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輔導專業知能 (晤談技巧、引導溝通、案例分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輔導專業知能 (晤談技巧、引導溝通、案例分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輔導專業知能 (晤談技巧、引導溝通、案例分享)
臺師大到校輔導計畫 新竹縣立五峰國中 2011/10/18

2 王文秀這個人 台師大心輔系畢業 曾擔任國中輔導教師四年,高中主任輔導教師一年 現任 新竹教育大學心諮系教授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理事長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3 前言 終於有機會拜訪五峰 今天的時間分配 學生多半是泰雅族與賽夏族 母語教學、傳統舞蹈教學、竹藤編教學、原住民傳統歌謠教唱
一、二年級各兩班,三年級一班 今天的時間分配

4 輔導室重要工作項目 強化職業試探與輔導 加強中輟學生之追蹤與輔導 辦理中途式資源班,協助學生趨於正軌 加強升學、就業及進路輔導
落實親職及技藝教育 全校教職員工參與認輔計畫 落實生命教育及兩性教育 推行義工制度 結合社區資源落實多元化輔導功能 試辦教訓輔三合一新制

5 我所認識的原民文化 賽夏族 天賦異秉之處:音樂、舞蹈、體育 紋面與紋身 處在泰雅族與客家人之間 宗教信仰:除超自然信仰外,以祖靈祭和矮靈祭最具代表

6 我所認識的原民文化 賽夏族 組成特色 賽夏族的家族制度為父系制。 家族中以男性為家長,女性不能執行家長權,除非家中沒有男性
賽夏族以 「同姓之人」組成氏族。 大部分是以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天文或生理現象而命名。 氏族具有多重的社會運作功能 6

7 我所認識的原民文化 賽夏族 財產繼承:家族與個人財產的繼承為長男繼承 家屋與主要家族財產,由長子或幼子繼承主要部份,其餘酌量分配諸子
女子如非招贅繼嗣其家族系統者,無承受家族財產之權利 個人財產屬於男子者,父系繼承;屬於女用者,母系繼承。 7

8 我所認識的原民文化 賽夏族 婚姻 日據之前賽夏族人盛行交換婚,即通婚雙方,互換女兒。 另有買賣婚、勞役婚為輔。
至於搶奪婚則用於再婚之儀式,先經雙方家長同意,如女子不肯時則強行搶奪。 交換婚改變為現今之嫁娶婚,由勞役婚改變為招贅婚,而買賣婚則存在於異族通婚中,搶奪婚則已絕跡 8

9 我所認識的原民文化 泰雅族 社會組織可以分成下列幾個團體:
部落組織:以父系中心,由諸兄弟形成聯合家族,財產與房舍共同擁有。由具聰明英勇有才智,有領導能力的人擔任部落領袖,遇到部落有重大事情的,則由頭目召集長老會議以決策之 祭祀團體:有共同祭祀對象的家庭祖合,如為了祖靈祭之進行而組成的團體 9

10 我所認識的原民文化 泰雅族 社會組織可以分成下列幾個團體:
共負罪責團體(gaga,一般稱為祭團):共同遵守誡律和規範的團體, gaga是一種社會規範,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風俗習慣的誡律,也是最具有約束力與公權力的團體,可以算是泰雅社會中行為道德與社會律法的最高維護與審判者。 狩獵團體:同一個獵團,集體狩獵時大家分工合作共勞共食共享 。 10

11 原民學生普遍面臨的處境 保留、延續本族文化VS漢化的拉扯(語言、宗教、生活習慣、網路) 才藝班、安親班、補習班、補救教學、跳級直升
隔代教養的利與弊 (漢人)文化刺激普遍不足、經濟弱勢 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成功的定義、人際關係、性 漢人文化的價值觀帶來的衝擊:學業至上、核心家庭、錢與權、生涯抉擇、婚姻關係、自尊自重、純真、信任、共有、界線、網路文化

12 原民學生在校的情形 學業成就高者之學校適應:難以更上一層樓、自滿、曲高和寡
學業成就低者:錯過早療、難以被早期診斷、評估與介入、學習風格不同學不會,學不好、喪失學習動機與興趣、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自我傷害 12

