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校本培训之 教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校本培训之 教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本培训之 教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2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多获得乐趣,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苏霍姆林斯基

3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二,改进校本科研培训途径 第三,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实实在在地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二,改进校本科研培训途径 第三,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4 第一,概念的界说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也叫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教师微型课题研究。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加以行动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其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一定实效。一般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

5 “微型课题研究”特点 “微型课题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研究目标的研究活动。具有切口小、方向明、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 “期末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的研究 ” 小:即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 例:“初中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 实:即问题是本学科、本校、本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在教中研,研中教,研究成果体现在教育教学改进和有效上,凸显实效性。 例:“初中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 “加强七年级学生自习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 “初三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 短:即周期短。时间短则两至三周,长则三至五个月,一般不超过一年。

6 第二,微型课题研究的理念 问题即课题 行动即研究 成长即成果

7 如何寻找问题? 问题即课题:各教研组按照开学初的布置,组织教师开展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的科研论坛活动,指导教师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微型课题,符合选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实效性和推广性等标准。选题范围主要是研究课程和学生。 ① 研究如何教的问题,研究课程目标,研究课程内容,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考察并总结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策略和实践中的得失; ② 研究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去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课程的开发; ③ 研究学生学的问题,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与习惯,学习方式,自学能力等。 教师收集有关问题的相关材料及他人的实践经验进行学习,思考和规划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和行动,筹策并制定出行动的计划。 把问题转化成课题很关键,要将一个简单的日常问题进行有效转化,使之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才能得以持续深入研究。

8 问题变课题的步骤 罗列问题(把自己感到有困惑的问题列一个菜单 ) 梳理问题(找出重要的、根本的问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身,分析自己工作环境和条件 ) 剖析问题(找到切入问题的突破口) 整合问题(抓住研究问题的根本,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9 行动即研究 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研究的成员。(英国著名课程学家斯滕豪斯)
微型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注重实效。 行动研究就是对行动的研究 教师要及时记录和收集研究过程的原始真实材料(包括视频材料),写教育教学笔记。一个阶段后,进行行动反思,调整行动计划。尽可能把微型课题研究中的教育行为作为一个过程表述,说清楚事情的演变过程,总结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说明教师及学生行为变化的曲折过程,并尽可能用较为全面的事实表述实际效果。 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实践(“二度研究”),并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材料。教研组要定期督促、检查研究工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召开微型课题研讨会,开展微型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活动,促进各课题组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10 第四,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以教育教学探索为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以叙事的方法记录研究过程) 教育观察(课堂观察)
课例研究(以课堂教学为研究载体) 个案研究(以个别学生的研究为突破口) 调查研究 经验总结

11 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 备课(计划)----上课(执行)----批改(诊断)----反思(调整)
英国学者凯米斯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计划—实施—观察—反思 华东师大陈桂生教授认为包括四个环节: 计划(P)、执行(D)、检查(C)、总结(A) 教师日常工作: 备课(计划)----上课(执行)----批改(诊断)----反思(调整) 诊断----学习----计划----实施----反思

12 第七,微型课题申报方案撰写 课题研究方案:指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研究整体规划,重点在于规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方案的设计应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是课题质量高低的反映。 在制订课题研究的方案时,不仅需要认真考虑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题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条件、程序步骤,还应充分预计到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还应广泛征询专家或组内老师的意见,多交流研究构思,多讨论切磋课题研究的具体方祛,从而使整个课题研究方案趋向完善。   微型课题课题研究方案三个基本要素: 提出一个问题(明确主题) 分析这个问题(原因分析)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途径、方法、措施等)

13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 1.课题名称 要求准确、规范、简洁
准确性要求指明研究的对象和研究问题,有时也可指明研究的方法。如 “中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中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性指描述要科学,一般不能使用口号式和结论式的句子,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简洁性要求课题名称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4 2.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 ,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

15 3.研究范围 课题研究范围主要指课题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以及所需采用的资料、设备等方面的范围。只有确定了课题研究的范围,才可能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明确选题研究任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避免徒劳无益的劳动。    4.研究假设和理论依据 研究假设是提出课题的假设和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政府方针政策,结合本课题分析研究假设可成立的依据。 5.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因变量)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实现研究的成果。研究内容(自变量)指实现研究目标的各种策略。

16 6.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革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因果关系,可按照均等性原则实验、控制实验条件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实验。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 7.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研究步骤一般分:(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总结阶段 8.课题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 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结题报告、论文、案例、教学故事、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网站或产品等多种形式,其中必需有结题研究报告。

17 微型课题研究申报方案撰写指南 1.申报的微型课题切入口要小,为个人针对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和具体教学问题,独立完成。因此课题负责人只能填写自己的姓名。   2.课题名称应能阐明“针对什么问题、利用何种手段、达到什么目的”。切勿使用口号式的、感性的、空泛的标题。   3.研究周期一般为一学年。研究过程中注意搜集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注重形成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   4.此申报表一式两份,一份自己留底,一份请上交给学校教务处,同时也请把电子文档上传到学校公共服务器自己的“课题研究”栏目。

18 成长即成果 “经验十反思=成长” 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 微型课题研究成果既有目标指向性,又有过程性和生成性。
“经验十反思=成长” 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 微型课题研究成果既有目标指向性,又有过程性和生成性。 在研究结束后,教师们将按计划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发布研究成果。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断主动学习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积极进行思考和创新,认真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策略,由此促进了研究者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因此,其成果既有显性可编码的文字材料,也有隐性不能编码的技能经验。

19 第五,微型课题成果表达 “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

20 “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①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④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 教育反思的类型很多,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等。

21 第六,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步骤

22 论文题目参考 中考化学计算题的复习策略(小、实、短) 情景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课中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中考英语写作指导(方法、内容)探究
历史科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初探 关于(初中) 艺术教学中鼓励性评价的探讨 浅谈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浅议如何提高英语课堂上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评价中的误区及对策(的研究)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反馈与矫正的(及时性)反思


Download ppt "校本培训之 教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