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遇见中医 ----春季养生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遇见中医 ----春季养生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遇见中医 ----春季养生篇

2 谨献给充满强烈欲望, 又祈求健康和宁静的现代人!

3 目录 中医西医 天人合一 春养要义

4 中医西医

5 世说中医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鲁迅 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 江湖郎中,民间偏方,祖传秘方。。。。。。
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鲁迅 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 江湖郎中,民间偏方,祖传秘方。。。。。。 故弄玄虚-----阴阳五行,甲乙丙丁,让人一听就迷糊,中医是一种迷信 刘完素 (中医金元 四大家之一) 圣人以神道设教--《易经》

6 中医定义 中医: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汉书·艺文志》 是乃仁术,无德不立---《孟子·梁惠王上》 医者意也----《后汉书·郭玉传》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内经》 扁鹊的故事 是乃仁术,无德不立---《孟子·梁惠王上》 张仲景《伤寒论•序》:“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医者意也----《后汉书·郭玉传》 要知道变易的道理,靠智慧运用

7 西方对中医的定义 Wikipedia (维基百科):TCM theory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originat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rough meticulous observation of nature, the cosmos, and the human body. Major theories include those of Yin-yang(阴阳), the Five Phases(五行), the human body Channel ( 经络)system, Zang Fu (脏腑)organ theory, six confirmations, four layers, etc.

8 中医是科学吗? 什么是科学? 观察—分析—假说—求证:对现象做系統觀察, 分析原因,提出假說以解釋現象,如果這個假說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并能通过假說預測未來的現象,假說就變成了定律。 新的假說就可以用此定律為基礎, 再來解釋其它現象, 如此不斷地往上架構, 而能解釋及改變各種現象。 举例: 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 爱因斯坦:E=MC 2

9 中医是科学吗? 中医的五行 (镁-铁) 火(丙丁) (钠-钾) (糖原-葡萄糖) 土(戊己) 木(甲乙) (氧气-二氧化碳) (磷-钙)
金(庚辛) 水(壬癸)

10 中医是科学吗? 《易经》:阴阳: 阴爻--,阳爻—— 莱布尼茨Leibniz(二进制理论 发明人,和牛顿同为微积 分的创建人):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莱布尼茨Leibniz(二进制理论 发明人,和牛顿同为微积 分的创建人): 我这个二进制来源于中国 的八卦

11 中医是科学吗? 现代的大气运动图

12 中医是科学吗? 《易经·系辞下传》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河图和周易的圆运动图 河图
左上右下,升浮降沉,东南西北,春夏秋冬。 卯午酉子,温热凉寒,生长收藏,河图同此。

13 中西医对健康的定义 中医: 阴阳和合 西医: WHO (世界卫生组织):
吃得香 拉得顺(每日一早大便,小便5-7次) 睡得着(无失眠和半夜醒来,天亮醒来起阳) 放得下 头面冷,手足热 西医: WHO (世界卫生组织):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14 “疾病”的说文解字 “疾病”都带病字头(读音ne), 在甲骨文中是竖起的床,指人生病卧床。医生看病叫临床,由此而来。
”疾“是会意字,甲骨文中字形同”矢“,指人中箭;后泛指为急性病。 ”病“是形声字,是合并的疾,是加重的疾。

15 中西医的比较 开车 白老鼠 中医: 看地图开车(需要技能识字,懂图,辨路)
西医: 用GPS开车 (指令行事,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指令又依赖于信息的完整性) 白老鼠 中医:几千年来,这么多人做过验证 西医:美国FDA的程序,新药投放市场之前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研究筛选、动物试验、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临床试验、新药上市申请。其中临床试验又分为三期,I期临床试验要求在20-80例健康人中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必须在 例患者中进行;Ⅲ期则要求,耗资几亿试验人数扩大为 例,这一套程序全部完成大约需要16年,耗资几亿美元。

16 中西医案例方法比较 高血压: 中医: 诊断标准:很多高血压源于寒湿。寒凝则血管缩,湿聚则阻力大,皆妨碍心脏将足够的血液供给全身 。
治病方法:去寒,去湿 结果:血压自降 西医: 诊断标准:90~140/60~90mmHg 治病方法: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 结果: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指标正常了,血供却不足,因而多少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却仍然心梗肾衰

