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正 信 讀 書 會 主 持 群 : 姚 永 錩 、 鄭 健 、 陳 淑 珍 佛法的生活應用 2008/07/2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正 信 讀 書 會 主 持 群 : 姚 永 錩 、 鄭 健 、 陳 淑 珍 佛法的生活應用 2008/07/2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正 信 讀 書 會 主 持 群 : 姚 永 錩 、 鄭 健 佛法的生活應用 2008/07/23

2 本週主題 2008/07/23 佛教徒如何面對災難與不安? 別人玩火為什麼我受害?建商圖利為什麼我受害?別人喝酒肇事為什麼我受害? 集集大地震、 恐怖大攻擊、 四川大地震、…等,為什麼那麼多的天災、人禍會降臨在無辜者身上? 雖然災難沒有發生在我身上,但也難免心存恐慌而不安定,怎麼辦? 業報理論,理智上支持,但情感往往凌駕於理智而難以接受。佛教經典如何教導我們正確的業報觀?

3 前言 早在2700年前,《奧義書》初期,業感輪迴的思想就已確立。當時的業力說認為,人的命運,不是神的賞罰,而是由「自己的行為」所決定,這思想為佛教所接納,並深入佛教徒的心中。 在面對諸多的天災、人禍中無辜的受難者,或許會覺得對生命有著些許的無奈,如果不能理解業報有著複雜多元的關係,很容易就落入邪因論的槽臼裡,不但無法說服自己坦然面對,對佛法的修學也可能因存疑而無法突破。 為了讓自己有較強的心力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逆境,釐清業的本質與如何面對業力,是很重要的。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常常是人們所關切、疑惑的問題,人們也試圖尋找問題的解答,在科學、哲學、宗教等不同領域裡,雖各有所得,卻也各有難以突破的瓶頸。今就以佛教的觀點,從輪迴的角度切入業力問題的探討。

4 以佛教的觀點,從輪迴的角度切入業力問題的探討
導讀一、業力說與輪迴 (一)、業感輪迴思想的發展 (二)、佛教的輪迴與業力說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1、業力的形成 2、業力的展現 3、關鍵的意業 (二)、業的類別 (三)、業力的表相與實相 導讀三、業力的淨化 (一)、緣起無我的業報與解脫 (二)、稀釋惡業 導讀四、結語

5 導讀一:業力說與輪迴 -1 (一)、業感輪迴思想的發展 1.萌芽:亡靈思想—《梨俱吠陀》(-1200年)
當時有亡靈常存之說,但沒有提到人死後亡靈轉生於哪裡。 2. 起源:善惡輪迴—《百段梵書》(-1000年) 當時雖首重祭祀,但非主流的業力思想已在發展中,不過對輪迴境界之種類、靈魂 往返之狀況、解脫問題等,並沒有作進一步的探討與解決。《百段梵書》記載「死後之靈魂懸於天秤,視其善惡之業以行賞罰」、「生前有善業惡業,作業者依其形式而受其償,纏綿而不可離。」 3.確立:業果與解脫—《奧義書》(-700年) 當時,祭祀受到質疑,人們轉而向內尋找自我的真實面目,以個人解脫為最終目標,開展對人生宇宙真理的思惟,以直接悟入人的本性「唯一不二 的梵」為修行方法。宗教家對輪迴與解脫有較詳細的探究。「輪迴界雖以無明為原因,但同屬無明的彼此有情,所以有禍福苦樂之差別者,全為無明所發動之行為性質之結果,由此根據而立業說。」《布利哈德奧義書》記載「依淨行而淨,依黑業而黑。故曰人依欲而成,因欲而有意向,因意向而有業,因業而有果。」 4. 完成:業與修行—教派時代(-500年) 「輪迴思想,當《梵書》時代大體基礎已固,至《奧義書》而骨幹已立, 終至學派時代而完成。」 5. 業的本質:生命中潛在的影響力 6. 業的二個含意:(1)行為後存留的餘勢 (2)引發相當的報應《印度哲學宗教史》高楠/木村

