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五 味 汪曾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五 味 汪曾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五 味 汪曾祺

2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其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其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代表作小说 、 、 散文集 和京剧剧本 。 有“短篇圣手”之称 。

3 走近作者 他的散文着眼于“小叙事”,写凡人小事,写有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 ……他帮助人们发现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他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汪曾祺

4 字词检测 汆汤 焐酸 蕹菜 苣荬 蘸盐水 趋之若骛 涮涮辣 腌咸菜 wù cuān qǔ mǎi wèng wù zhàn yān
汆汤 焐酸   蕹菜 苣荬   蘸盐水 趋之若骛  涮涮辣 腌咸菜 cuān qǔ mǎi wèng zhàn yān shuàn

5 浏览课文: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几味?

6 初识六味

7 合作探究 1.文章明明写了“酸甜苦辣咸臭”六种味道,可作者为什么取名为“五味”?说说你的理解。
2.在写“酸甜苦辣咸臭”六味时,作者有没有平均用力?他是如何注意详略处理的?

8   1.文章明明写了“酸甜苦辣咸臭”六种味道,可作者为什么取名为“五味”?说说你的理解。
“五”是“多、杂”的意思(类似成语“三番五次” )。 “五味”,泛指各种味道。 2.在写“酸甜苦辣咸臭”六味时,作者有没有平均用力?他是如何注意详略处理的? 详写“酸”、 “辣”、 “臭” , 略写了“甜”、“苦”、“咸”。

9 多味杂陈   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菜名有近四十种,请用圈点的方法找出这些菜名,并与同学合作,按照菜名、味道、产地三个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合作学习

10 多味杂陈   圈点:一种阅读方法。即在阅读时,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符号,对字、词、句、段进行圈点勾画,从而促进理解,增强记忆。 学法指导

11 多味杂陈 菜 名 产 地 味 道

12 多味杂陈 示例:酸 菜 名 产 地 味 道 酸 菜 雁北 酸菜白肉火锅 辽宁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北京 酸 笋 福建、广西 酸 饭 延庆

13 细品六味   作者在叙写全国各地特有的味道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民俗画卷。哪些画卷给了你最深的印象?请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思 考

14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山西人下饭店,还没有点菜,先喝三调羹醋。   山西丈母娘以酸菜缸的数量来考察姑娘未来婆家的家底。

15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捂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16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房玄龄之妻 吃饺子为什么要蘸醋? 1助消化。饺子硬皮死面肉多菜少,不易吸收,醋含有醋酸能补充胃酸,促进消化。
 吃饺子为什么要蘸醋? 1助消化。饺子硬皮死面肉多菜少,不易吸收,醋含有醋酸能补充胃酸,促进消化。 2调酸碱。醋是酸味食物,但是它的最终代谢产物为碱性,包饺子用的肉和面是酸性食物。醋能有效地平衡人体的酸碱系统。   吃醋(醋坛子) 房玄龄之妻

17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房玄龄之妻 吃醋(醋坛子)
  吃醋(醋坛子) 【吃醋的由来】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要为当朝宰相房玄龄纳妾,玄龄之妻出于嫉妒,横加干涉,死活不让。太宗无奈,只得令玄龄之妻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夫人确有几分刚烈,宁愿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头,当场饮下“毒酒”,方知是醋。太宗无法,只得收回成命。“吃醋”一说由此传开。 房玄龄之妻

18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

19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为什么人们喜欢吃甜?

20 人们为什么喜欢吃甜? 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母乳就是甜的,因此爱吃甜食可谓是一种本能反应。
吃甜上瘾:当人吃甜食时,人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会被激活,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名为阿片类物质,功用几乎相当于吗啡。大脑感觉到这种兴奋,就会对它产生渴望。因此,人常吃甜食后会觉得越吃越想吃。 当人吃了糖以后,糖会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含量增高,接着胰岛素会迅速行动起来,将血糖转化成能量。人吃的糖越多,体内产生的胰岛素就越多,转化出来的能量也就越充足,如此一来人体就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快感;但伴随而来的是,胰岛素消耗掉过多的血糖,导致血液中血糖迅速减少,这时身体就需要再来点糖类补充血液中的血糖。”

21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苦瓜也可爱 营养 药理 美容

22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越辣越爽…… 1辣椒素刺激—— “烧灼”——大脑——“发热”——促进胃液和唾液分泌,胃肠蠕动加快——消化,食欲。
2“烧灼”信息使大脑将身体视为“受伤”状态对待,促使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使人出现一种轻微的愉悦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

23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

24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一个同志为爱人从南京带臭豆腐干回家,在火车上引起一车厢的人强烈抗议。

25 生活百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 西南联大

26 生活百态  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迁为西南联大,校长蒋梦麟委托他:“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抗战后,因曾出任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押解南京并被高等法院判为汉奸。蒋梦麟为之求情。1949年1月26日被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作人搬回北京,以稿费维持生计。1966年被红卫兵抄家,1967年病逝。   一些人认为周作人是汉奸,一些人则不这么认为。周作人与其兄鲁迅关系不和,二者价值取向不同。