17 中西医案例方法比较 糖尿病:(血糖=糖总量/血总量) 中医: 西医:
诊断标准:血不足(水不足),因此病人会有烦渴(机体寻水自救)或多尿(水代谢异常饮入水无法被机体利用而径直从小便排出) 治病方法:肺金清燥补水,肾水温下通阳,补足水分并使之循环起来 结果:血糖自降 西医: 诊断标准:仪器查血糖的相对浓度却查不出血糖的绝对含量 治病方法:一味控制血糖 结果:机体得不到必需的能量而引起全身机能障碍。几十年来糖尿病专家一直说高血糖不好,需要严格控制,但最近又发现如此做病死率反而增高 。

18 中西药的比较 抗生素 (西药) 中药 抗生素(antibiotics)只作用於細菌(bacteria),對病毒(virus)完全無用
通过扶正人体自身的正气,改变细菌和病毒的生存环境来达到人体的平衡及同病菌和平共处的目的 抗生素(中医讲是大寒之物)有抑制免疫系統(immune suppression)的作用 , 多服容易导致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 无抑制免疫系統 服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 无抗药性 分工太细(Single bullet, single target) 整体概念 (Mutiple bullets, multiple targets)

19 天人合一

20 天人合一的解释 “凡人之有生,受气于天,故通乎天气者,乃所生之本”--人出生的时日就象季节的庄稼,除了种子自身外,顺天时,应地理,果实就饱满,反之就有问题 系统相似性理论:人体是地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体体内的各种物质运动由二部分所构成,一是人体自身的物质运动规律,二是地球系统的物质运动规律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内经·举痛论篇》

21 一天中的阴阳 人体 自然 清晨,人体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 清晨,万物复苏,阳气蠢蠢欲动 中午,阳气最盛 中午,阳光普照,阳气最盛
太阳偏西时,体表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 晚上,阳气便会收敛聚守于内 自然 清晨,万物复苏,阳气蠢蠢欲动 中午,阳光普照,阳气最盛 太阳偏西时,地表的阳气逐渐消失 晚上,阳气收敛,阴气升腾

22 宇宙和人体的能量 精气 能量的来源 元气 谷气 氧气 外三焦 能量转化加工 内三焦 带脉 阳维脉 能量分配 阳跷脉 任脉 营气(血) 督脉
阴跷脉 卫气(气) 冲脉 阴维脉 小肠 能量使用 心经 脾经 小肠经 胃经 膀胱经 肾经 大肠经 肺经 心包经 膀胱 大肠 肝经 胆经 三焦经

23 子午流注

24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图

25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人体脊椎 颈椎1节         大   雪  颈椎2节         小   雪  颈椎3节         立   冬  颈椎4节         霜   降  颈椎5节         寒   露  颈椎6节         秋   分          颈椎7节         白   露          【腰椎五节  】     腰椎1节         雨   水     腰椎2节         立   春       腰椎3节         大   寒     腰椎4节         小   寒     腰椎5节         冬   至 【胸椎十二节 】     胸椎1节         處   暑     胸椎2节         立   秋                胸椎3节         大   暑        胸椎4节         小   暑       胸椎5节         夏   至       胸椎6节         芒   种       胸椎7节         小   溝       胸椎8节         立   夏       胸椎9节         谷   雨       胸椎10节        清   明       胸椎11节        春   分       胸椎12节        惊   蟄   

26 春养要义

27 春 春 季节 月份 节气 黄经 第一侯 第二侯 第三侯 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节气 孟春 立春 2月3-5日 315°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雨水 2月18-20日 330° 桃始花 仓庚鸣 鹰化为鸠 仲春 惊蛰 3月5-7日 345° 獭祭鱼 鸿雁来 草木萌动 春分 3月20-21日 0 ° 玄鸟至 雷乃发声 始电 季春 清明 4月4-6日 15° 桐始华 田鼠化为鴽 虹始见 谷雨 4月19-21日 30° 萍始生 鸣鸠拂其羽 戴胜降于桑