6 導讀一:業力說與輪迴-2 (二)、佛教的輪迴與業力說 處於學派時代的佛陀,如何對待當時業力與輪迴的思想?
根據《阿含經》的記載,佛陀的教說,以解決當下的煩惱為重心,但經文中也明確顯示佛陀肯定輪迴說。例如,佛陀為弟子記說死後往生何處,也以自己過去生的種種經歷為弟子教說,如:「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有從宿命聞法…身壞命終,來生於此」、「眾生於無始生死,長夜輪迴生死…」經中也提到,眾生往生何處將受諸多業力所牽引,如:「各隨業所趣,善惡果自受」、「隨業受生」等等。 佛陀肯定生命的輪迴與業力之間關係,但佛陀並不鼓勵人們去追究過去生的種種、或預測未來生的境遇,因為這對煩惱的止息是沒有幫助的。如:「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智善見。不求前際,…不求後際。」、「比丘莫作是說,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不向涅槃。」 《雜阿含經》

7 導讀一:業力說與輪迴 -3 (二)、佛教的業感輪迴說(續)
佛陀從現實經驗中體證了緣起的生命觀。生命在不斷的變化相續中,過去的經驗影響現在,現在又孕育未來,沒有一個永恆不變、實在、獨存、主宰的「真我」在輪迴。佛陀看透了執著自我是生死的根源,必須破除才有可能解脫,所以主張「無我」的業感輪迴說。 如,《中阿含21》: 嗝帝比丘的「今此識,往生不更異」,認為五蘊中的「識蘊」,在輪迴中保持一貫的性質,為作業、受報的輪迴主體;《雜阿含58》:有比丘聽了無我的教說而擔心未來世誰當受報。這兩位比丘,都被佛陀呵斥為愚癡人。《雜阿含第一義空經(335)》:「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這些,都突顯了佛教「無我」的業報觀與輪迴觀。

8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1 業的主要內涵,指眾生的行為,及行為後對行為者內心及後續行為的影響力。
眾生的行為,含內在思想與意志等活動,外在肢體及語言的展現;行為後對行為者內心及後續行為的影響力,印順導師稱為「經驗的反應」、「生活的遺痕」。《佛法概論》 p98 例如,以瞋恨心故意傷害他人的同時,養成了自己暴躁、易怒的性格。以平等心幫助他人的同時,養成了自己謙虛、平靜的性格。一句愛語,即使對方沒有領受,還是為自己種下善的業因。一句惡語,即使沒有傷到對方,也已為自己種下惡的業因。 (本質:生命中潛在的影響力。 二個含意:(1)行為後存留的餘勢 (2)引發相當的報應) 導師說:「如能深信這自己身心所起的對自影響力,就能信解開創未來生命的動力來源。」 《學佛三要》 p34 可見,行為所殘留的餘勢力,實在不容忽視。

9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2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1、業力的形成      業力來自哪?多數人對因果業報的觀念似是而非,對事情發生的內在因素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否定因果說,而陷入宿命論(世間的一切都由生前業力招感,完全抹煞現生的因緣)、尊祐論(將人生的一切遭遇歸結於神的意旨)、無因論(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無因的、偶然的)的邪見裡。 依《布利哈德奧義書》:「人依欲而成,因欲而有意向,因意向而有業(行為) ,因業而有果」 ,在「意向、行為、果報」的關聯中,透露出意志力對行為的重要影響。在日常生活的行為中,可能有看似無意識的直覺反應,或是經過深思熟慮而有的,這些都不離「意志力」所主導。而「行為」緣於「意向」,「意向」緣於個人過去經驗所累積而有的慣性。 顯然,過去行為所成的習慣,主導著現在的行為;而現在的行為,又關涉未來活動的習慣。行為與習慣,在彼此增上中形成個人的性格。(水野弘元《原始佛教》p115)    例如,性格暴躁的人常與人衝突,豁達的人常是開朗與積極。 導師說 「初以習成性,次依性成習」( 《成佛之道》 p.256 )。性格與習慣的互相養成,是業力形成的實例之一。

