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诊断和基本检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王 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诊断和基本检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王 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诊断和基本检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王 毅

2 第一节 睾丸检查 一、 一般检查 检查时病人取立位或仰卧位,两腿稍分开。
首先观察阴囊有无肿大、双侧是否对称,有无水肿、局部隆起。触诊时,检查者将双手的拇指置于阴囊前面,其余四指放在阴囊后面,双手同时触诊。触诊内容包括双侧的睾丸、附睾、精索的形态、大小、是否光滑、有无肿物及触痛等,应双侧进行对比。

3 注意事项: 检查体位不是绝对的,可根据性况适当调整以便于全面、完整地了解阴囊内的情况。 望诊和触诊配合进行,不要遗漏 体格检查不能发现所有的问题,必要时应结合其它检查手段

4 正常睾丸为椭园形 表面光滑柔韧 其后方可触及附睾 上端为膨大的附睾头 向下逐渐变细小,为附睾体尾部。

5 睾丸急性肿痛且压痛明显者多为外伤或睾丸炎症所致
一侧睾丸肿大且质硬有结节,应考虑睾丸肿瘤可能 如未触及睾丸,应向上仔细检查外环及腹股沟区,考虑是否为隐睾症

6 急性附睾炎发生时可出现附睾肿大变韧,有时与睾丸之间的界限不清,并有明显触痛。
如有附睾不光滑,呈结节状,并伴有输精管串珠样改变,应考虑附睾结核的存在。

7 睾丸鞘膜积液 可见阴囊一侧或双侧明显增大,表面光滑,触诊呈囊性感有一定的韧度,不能触及实质睾丸或很难触及实质睾丸;透光试验阳性
阴囊内精索鞘膜积液通常可以触到实质睾丸。其余查体结果与睾丸鞘膜积液类似

8 透光试验的方法: 在暗室内,用管状物一端覆盖光源,管状物另一侧接触阴囊表面,注意不要有光漏出 如阴囊其它部分出现光亮,则为透光试验阳性。 本法不适用于婴幼儿

9 二、实验室检查 与睾丸相关的实验检查主要为精液检查 采集精液前3~5天前避免排精。用手淫或体外排精法将精液收集于清洁干燥的容器内。不应使用避孕套收集。一次射出的精液应全部采集,并于1小时内检查。

10 正常精液颜色为灰白色,禁欲长久后可呈淡黄色。刚射出的精液呈稠厚的胶冻状。
正常精液量为2~6ml 比重1.028~1.029 PH值7.2~8.0 液化时间<30分钟

11 精子密度≥2.0×106/ml 精子总数≥20×106 精子活率≥60% 精子活力A+B级≥50%/1小时,其中A级≥25% / 1小时 精子存活率≥75% 正常精子比率≥60% 精子畸形率≤40%

12 三、影像学检查 阴囊超声一般作为首选影像检查,CT及MRI一般不用。B超扫描下,正常睾为椭圆形细小、密集、均匀中等回声,白膜为细窄带状高回声。

13 睾丸鞘膜积液B超:液性区仅限于睾丸周围 睾丸肿瘤B超:可出现不均匀回声性占位性改变。

14 睾丸鞘膜积液CT:液性区仅限于睾丸周围,包绕睾丸,CT值为水性密度值

15 第二节 前列腺检查 一、一般检查 直肠指诊是前列腺诊查中最常用的检查。检查前嘱病人排空尿液。 病人站立,腹部靠近检查台一侧,弯腰接受检查。
第二节 前列腺检查 一、一般检查 直肠指诊是前列腺诊查中最常用的检查。检查前嘱病人排空尿液。 病人站立,腹部靠近检查台一侧,弯腰接受检查。 也可采用胸膝位。 年老体弱或重病患者可用仰卧或侧卧位。

16 检查者戴好手套,涂适量润滑剂 嘱病人张口放松,用食指在肛门处轻轻按揉 待受检者适应后缓慢伸入直肠 检查内容包括肛门括约肌紧张度、前列腺的大小、硬度、是否光滑、有无结节等。

17 正常前列腺两叶对称光滑,中央沟稍内陷 前列腺增生病人诊查时可触到前列腺增大、变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可触及质硬结节,不规则增大等 晚期前列腺癌前列腺体呈石样硬,表面不平与周围边界不清。

18 急性前列腺炎可表现为前列腺体肿大,有明显压痛。
排尿困难或有尿失禁及排便异常者,如有肛门括约肌松弛,提示可能有神经源性原因参与发病。

19 前列腺按摩的方法:戴好手套并涂润滑剂,食指伸入肛门内,自前列腺两侧叶向中央沟轻按,再沿中央沟自上而下将前列腺液挤出,在尿道外口处收集在载玻片上送检。
急性前列腺炎及怀疑前列腺结核者不宜行前列腺按摩。