28 黄帝内经中的春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节录)》:
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变为寒,奉长则少。 春三月,此之谓

29 起居 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动则生阳”: 在春天的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反觉困倦,然而睡懒觉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夜卧早起,经常到室外、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以应春天生长之气。踏青,春游,每天慢跑15-20分钟。 《千金要方》“下厚上薄”:初春阴寒未尽,阳气渐升, “下厚”以防阳气升发太过,“上薄”以利于春阳之气升发。古人养生经验之谈。

30 古人春季生活图

31 饮食 《素问 藏气法时论》:肝主春,且肝急苦,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春夏养阳: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风土记》:“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而食之” 可适量多吃些甜物,少吃酸物,以补脾胃之气 (甜物: 梗米,牛肉,枣,葵菜等;酸物:李,狗肉,胡麻等) 春季多湿,忌寒湿之品 春不食肝,食之伤脾(物极必反)

32 食物性味与饮食禁忌五行图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水克火 火克金 土克水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形体 气 筋 血
五腑 大肠 膀胱 小肠 五味 禁忌

33 情志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变为寒,奉长则少。
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喜条畅而恶抑郁。春三月是升发季节,万物始生,此时情智宜内守,要力戒动怒,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思想形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使情智通达。

34 情志和脏腑 《素问·举痛论》 喜伤心:喜则气缓 喜胜悲 怒伤肝:怒则气上 怒胜思 思伤脾:思则气结 思胜恐 恐伤肾:恐则气下 恐胜喜
喜伤心:喜则气缓 喜胜悲 怒伤肝:怒则气上 怒胜思 思伤脾:思则气结 思胜恐 恐伤肾:恐则气下 恐胜喜 悲伤肺:悲则气消 悲胜怒

35 情志养生—精气神 天有三宝日月星 人有三宝精气神 精为基础 气为动力 神为主宰

36 精 Essence “夫精者,身之本也” “生之来谓之精”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固精之法: 深呼吸三次,安静片刻,放松全身,然后缓缓吸气,感觉气吸满后略停1,2 秒;然后缓慢呼气,提肛如忍大小便一样,将会阴穴一起收缩上提,与此同时小腹和命门也一同内缩,这些动作和呼气同时完成。呼气稍停1,2秒后又转入吸气过程,同时会阴,腹部,命门同时放松。此为一次。 练习不分时间,地点,坐卧都可以。适合办公室一族修炼,每次15-60次。 反应:口中产生大量唾液,随时吞下即可。下腹产生热感,是真气产生的反应。肠鸣腹响,是 肠胃蠕动正常加快,可促进消化吸收。

37 气 Energy “一炁生万物”--《关尹子·六匕篇》 缘于精,充于食,润泽于心 养气之法: 少言语,养气血 少色欲,养精气 薄滋味,养血气
咽津液,养脏气 莫嗔怒,养肝气 美饮食,养胃气 少思虑,养心气

38 神 Spirit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先天之精生成,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就产生了。
《内经》: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 养神之道:“精神内守,病从安来” 静则神藏,躁则神亡 高下不相慕 抑目静耳 凝神敛思—多思则神殆

39 立春正月节坐功图   主治:风气积滞,颈项疼痛、耳后痛、肩臂痛、背痛、肘痛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时之间,盘坐。两手相叠按左大腿上。上体连头向右转。目视右后上方。呈耸引势,略停几秒钟,再缓缓转向左方,动作如右。左右各十五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三十六次,漱津(即舌舐上颚,并两颊、上下齿唇间,此时唾液则增加分泌,养生家称为津液)几次,待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三次,呼一吸为一息,如此三十六息而止。

40 雨水正月中坐功图 主治:三焦经络留滞邪毒,咽喉干肿, 呕吐,呃逆,喉痹, 耳聋,多汗,目锐眦痛,面颊痛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时之间,盘坐。两手相叠 按右大腿上。上体向左转,脖项向左扭转牵引, 略停数秒钟,再以同样动作转向右。左右各十五次。 再叩齿、嗽津、吐纳,方法同前