10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3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1、業力的形成(續)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1、業力的形成(續) 五蘊中的「行蘊」有驅動心的力量,是造作、意志力的中心。以善惡的意志(思),推動內心去造作一切善惡的行為。在內心觸對境界時,經過心思的「審慮」、「決定」後,形成一股力量,進而「發動」為肢體或語言的行為,同時也生起另一道業力蓄積著。所以,行蘊的中心--思,也代表了業的本質(生命中潛在的影響力)。 十二支緣起的「行」支,含與愛、取相攝的行為,也含行為的餘勢所成就的習慣或性格。「觸、受、愛、取、有」五支,更清楚說明了業力的形成。佛陀告誡比丘:「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雜阿含45經》、「於此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雜阿含279經》。 從起惑、造業、感果的三階段看,具備和合的身心時,六根即完成,也就沒有一刻離開「觸、受、愛、取」,因此導師說:「識到觸,是現實人生起惑造業的準備。向前望,是生命的果報;向後望,是惑業的先驅」。《中觀論頌講記》,p532

11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4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2、業力的展現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2、業力的展現 十二支緣起中的「有」是決定未來的要素,也就是業的潛伏力, 「由有緣生」,「生」就是受潛伏力或過去經驗總合的影響,是業力的具體展現。 從十二緣起的流轉可知,有情的存在無不受業報的支配,從導師的一段話可以更清楚的明白:「從前及現生所造的業力中,由於『後有愛』的熏發,有佔有優勢的另一系類業,起來重新發展,和合新的身心,成為又一有情。有情的生死相續,是這樣的一生一生延續不已。 《佛法概論》p.101 」 業力透過心的蓄積而通達三世,在業力的推動下,眾生隨著善惡業流轉五趣而開展生命的活動。 世間、有情為業所纏,隨業力而轉,猶如車之依軸而行。佛陀對波斯匿王說:「唯有罪福業,若人已作者,是則己之有,彼則常持去,生死未曾捨,如影之隨形《雜阿含1233經》 」

12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5 2、業力的展現(續)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2、業力的展現(續) 行為活動,無論是獨自完成、多人共同完成,他人知、不知,為自己而作、為他人而作,漏業、無漏業等等,都得自己承受果報。 例如,「為父母故而行作惡,…為王、為天、為先祖、為沙門、梵志故而行作惡,…因行惡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中阿含27梵志陀然經》」「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善自獲福,惡自受殃。《般泥洹經》《大正藏》第一冊 p.181中」 解脫的聖者,雖不再造新業,然而在過去業力的因緣成熟時,還是會隨業受報,神通也無法阻止業力的成熟。 例如,佛陀最後生的九罪報(《大正藏》第25冊 p.121下),目揵連死於執杖外道的暴力下(《大正藏》第24冊 p.287下)。但聖者們的一切行為,不以「我見」為中心,受報時也不再造新業,已斷盡一切煩惱,不再受「後有」。 此生結束後,過去的種種業力不再有活動的舞台,就像燒成灰燼的樹木找不到它的影子一樣。(莊春江《學佛的基本認識》p.115~p.116)

13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6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3、關鍵的意業
業跡如影隨行,是否所有的行為都有果報? 喝水、抓癢等不經意識的反射動作,沒有善惡影響的行為,即使有過失,也僅受輕微的果報。 無意而作,或為他人強制而作,精神薄弱、或沒有判斷善惡能力者的行為,其道德價值低,也不構成真正的善惡業。 漫不經心而有的行為,除了增長自己愚痴的性格外,如果對他人或環境造成傷害,可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例如,護士打錯針或給錯藥、亂丟煙蒂而引起火災等等。

