 古代臣子向君王陳情、論政的公文。 屬應用文(上行文)。
有一定套語及辭令。一般開頭作「臣某 言」,結尾作「拜表以聞」或「臣某頓 首」 發展 戰國:通稱「上書」(只是一種泛稱,非制度上的名稱,如李斯〈諫逐客書〉、司馬相如〈上書諫獵〉)。 秦代:產生制度,稱「上書」為「奏」。 漢代:分為章、奏、表、議四類。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其他 異名:上疏、劄子、封事、對策、彈事

91 重要奏議文之比較 作者篇章 文章背景 文章主旨 文章特色 李斯〈諫逐客書〉
秦王政十年,秦 發現韓國派來的 水利專家鄭國以 發展水利之名, 實為消耗秦國國 力,於是驅逐所 有在秦客卿,李 斯亦在被逐之 列。 力諫秦王逐客之非 ,終於說服秦王,廢除逐客令。 舉事例以說明客卿對秦國的貢獻。 文章駢散相間,文采瑰麗排比,氣勢奔放。

92 作者篇章 文章背景 文章主旨 文章特色 諸葛亮 〈出師表〉 蜀漢後主建興五年 ,諸葛亮率師進駐漢中,準備討伐曹魏,臨行前上此表給後主劉禪。 對後主說明此行的目的與任務,表白自己盡忠的赤忱。最重要的是勸諫後主「親賢臣,遠小人」。 文中稱先帝者凡十三次,既以顯示先帝對自身的寵遇,也藉引先帝遺訓警惕後主。忠摯之情,隨處可見。

93 作者篇章 文章背景 文章主旨 文章特色 李密 〈陳情表〉 晉武帝泰始 三年,徵召 李密為太子 洗馬,李密 因祖母年 邁,無人照 應,上表懇 辭。 感謝朝廷知遇 之恩外,也傾 訴自己不能應 命的苦衷。最 後感動晉武 帝,密遂得終 養祖母。 真情流露 ,委婉暢達。

94 作者篇章 文章背景 文章主旨 文章特色 魏徵 〈諫太宗 十思疏〉 太宗功成志得後,逐漸逸樂奢侈,魏徵針對此一情況進諫。 陳述前代興亡的歷史教訓,和立德建業的要道。 本文以「思」為線 索,貫串所要論述 的問題,文理清 晰,結構縝密,並 運用比喻、排比、 對仗等修辭技巧, 說理透徹,氣勢充 沛。

95 漢字字體的演變 字體 盛行年代 說明 甲骨文 殷商 1. 又稱「卜辭」、「殷墟書 契」、「契文」。 2. 刻畫書寫在龜甲獸骨上。
1. 又稱「卜辭」、「殷墟書 契」、「契文」。 2. 刻畫書寫在龜甲獸骨上。 3. 為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文 字。 4. 劉鶚的《鐵雲藏龜》是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書籍。 金文 商、周 1. 又稱「鐘鼎文」。 2. 鑄刻在銅器上的文字。

96 字體 盛行年代 說明 孔壁 古文 周、秦 東土文字 許慎說文解字以「古文」名之,以與籀文區別。 又稱「蝌蚪文」。 籀文 周、秦 西土文字 又稱「大篆」。 小篆 1. 李斯取自籀文而加以省改,為秦代「書同文」以後的通行文字。 2. 上承籀文,下開隸書,字形仍存六書之原意,是研究文字學的重要依據。

97 字體 盛行年代 說明 隸書 1. 為漢代通行的文字,是從篆文簡省而來,大改篆書體形,字體結構不再遵守六書原則。 2. 寫法脫去畫圖的形態,而成為書寫式;筆劃方折而有點畫挑法,開後來楷書的先河。 楷書 東漢以後 1. 現在通行的字體。 2. 去掉隸書尾部的挑法,改採平直,故唐稱之為「今隸」。 3. 後世又稱為「正書」、「真 書」。