41  惊蛰二月节坐功图    主治:腰脊脾胃蕴积邪毒,目黄口干,齿鼻出血,头风面肿,喉痹暴哑,目暗羞明,鼻不闻臭,遍身疙瘩等。   功法:每天一~五时之间,盘坐,两手握固。头项向左右缓缓转动各四次。两肘弯曲,前臂上抬与胸齐平,手心朝下,十指自然拳曲。两肘关节同时向后顿引,还原。如此反复做三十次。然后如前做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42 春分二月中坐功图 主治:胸部肩背经络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栗热肿,耳聋耳鸣,耳后肩臂痛、皮肤肿胀搔痒。
    主治:胸部肩背经络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栗热肿,耳聋耳鸣,耳后肩臂痛、皮肤肿胀搔痒。   功法:每天一~五时之间,盘坐,两手由体侧提到腋下,手心朝上,两手内旋,向正前方推出,使掌心向前,指尖向上,两臂伸直与肩同宽同高,同时头向左转动,两手收至腋下,同时头转向正前方。两手如前推出,头转向右侧。如此左右各做四十二次。然后如前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43 清明三月节坐功图 主治:腰脊肠胃虚邪积滞,耳前热,苦寒,耳聋咽痛,颈项肩臂疼痛,腰软等。
   主治:腰脊肠胃虚邪积滞,耳前热,苦寒,耳聋咽痛,颈项肩臂疼痛,腰软等。   功法:每天一~五时之间,盘腿而坐,两手作挽弓动作。左右两手交换,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各做五十六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44 谷雨三月中坐功图 主治:脾胃痞块瘀血,目黄,鼻衂,颊肿,颌肿,肘臂外的侧肿痛,掌中热。
   主治:脾胃痞块瘀血,目黄,鼻衂,颊肿,颌肿,肘臂外的侧肿痛,掌中热。   功法:每天一~五时之间,自然盘坐,右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左;左臂弯曲成直角,前臂平举在胸前,五指自然弯曲,手心朝胸,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然后左右交换,动作相同,各三十五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45 春季养生总结 起居 动则生阳 下厚上薄 踏青 饮食 春季养阳,补阳之物 少食酸物,食甘以补脾胃之气,缓肝气 忌寒湿之物 春季不吃肝 情志
心胸开阔,戒怒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境随心轉,从而獲得穩定的力量,找回本有的安詳、平靜;生出自然的寬容心,慈悲心,愉快心,讓智慧伴隨

46 游戏—金鸡独立 被测者双手自然下垂,紧贴大腿两侧,闭上眼睛,用一只脚脚跟站立,根据其单腿独立稳定不移动的时间,来判断健康程度。

47 金鸡独立的好处及判断健康标准 好处: 标准: 闭眼,通过大脑神经对身体器官的平衡进行调节 脚上六条经络得到锻炼
对高血压,糖尿病,颈腰椎病,足寒,痛风,小脑萎缩等有效。 标准: 30-39岁男性 (40-49岁女性):>= 9.9秒 40-49岁男性(50-59岁女性): >= 8.4秒 50-59岁男性 (60-69岁女性): >= 7.4秒 60-69岁男性(70-79岁女性): >= 5.8秒

48 蔡炯 师承国家级名中医大师李辛和瑞士针灸无国界国际组织主席雅克爷爷(法籍);现为瑞士针灸无国界国际组织志愿者及中国德吉慈善协会项目发展顾问。
复旦-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硕士(曾获MOOT CORP 国际创业比赛亚洲第一名及全球最佳表现奖) 2005年起被聘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荣誉导师 对传统中国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多有涉猎,注重中国文化和现代管理结合的应用。曾任数万员工跨国企业的亚太区高管;韩国三星中国一子公司的首席战略顾问等。 现致力于研究和挖掘运用古典中医的方法对职场人士进行身心灵的调节,工作方式的改进和基本体质的改善。多次在北京长安俱乐部,上海大剧院,上海复旦大学MBA等进行中医与传统文化,身心调节,中医养生,静坐学习等讲授。


Download ppt "遇见中医 ----春季养生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