14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7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3、關鍵的意業(續)
如果是動機、目的明確的行為,無論是善業或惡業,「都是經過內心拿定主意的,必然很清楚的印入自己的記憶中而長養自己的習性。(莊春江《中阿含經十二選》p.119)」 ,故意作業所引發的業力,將深入內心,影響深且廣。 例如:預謀害人,還沒行動前自己就處於怨恨、不平、緊張、不安的痛苦中。意念中如果貪欲心強、瞋恚心大、思想偏差等等,都會伺機造作各種不同的惡業,養成惡的習性。同樣的,若有強烈善的動機與目的,努力的實踐它,將養成善的習性。 所以,我們除了注意身、語行為對他人可能造成的影響外,更得注意自己內在行為的動機。佛陀對苦行尼揵說明身口意三業中,意業最受責難。「此三業如是相似,我施設意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中阿含133優婆離經》 」 意業,對我人有如此關鍵性的影響,我們的起心動念豈可不慎!

15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8 (二)、業的類別 人的意念非常複雜,行為的造作也有多樣性,有相容的、互斥的。果報將依業力的何種特質來發展?
種種業跡,依不同性質,分別蓄積為各個系類。不同系類的業力,不會互相抵銷,而是待時機成熟分別感果。 如經文說:「為惡及其善,隨人之所習,如似種五穀,各獲其果實《增壹阿含52‧6經》」若能理解系類的複雜性,面對果報也能甘心承受。 論師們將業依不同性質分類,今列舉幾個常見的分類: 1 .依善惡分:善業、惡業、無記業 2. 依共同性分:共業、不共業 3.依決定性分:引業、滿業 4.依受報時間分: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 5.依自他相對影響分:等流因果、增上因果

16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9 (二)、業的類別(續) 無記業
與輪迴沒有直接關係的無記業,例如技術的學習或訓練而形成習慣,雖有強烈動機與目的的行為,但對未來不會帶來苦樂的果報,不過,其經驗不會消失,而以「隨眠」的潛在力保存著。 等流因果、增上因果 「無論是善的惡的,久而久之,習以成性,…如常起貪心的,會貪心越來越大;如讀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好靜的,習慣了會愛靜惡動,過不慣煩囂的生活。不但今生,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使人苦惱,自己得苦惱,使人安樂,自己能安樂;障礙人的,自己也受人障礙。這些,叫做增上因果。《寶積經講記》p.24」 善惡業及其餘勢力,在感得相對應的果報後,並未就此結束,餘勢力反而是增長而繼續存在。「然業力所感的有漏果報,雖歸於滅盡,而悲願、智慧等流因果,卻越來越殊勝(等於科學者嘗試的錯誤與失敗,不只是錯誤與失敗,也是經驗的累積)。《華雨集第五冊》p.289」

17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10 (三)、業力的表相與實相
常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或怨嘆「好心沒好報」,甚至更有「不斷殺者得生天上《中阿含171分別大業經》」,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必須再次肯認佛法三世的業報說。 有情現在的身心活動,不但承受過去的五取蘊所薰習,同時也影響未來的習慣與個性。「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雜阿含335經》 」「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雜阿含307經》」業力的效應跨越三世,在時間與系類的交錯中,業報顯得複雜難解。 《成實論》〈三報品〉引古頌:「行惡見樂,為惡未熟,至其惡熟,自見受苦。行善見苦,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見受樂。」 今生若遭受福樂或苦難的果報,如果不是當生所造的業,必定與過去生中曾經種下的善惡業有關。而現在所作的善惡業,可能當生就受報了,若當生不受報,也將在未來世中伺機受報。

18 導讀二:業力說的內涵 -11 (三) 、業力的表相與實相(續) 對業力複雜的展現,我們很難從它的表相看到業報的關連性。
在《中阿含171分別大業經》,佛陀告訴阿難,要正確理解業報的展現,必須從四個可能的方向作觀察:現法中受報訖、後報故、本作業未盡、死時所生善惡心。若只看表相或片面,都不能正確理解業力的效應。例如,有人現世作惡卻仍然享有好的生活,或許他正在消耗過去生中所累積的福報,當福報享盡了,必將受此生作惡的果報;也有人現世為善卻多苦厄,或許他正承受過去生中所造惡業的苦果。 如果能在受苦報的當下,不起瞋心,不再造新惡業,更積極的修福慧。如此,不但減輕惡業的負荷,也為自己開發更多的福業。逆境中不要動搖向上、向善的正行與決心,順境中更不要放逸,要有開闊未來的奮鬥精神。

