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郑伯克段于鄢 人物 郑国,姬姓,伯爵。 桓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周幽王时大迁移荥阳 武公(桓公子):灭虢;迁都新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郑伯克段于鄢 人物 郑国,姬姓,伯爵。 桓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周幽王时大迁移荥阳 武公(桓公子):灭虢;迁都新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郑伯克段于鄢 人物 郑国,姬姓,伯爵。 桓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周幽王时大迁移荥阳 武公(桓公子):灭虢;迁都新郑
武姜(庄姜):申,春秋时国名,姜姓,在现在河南省南阳市北。后为楚所灭。 共叔段: 《春秋》中首年(即鲁隐公元年)记录的列国中的第一大事。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谷梁》重在政治思想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鲁之君子 ” 《三字经》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左丘明(约前502年-约前422年),姓丘,名明(一说复姓左丘),亦称盲左(瞽史),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

2 娶、取、嫁、归(歸) 1.娶、取、嫁、归(歸) 《说文》:“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易·蒙》:“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诗·豳风·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说文》:“女适人也。”《诗·大雅·大明》:“来嫁于周。” 《尔雅·释诂》:“嫁,往也。”郭璞 注:“《方言》云:自家而出谓之嫁,犹女出谓嫁。” 孔颖达疏《易·渐》“女归,吉”曰:“女人……以夫爲家,故謂嫁曰歸也。”《诗·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3 伯(孟)仲叔季 2.伯(孟)仲叔季(《释名·释亲属》):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通“霸”。(班固《白虎通·姓名》:“适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 “仲,中也,位在中也。” “叔,少也。”《尔雅·释诂》“俶,始也,作也”。 “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 从史实看,除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外叫“叔”的为多。《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 殷商天干为神主。

4 惊 ;恶、爱、憎、恨 3.惊(驚:馬駭也):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后文有“无生民心”) 4.恶、爱、憎、恨: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孟子·公孙丑上》:“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老子》四十四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前出师表》:“先帝在时……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 亟;制;邑、都、城;佗、它、虵 5.亟: jí 《史记·陈涉世家》:“趣赵兵,亟入关。” qì《汉书·刑法志》:“师旅亟动,百姓罢敝。”
不久:《汉书·天文志》:“多胜少,久胜亟,疾胜徐。” 6.制:虎牢;制度。 7.邑、都、城郭: 《说文》“邑,国也”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鄙邑。” 《尔雅》“邑外谓之郊”注:“邑,国都也。” 大都小邑:曹植 《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古称建有宗庙的城邑为都。《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築,都曰城。” 内城外郭(廓):《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8.佗、它、虵:

6 唯……是……;雉、寸、尺、寻、规、矩;国(囯、囶、囻、圀)、家
9.唯……是…… 10.雉、寸、尺、寻、规、矩: 《礼记·坊记》:“古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 《大戴礼记·王言》:“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 《诗·鲁颂·閟宫》:“是断是度,是寻是尺。”郑笺:“八尺曰寻。或云七尺、六尺。” 11.国(囯、囶、囻、圀)、家: 国都;城邑;国家;部落…… 《说文》“国,邦也”注:“邦、国互训,浑言之也。” 《易·师》:“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7 堪 12.堪: 1.天道。“堪舆 ”。 2.胜任。《国语·周语下》:“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
3.能承受。《论语·雍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可以。《红楼梦·六六回》:“……一门好亲事堪配二弟。” 5.“那堪”的省文。更兼;何况。张先《更漏子》:“杜陵春,秦树晚,伤别更堪临远。”

8 13.焉 1.鸟名。 2.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左传·闵公元年》:“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3.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墨子·尚贤下》:“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4.兼有介词加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介词“于”加代词“此”或“是”。 5.代词。相当于“之”、“此”。《论语·卫灵公》:“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6.介词。相当于“于”。《尹文子·大道上》:“五色、五声、五臭、五味,凡四类,自然存焉天地之间而不期为人用。” 7.助词。相当于“之”、“是”。用于前置宾语之后。《左传·隐公六年》:“我周之东迁, 晋 郑 焉依。” 8.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则”、“于是”。《墨子·兼爱上》:“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9.语气词。表示停顿。用于句尾。《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燕处弱焉。” 10.语气词。表示停顿。用于分句末或句中。《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公羊传·庄公元年》:“于其出焉,使公子 彭生 送之。” 11.词尾。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礼记·大学》:“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郑玄笺:“焉,犹然也。” 13.焉

9 辟、避、嬖、躄、僻、譬、闢;厌(厭/餍)
14.辟、避、嬖、躄、僻、譬、闢:古今字、同源词、同义词的问题? 15.厌(厭/餍): 《汉书·五行志下》:“惠帝二年正月,地震陇西 ,厌四百余家。” 《论语·宪问》:“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个不厌其取。” 《老子》:“带利剑,厭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 《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16.毙(斃):