27 生活百态 闻一多 闻一多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28 生活百态 闻一多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闻一多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是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在西仓坡宿舍门口即被国民党昆明警备司令部下级军官汤时亮和李文山枪杀,闻一多之子闻立鹤也身受重伤。闻一多被暗杀后,举世震惊,当时在庐山的蒋中正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下令唐纵彻查,暗杀事件很快就破案,李文山和汤时亮由宪兵司令部举行公开军法审讯,两人经审讯后被枪决。 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为《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9 生活百态 吴盐胜雪:多用来形容女子皮肤白皙无瑕。这里的吴盐并非指真正的实物的盐,而纯为形容胜雪之意。该成语中字面上虽然讲的是吴地的盐纯白要胜过皑皑白雪,但实际上并非要说明称赞吴地的盐雪白胜雪,而是通过吴盐雪白来委婉地表达对女子皮肤白皙的赞美之意。 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少年游·感旧》中,开头第一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此处的吴盐胜雪即为该成语的出处。 “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吴盐胜雪

30 生活百态 吴盐胜雪 相传这首词是周邦彦为北宋名妓李师师写的,其中的”并刀如水,吴盐胜雪“就是来形容李师师的。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连当时的宋徽宗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是在她众多的客人,她对大才子周邦彦最为中意。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从”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中可以看出,这首词应该就是以徽宗夜探李师师为背景写成的。以此来表达暗含的醋意。 吴盐胜雪

31 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平实,口语性强,富于表现力,给人以清新之感。 ① “山西人真能吃醋!”一锤定音
②“‘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是大事。”吃醋过年,真是令人咋舌不已。 ③“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形象地写出延庆山里人对于酸饭的喜爱,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④“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自得其乐,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2 ⑤“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连用“极”字,生动地呈现了牛肉粉的美味至极。
⑥“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从做法和吃法两方面,描摹细腻精当,语言干净利落。 ⑦“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形象地展现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富有地方特色。 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作者语言朴实自然,无哗众取宠之嫌,在轻松如叙家常中娓娓道来。

33 自主探究 1.作者凭着他丰富的人生见识、深入的饮食体验和本色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中华大地多样的饮食文化。看起来东拉西扯,但有一根线贯穿起来,这根线是什么?表面上只是谈吃,但有何深意隐藏其间?

34 这根线是“生活”, 作者借用了“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一俗语的顺序。 作者汪曾祺饱读诗书,行过万里路,对南北之味,东西之珍,自有高蹈的文化眼光,不同寻常的感悟。在看似拉拉扯扯的不经意的叙述中,以形散神聚的表达方式,充分表现中国人口味的“杂”,特别是文章所表现的平民化的饮食趣味,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35 课文中在饮食中表现出的生活气息 1.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
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前称了二斤白糖,说她婆婆就 爱喝个白糖水。 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2.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 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 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写出了山西特别是雁北的人对于“酸”的厚爱与钟情,一句“什么都 拿来酸”就形象地刻画出他们嗜酸如命的特点。在概括描述之后, 作者又从一个细节,既有人给自己的姑娘说亲,当妈的判断对方家 底厚薄的依据,就是“酸菜缸”的多少,既活泼生动又风趣幽默。 3.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 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 “辣”与作者结缘,源于昆明的岁月,这也就把饮食的口味与人生的 回忆紧密连在了一起。

36 自主探究 2.就“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37 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首先在于它丰富的创造性,这得益于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不断交融的历史文化。
从热带到寒带,从海滨到高山,交错的地貌和气候使这里物产丰富,食料广泛,促进了人们进食心理的选择,使餐桌上的菜肴丰富多变。人们通过一起吃饭来加深感情或解决问题。中国饮食追求味道谐调和中,但不同地方的人的口味却千差万别。历来有“东甜”、“西辣”、“北咸”、“南鲜”之说。从北到南,口味由咸转淡,从西到东,口味由辣转甜;从陆到海,味道由重转轻。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它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都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地广人多,各民族聚居,风俗不一,所以口味各异,中国人的口味之杂,就不足为奇了。

38 课后回味 为什么汪老笔下的臭味能盖过其他味道,这段文字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同学们的呢? 思考

39 课堂小结 全文脉络清晰,杂而不乱,繁而有序。作者凭着他丰富的人生见识、深入的饮食体验,向我们介绍了中华大地多样的饮食文化。文中涉及的地区有山西、辽宁、北京、福建、广西、延庆、苏州、无锡、四川、广东、贵州、上海、云南、浙东、湖北、南京、汉口、长沙、作者家乡,为了对比,兼涉越南、美国;说到的民族有汉、傣、佤;提及的人物有贾平凹、贵州女演员、广东与台州同学、老保姆、周作人、闻一多、同事、“一个大人物”;写到了众多的物产、菜品与饮食习俗。虽然东拉西扯,看似“很散”,但是由于作者采用了人们熟悉的“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一俗语的顺序为主线来贯穿全文,组织材料,使得文章纲目清楚,主题集中。作者驾驭材料似乎信手拈来,却能水到渠成。

40 吃出来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

41 课后回味 何为甜?何为苦?何样的生活充满趣味?何样的乐趣是苦中作乐? 说一说


Download ppt "五 味 汪曾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