19 導讀三:業力的淨化 -1 (一)、緣起無我的業力與解脫
人的一切行為,不是宿命決定,不是神的恩典與賞罰,也不是無因無緣的偶然,不是前世今生的萬劫不復,不是必有餘慶的祖上陰德,而是--愛與無明。 導師說:「(眾生)把一切法,看作真實的;想像為有一永恒自在的我。一切從自我中心去活動,於是到處執著,造善惡業而流轉了。如正觀緣起,通達是無常、無我的,那自我中心的妄執,失去了對象,煩惱也就不起了,生死也就解脫了。」《成佛之道》p.208 文中說明了煩惱造業與生死解脫,關鍵在於是否能破除自我中心的妄執,更明白的說,在於是否能正觀緣起。造業與解脫,也不離緣起法,所以,修行對造業與解脫,有相對的影響力。

20 導讀三:業力的淨化 -2 (一) 、緣起無我的業力與解脫(續)
煩惱、造業,從六根門頭來對治,修行也從這裡下手。導師說:「學眾在六根門頭,見色聞聲、…,隨時照顧。不為外境所惑,取著貪染而起煩惱,引發犯戒的惡行。《華雨集第三冊》 p.117」 於六觸入處,捨離無明,生明相應觸(我執不起),於受不起貪瞋癡的反應,正念正知,不造有漏業、未來的苦果不生。如同經文說:「於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如實正知,比丘作如是知、如是見者,得見清淨《雜阿含1175經》」、「六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永不復生。《雜阿含209經》」 又說:「云何知業滅道?謂八支聖道。《中阿含111達梵行經》 」有漏的業力,透過世、出世間的八正道來修行,遠離錯誤的行為習慣,在如理的思考或行為中,少了無明、煩惱的滋潤,業力將枯萎,待煩惱不起時,就能脫離生死流轉而趣向解脫。

21 導讀三:業力的淨化 -3 (二)、稀釋惡業 尚未解脫的眾生,業力是否永不變更?
殺人無數的鴦掘摩羅,在當生證得解脫後仍為亂石刀杖所追殺,這相對於他應承受的地獄報而言算是輕報。《增壹阿含38.6》 阿闍世王弒父奪位,後來從佛聞法及時懺悔、歸依三寶,將應受的無間地獄罪,轉化為拍球地獄罪。《華雨集第二冊》p.175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懺悔、改過遷善,並沒有將惡業抵消,但卻有削減惡業的作用。 業的影響力可以改變,所以業報也是無常的。如何將過去惡業的影響降至最低? 眾生在沒有解脫前,不斷累積新的業力,果報也隨著累積的業力而變化。這期間,如有很強的願力、精進、慚愧、智慧來修諸善法,業力自然向善提升,善業的影響力增強,惡業的效應相對的降低,雖不能功過相抵,但卻能對惡業力作相對的改善。 所以,導師說:「不必為既成的惡業擔心,儘可從善業的修習中去對治惡業。」《佛法概論》,p.99

22 導讀三:業力的淨化 -4 (二)、稀釋惡業(續)
《中阿含17伽彌尼經》:「若成就十善業,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猶如酥油瓶投水而破,渣瓦沉下,酥油浮上。」 《中阿含11.鹽喻經》的負債喻、奪羊喻及鹽喻,說明了大量的善業可以稀釋惡業的影響力。 《中阿含112.阿奴波經》說明了作惡多端的人,只要他還有一絲善因未斷,就有機緣被度化。反之,如果他引發過去殘留的惡因而造更多的惡業,善因失去影響力,只能沉淪在煩惱、痛苦中,不但遭受嚴重的苦報,更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修福、修慧、開發善緣,讓惡種子在沒有助緣的情況下枯萎,才有可能將惡業的苦受轉為輕受,淡化惡業的影響力。