10 敬辞、谦词、尊称 17.敬辞:令、惠、垂、赐、请、高、华、贤、奉…… 谦辞:家、舍、小、老、敢、愚、拙、敝、鄙…… 尊称:
君(周代诸侯王、秦朝称皇帝、战国秦汉贵族功臣封号,后来引申为男子尊称,父和夫也可称君) 君子(贵族男子、有德之人、相对小人或野人) 父(本义长者,周代为父亲别称) 公(男子尊称,父对子亦可称“公”) 子(师生、男女、夫妻) 卿(君臣、夫妻) 先生(长者) 阁下(陌生人);足下(同辈) 麾下(将帅) 陛下(帝王);殿下(原指天子,汉代为太子、帝王,唐代为皇子、皇后、皇太后)

11 18.古代汉语数词 《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基数。
2、序数。“七月流火……五月斯螽动股……”(《诗经·豳风·七月》) “不祀,一也;……虐我伯姬,四也……”(《左传·宣公十五年》) “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3、分数不定。1)几分某之一;2)几分之一;3)几某之一;4)几之一。 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四分度之一。(《汉书•律历志》)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4、概数。 1)两个相邻数目连用。“冠者五六人……浴乎沂……”(《论语•先进》) 2)加表示约数的“可、许、所、余”等。“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3)加“将、且、数”等。“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4)用表示约数的词。“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管子•问》) 5、虚数。以具体的数字表示虚数。 “一”用来表数量少。“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三、九”用来表多数。“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8.古代汉语数词

12 完;甲;兵 19.完: 20.甲: 21.兵: 《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完备;完整。《论语·子路》:“子谓卫公子荆 ,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修筑;修缮。《诗·大雅·韩奕》:“溥彼 韩 城,燕师所完。”郑玄笺:“彼 韩国 之城,乃古平安时众民之所筑完。” 20.甲: 《释名·释兵》:“甲,似物有孚甲以自御也……亦曰铠,皆坚重之名也。”朱骏声通训定声:“象戴甲于首之形。”王念孙疏证:“今古用物不同,其名亦异,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金谓之铠。” 21.兵: 《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 洧 上。” 杜预 注:“徒步,步兵。” 《孙子·计》:“兵者,国之大事。”

13 卒;乘 22.卒: 卒1《说文》:“卒,隶人给事者[衣]为卒。卒,衣有题识者。”
卒2《诗·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郑玄 笺:“卒,终也。” 23.乘: 乘1《释名·释姿容》:“乘,陞也,登亦如之也。” 乘2杜预注:“步兵曰卒,车兵曰乘”“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14 期、朞;帅(帥)、率 24.期、朞: 朞jī(期2),时间周而复始,分别指一周年,一个月或一整天。 25.帅(帥)、率:
《说文》:“帅,佩巾也。”甲骨文象两手执席,周代金文加上形符巾旁。 《孟子·万章上》:“舜南面而立, 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 《说文·率部》:“率,捕鸟毕也。象丝罔,上下其竿柄也。” 《书·顾命》:“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 。”

15 26.诸 1.相当于“者”。《礼记•郊特牲》:“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诸远人乎?”者与诸古字通。
2.众;各个。《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3.凡是,犹凡也。《管子•轻重丁》:“诸从天子封于太山 ,禅于梁父者,必抱菁茅一束以为禅籍。” 4.代词。相当于“之”。用作宾语。《左传•文公元年》:“能事诸乎?”杜预注:“问能事职不。” 5.代词。相当于“其”。用作定语。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进善诛恶,絶诸本而已矣。” 6.介词。相当于“于”。《礼记•祭义》:“孝弟发诸朝廷,行乎道路。” 7.语助词。表感叹。《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毛 传:“日乎月乎,照临之也。” 8.语助词。用于句中。《论语•学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9.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礼记•檀弓上》:“兄弟,吾哭诸庙。” 10.代词“之”和疑问语气词“乎”的合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16 27、及 1. 赶上。《论语·颜渊》:“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2. 到达。《论语·卫灵公》:“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3. 等到。《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 4. 遭受。见“及祸”、“及难 ”。 5. 兄位传弟。《史记·宋微子世家》:“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6. 参与。《左传·襄公四年》:“《文王》,两君相见之乐也,臣不敢及。” 7. 给予。《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赏从亡者, 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8. 涉及。《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9. 比得上。《战国策·齐策一》:“君美甚, 徐公 何能及君也?” 10. 来得及。《孟子·梁惠王下》:“则犹可及止也。” 11. 介词。乘,趁。《孟子·公孙丑上》:“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12. 介词。犹跟,同。《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13. 连词。如果。《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4. 连词。犹和。《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15. 姓。 明有及宦 。