20 二、实验室检查 (一)、前列腺液检查 前列腺液是前列腺分泌的淡乳白色液体,是组成精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前列腺液的检查主要是为诊断与治疗前列腺炎提供参考。前列腺液标本通过前列腺按摩取得。如按摩后前列腺液未流出尿道,可令病人留按摩后尿液,离心沉淀后检查,可作为参考。

21 正常情况下,前列腺液中每高倍视野白细胞数少于10个,超过10个提示前列腺炎的存在。
卵磷脂小体正常情况下应非常多见,几乎布满每个高倍视野,患前列腺炎时,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或者聚集成堆。 前列腺液也可进行病原学检测,如滴虫衣原体、支原体及细菌学检查等。

22 (二)、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早期诊断和筛选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浆产生的一种酶,正常时血中含量很少。前列腺癌患者中PSA值可明显升高。PSA是目前公认的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正常人血清PSA值在0~4ng/ml,如血清PSA值远大于10ng/ml,其发生前列癌的可能性很大,应结合其它检查证实或排除诊断。

23 三、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前腺疾病诊查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经腹途径超声检查中,前列腺横切面为粟子形,边界回声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尿道周围腺体回声稍低,外腺回声稍高。 前列腺增生者表现为前列腺增大,边界整齐,内腺增宽,外腺被压缩,内外腺分界明显,前列腺石常在分界线上出现

24 CT扫描在前列腺疾病中不作为常用项目,在前列腺癌中可用于了解有无肿瘤外侵及淋巴转移。
在检查前列腺时,由于MRI有良好的对比度,可清晰地将前列腺与邻近结构相区别,故可用于前列腺癌进展情况的评估及分期。

25 谢 谢

26 疾 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王 毅

27 第一节 前列腺增生症 【病因】 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前列腺增生必须的条件是有功能的睾丸存在及年龄的增长。在青春期前切除睾丸的人不发生前列腺增生,40岁以前切除睾丸的人发生前列腺增生者极少。

28 【病理】 前列腺可分为外周带、中央带及移行带等区域。外周带为前列腺癌最常发生的区域,移行带是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区域。前列列腺增生后,增生的部分将腺体的其它部分压迫,形成所谓的外科包膜。外科手术时仅摘除增生的腺体,保留外科包膜,故手术后的病人仍有可能发生前列腺癌。

29 【发病机制】 前列腺增生后可导致下尿路阻力增大,膀胱逼尿肌代偿性增强收缩能力,膀胱可出现小梁、小房样改变。如梗阻未能及时解除,逼尿肌失去代偿能力,膀胱壁变薄,膀胱无力,出现输尿管返流,肾积水,肾功不全等。

30 【临床表现】 前列腺增生症多在50岁以后出现症状,病程进展较慢,可有排尿等待时间长,排尿无力,用力用腹压辅助排尿等表现。
尿频为早期症状,多以夜间为重。 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症最重要的症状。典型表现为排尿迟缓、断续、尿流变细无力、射程短,终未滴沥等。

31 当膀胱残余尿较多时可出现充溢性尿失禁 长期排尿不畅可伴发反复尿路感染及膀胱结石等。 排尿不良如导致肾损害,可出现肾功不全的相关表现。 长期下尿路梗阻,膀胱过度充盈及腹压排尿,可引起疝、痔及脱肛等。

32 【诊断】老年男性,有进行性排尿困难者,首先考虑有前列腺增生症的可能。
肛门指诊是最常用的检查项目,可估计前列腺增生的大小、是否有前列腺癌,肛门括约肌张力情况等。 超声扫描可估计前列腺的形态及残余尿量的情况,一般认为残余尿量达50~60ml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已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

33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较完整地对排尿功能作出客观评价,其中最大尿流率为最重要的指标。
通常来说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来说,最大尿流率大于15ml/s即属正常,如小于10ml/s则表明梗阻严重。

34 【治疗】前列腺增生而未引起梗阻者一般无需处理。
1.等待观察 前列腺增生病人如长期症状很轻,不影响生活与睡眼,一般不须治疗,但需密切随访。

35 2.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坦索罗辛等。对症状轻、前列腺体积较小的病人有良好的疗效。常见的副作用多较轻,主要为头晕、鼻塞、直立性低血压等。5α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睾酮转变为双氢睾酮,故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一般在服药3个月后见效,停药后症状易复发,需长期服药。

36 3.手术治疗 前列腺增生梗阻严重、残余尿较多、症状明显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者,应考虑手术。 合并感染、残尿较多、肾积水、肾功不全时,宜先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对症处理,待情况改善后再手术。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一般为首选术式。开放手术多采用耻骨上或耻骨后入路。

37 第二节 其它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一、男性不育 男性不育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同于男方的因素造成的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

38 【病因与分类】 男性不育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一种或多种疾病或因素造成的结果
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障碍 性频率太少或应用润滑剂等可引起不育 性功能正常而精子和精浆异常也可导致不育 各种原因造成的男性生殖系损伤 全身性疾病、酗洒、应用特殊药物、先天异常等均可造成不育。