23 結語-1 佛陀看透了「我見」是輪迴的動力、生死的根源、煩惱的根本、起惑造業的元凶。要能破除「我見」,才能解決生死問題。 如果我們的行為不以自我為中心,於果報呈現時,藉由現緣的努力,隨緣承受並對治它,受到利養時不起貪染心,受到傷害時不起瞋恨心。遠離我見、妄執,則有漏的業力漸損,無漏善業的力量相對的增強,在無間斷的修習中,終將「得現正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生自覺智《雜阿含563經》」。 解脫者如佛陀、阿羅漢,由於「後有愛」也斷盡了,沒有下一生的報應問題,但都還是「常行諸善《雜阿含976經》」、「作福無厭《增壹阿含23‧1經》」、「於諸善法未曾知足、未曾遠離《雜阿含九八七經》」,聖者如是,尚未解脫的修學者,對道品的修學更是不能放逸。

24 結語-2 我們處於業報輪迴的因果世間,即使有天眼明、宿命明,也很難從事件的表相判斷業報的因果關係,如果能把握因果業報的法則,努力修習世、出世間的八正道,在契理的學程中,對三業的行持,隨時修正、體會、實踐、精勤方便,我執煩惱減輕了,對果報的承受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昇,受苦報時,隨緣承受,就當了卻一惡緣,不要又結新的惡緣;受樂報時,不忘更要提昇自己的善業,累積資糧。 能如此,不但惡業不再現起,也能成就無漏的清淨業。過去的業力無論何時成熟,都不影響現在我所該作的努力,即使是短暫或坎坷的生命,如果能把握生命的真諦,就有機會向解脫之道而邁進!這也是佛教徒在進入佛教「緣起說」之前,必須先建立的「佛法業報觀」。

25 以佛教的觀點,從輪迴的角度切入業力問題的探討
一、業力說與輪迴 (一)、業感輪迴思想的發展 (二)、佛教的輪迴與業力說 二、業力說的內涵 (一)、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1、業力的形成 2、業力的展現 3、關鍵的意業 (二)、業的類別 (三)、業力的表相與實相 三、業力的淨化 (一)、緣起無我的業報與解脫 (二)、稀釋惡業 四、結語

26 小組討論議題 提問1:《第一義空經》說「有業報而無作者」, 那麼受報的是誰? 提問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嗎?
提問3: 「自作自受」有語病嗎? 提問4:業力說與宿命論有什麼差別?

27 下週主題 小組討論議題 參考資料 佛教徒如何有效的脫離「情」的牽絆? 1.生命的本質離不開情的維繫,佛教徒應如何觀照,才
能不起煩惱? 父母對子女的愛,以佛法來看,如何拿捏才算如法? 對於宗教信仰的情操如何避免墮入迷信及個人崇拜? 參考資料 《成佛之道》 p p.127 《學佛三要》 p p 《佛法是救世之光》 p p 《佛法概論》 p p p p 《佛在人間》 p.333

28 讀書會目的 透過團體鞭策精進,讀「書」也讀「人」。每個人都是「學員」也是「老師」。
讀書會經由共同的主題,彼此討論交換不同的意見和看法,藉以學習到許多生活與佛法的寶貴智慧。 讀書會的好處,在於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可以暢所欲言,因此每個人的見解都應被尊重。 主題探討到最後不一定有結論;目的在於激發不同的思考角度,彼此也才有寬廣學習的空間。 生活體會雖有不同,在佛法的知見上,要避免偏離佛說聖典。

29 參考資料來源 課堂導讀:從印順導師著作取材為主 學員分享:導師著作、大正藏、 網路、書藉、影音教材 個人或親友經歷。
導讀人員:主題1-3 姚永錩       主題4-6 鄭健       主題7-8 陳淑珍 學員分享:導師著作、大正藏、 網路、書藉、影音教材 個人或親友經歷。 ※導讀資料會先公佈於「正信網站論壇」中


Download ppt "正 信 讀 書 會 主 持 群 : 姚 永 錩 、 鄭 健 、 陳 淑 珍 佛法的生活應用 2008/07/2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