13 對老師的挑戰 要扮演的角色:亦師亦父母亦友、黑臉與白臉、經師或人師、與學生的界線 老師本身的價值觀 教學方法與策略 溝通技巧與管教態度
是否要通報 13

14 青少年之發展 遺傳X成熟X學習X環境 一般性的發展不在此提出 對性的好奇 自我概念:自我認同危機 生涯規劃 14

15 青少年之次文化與特色 獨特之價值與規範,認同於成人又不同於成人及兒童 特殊之暗語、服裝、舞蹈、音樂、髮型、娛樂、藥物、性關係、價值觀
易受大眾傳播之影響 注重流行風尚 重視同儕歸屬 15

16 青少年之次文化與特色 特定身份標準,不同於社會之標準 滿足特殊需求,如犯罪或脫序次文化 寄生於主流文化之次級文化,不能獨立
身心急劇變化、反抗性,為反對而反對 重視義氣、信任同儕、自我認定、依賴VS獨立、情緒不穩定 對權威人物之看法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在獨立與依賴之間擺盪 尋求被肯定及被愛 意外事故及自殺值得注意 16

17 輔導的意義 輔助引導 協助個人了解自己及其世界之歷程 其目的是預防、治療與改善個人的困境
最終目的是促進人能自我引導,進而充分發揮其特殊能力和潛能 不是訓話、責備、批判、輕蔑或灌輸 17

18 老師常用的個別談話技巧 生理專注-SOLER Square Open Lean Eye contact Relax
心理專注─傾聽對方的口語及非口語訊息 初層次同理心 情緒辨識與反映 簡述語意 18

19 老師常用的個別談話技巧 接納、尊重及真誠 問問題 引導 沈默 「我訊息」 自我表露 19

20 有效的助人行為(口語行為) 使用被瞭解的語言 反映與澄清 適當的解析 做摘要 對主要訊息做反應 使用口語增強 適當提供資訊 回答問題 幽默
不加批判 深層瞭解與同理 給回饋 20

21 有效的助人行為(非口語行為) 聲調與被幫助者相似 維持眼神接觸 適時點頭 微笑 適當手勢 身體略向前傾 說話中等速度 親近求助者 注意力集中
愉悅的態度 21

22 無效的助人行為(口語行為) 忠告 嘮叨 安撫 責備 欺騙 訓誡 密集探究與發問 指導與要求 庇護 過度解析 使用艱深語句 偏離主題
過於理智化 過度分析 過度談論自己 22

23 無效的助人行為(非口語行為) 不看當事人 遠離當事人 輕視 皺眉頭 不悅 緊閉嘴巴 手指指著對方 注意力分散 打哈欠 閉著眼睛 語調不高興
說話速度太快或太慢 23

24 青少年輔導的原則 就事論事,勿人身攻擊 勿用審問之方式,勿預設立場 盡量勿翻舊帳 盡量勿拿別人比較 平日建立良好的關係 看到缺點也要看到優點
以鼓勵代替責備 24

25 青少年輔導的原則 尊重文化差異與個別差異 尊重但非縱容 教其釣魚,非幫其釣魚 有賴不同的策略來轉換及替代口語的型式 保密之原則與例外
對焦慮或過度沉默或抗拒或非志願求助的孩子可用其他方式引導 轉介之原則 願意相信兒童(青少年) 25

26 青少年表達抗拒的方式 拒絕說話 拒絕說出較有意義或較重要的話 否認自己有問題 言不及義 避免眼神接觸 遲到或缺席
表達負向的身體語言或是言出不遜 身體力行表達拒絕 26

27 化解抗拒之道 建立良好的諮商關係,友善、溫暖、表達有興趣、真誠、同理、發自內心傾聽 是孩子的擁護者,不是來替天行道,理性感性兼具
佈置溫暖安全可預測的諮商室、固定諮商時間 設限,導向可能替代方案及合乎邏輯之結果 對孩子的疑慮可開門見山或迂迴前進,簡介諮商 27

28 Q&A 想討論的個案? 想提的問題? 想分享的想法? 想澄清的疑惑? 28

29 The End


Download ppt "輔導專業知能 (晤談技巧、引導溝通、案例分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