98 字體 盛行年代 說明 草書 東漢以後 1. 為簡便快捷而生,與六書無 關。 2. 但有其體制規則,不容任意更改。 行書 魏晉以後 1. 據楷書而簡易書之。 2. 書寫簡便且較草書容易辨識,故頗為盛行。 3. 王羲之〈蘭亭集序〉被歷代書家奉為行書之圭臬。

99 廁中鼠與倉中鼠   李斯早年是默默無名的郡小吏,有一天看見吏舍廁所裡的老鼠「食不潔」,每逢人或狗走近,就驚嚇逃跑。再看到倉庫裡的老鼠「食積粟」,住在大屋下,不見人犬之憂,從容吃得飽足,體型肥碩。李斯不禁嘆道:「一個人的賢能或者不肖,好像老鼠一般,就看自己是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了!」

100 因此悟出人之卑下與顯貴關鍵在於善選環境。為了要做「倉中鼠」,要居官食俸,李斯拜荀子為師,學帝道、王道等儒家的治術。
李斯名言: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 在所自處耳!」

101 悲莫甚於窮困   李斯曾對老師荀卿說:「處於卑賤之位而不積極爭取機會,這就像禽獸只要看到肉就吃,不過是生了一張人的面皮能勉強走路罷了。人最大的恥辱是卑賤,最大的悲哀是窮困。」

102 一語成讖   李斯權傾內外,尊寵已極。李斯長 嘆:「我老師荀卿曾說富貴權勢不宜享受 得太過分,我原只是平凡百姓,皇上不知 道我沒有才能,竟把我提拔到這麼高的位 置,我可算是富貴達到極點了。所謂物極 則衰,真不知我將來的結局是福還是禍 呢?」後來被夷三族,當日這番話也就像 一則終於成真的預言了。

103 東門黃犬   「我真希望還能像以前一樣,和你一 起牽著黃狗,到家鄉上蔡東門去獵捕狡 兔,可是再也不可能了!」李斯被判腰 斬,行刑前對兒子如此感嘆,父子相對 痛哭。

104 連橫合縱   連橫,亦作「連衡」。戰國時張儀遊 說六國共同奉事秦國叫連橫,與蘇秦的 「合縱」相對。聯合弱國進攻強國稱合 縱;隨從強國去進攻其他弱國是連橫。戰 國後期,秦最強大,合縱指齊、楚、燕、 趙、韓、魏等國聯合抗秦,連橫指這些國 家中的某幾國跟從秦國進攻其他弱國。一 說南北為縱,六國地連南北,故六國聯合 謂之合縱;東西為橫,秦地偏西,六國居 東,故六國服從秦國謂之連橫。

105 「鄭國渠」簡介 地點 首起雍州雲陽縣西南二十五里,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傍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以溉田。 建造緣由
《資治通鑑.秦紀》中記載,秦王政察 覺韓王派來的水利專家鄭國為「疲秦」 而來,欲殺鄭國洩恨,但鄭國告訴秦 王,如果能完成這條三百餘里的渠道, 「亦秦萬世之利」,秦王聽之,於是花 了十多年的工夫完成「鄭國渠」。

106 功效良好 渠成之後,灌溉田地達四萬餘頃,「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史記.河渠書》)。漢魏 時,這條渠道仍 為涇水流域主要 灌溉系統,唐以 後才逐漸廢棄。
圖片來源: 鄭國渠遺址

107 「太阿劍」簡介 太阿,亦作「泰阿」,相傳此劍由春秋時歐冶子、干將所鑄,除太阿外,尚有龍淵、工布共三把寶劍。干將、莫邪為夫婦,楚王命干將鑄造寶劍,三年成雌雄二劍,雄名干將,雌名莫邪。干將自知楚王必將怒其造劍遲緩而殺他,故藏雄劍不獻,留給其子。 歐冶子據說曾為越王勾踐製造勝邪、魚腸、純鉤、巨闕、湛盧等五把寶劍。

108 好站連結  中國語文知識庫 漢字藝術 介紹漢字流變,並附相關書帖及文物的圖片。


Download ppt "諫逐客書 李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