39 【诊断】 全面了解家族史、生育史、性生活情况,既往疾病和外伤手术史,职业及特殊习惯等。体格检查注意体型及第二性征情况,生殖系检查注意生殖器有无畸形、睾丸及输精管情况,有无精索精静脉曲张等。实验检查主要依靠精液分析。如考虑有其它异常,可进行内分泌相关检查、抗精子抗体检查、睾丸活检等

40 【治疗】 不育夫妇双方共同参与治疗。 根据可能的病因进行治疗 治疗引起精液质量的因素,如停用特殊药物,手术治疗精索精脉曲张等 必要时要采用辅助生殖技术。

41 二、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高。在我国比较少见,但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近年来发病率迅速增加。 【病理】 前列腺癌98%为腺癌,其它少见的有移行细胞癌、鳞癌、未分化癌等。前列腺癌最常发生于前列腺的外周带,大多数为多灶性。

42 【临床表现】 前列腺癌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时可以出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似的膀胱颈梗阻表现,有时以转移癌症状而就诊
【诊断】 直肠指检、经直肠超声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三基本方法。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前列腺质硬结节;经直肠超声可以显示病灶大小及侵及范围。前列腺癌可伴有血清PSA增高。前列腺癌确诊依靠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

43 【治疗】 对于年龄较轻能耐受手术的病人,病灶局限在前列腺包膜以内(II期)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包括去势治疗(双睾丸切除或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药物治疗。 对内分泌治疗无效的病人也可进行化学疗法。

44 三、睾丸癌 睾丸肿瘤比较少见,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在隐睾病人,发病率明显高与一般人群。

45 【病理】 原发性睾丸肿瘤可分为生殖细胞瘤及非生殖细胞癌。生殖细胞瘤根据细胞分化分为精原细胞瘤及非精原细胞瘤两类。多数睾丸肿瘤早期可发生淋巴转移。

46 【诊断】 青壮年男性,睾丸逐渐增大,应考瘤睾丸肿瘤的可能。体格检查患侧睾丸增大或触及肿块,质地硬韧,有沉重感。检测AFP和β-HCG等肿瘤标记物有助于了解肿瘤的组织学性质。B CT对确定诊断及有无腹膜后淋巴转移及范围有重要作用。

47 【治疗】 应根据睾丸肿瘤的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不同的方法。精原细胞瘤对放化疗敏感,术后可配合放化疗。非精原细胞瘤对放疗敏感性不高,化疗有一定的作用。

48 四、阴囊部肿瘤 1.皮脂腺囊肿 阴囊皮脂腺囊肿是由于分泌物过多使皮脂腺口阻塞所致。囊肿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与皮肤粘连。可为单发,也可数个融合在一起。 可合并感染。单个较小的阴囊皮脂腺囊肿可无须治疗,较大者应手术切除。

49 2.阴囊鳞状细胞癌 是阴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初期阴囊皮肤出现无痛性丘疹状隆起,逐渐增变硬,中央可形成溃疡,局部组织活检可确诊。治疗上以手术为主,一般应保留阴囊内容。

50 3.阴囊炎性癌 又称湿疹样癌 Paget氏病,较少见,常同时伴有局部大汗腺癌。初期表现为小水疱状皮疹,多因搔抓而破溃。由于局部表现为发红、颗粒状的慢性炎症硬结,故称为炎性癌。在治疗上早期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切除深度包括表皮层到睾丸鞘膜,范围应包括距肿瘤外至少2cm皮肤。

51 五、隐睾症 隐睾症是指睾丸没有下降到正常阴囊位置,停留在腹膜后、腹股沟管或阴囊入口处的情况。 阴囊的舒缩能调节温度使阴囊温度低于体温1.5~2℃,以维持睾丸正常的生精功能。

52 隐睾症则可致精子发生障碍。 隐睾易发生恶变,尤其是位于腹膜后者。 一岁以内睾丸有自行下降可能。若一岁以后睾丸未下降,可短期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手术治疗的最佳年龄为1~2岁 成人隐睾如已发生萎缩,特别是高位隐睾,主张切除。

53 谢 谢

54 第一篇、男性生殖系统 第二章诊断和基本检查 第三章 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王毅

55 第二章 诊断和基本检查 第一节 睾丸检查 一、 一般检查 检查时病人取立位或仰卧位,两腿稍分开。
首先观察阴囊有无肿大、双侧是否对称,有无水肿、局部隆起。触诊时,检查者将双手的拇指置于阴囊前面,其余四指放在阴囊后面,双手同时触诊。触诊内容包括双侧的睾丸、附睾、精索的形态、大小、是否光滑、有无肿物及触痛等,应双侧进行对比。


Download ppt "诊断和基本检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王 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