17 28、封、建 封、建: 1.疆域;分界。《左传·僖公三十年》:“﹝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堆土;培土。《周礼·地官·大司徒》:“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4.帝王筑坛祭天地及四方山岳之神。《周礼·春官·肆师》:“类造上帝,封于大神;祭兵于山川,亦如之。”(造犹即也。 为兆以类礼,即祭上帝也。类礼,依郊祀而为之者。封谓坛也。大神,社及方岳 也。山川,盖军之所依止。) 1.建立。《书·洪範》:“皇建其有极。” 2.封赐。《诗·鲁颂·閟宫》:“建尔元子,俾侯于 鲁,大启尔宇,爲周室辅。” 3.树立。《诗·小雅·出车》:“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18 29、食: 《汉书·王陵传》:“陵之免,吕太后徙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 《墨子·非攻中》:“故孝子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 30、舍: 《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19 35.语:名词用为动词,如“天雨粟”“隧而相见” 36.阙(通“掘”)、阕
31.羹、荤、醢、脯: 《仪礼·士相见礼》:“夜侍坐,问夜,膳荤,请退可也。”郑注:“荤,辛物,葱、薤之属,食之以止卧。” 《礼记·檀弓上》:“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 《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脍,干肉为脯。” 32.遗: 《诗·豳风·鸱鸮序》:“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 《老子》:“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通“匮”)。” 33.繄: 《左传·襄公十四年》:“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 34.敢问何谓: 35.语:名词用为动词,如“天雨粟”“隧而相见” 36.阙(通“掘”)、阕

20 其: 其1[jī]疑问代词之后的助词。《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其2[jì]“彼”之后。《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 其3.1).代词。2).副词。表推测、估计。大概,或许。《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 陳桓公 之謂乎!”3).副词。表诘问。犹岂,难道。《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4).副词。表示祈使。犹当,可。《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然中原未復,二聖未還,朕心歉然,卿等其勉之!”5).副词。表时间。a.表未来的,犹将,将要。《书•微子》:“今 殷 其淪喪。”b.表过去的,犹既,已经。《史记•宋微子世家》:“於是諸侯皆曰桀宋’,‘宋其復爲紂所爲,不可不誅。’”6).副词。表示论断,相当于“乃”。《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7).介词。表时间、处所或方向。犹于。《史记•滑稽列传》:“齊趙陪位於前,韓魏翼衛其後。”8).连词。表示选择。或者,还是。《战国策•韩策二》:“公仲曰:‘子以秦爲將救韓乎?其不乎?’”9).连词。表示让步。尚且。《列子•力命》:“天其弗識,人胡能覺?”10).连词。表示假设。如果,假如。《吕氏春秋•慎势》:“湯其無郼,武其無岐,賢雖十全,不能成功。”11).助词。用于定语之后或主谓之间,犹之。《书•康诰》:“朕其弟,小子封 。”12).助词。用于动词之后,相当于“了”,“着”。元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不幸夫主亡逝已過,只有一個孩兒,年長八歲,俺娘兒兩个,過其日月。”13).助词。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诗•郑风•溱洧》:“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14).助词。用于疑问代词的前后,起强调作用。《诗•唐风•扬之水》:“既見君子,云何其憂?”15).助词。用于句中,无义。《诗•邶风•击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16).姓。汉代有其石,宋代有其德,明代有其福。

21 文中的省略号 ——春秋笔法 / 微言大义 《诗经·郑风》
○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大叔于田 大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 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 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 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1.郑国的僭越 2.庄公的权术、庄公的优点。 3.祭仲、子封——中国式的大臣 4.共叔段的颂歌

22 《春秋·定公六年》:“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公羊传》:“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23 良史的品格 《春秋·定公六年》:“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公羊传》:“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春秋》记鲁史的遣词用字之法。 《左传·成公十四年》引君子之言加以阐释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齐国崔杼杀死了国君)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弒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左传·宣公4年》) 《春秋·定公六年》:“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公羊传》:“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24 〔经〕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谷粱〕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25 附注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时各方面的历史。1.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
2.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 3.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4.闵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 5.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6.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 7.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 8.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 9.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 10.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 11.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 12.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 13.书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

26 附注 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合杜预注) 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 清·刘文淇《春秋左传旧注疏证》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27 练习 ——文言写作 《庄公论(说)》


Download ppt "郑伯克段于鄢 人物 郑国,姬姓,伯爵。 桓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周幽王时大迁移荥阳 武公(桓公子):灭虢;迁都新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